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起源于美国的爵士音乐,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相融合,植根在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形成了大量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
(一)流行音乐的特性
流行音乐与其他大众媒介的差异主要是流行音乐具有以下特性:
1.大众性
可以说“大众性”是流行音乐与生俱来最为关键的特点之一,也是流行音乐的社会基础所在。人们在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时候更多的是出没练歌房、歌舞厅、咖啡厅、酒吧等一些娱乐场所,交道打得最多的还是流行音乐。因为其部分音乐风格的大众化而能够让人们参与到这种文化形式中来,流行音乐的自娱自乐已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一剂良药,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因而成为社会各阶层文化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时尚性
流行音乐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最时尚、最流行的物质紧密相连,“时尚性”也就可以说是流行音乐具有的一个独特的美学特色。众所周知,古典音乐时期形成的乐队,从乐器到编制,几百年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动,这个时期形成的演出形式与环境仍然原样地保持着。而流行音乐却以追逐时髦和最新科技音像效果来不断地装扮自己。电声乐器(电吉他、电贝司等)、效果器、合成器,以及现在的MIDI制作设备等这些“新元素”的灌入,使得流行音乐的创作、制作、表演等观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除此之外,“时尚性”现在更多地还反映在当今流行音乐的创作理念上。许多的音乐人都在围绕“时尚性”来做文章,其目的就在于反映社会时代的发展,人类思想的进步。
3.新奇性
新奇是一切流行事物的显著特征。流行音乐作为一种主要以满足消费为目的的商业化的娱乐音乐,它必然是“建立在契合了某种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心理因而能为大众所普遍接受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必然会致使这种唱、奏、听某一曲目或运用某一风格的行为方式及其对象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扩展蔓延,并形成不同程度的社会风靡与社会群体性狂热。
4.娱乐性
流行音乐中的通俗音乐的作品内容通俗易懂,题材多取自于日常生活,以表现爱情主题的为多数,接受和消费的主体多数是以一般平民或亚文化群为主,因此它强调的是自身的娱乐性和消遣性。它的通俗性决定了它拥有大众的基础。人们可以主动参与表演,增加了能动的空间和乐趣,人们从中能得到放松与享受。
5.商品性
以通俗音乐为主,流行音乐的传播载体是以作为大众文化消费品的各类录音磁带唱片为主的,在市场经济下,由于生产者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商品市场,他们必然会以赚取利润作为他们的最终目标。
6.快速更替性
流行音乐具有商业性,那么它也和其他商品一样,是群众文化消费的主要形式之一,就必然存在着大批量的生产特性,产品快速地推陈出新,以满足消费者不断更新的文化消费的需求。在几十年前,“60后”、“70后”音乐被称为流行音乐,但随着大众文化需求的不断变化,使得流行音乐的变更周期越来越短,之后立即被更为时尚新颖的21世纪(“80后”乃至“90后”)音乐形式所代替。
7.参与性
流行音乐中的通俗音乐,旋律易记易唱,演唱时可以满足自我的情感宣泄,产生自我陶醉感,从而获得一种创造性的满足感。这就使得流行音乐的可参与性大大增强。
8.即兴性
即兴性是指在流行音乐的表演过程中,经常会根据现场的情况,即兴地进行一些创新,进行语言、动作、旋律的变奏等。即兴是一次性不可再现的时间节点,是流行音乐中最值得期待和最富创造力的东西。即兴往往是在表演者极佳的音乐感觉和良好的音乐功底基础上产生的火花。
9.传播手段的科技性
流行音乐是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媒介)为手段并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科技的进步使得流行音乐的传播手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最初没有影像的磁带、唱片、CD、广播到有影像的电视、卡拉OK、VCD、DVD、MTV,再到便携式的MP3、MP4、MP5等高科技的发明成果,这些科技产品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流行音乐的广泛“流行”。而MIDI、多轨录音技术和电子音响合成技术的出现则大大提高了流行音乐制作的效果和音响表现的丰富性。
(二)流行音乐欣赏
中国流行音乐的种类很多,这里选取一些比较广泛的种类,比如校园民谣、中国风、网络流行乐和混搭音乐四类。
1.校园民谣
校园民谣是音乐领域的一种特殊现象。其产生和大陆原创音乐的风靡以及外来音乐的影响都有一定关系。在外来音乐的影响中,中国台湾校园歌曲的影响力则是最直接、最深远的。用“素面朝天”这个词来形容校园民谣大概最恰当不过,校园民谣的创作源自一种极为坦**、单纯的心声,简单朴素的编曲配乐和丝毫不带矫饰的唱腔,使它们从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其他传统音乐形式,独树一帜、卓尔不群。高晓松,想必是民谣乐坛众人皆知的人物。正如他脸上的青春痘一般,无论是他的歌词、电影,还是他的小说,都是青春的印记。记得曾见到一篇文章里写道:“毕业时唱《同桌的你》,在宿舍里唱《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对女生唱《模范情书》,弹着吉他唱《流浪歌手的情人》……”
《同桌的你》这首歌的歌词记述的是单纯的青春时代里单纯的爱恋。从前的日子都远去,尽管只是模糊的印象,却总也忘不了曾经默默爱恋的同桌的长发女孩。从艺术欣赏角度来看,《同桌的你》这首歌词带给我们的是一个梦,关于回忆的梦境。高晓松站在昨天的萧萧风中,不停地向未来询问。其实所有的答案今天都已经知晓,可是我们总是不能从回忆里边抽身出来。光阴轮转,故去的岁月中还有你的影子,那个时代经典的影子:“爱哭”的“多愁善感”的“长发”女孩。我们总是可以从这中间看到,岁月的痕迹在流淌,像一条河一样,缓慢而不经意地改变着你我年轻的容颜。
《同桌的你》谱例:
可以说《同桌的你》在艺术手法上采用设问、对比、反问来把一系列的小故事串联起来,形成了一系列的活生生的人物雕像群体。我们可以看到,历史在我们的声音里边滑落。这像丝绸一样绵长而细腻的文字,在高晓松对音乐的敏感把握上,造就了《同桌的你》长长久久的经典,关于校园的经典。
2.中国风
什么是中国风?中国风的定义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中国风分纯粹中国风和近中国风两种,纯粹中国风是满足以上六大条件的歌曲;近中国风是某些条件不能满足而又很接近于纯粹中国风的歌曲。从《东风破》到《发如雪》、《千里之外》,再到后来的《**台》,无不洋溢着中国传统的音乐元素。在我们对传统音乐没落而无奈叹息的时候,包括周杰伦、王力宏在内的流行歌手们则是无意之间担起了复兴传统音乐的重任。
《**台》是周杰伦与周润发、巩俐合演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主题曲。干净的吉他配上沧桑的弦乐,描绘出电影中王后死前的一幅唯美的画面,方文山中国风的歌词再创高峰!如诗如歌的词,北风、**、雨,写尽情的伤、命运的多舛,而周杰伦亦以一种和以往不同的细腻嗓音与咬字的演唱方式,搭配简单却唯美的编曲,唱出凄美绝伦的《**台》。
《**台》谱例:
素颜韵脚诗。诗充分利用了虚实的结合,《**台》并不是对于现实简单的感受和反映,而是取境的审美把握中感情浓缩的表现!虚实相生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境界,这一点正是中国诗的意中之境——真境逼而神境生。“**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的心事静静淌……”全部景象遂笼罩其上,渗透一层无边的惆怅,情景交织,成了绝美。
3.网络流行音乐
从网络开始大面积传唱,音乐风格变化更多,音乐形式也增添许多,使流行音乐以往清晰的进化脉络开始紊乱。网络歌曲开启了流行音乐的新市场经济时代,它是一种全新的以买方市场为导向的新音乐经济时代。网络的普及给了世界上所有的人平等面对面的机会。
《老鼠爱大米》因其旋律优美、歌词朗朗上口迅速走红。
《老鼠爱大米》谱例:
4.混搭音乐
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融合了流行音乐和京剧元素,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是“流行京剧”的代表力作。唱腔的变化和转换让人感到惊艳不已。而在舞台上用长袖舞出瑰丽的京剧文化,也舞出了他的芳华绝代。他雍容华贵,端凝秀美,明月为之闭,百花见之羞,那一份艳冠群芳的王者气度,那一腔脉脉的豆蔻女儿情,在丝竹声起,香扇后半露朱颜,玉颊含赤,星眼微觞,秋色横波处,将唱功、神态、舞蹈、身段、气韵以及蓬勃的舞台活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达到了最完美的结合。
《新贵妃醉酒》谱例:
音乐的前段是李玉刚的真声原音所唱,犹如叙述一样平铺直叙,当“爱恨就在一瞬间,举杯对月情似天”这两句出现时李玉刚开始展现出旦腔特色,声线和旋律令人耳目一新,到了“爱恨两茫茫,问君何时恋”部分,给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带给人一种特殊的感觉。当这种旋律响起的时候,使人感觉是前一段的升华,跌宕起伏,婉转流畅。
《新贵妃醉酒》曲风古朴淡雅,贯穿歌曲始终的是一股醉人的古色芳香。传统的京剧和流行的唱风,本是看似对立的两种音乐元素,但是在这首单曲中,李玉刚用他精美绝伦的唱腔和淋漓尽致的演绎,非常完美地将这两种元素巧妙地融为一体。整首歌曲干净而不乏韵味,舒缓而不显松弛,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诠释了“贵妃醉酒”的内涵所在。这首单曲,唱词古典大气却也温情细致,在叙事中夹杂着抒情,而在演唱过程中,李玉刚将整首歌曲表现得轻巧上口,并不像以往大家印象中的京剧贯以拖沓的唱腔,突出了李玉刚的新京剧的“新”,这点更加深层地体现了这首歌曲的流行性。
延伸阅读
流行音乐首先从我国的香港及台湾地区进入内地,尤其是台湾的校园歌曲和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在内地大受欢迎。曾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出的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在内地一炮走红,这也是中国内地第一次公开的港台歌曲演出。此后,中国内地的流行歌曲与其他地区的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音乐结合,产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现在,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迅速,成为世界流行音乐中一支不可低估的生力军。我国台湾和香港的流行音乐发展非常迅速,基本和国际流行趋势同步,尤其是香港,因为当局不干扰音乐的创作,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歌手和歌曲,不仅风靡内地,而且受到日本、韩国等地歌迷的崇拜。
近年来,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地区以及全球其他地区的华人流行音乐不断交流,开始出现互相融合、汇聚的趋势,因此开始出现“全球华语流行音乐”的总体称谓。一个突出的表现:中国内地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港台、海外各大流行音乐榜单的发布和编制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内地市场。其代表性人物有张学友、刘德华、周杰伦、王力宏、BEYOND等音乐人。值得注意的是,在流行音乐当中,有着一种民谣性质的音乐,它们的典型代表是校园民谣、都市民谣、军营民谣,这些民谣音乐在流行音乐中亦占有一席之地,曾经都有过极其辉煌的岁月,民谣淳朴的曲调、通俗的歌词同样感动了很多人。其特点:娱乐性,一般不具备很深音乐理论和技巧修养甚至根本没什么音乐知识的听众都能接受;生活性,它直接宣泄人的情绪和感情;通俗性,歌词大多近似白话,而且表达的内容很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