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老年人照护环境的基本认知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老人对居室环境的需求特点及智障老人居住设施要求。

掌握老人居室家具选择及摆放要点。

能力目标:能将照护环境知识运用于老人照护环境需求评估、居室照护环境布置等。

工作任务描述

某市老人乐园项目正在筹建中,小刘作为其中的工作人员,负责机构内老人居室内环境布局设计及家具选择。现小刘正在收集老人居室环境相关资料,准备强化学习,以备应用。

问题思考:

1.小刘需要具备哪些老人照护环境的知识?

2.小刘如何获得老人照护环境的有效资料?

工作任务分解与实施

一、强化老人照护环境认知的准备

1.自身知识储备情况:重点缺少的信息或知识。

2.评估自身学习能力:学习时间、专业背景、领悟力,以何种方式最为有效。

二、多途径获取老人照护环境相关资料

1.专业书籍

2.互联网

3.请教专业人士

4.行业机构参访

三、老年人照护环境知识的理解与领悟

1.老年人对居室环境的一般性需求

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要求主要包括“健康、安全、便利、无障碍”四个方面。

适宜的室内温湿度,老年人居室最佳室内温度应为24±2℃,湿度为50±10%,室内湿度过低,会出现口干舌燥,甚至咽喉痛,可通过气窗通气、摆放花盆或清水来调节湿度。

合理的照明,老年人居室内采光和照明要做到明亮有度,老年人对于阳光的渴望,不仅是生理需求,也是心理需求;光线不足或照明度差,容易导致磕碰和摔跤,还会引起视力过度疲劳;宜用荧光灯作为房间一般照明,白炽灯作为局部照明,还应注意光色的搭配、夜间照明问题以及调光功能。

安静的环境,老年人居住环境白天噪声应低于50dB,晚上宜在40dB以下;长期强噪声居住环境,老人可出现听力减退、头晕、耳鸣、失眠、记忆力减退及全身乏力,严重者可导致耳聋、血压升高、消化功能紊乱等。

“适老化”的照护环境:这是老年人居住环境安全性、无障碍性、便利性的前提保障,而无障碍性与便利性都是为老人的安全性服务的。老人储藏空间,要低、浅、可视,便于查找,随用随拿。家具要“圆滑”,不要方棱角,尽量摆放有序,直线形。卫生间设计通过重视干湿分离、洗浴区安装扶手、洗浴区内摆放凳子、洗浴用品就近放置、淋浴帘的使用来保证卫生间的安全性、便利性,以防老人滑倒。卫生间应尽量选择推拉门、外开门及内外开门,利于紧急救助。喷淋设备的开关应设在距地1000mm左右高处,开关形式应便于老人施力,开关上应有清晰、明显的冷热水标示,方便老人识别。老人在进出淋浴间的过程中最易发生危险,需要持续有扶手抓握。淋浴间侧墙上应设置L形扶手,便于老人站姿冲淋时保持身体稳定,以及供老人转换站、坐姿时抓扶。此外,还应考虑轮椅使用的空间需求;灯具及开闭简单,易识别,门把手、家用电器插头位置适中;集中照护机构门口及走廊等处须安装扶手。

2.智障老人居住设施要求

家是智障老人最理想的居所,由于感知觉障碍,新环境易致老人焦虑,如是集中照护机构,则应利用照片、物品摆放等营造如家似的熟悉型居住环境。智障老人非常容易走失、摔倒,居住环境首先要确保其安全,适老化设计、感统设计、防走失措施以及居室内显著的引导标识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感统设计方面可利用色彩的对比度、明显标识、四季对应、昼夜对应等引导老人对季节变化、昼夜更替、数字和方位的认知能力。尽可能地利用老人居住环境中物品或家具强调和过去的联系,减缓记忆障碍的发展。

小贴士:感统

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3.老人家具的选择

家具颜色要淡雅、自然,老年人感知系统功能弱化或出现功能障碍,居室内家具与装饰色彩的选择、搭配得当,可利用色彩的反差、对比,帮助失智老人、视觉障碍老人进行空间、物体的辨别,通过有意识配置的环境色彩,强化老年人的感知功能,同时达到美感与功用的协调兼顾。

家具要高低适宜,床的高度以老人坐在**足底能完全着地,膝关节与床呈90度最为理想。

家具要软硬适宜,老年人使用的沙发不宜过软,过软不便于起立;床垫的硬度以易于活动不陷身体为宜,不选择松软床垫,床两侧安装可移置性扶手,便于老年人自**移至轮椅或便具等处;为预防和治疗腰部疼痛,选择木板床。

安全性保证,家具有靠背、扶手,特别是椅子、卫浴用具;家具的无棱角、圆滑形状设计。

生活用品:老年人的**用品、衣服类等,特别是直接接触皮肤的布类产品,宜用棉织品,增加舒适性,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性;枕头软硬适度,不选用过于松软的填充物,避免头部过于凹陷,枕头的高度一般以人仰卧时颈部距床面3~6厘米较为合适,高度不适会造成落枕;款式方面衣服选用应宽松、易穿脱、便于活动和变换体位,并具有暖、轻、软、简单的特性,可选用系扣、系带的衣着,慎穿圆领套头上衣;生活日常用品颜色宜选用与居室环境对比度大、辨识度高的,易于查找、取拿,强化老人的感知系统,**用品与居室环境协调即可。

4.老人居室环境布置要求

推荐周燕珉教授提倡的“四通一平”——视线通、光线通、路线通、声音通、地面平。通向卫生间的通道保持畅通,不宜放置家具或物品;不宜使用小块地毯,以防成障碍物致跌倒;家具不宜过多,摆放有序,且固定。

必备知识

一、老年人生活照护理念

老年人生活照护的理念详见项目。

二、老年人基本身心变化及其对环境需求的影响

视网膜功能的衰弱,对光的感觉减弱;水晶体硬化,使聚焦的近点距离变远,近物的成像变得模糊;水晶的透光能力减弱,“夜盲”现象发生率较高;瞳孔变化能力减弱,80岁以后瞳孔白天和夜晚收缩差接近于零,低光环境下视力障碍程度高;对比灵敏度下降,难以辨识目标与背景的区别;对眩光的敏感,受到眩光影响后的恢复能力减弱;视野减小以及视觉深度减弱,加之眼睛病变导致眼睛对周围环境识别能力的下降。

拓展训练

刘爷爷,78岁,诊断为轻度老年痴呆,有过走失,前列腺增生10余年,时有排尿困难,晚上小便次数多。家人照护困难,现申请入住某护理型老年照护机构,办入住手续中,照护员小王为刘爷爷准备入住房间。

请问:

1.小王准备老人房间应具备哪些基本知识?

2.刘爷爷的房间准备应注意哪些方面?

推荐阅读

1.周燕珉居住建筑工作室,http://blog.sina.com.cn/zhuzhai01

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200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