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主要用语言对幼儿进行讲解、劝说和指导等,以达到相应教育目的的方法。这主要包括讲解法、谈话法和讨论法。

(一)讲解法

讲解法是一种教师以幼儿能够理解的语言对社会教育内容进行解释和说明,使幼儿能够明白一些简单的社会道理、规则及其意义,能明辨是非,懂得应该怎样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教育方法。讲解法是幼儿社会教育中常用的方法。无论是幼儿对人际关系的了解,对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还是对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的认识,都需要教师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解、启发和引导。

1.讲解法的教育作用

讲解中包含的信息量大,可以帮助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知识,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

2.使用讲解法应注意的问题

(1)讲解要有针对性。要选择那些幼儿无法直接实践和体验的内容来讲解,而且讲解说明时要考虑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尽量做到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明,使幼儿能够真正地理解和明白。

(2)讲解要配合辅助教具。例如,实物、图片、多媒体等,借助这些生动形象的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并保持幼儿的注意力,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

(3)讲解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由教师来讲,也可以由幼儿来讲,还可以请当事人(如消防队员、超市工作人员等)来讲。教师可以和他们提前共同准备讲解内容,使其符合教育目标。

(二)谈话法

谈话法是一种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围绕一定主题,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对话的方式,相互提问、对答交流的教育方法。谈话法的运用可以使教师借助恰当的问题,帮助幼儿提炼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使之系统化、明确化。谈话可以激发幼儿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谈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思想接受情况,有利于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1.谈话法的教育作用

(1)帮助幼儿整理归纳已有的生活经验,丰富幼儿的知识。幼儿在每天的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都有自己直接的感知和体验,有自己新的发现和收获,但是,这些知识和体验大多是零碎的,甚至可能是混乱的。教师选择恰当内容组织的谈话,恰好可以帮助幼儿对这些知识经验进行整理和归纳,丰富幼儿的认识和看法,使之清晰化、条理化。

(2)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在谈话中,幼儿既要倾听教师和同伴的表达,也要以积极的状态调动自己掌握的词汇、句型等进行交流。而这一过程,对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

2.使用谈话法应注意的问题

(1)围绕社会教育目标,根据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教育意义的话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积极地参与到谈话中来,在谈话中获得新的社会知识。例如,新年后大班幼儿谈论“压岁钱”,教师就可以这样设计指导语:“长辈给我们压岁钱的时候都对我们说了些什么?你收到压岁钱的时候心情怎样?你觉得怎么花压岁钱更有意义?”

(2)谈话是一种双向交流活动,要避免教师单方面的讲述。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和启发性,要具体明确,难易适度,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地进行谈话。例如,在“我是爸爸妈妈的好帮手”活动中,有幼儿说“我帮爸爸拿拖鞋”“我帮妈妈择菜”,教师可以进一步启发“爸爸妈妈对你说了什么?你帮爸爸妈妈做事情,感觉怎么样?我们还能帮助爸爸妈妈做什么?”在谈话过程中,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和表达的看法,教师也要耐心倾听,及时给予回应和鼓励。

(3)谈话结束后要有总结。总结要避免单一化和呆板化,可以由教师总结,也可以由幼儿总结,还可以引用儿歌总结,以帮助幼儿梳理谈话的过程和内容,强化、系统化已有的认识。

(三)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教师引导幼儿围绕某些社会性问题、现象,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相互启发,交流意见,以获得新的社会认知的一种教育方法。

1.讨论法的教育作用

(1)讨论法可以让幼儿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能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2)谈话法有利于幼儿的主动学习,能帮助幼儿养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3)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幼儿都有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幼儿也懂得了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有利于其摆脱自我中心的倾向。

(4)讨论法为幼儿创造了交流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2.使用讨论法应注意的问题

(1)讨论主题要有价值,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所熟悉的。这样幼儿才会感兴趣并且愿意参加讨论,而且也有了相应的社会知识经验,从而通过讨论增进社会认知,激发社会情感。

(2)要创设宽松自由的讨论氛围,让幼儿畅所欲言。教师不要随意打断或者评价,要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适当地对讨论进行调节,使讨论不至于跑题。

(4)讨论要有始有终。开始时,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把握好讨论的方向。结束时,要进行适当的总结,阐明正确的观点,纠正幼儿的一些错误认识,肯定幼儿参与讨论的热情,以利于以后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