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熟学说的心理发展观
成熟学说是强调基因顺序规定着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理论。成熟学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和儿科医生阿诺德·格塞尔(Arnold Gesell)。
(一)主要观点
1.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二:成熟和学习。他认为成熟与内环境有关,而学习则与外环境有关。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形式在环境影响下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过程。这个顺序与成熟(内环境)关系较多,而与外环境关系较少,外环境只是给发展提供以适当的时机而已。格塞尔认为,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于儿童的发展来说,学习并不是不重要,当个体还没有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学习的效果是很有限的。格塞尔的经典实验“双生子爬楼梯”,就是这一观点很有力的佐证。
资料卡
双生子实验
1929年,格塞尔对一对双生子进行实验研究,他首先对双生子A和双生子B进行行为基线的观察,认为他们发展水平相当。在双生子出生第48周时,对A进行爬楼梯训练,而对B则不予相应训练。训练持续了6周,期间双生子A比B更早地显示出某些技能。到了第53周,当B达到能够学习爬楼梯的成熟水平时,对他开始集中训练,发现只要少量训练,B就达到了A的熟练水平。进一步的观察发现,在55周时,A和B的能力没有差别。因此,格塞尔断定,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取决于生理的成熟。生理成熟之前的早期训练对最终的结果并没有显著作用。
(资料来源: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2001)
2.发展的原则
格塞尔认为,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遵循以下原则。
(1)发展方向的原则。主要包括:由上而下,如新生儿的头部发展比脚部发展早;由中心向边缘,如手臂的活动由肩关节向肘关节再向腕关节最后到指关节发展;由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如手指抓握的动作由不能抬腕的一把抓到提腕的指尖对拿。
(2)相互交织的原则。人体的结构和动作是相互对称的,对称的两边需要均衡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有一个方面占优势,过一阶段又会有另一方面占优势。
(3)机能不对称的原则。双手发展的结果,最终形成一只优势手,使人的活动更有效。另外,还有优势腿、优势眼、优势记忆通道等。
(4)个体成熟的原则。这是格塞尔理论的核心原则,即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则取决于基因所决定的时间表。
(5)自我调节的原则。儿童的发展不是直线型的,发展的步伐有时较快,有时较慢;有时前进,有时倒退。
(二)育儿观念
格塞尔认为,父母和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都应当了解儿童成长规律,根据儿童自身的规律去养育他们。具体而言,每一个教师都应当把自己的工作与儿童的准备状态和特殊能力结合起来;每一个家长都应当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体验每一个阶段的乐趣和烦恼。如果成人以一种急功近利的方式教导孩子,往往会导致儿童成年以后的失落,甚至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格塞尔的同事与学生阿弥士对家长提出如下忠告。
第一,不要认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你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
第二,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
第三,不要老是去想“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而应该让你和孩子一道充分体会每一阶段的乐趣。
第四,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