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家庭的基本职能和发展趋势

(一)家庭的基本职能

职能是指人、事物、机构所具有的作用和功能。家庭职能,就是指家庭在个体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具备的作用和功能。

社会学的研究证明,家庭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殖繁育后代的职能

这是家庭最重要的职能之一,也是家庭这种组织形式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最大特点。正是因为有了以家庭为主流的繁育后代形式,才使人类得以经久不息地繁衍下去。虽然从古至今每个时期都会有私生子女的出生,但由一对夫妇组成的家庭担负繁育后代的职责,已经成为社会繁衍后代的主流,即新生一代的出生绝大多数都是由家庭衍生的。另外,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繁育后代既是每一个家族繁衍生息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进步、延绵不绝必不可少的环节。此外,从人类进化的角度看,由组成家庭后的夫妇生育后代,还能够避免许多影响优秀种系繁衍的问题出现,也就是说,如果不是以家庭形式繁衍后代的话,那么有可能出现血缘相同或者相近者繁衍后代的情况,比如,同父异母兄妹间、姐弟间甚至父女间等的近亲繁育,如此一来,人口质量必定会严重下降。因而,如若没有了以家庭为基础的人类正常的繁衍,社会将不可能正常地发展,或者终有一天种系会逐渐消失。

2.进行经济活动的职能

在人类历史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家庭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单位,它几乎可以承担从生产到分配、交换、消费等全部的经济职能。“这种家庭经济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尤其显著。”[3]但随着物质经济生产的日益大型化、社会化,特别是工业机器生产的出现,使得以单个家庭为独立生产单位的手工作坊式的经济职能有所减弱。因为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引入大机器生产投入的资金过多,一般单个家庭难以承担。但家庭生产职能的减弱并不意味着它的完全消失,直到现在,家庭的经济职能仍然存在,只是在规模上相对小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也有所下降。比如,农业生产、牧业生产、渔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及一些家族企业等依然存在,还能够较充分地体现家庭的经济职能。从另一个角度看,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消费单位,这种经济上的消费功能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消失的。再则,每个家庭成员在其成年后,都或多或少地从事着大社会的经济活动,换句话说,每个家庭都在为社会输送着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员或者是人才。从这个角度说,家庭的经济活动职能和经济属性在一定时期内仍然会存在。

3.家庭的抚养、赡养职能

这是家庭有别于其他社会团体最突出的一个职能和特点。一般的社会组织团体虽然也对团体中每个成员负有一定的责任,但这样的社会组织通常不承担抚养和赡养的职责。家庭则不同,它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抚养下一代、赡养家庭中的年长者或其他失去生活能力的成员。个体从出生起,就由父母或者家庭中的其他年长者抚养照看孩子,为未成年人提供生存、健康、受教育等方面的各种条件,直到他们有能力独立生活。这期间有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子女的生活、健康、教育等问题都必须由家长承担负责。与此同时,当父母年老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和经济生产能力后,子女必须尽自己的能力承担起照顾、赡养老人直到终老的职责。对家庭中由于健康等原因失去工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人,家庭同样有赡养义务。

4.家庭的教育职能

家庭的教育职能从广义上说就是家庭教育。这既包括家庭中年长者对年幼者的教育,也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就目前全世界家庭教育的研究范围和对象来看,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中年长者对年幼者的影响和教育。婴儿从出生起,吃饭、走路、说话、交往等,直到成长为一个社会合格的成员,都离不开家庭的养育和教育。对于儿童来说,家庭既是他们的第一所学校,更是他们一生的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的教师。家庭教育对个体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某个环节的成败可能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和成就。同时,家庭教育也是双向的,也存在着晚辈对家庭中长辈的影响甚至是教育,比如,在使用现代化家用电器、现代化设备以及学习外语和新技能方面,在变革陈旧落后的各种观念方面等,年长者可能都得向晚辈甚至是向儿童学习。因此,家庭的教育职能是相互的,成人要学会倾听、尊重儿童。

5.家庭的休闲、娱乐职能

首先,家庭应该是每个人最放松的场所。文学作品中经常把家描述为“心灵的港湾”“精神的安息地”等,这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生活、工作中,在与家人之外的其他人交往的过程中,精神、心理的压力都比较大,总是处于一种相对紧张的、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中。很多时候,人们在家庭之外不得不戴上一副“面具”,掩藏起自己的真实本性,甚至行为方式都与在家时不同。然而,无论他们在外面多么疲劳、多么不愉快、多么善于伪装自己,但只要回到家里,基本上就可以放松了,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理都处于放松的、愉快的、安逸的状态下,卸掉那些在外面的面具和伪装。

其次,家庭还是最好的娱乐场所,在不影响邻居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家庭可以进行一些适合每个家庭成员都参与的、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一来可以使家庭成员放松心情,二来可以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使家庭成员的身心得到滋养。

(二)我国家庭职能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家庭的职能历来比较齐全,前述的五种家庭职能基本上都具备。然而随着社会发展,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国家在各个时期法律、法规和条例的颁布,尤其是在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我国的经济有了令全世界瞩目的发展。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家庭的一些职能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家庭的一部分职能呈现出减弱的趋势,而另外一些家庭职能则比过去有所凸显了。

1.呈现减弱趋势的家庭职能

有减弱趋势的家庭职能主要包括:家庭的生育职能、家庭的经济职能和家庭的赡养职能。

(1)家庭的生育职能减弱。

我国家庭繁育后代职能的减弱,主要是源于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地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而且这项政策是以国策的形式出现的。该政策规定:城镇汉族居民每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城镇少数民族(后取消对满族的宽限政策)居民每对夫妇无论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只能生育两个孩子。农村汉族夫妻如果第一个生的是男孩,则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如果第一个生的是女孩,则可以再生一个,但不论第二个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不允许再生育第三个孩子。少数民族家庭如果生活在牧区或者是山区,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孩子。这样的生育政策使家庭的生育职能必须以国家的政策规定为标准,如有违反,国家会给予一定的处罚,所以每个家庭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来实践繁育后代的职能。当然,在我国甚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强迫每个家庭必须繁育后代,只是在一些人口出现严重负增长的国家,政府会奖励多生育的夫妇,并且帮助他们共同养育后代,在卫生保健、受教育、就业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所以,国情不同,家庭繁育后代的职能大小表现得也不同。

(2)家庭的经济职能减弱。

家庭的经济职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家庭的生产职能;另一个是家庭的消费职能。这里所说的减弱主要表现为家庭生产职能方面的减弱,而消费职能不仅没有减弱的趋势,相反,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消费、教育消费及其他消费都在连年上升。家庭的生产职能之所以减弱,是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家庭或者是家族为单位单独进行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少。

(3)家庭赡养老年人的职能有所减弱。

家庭对老年人赡养职能的减弱,可能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较为普遍的趋势。从我国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特别是人们自己从年轻时起就开始重视健康问题、关注养生,因而个体的寿命都在延长,老年人动辄就能活到八九十岁,百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已不稀奇。我国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一般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他们成人后成家立业,工作、生存、养育后代等压力已经很大了,如果仍然按照我国传统的必须由子女来赡养老人的话,那么对年轻的夫妻来说,他们既要养育后代,又得赡养双方的父母,甚至还可能连带赡养双方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如此一来,年轻夫妻的物质、精神等方面的负担会过重,这是他们无法承担的。近几年来,这一现象已经受到我国社会学家们的关注,进而开展了养老问题的研究。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家庭中的老年人可能由多方共同赡养,包括社会养老机构、子女以及老年人自己共同完成,如有的城市由政府出资儿女赡养或者老年人“以房养老”等具体措施。

2.呈现增强趋势的家庭职能

社会的发展使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表现在人们已不再只是满足于生理、生存的需要,而是有了更高层次的社会需要。因而,家庭职能中的教育职能、娱乐休闲职能等都比过去传统的职能有所增强。

(1)对儿童特别是学前儿童实施早期家庭教育的职能日益增强。

为什么在“大社会教育”日渐盛行的情况下,仍然要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呢?一是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人的“全面性”要求越来越高,而不论学校教育如何设计,都很难完全承担起这样的职责;二是无论怎样构想社会教育,其间接性渗透和不具系统性的特点,都是很难改变的;三是随着人类“经验”累积量的激增,随着人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早期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挖掘学习潜能,不仅是特别重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四是在近百年的教育研究和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的研究有“一枝独秀”的偏向,而家庭教育总是依附学校教育的倾向没有得到改变,这使“社会人”接受的“教育力”不均衡。因此,不论“大社会教育”如何发展,都不可能替代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功能。

当然,在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合力结构中,三者的地位和作用绝不是三分天下,而是有“动态性”区别的。就家庭教育而言,主要是在一个人成年之前发挥的作用比较大,成年之后的影响基本是“固化”的。并且成年之前的作用,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又有所不同,其中的学前阶段具有特殊意义:一是从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说,学前时期处于个体认知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重要“基础”阶段;二是不少研究表明,个体在学前阶段获得的早期经验和形成的发展特点,对其少年乃至成年时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大家对学前阶段的家庭教育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儿童特别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职能的日益增强,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独生子女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生育方式。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这棵“独苗”能否正常发展、将来能否成才,都是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因而对孩子的期望值就越来越高。过去那种将孩子交给教育机构、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的做法已不适应儿童的成长,越来越多的家庭愿意配合教育机构,共同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职责。尤其是在学龄前,家庭的教育职能比教育机构更起主导作用。

第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靠教育机构一个方面教育儿童是不现实的,家长无论是否愿意,都必须参与到与教育机构共同教育子女的行列中,而且家长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

第三,从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看,家庭的规模越来越小了,核心家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家庭的小型化可能使家长能够分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来教育子女,与未成年子女共同活动,这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2)家庭的娱乐休闲职能有所增强。

我们已经明显地感觉到,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工作和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导致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家庭作为人们休息、放松的地方,其娱乐和休闲的功能也应该越来越强。那种认为家庭只是“人们工作之余睡觉、吃饭的地方”的传统观点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社会,人们不仅仅看重家庭日常生活的舒适性,而且更看重家庭的娱乐功能。人们需要在工作之余,在家庭中进行身体和精神方面的调理,舒缓压力,恢复精力和体力,使个人的工作、学习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