【案例分析】

摩托罗拉的员工学习体系

在员工学习方面,摩托罗拉的培训计划因其与公司的经营战略紧密联系而被认为是同行中的典范。摩托罗拉一贯认为,人是企业中最宝贵的资源,只有向这些有限的资源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并给予发挥的空间,才能释放其最大的能量,从而培养成一支同行业的优秀人才队伍,以不断满足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为此公司每年为员工学习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将其雇员工资总额的5%~10%用于雇员培训工作,并规定每年每位员工至少要接受40小时与工作有关的学习。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企业文化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管理技能培训、语言培训及海外培训等。摩托罗拉还积极推广电子学习(E-Learning),公司要求每个员工每年要通过电子学习自学8个小时。

多年来,摩托罗拉的培训系统就像一座建在工厂里的大学,它奉行“对人永远尊重”的价值观,严格执行系统的培训计划,为摩托罗拉各事业部、客户及合作伙伴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各种人才。

摩托罗拉的培训,在正式的、狭义的培训——给新雇员或现有雇员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的过程之外,还存在一个或许更重要的非正式培训系统——企业的管理制度及其体现出的企业文化。讨论摩托罗拉的培训体系,应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

一、非正式培训体系:全方位的企业价值观培训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献身于公司的雇员——认同公司价值观和目标,并且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公司的雇员。企业价值观培训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在这个方面,摩托罗拉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而且还在专门的培训课堂之外,通过企业的文化、制度等各个方面对员工的行为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培训。

1.永远的尊重——摩托罗拉的价值观

从创业开始,摩托罗拉创始人保罗·高尔文就追求一种“大家庭式”管理文化的风格,提出以“保持高尚的操守和对人永远的尊重”为摩托罗拉公司基本的行为准则——就是摩托罗拉的价值观。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保罗·高尔文的信念已经发展成了丰富而成熟的摩托罗拉企业文化:尊重每一位员工的价值和个人自由;给予员工最大的信赖;尽量满足员工的要求;创造团结、和谐、乐观、向上的整体氛围。对人永远的尊重,成为摩托罗拉公司制订一切管理制度的出发点。

2.“Open Door”和“IDE”

在摩托罗拉的一整套的制度中,对员工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大的就是它的“Open Door”和“IDE(Individual Dignity Entitlement)”规定。

所谓“Open Door”,直译就是“开着门(办公)”。摩托罗拉公司规定:公司一级及下属各层管理者的办公室的大门要始终敞开着。任何职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直接推门进来,与任何级别的上司平等交流。意在表明,领导者与一般员工是平等的,始终保持着交流,准许员工随时进入领导者的办公室提出意见和发泄不满。同时,也是向员工宣示,领导者也同员工一样在班上只有全力以赴投入工作的权利,不能在公司内处理私人的事情。

而“IDE”是另一项颇具摩托罗拉个性的制度。在摩托罗拉,“IDE”叫做“肯定个人尊严”。其中,“肯定”是指每位员工的贡献和公司的投入都理应得到全面回报,“个人”是“对人保持永远尊重”中的人,“尊严”指的是摩托罗拉员工的就业尊严。

为了实施“IDE”制度,摩托罗拉公司还专门设计了IDE(肯定个人尊严)问卷,其中包括六个固定的问题:

(1)您是否拥有一份有意义,并对摩托罗拉公司的成功有贡献的工作?

(2)您是否了解能胜任本职工作的行为,并具备使工作成功的知识?

(3)您的培训是否已确定,并得到适当的安排以不断提高您的工作技能?

(4)您是否了解您的职业前途,并且它令您鼓舞,确实可行而且正在付诸行动?

(5)过去每30天来,您是否都获得了有助于改善您的工作绩效,达成您的职业前途的中肯的反馈?

(6)您的个人情况、性别、文化传统是否得到正确对待而不影响您的成功?

在对问卷的回答中,员工可以自由地表达他们对具体岗位工作的意义、胜任程度、培训、职业前途等的看法,也可以表达个人对公司的看法,对个人前途的想法,等等。

二、正式培训体系之一:新员工培训

在摩托罗拉,新员工培训为期一周。除了上述的一般内容之外,摩托罗拉公司更强调一点:摩托罗拉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最重要的是“保持高尚的操守和对人永远的尊重”。

按照摩托罗拉公司在全世界的惯例,每名新员工签订合同的同时,还必须签署另一份文件:《摩托罗拉商业行为准则》。在加入到摩托罗拉大家庭之前,新员工必须确认已经阅读了《摩托罗拉商业行为准则》,认同这一准则,并保证将按照准则要求为人处世。

摩托罗拉的人力资源经理会告诉大家:“这个准则会保证把员工烙印成为一个‘摩托罗拉人’。可以说,它就像是一部‘摩托罗拉员工圣经’。它会告诉你,在摩托罗拉这个商业王国里,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三、正式培训体系之二:常规培训

顾名思义,常规培训是指狭义上的、为了配合企业的运转而进行的各种培训。在摩托罗拉,常规培训由摩托罗拉大学(Motorola University,MU)承担。

摩托罗拉大学是一所摩托罗拉内部专门设置的、为摩托罗拉各事业部、客户、员工及合作伙伴设立的教育培训机构,其前身是摩托罗拉培训部。20世纪80年代中期,摩托罗拉公司在给全体员工进行了一项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和方法的培训后,做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和研究,结论是: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废品数量、缩短生产周期等环节,当年公司节省了1亿美元的开支。这一结论使公司从上到下一致认识到培训的价值。正是基于对培训价值的认可,摩托罗拉公司在1987年将培训部改为摩托罗拉大学。

摩托罗拉大学和业务部门之间的合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业务部门给自己的员工拨出培训经费,按人头摊派,提出培训要求,大学负责培训;另一种是摩托罗拉大学自己制订许多课程,将培训做成产品,定出价格,业务部门按价来买课。

通过长期实践和探索,公司建立了一套完整、先进的员工培训与培养系统。摩托罗拉的教育培训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设计与采购、实行培训和培训评估。相应的,摩托罗拉大学设置了四个职能部门:客户代表部、课程设计部、培训信息中心及课程运作管理部。这四个部门承担着这个系统的运行,源源不断地为公司各事业部提供着一流的培训课程。

1.培训需求分析

摩托罗拉的培训工作是以客户为导向的,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教育培训系统的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没有准确的需求分析,就没有让“顾客完全满意”的培训方案与课程。

摩托罗拉大学客户代表部的主要职责就是与各事业部的人力资源组织发展部门紧密合作,分析组织现状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差距,判断这些差距中哪些是可以通过培训解决的,并以此确定组织的培训需求,并提供组织发展的咨询和培训方案。之后,他们将与各事业部的各级领导合作,制订学员的培训计划。

在实务操作中,摩托罗拉大学培训需求分析经常采用的模型是:

理想状态-实际的情况=差距

通过该模型,能够找出事业部真正想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即找出这个“差距”。再通过对该“差距”的进一步分析,确定哪些“差距”是培训所应解决的问题,哪些“差距”是培训所解决不了的。比如,某事业部明年的战略是要申请通过ISO9000质量系统认证,那么客户代表部就将与该事业部的有关部门合作,对该事业部质量系统方面的培训需求作出分析:首先从理想的状态来看,通过ISO9000系统认证的相关人员都应该具有该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熟知该系统认证的过程,然后对该事业部现有的相关人员该方面的知识与经验进行分析,确定他们现有的水平。这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就是该事业部当前或认证前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依据这个“差距”,制订出相关的培训方案。

依据这个模型,摩托罗拉大学客户代表部还根据事业部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分别对其事业部的各部门/专业乃至员工个人的培训需求作出分析,并依据找出的“差距”,分别制订相应的培训方案与培训课程。

依据对员工个人工作及职业发展的需求分析,在组织发展部的协助下,制订出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计划,包括个人教育培训计划(IDP)。

培训需求分析后,客户代表部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为各事业部作出一年的培训计划。

2.培训采购与分析

当MU客户代表部从各事业部获取了第一手客户培训需求后,会提出一整套培训方案。在这些培训方案中,有些现有的课程即可满足事业部的要求,但是有些尚不能完全满足客户培训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课程设计部就会介入采购、设计、开发、改编以及翻译培训课程以满足公司及事业部发展的实际需求。

例如,摩托罗拉天津地区事业部的业务以生产制造为主,加之业务及自身发展迅速,对一线生产主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劳动力市场等的限制,许多一线主管均是刚刚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如何加速提高生产一线主管的管理水平是一个当务之急。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是一线主管主要的职责,但他们不仅要管理产品、质量与费用,而且要振作员工士气,探究工作方法,提供必要培训,并保证生产安全。大量一线主管成功的经验表明,一线主管所具备的基本管理知识与技术主要有与生产相关的专业知识,如生产知识、生产管理知识、相关政策与法规及生产计划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激励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摩托罗拉的课程设计部还应用ISD(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模型设计课程或项目,其领域涵盖了管理、质量、工程、技术、文化、语言等方面。例如,为了支持领导发展战略和组织更新的需要,他们设计出了许多优秀的课程项目,这其中包括外界熟悉的明星客户学院课程。

3.培训的实施

一般地,摩托罗拉大学课程运作部负责授课教师的认证与管理、教学材料的打印、教室及其教学设备的安排与管理,以及进行核心项目的管理等。在全球范围内,摩托罗拉的雇员可以从众多的课程中进行选择,这些课程在全球有关分支机构的地点开设。对于摩托罗拉大学所开设的课程,课程运作管理部将负责认证讲课教师。只有经过认证合格后的教师才有资格执掌该课程的教鞭。

培训信息管理中心则负责培训信息的发布、登记,课程的安排。学员培训记录及培训评估结果的分析与管理等,并配合全球系统,集中信息资源。

案例思考题:

1.根据摩托罗拉公司对培训内容的安排,请你给培训下一个定义。

2.你如何看待摩托罗拉对培训的资金投入和时间要求?

3.摩托罗拉的新员工培训和常规培训各包含哪些内容?

4.你认为摩托罗拉的非正式培训体系对于其正式培训的作用如何?

5.概述摩托罗拉的培训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