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晨接

晨接环节既是缓解幼儿分离焦虑、促进幼儿品性养成、培养幼儿综合的生活能力,以及开展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时机,也是建立家园良好关系、形成家园合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应与幼儿建立相互喜欢、相互信任的亲密关系,并适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创设环境帮助幼儿学习自我服务。

教育期望

1.喜欢幼儿园,喜欢老师和同伴,愿意上幼儿园。

2.能够主动与老师、同伴及其他工作人员打招呼,能开心与家人说再见。

3.学习合理表达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4.愿意接受晨检,懂得将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告诉保健医生或老师。

5.愿意与同伴和老师交流,能够感受集体的温暖,心情愉快,有安全感。

6.有自我服务的愿望,在自我服务过程中体验自信和能干。

教育准备

1.班主任应做好合理的分工布局,根据晨接场地特点合理分配教师站位,教师站位应确保全体幼儿都在视线范围内,明确各自的工作要点。

2.晨接场地开窗通风,物品摆放有序、整洁。检查环境中是否有破损物及危险物品,及时处理,消除环境中的安全隐患。

3.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图、图文结合、文字等多种形式,在环境中呈现来园自我服务流程图,引导幼儿完成自我服务(放书包、挂毛巾、放茶杯、插来园卡等)。

4.通过家长园地、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接送制度。

教师分工

◆ 主班教师

1.准时到达晨接场地(大门口或教室),教师着装整洁、得体,精神饱满,面带微笑。

2.热情接待家长与幼儿,引导幼儿主动问候老师、与家长道别。

3.检查幼儿穿戴及随身携带物品,发现有危险物品代为保管。

◆ 配班教师

1.准时到达晨接场地(大门口或教室),教师着装整洁、得体,精神饱满,面带微笑。

2.热情接待家长与幼儿,引导幼儿主动问候老师、与家长道别。

3.指导幼儿有序地摆放个人物品(书包、茶杯、毛巾等),完成自我服务。

4.疏导幼儿来园时的负面情绪,营造愉快的入园氛围。

◆ 保育员

1.整理班级环境(开窗通风、清洁环境卫生),消除环境中的安全隐患。

2.指导幼儿有序地摆放个人物品(书包、茶杯、毛巾等),完成自我服务。

3.疏导幼儿来园时的负面情绪,营造愉快的入园氛围。

4.引导中、大班值日生协助教师整理班级环境。

工作要点

1.用幼儿熟悉或喜欢的手势、固定语言、动作或玩偶与幼儿主动问好,引导幼儿主动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跟家长说“再见”。

2.以引导的语言提醒幼儿主动向老师介绍携带的玩具、小饰品或危险物品,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将危险物品交给老师保管。

3.引导小班幼儿根据来园自我服务流程图(根据各园情况自行设计)有序地摆放书包、茶杯、毛巾、玩具等,鼓励中、大班幼儿互相提醒或监督完成。

4.疏导幼儿来园时的负面情绪:①抱一抱:对于哭闹的幼儿,教师先将其抱在怀里,给予安抚;②哄一哄:想方设法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减少其哭闹的频率;③说一说:引导幼儿和教师说说话、聊聊天,在说话和聊天的过程中,逐渐帮助幼儿恢复良好的情绪;④查一查:通过给家长打电话和发短信,了解幼儿哭闹的真正原因;⑤定一定:和家长共同商讨解决幼儿哭闹的方法,达成共识;⑥和幼儿有个约定,鼓励他们把不良情绪宣泄出来。

5.与每位家长交接好,确保每名幼儿都得到关注,避免幼儿独自入园或走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