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目的地培养——能力为重

后勤管理者对后勤工作人员进行有目的地培养,能够帮助后勤工作人员更好地理解园所文化与园所的核心价值观,能够更好地为园所打造出一支具有同一目标、同一步调、同一方向、同一追求的后勤队伍。

(一)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统筹兼顾要统筹好时间的问题、空间的问题、工作与生活的问题等因素。这就要求,在工作与生活中,要善于用好统筹的工作方法。

幼儿园是一个涵盖众多部门的单位,每一项工作都可能会牵扯到其他部门的人或事。后勤工作人员与幼儿园中的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做好统筹兼顾就是要心系每个部门、每个人员的需求,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进行合理安排。后勤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统筹能力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必备条件。

案例 值班表的合理安排

假期是每个人都期待的,每个教师都希望自由地安排假期时间,所以假期的值班工作变成了大家苦恼的问题。教师拿到值班表时,私底下总会发出各种各样的牢骚:“为什么我老晚上值班?”“为什么能照顾她?”“换班为什么不行,又不是不值班?”听到教师的牢骚后,后勤主任开始思考:怎样才能合理安排好值班工作,做到既能满足教师的需要又能完成幼儿园的工作呢?

这次春节值班后勤主任改变了以往安排值班的方式,不再是一味地请教师按照值班时间安排自己的时间,而是把征求教师需求放到了前面。他首先把值班表格做好,标注出值班的时间和要求,人员一格空着,然后征求每位教师的意见,询问教师有没有什么特殊的需求(如对于有蜜月旅游计划的教师,在其不出行的时间安排值班等),并记录下来。同时与每位教师沟通,照顾有特殊需求的教师,合理安排值班时间,以获得大家的理解。接着,考虑每位教师的家庭地理位置、已婚未婚状况、性格因素等方面,合理安排值班时间。

初步安排好值班时间后,后勤主任便把值班表分享到教师群中,与每位教师确定所安排的时间点是否合理,若有小的改动,再商量着和另外的教师互相调一下时间。等全体教师的值班时间都确定后,分享最终版的值班表,让每位教师了解自己和同事的值班时间,保证人员搭配、人员衔接顺畅。

当值班表出来时,大家看到行政领导是年三十值班;离家最近的教师安排在初一值班;已婚的女士不安排在初二值班,便于这些教师回娘家串门;胆子大的教师安排在晚上值班,胆子小的教师安排在白天值班。在值班人员搭配上,本着老教师带着新教师的原则,大家互帮互助,完成值班任务。

可见,在安排值班表时,后勤主任不应简单地包办决策任务,做出硬性的安排,而应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成为幼儿园里负责任的一员。

当值班表这样呈现在大家面前时,之前对于值班的牢骚、埋怨声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理解声和支持声。可见,后勤工作人员统筹安排的能力对于有效缓解教师矛盾,增加教师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有效完成园所工作至关重要。

(二)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知行合一并不是空洞虚幻的哲学思想,而是实用主义,适用于各行各业。它博大精深,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解读。

幼儿园后勤工作人员知行合一的能力指的是后勤工作人员理解工作要求,落实工作要求,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幼儿园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对象是幼儿、教师和家长。不同的角色身份决定其不同的需求,作为后方保障的后勤工作人员,要能够理解不同服务对象的相应要求,并积极付诸行动。

案例 演讲桌的华丽变身

某幼儿园要举办“教育故事”分享会。在交流活动计划时,后勤主任得知舞台上需要演讲桌,于是开始了解所需要演讲桌的大小,并着手去准备。当演讲桌准备到位后,后勤主任并没有把演讲桌往旁边一放就当了事,而是把演讲桌放到舞台的不同位置,将其和背景结合在一起比较效果。

当确定了演讲桌的摆放位置后,后勤主任又想到了话筒的问题,就亲自站到演讲桌前实验话筒的位置和高度,了解话筒如何放置效果最佳。为了保证每一位演讲者都有好的演讲效果,满足每一位演讲者的需要,他还向负责人了解了每位演讲者的身高,对所需话筒是立麦还是手持麦,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准备。

当话筒也准备妥当后,后勤刘老师高兴地站在演讲桌前试讲起来,后勤主任为她拍下了演讲照片。在看照片的时候,大家总感觉还是少了些什么。经过仔细琢磨,发现是因为演讲桌上空空的、光秃秃的,显得没有生机。于是,后勤主任马上安排人准备了桌花,当桌花摆上后,演讲桌不但显得生机盎然了,演讲的氛围也更加浓郁了。大家都说:“就这样,太完美了。”

就在大家高兴之时,后勤主任却说:“不行,不行,还少一样东西。”听了后勤主任的话,大家都不解地问:“还缺什么呀?”后勤主任说:“园标!”“园标?什么园标?说明白点儿,崔主任。”后勤主任说:“咱们的园标呀!”刘师傅听了后说:“没错,的确应该加上园标,要不谁知道这是哪里举办的活动呢,宣传工作要体现在点点滴滴。”紧接着后勤主任到演讲桌前方测量园标适宜的大小、尺寸,确定后立即安排人员打印粘贴。

正是因为后勤工作人员的精心准备,这个看似单调的演讲活动才呈现出了庄重的仪式感,并给每一位演讲者带来了充分的荣誉感。

准备演讲桌对于后勤工作人员来说是极为普通的一件小事儿,但是准备的过程却体现出了后勤工作人员知行合一的工作能力。而这种能力是推动后勤工作高效开展的强大推动力。

此案例也从侧面说明了知行合一要体现“实”的要求。要发扬严谨务实、勤勉扎实的精神,坚决克服夸夸其谈、评头论足的毛病。真正静下心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习惯。

(三)顾全大局

顾全大局是指为整体的利益着想,使之不遭受损害。顾全大局,其实讲的就是大局意识。什么是大局?大局就是整个局面和整个形势以及由此带来的长远利益的走势。大局意识,就是善于从全局高度、用长远眼光观察形势,分析问题。在幼儿园里,后勤工作人员要善于围绕幼儿园的发展情况认识和把握大局,自觉地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

案例 深夜电话

一天深夜,电话铃声响起,我一看时间是凌晨3点,再一看来电显示是幼儿园保安何师傅。我马上接听电话,何师傅说:“小一班的厕所水管崩裂漏水了,现在水已经流到了办公区。我们已经把水闸关了,正在清理地上的水。应该漏的时间不长,虽然到了办公区,但只是一层,请您放心。”我说:“辛苦您二位先收拾着,我马上赶过去。”何师傅说:“您不要来了,虽然水流到的范围大,但是还不多,我们弄得过来,就是向您汇报一声。”虽然听何师傅说他们能够处理,但是我心里依旧悬着,放下电话马上打车赶到幼儿园。

由于不好打车,一个小时后,我才赶到幼儿园,这时,看到两位保安师傅卷着裤腿,一位正用笤帚簸箕往桶里扫水,另一位正用毛巾边擦边往盆里拧水。看到我来了,何师傅说:“大老远的,您怎么来了,我们能弄完。”我说:

“这么紧急的事情,不来怎么行。”张师傅说:“您也辛苦了,那边我们已经清理完了,您用干墩布擦一下就行了,这边我们来,我们已经有经验了。”我说:“不辛苦,应该的,您二位才是最辛苦的。”何师傅说:“幼儿园是大家的,怎么辛苦都值得,再说这点事儿算不了什么。”我们三个人共同努力,早上六点十分不仅清理完了地面上所有的水,还把地面全部擦干了。早上孩子来园时,地面上干净如初,没有一点儿被水淹过的痕迹。

事后了解到,原来是何师傅夜里去卫生间,发现后楼道的地上闪闪发亮,走近一看,原来是地上有水。这才发现是小一班厕所水管崩漏造成的。

当老师们夸奖两位保安师傅能干、伟大、敬业的时候,何师傅说:“大家过奖了,我们哪有大家说得那么伟大。在幼儿园上班,幼儿园就是我们的家,家好了,自己才能好呀。不抓紧清理,早上孩子进不了班,家长肯定有意见,这样太影响幼儿园名誉了。再说了,这是我们能干的,不能干的没办法,能干的就一定得干好。”张师傅也说:“没错,老话说得好,锅里有,碗里才能有。既然发现了,我们肯定干好,不做睁眼瞎。”

这些虽然是普普通通的家常话,但是着实让我感动。其实,教育就是在互相感动中悄悄发生的。

通过了解事件的经过,我们不难发现,保安师傅起夜时因为好奇地面上的闪光现象发现了问题,其处理方式可以是假装没有发现,因为卫生间在办公区,小一班距离办公区很远;也可以是上报领导,等待领导到来后处理,因为此时并无人监督;还可以是找理由,先慢慢清理一部分,等待支援,因为水流面积的确很大。但是,保安师傅的做法却是:马上关闭阀门,做紧急处理,然后边着手清理,边报告领导,并说明自己能够完成清理工作。大局意识在哪儿?在思想中,在认识中,在观念里,这就是保安师傅的大局意识,行动中的大局意识。

(四)分析决断

分析能力包括将问题系统地组织起来,对事物的各个方面和不同特征进行系统地比较,认识到事物或问题在出现或发生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在面临多项选择的情况下,通过理性分析来判断每项选择的重要性和成功的可能性,以决定取舍和执行的次序,以及对前因后果进行线性分析的能力等。

决断力是一种快速判断事物发展趋势并给出具有长远眼光的决策的能力,是基于一种阅历积累,对即将发生的事情给出行事方向的能力。

后勤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分析决断能力,在遇到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能够做出最适当的处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有很多人在需要做出重要选择的时候不知道如何下手,当然承担责任时更是战战兢兢。

那么,分析决断能力是怎么来的,是需要培养的吗?其实该项能力的形成,有客观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其中,所处的环境会强化一个人的决断能力。例如,如果家里有几个孩子,一般老大的分析决断能力就要强一些,因为很小的时候,他的生活环境中需要决定的事情相比较其他兄弟姐妹就会多一些,有较多一些的人依赖他的决定,他的责任感也会更强一些。

同理,在幼儿园的工作中,要想培养后勤工作人员的分析决断能力,园长就要在其能够胜任的职能范围内适当地放手、放权,让后勤工作人员有机会做决断,敢于做决断。同时后勤工作人员也要有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

案例 “臭味”追踪

雨后天晴,张师傅带着后勤工作人员清理户外玩具和地面上的雨水,擦着擦着,突然闻到一股臭味。是哪个班里的大便池坏了吗?于是他们把每个班的厕所和公共厕所都检查了一遍,但是没有发现异常。到底怎么回事呢?张师傅又开始组织大家分区域在户外活动场地寻找各种可疑迹象,但仍然没有发现异常。张师傅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没事儿味儿怎么这么大呢?”大家都说“放心吧,都查了,哪儿都没事儿,肯定是别的地方飘来的。”

张师傅一边琢磨一边随着气味往味道最强烈的地方走,他说:“不对,一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平时没发现异常,今天下雨后才散发出臭味的,会不会是地下的化粪池出现了问题呢?”

大家都寻味来到化粪池边。原来是大量的雨水流进化粪池,而出水口有些堵塞,以至于化粪池的脏污已经蔓延接近清掏口。要知道化粪池若没有及时清掏,当其沉积污泥超出洞口的高度时,污泥就会堵塞洞口,造成化粪池堵塞。化粪池一旦堵塞就会严重影响孩子们的正常生活,问题相当严重。

为了保证孩子们的正常生活,张师傅当机立断决定带领大家清理化粪池。大家分头行动,一部分人用铁钩清理出水口的堵塞物,一部分人打开两个清掏口,用盆和水舀子分别将蔓延在最上面的污水淘出来,统一盛放在大桶里,避免造成二次污染。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终于,化粪池里的污物少了很多,到达正常水平线,并能够正常使用了。

处理完化粪池,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可是,张师傅又火速赶往其他分园检查化粪池是否出现了同样的异常。之后每到下雨天气,后勤工作人员检查化粪池入水口和出水口是否通畅便成了一项常规工作。

张师傅作为幼儿园的一名普通员工,在发现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时,完全可以通过上报领导了结此事。但是,他却果断采取措施,有效解决了问题,体现出了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分析决断能力反映出的既是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也是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