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如何组织半日活动

上面说完了几种重要的活动形式,那么,应该如何把这些活动排兵布阵,有机安排到一天的活动中去呢?我们来一起看看四环游戏小组的半日活动安排:

[示例] 四环游戏小组半日活动计划

2010年1月11日 周一

8:40 志愿者老师到达游戏小组,梳理半日活动流程,做好沟通;组织孩子做卫生。

9:00~9:30

1.晨检在门口和孩子轻声问好、拥抱;“一摸(体温)、二看(体征)、三翻兜(口袋是否有零食、零钱和玩具)”;检查孩子是否带了水和手绢。

2.与家长沟通:与值班家长沟通需要配合的事项。

3.蒙氏活动。

阅读组(杨老师) 绘画组(值班家长)。

拼插搭建组 自制玩具(马老师)。

9:30~9:45

收玩具(强调收放的规则)。

过渡。

简要总结蒙氏。

小小播报员。

点名(值班家长)、点数孩子人数。

选小组长(明确小组长职责,发挥作用)。

9:45~10:15 早操和户外活动。

10:15~10:20 过渡环节。

10:20~10:40 主题活动:剪雪花。

10:40~10:55 户外自由游戏。

玩雪、堆雪人(根据天气因时制宜)。 10:55~11:00 过渡:喝水、音乐律动。

简要总结主题活动孩子的作品。

集体阅读:故事。

复习《弟子规》。

11:00~11:10 总结、选四环宝宝、发宣传页、值日生打扫。

一日之计在于晨,孩子从家里来到活动地点,需要一个心理上的调适过程,因此安排了晨检和一些安静的操作活动,如画画、阅读、操作玩具等。需要注意的是,晨检有利于教师和孩子的情感沟通以及掌握孩子的状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晨间安静活动之后,孩子来的也差不多了。通过总结,让孩子们注意力集中,一起关注一下来了多少孩子,今天是几号,天气怎么样,过渡到接下来的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与室内安静活动的时间比重一般是1∶1左右,但考虑到孩子年龄和体力问题,一般需要动静结合,20~30分钟的户外活动之后需要休息一下。

最后的活动总结对孩子和老师都非常重要,让孩子回顾今天的活动,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今天学到了哪些本领等。

以下是半日活动中各项活动的组织安排

1.晨检及活动过程中对孩子的保育

晨检换个说法就是一日之初老师和孩子见面时候的简短交流时间,老师见到孩子,将要开始活动之前,跟孩子打招呼,摸摸孩子的小手,安抚孩子的情绪,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看看是不是孩子有不舒服的情况,或者精神太亢奋了等)。可不要小瞧了这一个简单的细节,这首先是老师对个别孩子情况的把握,这个时候往往因为家长也在旁边,可以借此机会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家的情况。其次,这种跟孩子的个别对话,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孩子提出一些要求,或者让孩子了解今天的活动,与孩子之间更容易建立亲近感。另外,还需要检查孩子是不是带了一些不能带的东西(比如小钉子、纽扣、食物、钱、药品等),避免孩子在活动中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发生误食或者误伤的情况。孩子来园环节的师幼互动,有可能让孩子感觉到老师的关注,以良好的情绪状态开始一天的活动。

我们把晨检环节提炼为以下几个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看,二摸,三问,四掏兜。”

还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学前教育,对孩子的保育也就是身体的养护也非常的重要。除了晨检的时候看看孩子的状态之外,整个活动过程中也应该经常性的提醒孩子喝水、上厕所,户外活动比较激烈的时候应该摸摸孩子身上是不是出汗了,控制活动量,适时地提醒孩子增减衣物。

2.集中活动和自由活动交替进行

对于半天三个多小时的活动来说,集中和自由的组织形式要交替进行。大约要安排两个小时的集中活动,集中的活动包括集中的室内操作和集体户外游戏。集中活动为孩子提供了集体的生活空间,在其中认识同伴和老师,发展社会性,学会合作,解决问题,对于孩子的发展是必需、必要的。自由活动时间可以请孩子自由选择玩具或游戏,并与伙伴自由交往。

(1)动静结合

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活动时都要考虑到孩子身体能量和注意力持续不了太久的特点,要动静结合。一般情况下,约20分钟就要变换一下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运动太久或者安静活动太久,孩子都会躁动,且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2)户内外交替

在有场地的情况下,户内外活动也要交替进行。对于半天约3小时的活动时间来说,户内和户外应该有两次交替。即户内—户外—再户内—再户外。这样的活动形式安排的比较符合发展特点,能最大程度的保持孩子的注意力。第一次户外时间长些,可组织做操和集体游戏;第二次户外时间可以稍短些,允许孩子自由游戏。

此外,非正规教育的规模不宜太大,人数控制在一二十人以内是比较适宜的。这点也需要大家注意。

[示例] 一次半日活动

8:15左右,我们几个志愿者准时来到游戏小组,先把今天的活动计划做了沟通,大家各自应该做什么也都有了明确分工,顺了一下大致的活动,就开始分头行动,广播、准备活动材料、迎接孩子。

最近孩子都很积极,常常有孩子早早地就等在门口了,看见老师来了很高兴,进了教室就帮忙搬桌子,搬板凳,擦桌子。每个孩子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跟老师打招呼,这个学期刚进来的几个新孩子比如小黄毅,跟老师打招呼的时候,总是把它当成游戏,躲在妈妈后面,跟老师捉迷藏。后来抱住他玩了一会儿,他才特别高兴地说:“老师好!”比刚开始来游戏小组时有了很大进步。跟每个孩子打招呼的时候,摸摸他们的小手,问问吃早饭了没有,准备做些什么,在问答中观察了孩子的精神状态,也和孩子一起计划了在蒙氏活动时想要做的事情。

孩子是陆续来的,先到的孩子就可以开始蒙氏活动。今天的蒙氏活动有泥工、阅读、绘画、剪小蛇和自制玩具,每个志愿者负责一桌。泥工这几天很受欢迎,刘老师今天继续引导孩子们捏水果,孩子们做的都很出色,比如徐若彤捏的葡萄,张鑫捏的梨子,彭帅雄捏的茄子,等等。今天新孩子万梦蝶和何静怡也在泥工组玩了会儿,依她们的表现看,还是很喜欢这个活动的。阅读活动做得很好,兰老师给阅读组的几个孩子讲了不少故事,也让几个孩子自己来讲故事,比如吴婷婷讲了龟兔赛跑,彭帅雄和郭潇雨也都有复述故事。张丹、陈罗玉、王静、吴婷婷都来画画和剪小蛇了,另外肖莉的爸爸带着肖莉在绘画区待了一会儿,让她拿笔画了画。而王静,虽然个子高,不过才刚三岁,还是不会剪纸,因为陈罗玉和王静家摊位很近,王老师就让陈罗玉回家教教王静怎么用剪子剪小蛇。

9∶20分左右,孩子们基本到齐,操作也进行的差不多了,“一二三,三二一,我们一起收玩具……”孩子们都自动自发的边收起了玩具,边跟老师一起念儿歌。等差不多两遍的时候,大家也基本坐定了。老师把张鑫、徐若彤和彭帅雄几个孩子捏出来的水果展示给孩子们,他们眼睛睁得大大的,有的还说:“我也会,我也会。”然后展示了几个孩子剪的小蛇。表扬了讲故事以及专心喂娃娃吃豆子的几个孩子。总结活动基本结束。

“今天的小小播报员”我话音还没落,孩子们都举起了小手,想上前一试。任务交给了彭帅雄,“今天是2009年10月27日,星期二,天气晴”。他虽然在老师的提示下才说完播报内容,不过也算是给下面的弟弟妹妹做了榜样,声音洪亮,一点儿也不怯场。

重头戏开始了,肖莉妈佟老师刚拿起笔往点名册跟前一站,孩子们就挺起了小胸脯,眼睛盯着佟老师。孩子们很喜欢点名环节,作为新家长的佟老师在点名的过程中也认识了游戏小组不少的孩子。几个新孩子今天表现得也非常不错,举手答到,被佟老师表扬了。

“点过名儿,该出去做操了吧。”我说道。“不对!”孩子们自己都提醒我:“马老师,还没选小组长呢!”我趁势问他们:“小组长选出来是要干什么的呢?”孙昊说:“站队的时候要站在最后面。”郭小雨说:“要照顾小弟弟小妹妹。”说了不少的理由,看来孩子们也逐渐知道了小组长所代表的责任。选好小组长,一组一组地出门。

跑步热身之后,跟孩子们一起玩起了“包子剪子锤锤锤”。玩了几轮,怕孩子们还是没有活动开,就玩了一个“大巨人,小矮人”。看着孩子们活动得差不多了,让兰老师带着孩子们做了“小班站立姿态操”和“快乐的一天”,然后我又带着一起做了“十二生肖操”。做完操,孩子们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跑了一圈之后模仿小动物走,先是小鸟飞啊飞,然后是大老虎、大象、青蛙。几轮下来,时间差不多了,边和孩子们做手指游戏;边让孩子分批进屋喝水,准备开始今天的主题活动。

第一次带班,事先也跟其他老志愿者商量了一下今天的主题活动,获得的建议是结合现在秋天这个季节,市场上有大量的水果蔬菜,孩子们平时也都会看到吃到,加上前两天刚刚带着孩子们逛摊位了解了不少关于各种各样水果的知识。今天就利用废旧材料——报纸,和孩子们一起撕纸和团水果。刚好昨天是重阳节,不妨带着孩子们一起用自己做的水果做成一个果篮,当做送给爷爷奶奶的礼物。

活动结束后,看着一堆报纸碎屑,我正有点儿发愁的时候,王老师说,把它们团一个球,用胶布贴好,咱们游戏小组就又多了一个球了。

做好水果的孩子们就可以自己找户外玩具到院子里玩了。像往常一样,最受欢迎的还是爸爸妈妈们跟老师一起做的玩具。高跷、梅花桩,也有孩子把轮胎和梅花桩结合,做成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开始艰难的“行军”。这几天在观察几个大孩子跳绳的情况,除了张鑫能连续跳20个左右之外,彭帅雄、徐若彤、孙昊等几个都不会跳,也表现出一种不愿意跳的感觉,所以我就带着他们跳,几个孩子被吸引过来,抢着跟老师一起跳绳。

户外自选游戏结束后,孩子们进屋喝水,兰老师讲了个故事《满头鲜花的熊》,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最近不管是在蒙氏的阅读组还是集体故事时间,孩子们对故事的兴趣都非常高。我们在跟家长沟通时也一直在跟家长们强调希望他们每天能够抽出十分钟给孩子讲故事。由此看来,还是有些成效的。

故事听完了,大家一起复习昨天学习的《弟子规》: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念着《弟子规》,配合着手语动作,这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个环节。跟家长聊天的时候,家长也经常会很自豪地说:“我们家孩子最近自己就说起《弟子规》,我自己都还不会呢!”对自己孩子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总结环节,评选了今天的“四环宝宝”。像往常一样,“四环宝宝”的评选是对他们一上午表现的一个总结,表现好的要表扬,表现得有些不好的地方,下次注意。然后点到名字的孩子收板凳,拿宣传页跟老师告别,半日活动结束。

这个示例描述是希望提供给读者一个直观的印象,看看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孩子们都做了些什么,教师是如何将不同的活动安排进去,如何穿插衔接的。那么您对我们的活动是否有了一些简单的认识呢?如果给您准备好几个活动,您将如何排兵布阵,把它们应用到半日活动中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小任务

给出以下几个活动,请您来试着做出一个半日活动流程来:

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

手指游戏:小手拍拍

故事:《鸭妈妈找蛋》

游戏:地雷爆炸(这是一个户外游戏)

幼儿操:《快乐的一天》

折纸:小鸭子

请您试一试吧:

时间 活动

___ 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