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应用文和文学作品的差异
情景案例
从前有位老先生,号称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方圆百十里地享有很高的声望,人称“博士”,他也因此得意扬扬、自视很高。这一天,家人来向他报告:家里一头最好的黑驴莫名其妙地丢失了,而眼下正是田里、家里活儿最多、最需要牲口的时候,请老爷赶紧想办法找回黑驴。于是“博士”磨墨铺纸,提笔运腕,一张寻驴启事一气呵成,墨迹未干就赶紧让家人拿出去,张贴在闹市口了。可是,转眼几天过去了,一点黑驴的消息也没有。“博士”决定亲自到街头去看看,了解一下黑驴的消息。来到闹市口,自己写的启事还在,还真有不少人在围观,“博士”混入人群,心下得意,想听听大家的说法。只听得有好事者正摇头晃脑地给大家念着:“……我中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风淳朴、文明教化……盘古开天……唐宗宋祖……”“什么意思!瞎耽误工夫!”围观的人没等好事者念完,就已连连唾弃着四下散去。原来,“博士”的一个寻驴启事洋洋洒洒上万字,还没提到一个驴字,难怪他等了好几天还没有任何消息呢!原来大家还没等他讲到驴就早已不耐烦读下去了。
根据这则事例,请你说说“博士”这则寻驴启事存在什么问题。
知识要点
应用文是指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为了处理各种公私事务而使用的具有实用价值和规范格式的文书。
文学作品是作家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来表现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样式。
范文阅读1
《红楼梦》中关于贾雨村的描述
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的走来。这贾雨村原系湖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文作字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接。
范文阅读2
关于××工程师的介绍
××,男,现年42岁,1962年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可阅读英、日外语专业资料,工作勤勤恳恳,积极努力。近年来,工厂的几项重大技术课题,都是有他参与或是在他主持下攻克的,被公认为“全厂一号技术尖子”。他从1957年起便申请入党,但因出身于地主家庭,哥哥曾被错划右派,工厂一些领导认为,对他只能在技术上使用,不能在政治上重用。
范文简析
范文1和范文2同是写人,但写法截然不同。范文1属于文学作品,讲求字句的意蕴,注重人物形象塑造的铺垫。范文2则是应用文,语言平实、简练,注重个人情况的介绍。
范文阅读3
《水浒传》中关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一段描述
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裂缝,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范文阅读4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刑事判决书中一段关于枪杀的叙述
当时,黄克功即拔出手枪对刘威胁恫吓,刘亦不屈服,黄克功感情冲动,失去理智,不顾一切,遂下最后的毒手,竟对准青年革命分子刘茜胁下开枪,刘倒地未死,尚呼求救,黄复对刘头部再加一枪,刘即毙命。
范文简析
范文3和范文4都是叙事,但两者存在很大差别:范文3节选自文学作品《水浒传》,其中的叙事采取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注重细节的描述,注重作品的审美特性;范文4是应用文,叙事过程简洁干净,语言平实、简练,不铺排细节,注重叙述的真实性。
结构分析
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将应用文和文学作品加以区别:
(一)社会作用:应用文写作具有直接的功用性,它主要是用来处理事务、解决实际问题;文学作品的主要功能在于教育、感召、娱乐及审美。
(二)真实性:应用文写作要求完全的真实,拒绝虚构和想象;文学作品要求的是艺术的真实,因而可以进行艺术虚构和想象。
(三)思维和结构:应用文写作侧重于逻辑思维;文学作品侧重于形象思维。应用文一般有惯用格式;文学作品没有惯用格式。
(四)语言: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平实、得体、规范,一般不使用夸张、双关、通感、反语等使事物有较大变形的修辞格;文学作品的语言则要求形象生动、富有韵味等特点,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格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注意事项
应用文和文学作品虽然有明显区别,但也互相交融、渗透和彼此影响。
技能实训
课外选取一篇经典文学作品和应用文范文作比较阅读,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