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定要找到他,我一定要问清楚

原想在母校见到陪伴我整整五年的老师,没想到偌大的校园竟然再也不见他的踪影。在这个信息极为发达的时代,我就不信我找不到他。

回到家,我试着在同学通讯录上寻找他的电话号码,然后,依次按下那11个数字……

铃声只不过是响了几遍,居然就拨通了他的电话,这么顺利是我没想到的。听着电话那头熟悉的声音依然那么明亮,我沉郁的心也跟着一起明亮起来。

他的电话号码居然一直没变。这样的固执!固执得可爱。

顺着他在电话里的指引,我不怎么费力就找到了他的家。

他还是固执地租住在一个不足四十平方米的小房间里,丝毫没有换间大房子的意思。在生活方面,他是一个不太懂得享受的人,更不会去刻意经营,不然,依他的能力和名望,悄悄地做做家教搞搞培训,收入一定会相当可观。要知道,多少人想让孩子进入他的班级,多少人从他那里获取教育的经验。很显然,他不愿做这样的事,在世俗的社会里,他宁愿离物质远一点,离精神近一些。

这应该是我第二次来他家了,上一次发生在三年级的时候。那次是因为我的父母有急事需要赶回老家处理,家里没人照顾我,只好把我托管在他家。他找来一大堆书让我看,做我最喜欢的意大利肉酱面给我吃,然后,我和他的女儿一起玩,他自己就在一旁看书……

那是我童年时代最难忘的一段日子。往后的岁月里,我总是不断回味着这段时光,就像经常擦拭的门把手,在阳光下锃锃发亮;又像微微翻卷着四角的老照片,泛着温暖而淡淡的黄。

一张沙发,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张上下铺的木床,一个衣橱,一台冰箱,还有一张古琴,然后,就是这里那里一堆又一堆的书。

他过得一如既往的简单。我就站在这样的简单当中,心也跟着简单下来。

“长高了!”

这是他见到我以后说的第一句话。

没有拥抱,没有客套,我们像昨日还在一起的朋友今朝又遇上了一样,就那么随意地席地而坐,侃侃而谈。

“为什么不再教书了?”

“可能是累了,可能是厌了,人生应该有很多面貌,换种方式进入另一种生活也不错。”

“您这么好的老师……”

“用‘你’吧,不要客气,我们一直都是朋友哦。觉得可惜是吧?那是因为你是我的学生,我们有着那么久相处的时光,我们参与了彼此太多的生活,多了很多了解,你才会有这样的判断。可是,别人未必会这么想。好坏从来都是人为制定的标准,在很多人看来,我多少有些另类,不务正业,不去专心应试,却热衷于组织这样那样乱七八糟的活动。总之,想法太多,心太野了。”

“我们都很喜欢你。”

“我知道,就像我喜欢你们一样。”

“你真的舍得离开让你挥洒自如的方寸之地吗?更何况,你曾经那么有名,外地很多老师来学校参观,都要去听你的课,有作家来,都是你带着我们上读书会……”

屋内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环顾四周,阳台外是一座小山,山上生长着茂盛的竹子,就在这沉默的间隙里,你能听到屋外的竹林在风中摇曳的声音。是不是因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士人情怀,才让他选择继续住在这个廉租房里呢?

我抬头看他,他也在看我,笑而不语。

我是长高了,站起来个头比他还高,嘴边也冒出了胡须,不再是从前的单薄瘦弱和幼稚,也不用像从前那样抬头仰望着他。他却还像当年那么年轻,一副娃娃脸,小小的眼睛透过黑框眼镜送来亲切柔和的光,岁月似乎并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痕迹,跟以前相比,他的神情里只是多了些平和之气,却从来不缺失热情。

我当然无权去过问他的人生,按自己的意旨生活,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或许,这就是他的魅力所在,也正是最让我着迷的地方。我想,他这么做是对的,我开始试着去理解他。或者说,我想努力去支持他。这个人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太深的印痕,他带给我的是何等欢乐的童年,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跟他一起经历过多少快乐的时光。那些年来,我们上过哪些课文、学得多少语文知识、考了多少分数早已被岁月之风风化,但是他叠加在我们心灵上精神中的印记却并不如烟。站在他面前,我总会翻拣出更多的细节,这里或者那里,未必连贯,却粒粒饱满、新鲜得像麦田里刚刚脱了壳的麦子。

说到麦田,我就想起塞林格的小说来,他就像那个麦田的守望者,努力守护着我们的童年,让我们得以在金色的田野间肆意撒欢。与别的同龄人相比,我们快乐地学,痛快地玩,“野蛮了体魄”,也“强健了精神”。以至只要是他的选择,我都坚定地相信和认同,我甚至一度觉得“吾爱真理,吾更爱吾师”。

“什么时候开始的?”

“你是指念头吗?好像突然就有了,好像一直就潜伏在那里,也没什么特别的,这个时代,想活下去并不难。我对生活的要求不算太高,这点,你看看我多年如一日的生活,就知道了。”

“你做得那么好,已经很有名气了。不是有很多家长都想把孩子送到你班上来吗?你忍心让更多人失望?”

“经常会有人打听我什么时候再教一年级,他们要想办法把孩子送到我班上来。因为他们看到了你们的精彩,他们也想继续创造一个传奇。可是我没法确定我是否还可以像带你们那样疯狂地去带新一轮的孩子和家长,我不知道是否还有体力去全身心的投入,我不想让朋友们失望。再说了,没有人是救世主,一个人的能量总是有限的,我不会天真到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一切。”

“真的很感谢你带给我们那么多美好的时光。”

“那是我们共同的时光。你要懂得,是你们成全了我,我要谢谢你们。”

正如我无法回到过去,他也不再重返校园,生活就是一列一直往前开的火车,故事精彩,是因为它盛开在来时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