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影调的艺术作用
5.6.1 影调是构成画面形象的基础
一幅画面中如果没有影调,就会是乌黑一团,区分不出清晰的线条,透视关系也会让人觉得混乱。因此影调实际上是形态和透视关系以及光线的共同效果的体现(见图5-19)。我们所谈论的线条,是因为不同明暗的物体像相互交汇处所产生的明暗区分,才以线条的形式进入到我们的视觉之中。我们所看到的透视,也是由于不同深浅明暗的色区投射到头脑中才形成的立体反映。因此,没有明暗,或者明暗处理失当,也就失去了谈论画面细节的必要。
图5-19 影调构成画面形象
5.6.2 影调可以突出画面的重点
在一幅动画画面中,一定是具有重点的,影调可以帮助突出画面中的重点(见图5-20),只需要运用出明暗的对比,人为地把某些区域的亮度升高,某些区域的亮度降低,自然画面会被分为不同的区域。例如,我们需要突出画面前景的主体,我们就把前景作亮,背景作暗。这样观众只要一看到画面,就立刻会发现画面中的重点。
图5-20 影调突出画面重点
5.6.3 影调可以增强画面的透视感
动画作品通过屏幕传递影像给观众,屏幕是平面的图像,而传递到观众的头脑中要想获得立体的感受,就需要人为地运用艺术手段增强画面中的透视感。影调即是增强透视感的重要途径。距离不同的物体,也是由浓淡不一的影调阶调所组成,由于材质的区别和光源所处的方向不同,以及本身的色彩属性和是否包括浓雾、水汽、空气折射,而产生出明暗不一的效果。当在平面的动画画面中,我们依靠人为的影调作用,就可以让本身处于和眼睛同一距离的画面产生出立体透视的效果。例如,在黑白的国画表现中尤为明显,在我们的视觉习惯中,离自己近的物体,观察清晰,通常颜色较为重,而离自己远的物体因为模糊,通常感觉上较为浅。
5.6.4 影调可以突出物体的质感
除了透视,增强画面真实度的重要因素是画面中物体是否具有质感。影调同样也能起到增强物体质感的作用。所谓质感,指的是物体的表面结构特征,包括是粗糙还是光滑,是柔软还是坚硬,是动态还是固态。可以理解为,质感就是材质、运动状态、颜色的综合体现。当我们要表现一个光滑的物体,我们就让它的影调变明,反映出表面看上去更加光洁。而表现岩石、钢铁的材质时,我们就加深它的影调,让它看上去更加沉重和稳固。
5.6.5 影调可以很好地渲染画面气氛
动画画面不仅传递给观众以客观的事物,更主观地传递给观众某种情绪或者气氛。而气氛很多时候,并不是以具体的可以辨别的形态所出现,而是借助于整体的色彩、明暗来形成。影调的作用尤其明显,当画面整体颜色较深,则表现出深沉、忧郁、厚重的气息。而当影调的色彩较为浅,则画面也显得活泼、轻快。通过影调的调整,有助于动画创作人员营造出所需要的画面气氛(见图5-21)。
图5-21 影调渲染画面气氛
5.6.6 影调可以直接作用于描述环境
在动画创作中,无论是视觉传达本身,还是剧情与叙事的需要,对于环境的描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影调本身的控制,在很多时候可以直接作用于环境的描述。例如,在表现一个黑暗的建筑内部时,运用浅色的半放射状图像就可以用来表示阳光。在表示海水的时候,用不同的影调分布则可以表示潮水的流向和深浅。在天空中运用影调,则可以营造出日出日落的特点。可以说,影调稍加利用,可以直接用于表现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