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说明
《外国学前教育史》1999年第一次出版,至今已有13年。今年在原有书稿内容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些新内容。由于本书既注意学前教育基本知识的提供,又密切联系教育理论、社会发展现实及幼儿发展的实际,因而颇受广大读者与使用者的认同与欢迎。这些年来,外国学前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新学前教育理论的出现,都促使我们对本书要作进一步的修订,以适应教材与时俱进的要求。为此,我们进行了再版修订,修订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外国学前教育史》以旧版内容为基础,结合作者最新出版的教育著作《比较学前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中外学前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外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中的相关内容以及外国近年来有关学前教育研究的新成果进行修订。
2.保持《外国学前教育史》原有的两条主线,即学前教育思想史和学前教育制度史两条主线,同时进行了一些调整和修改。思想史部分增列了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学前教育思想,同时删减了西方心理学家和皮亚杰的学前教育思想,着重强调了现代教育家杜威和蒙台梭利两位对世界学前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将两位思想合编入一章,使内容更加紧凑,重点突出。在学前教育制度史中,主要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并在章节上做了一些调整,精选了外国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学前教育制度的内容进行介绍。
3.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重点突出。新版《外国学前教育史》在每编、每章和每节内容开头和结尾都增添了概括性的内容,以便让读者在阅读时能紧扣重点,条理清晰,更好地把握全书内容。同时,在微观史实的描述中,强调史料的客观真实性和科学性。
4.既满足对学前教育事实的描述,也突出对事实的进一步反思。新版《外国学前教育史》没有满足于资料的搜集和事实的描述,而是努力将教育事实做进一步的总结和分析,关注外国学前思想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深度,注重各国学前教育特点的概括和发展规律的总结,这样做,可以让读者在饱览外国学前教育特色的同时,也能对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起到借鉴意义。
新版《外国学前教育史》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坚持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思想相结合,对各章作了如下主要的修改与变动。
第一章,考虑研究的实际需要,第一节中增列了“幼儿教育内容”。
第二章,第一节中增列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三章,本着历史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第一节中重写了西欧中世纪的社会特点,将其作为背景介绍。第二节中,也增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背景。
第四章,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基本保持不变。
第五章,为了突出重点,将旧版第五章和第六章内容进行了合并,即将旧版的欧美学前教育和日本的学前教育内容合并,并将标题改为“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学前教育”;并在第二节“法国学前教育”中增添了“母育学校”相关内容。
第六章,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章中,将旧版中的“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一节融入,使得外国学前教育思想内容更加集中。
第七章,将旧版中的“20世纪六国学前教育”标题改为“现代欧美和日本的学前教育”,力求使标题前后逻辑一致。
第八章,“现代学前教育思想”主要是将旧版的第九章“杜威学前教育思想”和第十章“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思想”内容整合到一章中,重点突出。
第九章,苏联学前教育思想基本内容没有改动。
第十章、第十一章,主要是删繁就简,精选一些亚非、欧美其他国家和大洋洲典型国家,或学前教育发展比较发达的国家进行介绍。
新版《外国学前教育史》的修订工作由周采和诸园共同完成,最后由周采负责统稿。
综上所述,新版比第一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全书的逻辑架构更加合理,理论性和思想性方面更具深度。由于编写者的学识水平有限,在本书阐述、分析、评论中出现片面、错误或疏漏均难于避免,敬请读者或使用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2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