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毕业论文
情景案例
请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利用所学知识,查找相关资料,拟写一篇毕业论文的详细提纲。
知识要点
1.毕业论文的概念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的应届毕业生,针对某一问题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理论和基本技能,阐述解决这一问题的见解或表述研究结果的文章。
2.毕业论文的特点
(1)学术性
毕业论文的学术性是指毕业论文所探讨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学理性特征。写作毕业论文时,必须对繁复的材料进行分析梳理、综合概括。毕业论文要建立在扎实的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基础上,要在前人学术研究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学术观点。
(2)创新性
毕业论文的创新性是指在毕业论文中所呈现出的新理论、新见解或新学说,这是衡量毕业论文学术价值的重要尺度。这种创新包括对当前学术界亟待解决的课题的创新;对当代学术空白填补的创新,对学术错误纠正的创新,对前人理论的补充式创新,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发展性创新等。
(3)客观性
毕业论文的客观性指作者能客观地论述自己的研究现象、客观评价他人的研究成果。忠于对研究现象本身真相的探寻,而不是人为地假设某种结论。
3.毕业论文的类型
(1)专题研究型论文
这是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
(2)综述型论文
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3)论辩型论文
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
(4)综合型论文
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
4.毕业论文的写作步骤
(1)确定论文方向和题目
确定一个既是所学专业,又是自己比较熟悉、感兴趣的论文方向,并在掌握初步资料的基础上,逐步确立论文的具体题目和论文研究阐述的角度;还应该关注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现象、新业务、新问题,或是注意了解理论界的新观点和新问题。
应该充分考虑个人的时间、资料准备情况和研究能力,选取自己获取信息、查询图书资料方便的题目。同时,这个题目应该大小适中、难易适度,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这样研究和写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从研究阐述的角度出发,寻找问题,发现矛盾。如从新事实与旧理论的矛盾中,从不同的观点和流派的争鸣中,从别人失败的教训中,从前人的不足、缺陷或漏洞中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2)收集、筛选及整理资料
在收集过程中要全面占有资料,尤其是已有的有关课题方面的研究成果应尽可能收集,同时要尽可能多地收集第一手资料,还要收集反面资料。一般应收集以下三类资料:
核心资料,即研究对象本身的资料。
背景资料,即对核心资料起参照、比较、深化作用的资料,包括已有的研究成果资料和相关的参照资料。
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理论资料。
收集好资料后,必须对资料消化吸收、融会贯通,针对论文方向和题目开展重点研究,以形成自己的观点,提出独到的见解;然后,要按资料的性质进行分类,找出资料与观点见解、资料与资料之间的关系,为编写提纲做准备。
(3)编写提纲
①先拟标题。应力求简单、具体、醒目,或揭示论点,或揭示论题。
②用主题句子列出全文的基本论点,以明确论文中心思想,统领全文。
③合理安排论文各大部分的逻辑顺序,用标题或主题句的形式列出,设计出论文的结构和框架。
④将论文中的各大部分,逐层展开,扩展深化,设置项目,并结合收集到的材料,进一步构思层次,形成近似论文概要的详细提纲。
⑤将每个层次分成若干段落,写出每个段落的论点句子,并依次整理出需要参考的资料。
⑥检查整个论文提纲,作出必要的修改,即增加、删除、调整等。
(4)撰写初稿,力求写出新意
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和自己拟定的写作提纲撰写论文的初稿。在写作时应力求写出新意。或纠正通说,补充新说;或体现新的观点、新的成果;或用新材料、新方法改换分析论证角度,写出有价值、有新意的论文。
初稿的撰写有两种方法:一是从头到尾,不间断、不停顿,一气呵成写完初稿,然后再从头仔细推敲,加工修改;二是根据文章的层次结构,一部分一部分地撰写、推敲、加工修订,全文各部分写完后,再合并起来通读,最后统稿完成。
(5)征求意见,反复修改
①检查观点。应侧重检查观点(包括题目)是否正确,是否站得住脚,是否有新意,是否表达清楚;重要提法是否有片面之处,是否捡拾他人的成见,是否故作肆意极端之言,是否步人后尘显得毫无新意。
②验证材料。要验证材料是否确凿、有力,是否能相互配合说明论点,是否发挥了论证力量,是否符合逻辑。
③调整结构。中心是否突出,层次与部分是否清楚,段落划分是否合适,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如何,全文是否构成一个完整而严密的整体。
④修改语言。一要改得通顺;二要改得精练(把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三要合乎文体,注意文题相符;四要检查行文格式、文字书写、标点符号等有无差错。
范文阅读(模板)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 民工对城市社会的影响
系
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年 月 日
目录(三号黑体加粗,居中)
摘要………………………………………………………………………………………………………………………………1
引言………………………………………………………………………………………………………………………………3
1××民工的由来………………………………………………………………………………………………………3
××1.1××民工的定义……………………………………………………………………………………………3
2 民工生活的基本现状……………………………………………………………………………………3
2.1 生存条件恶劣…………………………………………………………………………………………4
2.2 工作强度大,社会压力大,家庭负担重………………………………4
参考文献……………………………………………………………………………………………………………………4
致谢………………………………………………………………………………………………………………………………5
(以上小四号宋体加粗,两端对齐,行距为25;三级标题不需要出现在目录中)
注:(1)毕业论文页面设置:左边距为2.5,右边距为2,上下边距为2.5
(2)页码设置:封面不加页码;
目录页码格式居中,用“ⅰ、ⅱ……”;
正文页码格式居中,“1、2、3……”。
民工对城市社会的影响(小二号宋体,加粗,居中)
【摘要】 农民工的持续增长,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带来的普遍现象,对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民工现状、对城市社会的影响,一些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小四号宋体,行距25,300字左右)
【关键词】 民工 ××城市 影响 对策(小四号宋体,4~5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空两格)
(【摘要】、【关键词】小四号字体,加粗)
引言(一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行距22,段前空0.5行)
农民工的持续增长,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带来的普遍现象,对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民工进城后生活状态如何?对城市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和问题?”这都是我们城市社区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我们采取什么样正确决策的前提和依据。(正文首行空两格小四号宋体,行间距22)
本研究以在浙江省农民工状况为背景,多层面探索适应区域地方性的民工问题解决方法,供有关部门作为研究、管理决策、规划的参考。
1 民工的由来
1.1 民工的定义(二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行距22)
民工,又称“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农民,他们是社会主义劳动者,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志,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传统户籍制度严重冲突所产生的客观结果。户籍制度是民工概念存在的根本原因。他们尽管在现行的户籍制度下仍被认为是农民,但事实上已经从农民中分离,不同程度地融入城市社会,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从而有学者认为民工已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指出的是,在法律意义上,“民工”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民工”是时代的产物,隐约暗示着从农村到城市的一种“身份”转型。目前,依据民工的职业可将其划分为几种不同的群体:①普通企业劳务工。即在城镇一些企业从事生产、制作、加工等工作的农民。②建筑工。③搬运工。找不到稳定职业的农民沦为搬运工,他们的特点是职业不定、雇主不定。④小商贩。⑤游离者。如图1-1所示。本文所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指①②③三种在企业打工的民工。
图1-1 民工的分类(五号宋体,居中)
2 民工生活的基本现状
2.1 生存条件恶劣
在城里,他们做的是最苦最累的活,吃的是粗茶淡饭,严重缺乏营养;住的是工棚,冬不保暖,夏不去热,还有蚊虫的叮咬。其生存的状况,严重低于社会平均水准。
2.1.1 各城市生存条件调查(三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行距22)
……
2.2 工作强度大,社会压力大,家庭负担重
……
参考文献(小四号宋体加粗,行距22,段前空0.5行)
[1]年大琦.澳大利亚TAFE的特色及其对我国高职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5(8):61-62
[2]周光勇,宋全政.高等职业教育导论[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171
[3]教育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OL].http://www.haoziliao.com/2005/10-23/145229-2.html,2005-10-23/2006-04-15
(五号宋体,行距22,参考文献个数至少6个)
附: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专著 [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Eng,1997,38(3):358-361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电子文献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M/CD]光盘图书
[DB/OL]网上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www.cajcd.edu.cn/pub/wml.html,1998-08-16/1998-10-01
后记(四号宋体,加粗,行距22,段前空0.5行)
时光飞逝……
(小四号宋体,行距22)
结构分析
毕业论文一般由标题、署名、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及参考文献、后记构成。
1.标题
标题要准确、简洁、规范。
(1)准确
毕业论文标题应准确地反映论文内容,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毕业生可以从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或研究结果等方面来拟定论文标题。
(2)简洁
毕业论文标题应简洁明了。中文题目以不超过20个汉字为宜,外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3)规范
毕业论文标题应做到格式规范,语言表达规范。格式规范包括使用稍大于整体的字号和异于正文的字体,并置于版面上方居中排布,与正文之间空一行。语言表达规范包括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2.署名
在论文的标题下面署论文的作者姓名和指导学位论文的导师姓名。有统一封面的论文,应在封面相应位置上标明责任者姓名。责任者包括论文的作者、学位论文的导师、评阅人、答辩委员会主席以及学位授予单位等。
3.目录
毕业论文的目录由毕业论文的篇、章、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
4.摘要
摘要是报告、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可以用于推广。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报告、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5.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每篇论文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6.正文
(1)绪论
绪论也称引言,它要求作者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等。绪论的写作应做到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引言的效用。
学位论文为了反映出作者确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
(2)本论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要求毕业生广泛引证材料,深入分析问题,运用客观规范的语言进行写作。本论部分的层次安排要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本论的结构层次一般有三种形式:
并列式结构:文章各分论点之间呈并列与平行的关系。
递进式结构:文章的各分论点之间是层层推进、由浅入深、逐渐深化的逻辑关系。
综合式结构:综合运用并列式和递进式两种结构顺序来组合文章的分论点。
(3)结论
结论是对毕业生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结果,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可以在结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或对以后研究的展望和设想。毕业论文的结论是文章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
7.注释及参考文献
注释指作者需标明在文章中所直接或间接引用的他人的语句、理论、观点;标明文章中不常见的史实、事实或理论。当文章直接引用他人语句、理论、观点时,需用引号将借用的内容括起来;间接引用是指按原作者之语义换用作者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的引用方式。注释内容一般需标注原文出处之页码。
参考文献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作者的观点和理论的形成有一定启示、参考、借鉴作用或对作者的观点和理论有支持、印证作用的某一著作、论文或其他类型的资料,表示作者整体参考了他人的观点、理论等的各类资料。参考文献一般按在正文内容中第一次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这一子项目中,考查的是论文作者是否具有收集、梳理和引证文献材料的能力。这种能力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考查论文作者在评述他人观点或研究某种现象时,能否提出足够的材料作为支持自己判断的论据;其次考查论文作者所引证的材料是否翔实可靠;最后考查论文作者能否按照规范的方式引证材料。
8.后记
主要写在定稿交出后,自己重新审查新发现的缺陷,写毕业论文的体会及要致谢的人员等。
注意事项
1.论文题目要有特定的范围和边界,切入点要小而深厚
论文题目不能太空泛,要选定特定的范围和边界,选定一个人物或一种现象来写,如《试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论茅盾小说中的现代女性形象》《微笑在秘书工作中的魅力》《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探析》《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因素的研究》等。这类题目切入点小,论述集中。
但论文题目的切入点小,并不等同于论文选题的单薄和浅显。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有学术深度,对学术领域的某一现象或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如果毕业论文的选题太宽泛,对于没有深厚学术功底的毕业生来说,既难以操作,同时还会使论文流于空泛,难以做出优秀的毕业论文。
2.论文选题要有创新性,有独立的见解
毕业论文选题的创新性既包括对某一研究现象的创新性发现,又包括研究角度的创新,也就是说毕业生既可以对社会上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展开研究,选取前人没有研究过的论文题目,也可以在学者热衷研究的问题中寻找到新的研究角度。
毕业论文的创新性,考查的是作者的学术敏感度及善于利用文献资料提出新观点的治学能力,这其中包括毕业生研究他人观点或现象的学术能力,也包括毕业生通过对学术领域中某种理论与现象的研究而得出自己观点的能力。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提出的新观点既要有理有据,同时观点也应有创新性,不要人云亦云。
3.论文写作时要注意论文摘要和引言的区别
很多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时常常将摘要和引言混淆。具体来说,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4.论文写作时要注意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论述系统而完整,层次分明。毕业论文多采用递进式结构、并列式结构或综合式结构这三种结构框架,它们的共同优点是逻辑清晰,论证富有层次。论文写作不仅要层次分明,同时还需注意不同段落之间应有过渡性的语义衔接,使文章不至于出现断层现象。
5.论文语言要有专业性,不能有口语化倾向
毕业论文的语言体现的是科学语体的特征,即各种科学文献使用的一种有别于文学语体、生活语体的语言。这种科学语体主要有概括性、精确性、庄重性等特征。这种科学语体与普通的生活用语有着极大的差别,因此要求学生在论文写作之前要充分熟悉论文语言的语体特征,才能在论文写作中正确运用这种具有专业性与学术性特征的语言。
技能实训
1.收集学术资料训练
(1)请收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名称;
(2)请收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学术专著;
(3)请收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学术网站名称;
(4)请收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感兴趣的学术论文。
2.论题与大纲的写作训练
在对所学专业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试着拟制“论题”和撰写“论文大纲”。
3.规范的论文写作的训练
在前两项训练基础上,结合所学,试着撰写一篇规范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