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识别出版业逆向物流

任务思考

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思考对已经废弃或者过期的图书该怎样进行管理以及如何回收再利用。

任务分析

我国出版业逆向物流的现象由来已久,理清对其的基本认识有助于依据现状做出合乎实际的判断与决策。

一、出版业逆向物流的含义

逆向物流是指产品从消费点返回至原产地的过程,包含有资金流、信息流和商流的逆向流动。逆向物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逆向物流是指对那些由于环境问题或产品已过时的原因而将产品、零部件或物料回收的过程。它是将排泄物中有再利用价值的部分加以分拣、加工、分解,使其成为有用的资源重新进入生产和消费领域。广义的逆向物流除了包含狭义的逆向物流的定义之外,还包括废弃物物流的内容,其最终目标是减少资源使用,并通过减少使用资源达到减少废弃物的目标,同时使正向以及回收的物流更有效率。

所谓出版业逆向物流,顾名思义,是指对已经废弃或过期的图书进行再循环、再制造、再使用的过程。其含义还包括减少资源的使用以及有效的退书管理系统等。我国出版业逆向物流包含两项主要工作:一是图书的逆向退回,二是部分退回图书的二次配送。退书由零售商、批发商(中盘)逐级退回出版社。发行中盘可根据基层店的销售情况,将有市场的图书进行二次配送,没有市场的图书退回出版社。出版社作为退书供应链的最上游,对退回的大批量图书根据各地销售情况,进行二次配送或送纸浆厂化为纸浆。

二、我国出版业逆向物流的现状

在我国,出版业物流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前,这个时期图书品种少,都是采用新华书店的简单小规模仓储运输,主要是教材发运,几乎无库存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图书品种逐渐增多,于是开始建立批销中心,实行进销发运一体的运作形式,并且引入计算机管理,此时图书库存逐渐增加;2000年以后,出现了现代化物流基地,图书品种的规模也相应变得庞大,高退货率,连锁经营,要求高效的供应链管理。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导致产品生命周期日渐缩短,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被人们淘汰和废弃的物品也越来越多。在出版领域,由于我国出版业物流仍然缺乏真正有效的供应链合作,加上新书泡沫,发行水平低,导致了严重的逆向物流问题,而且在我国,出版业逆向物流大部分是退货物流。出版业逆向物流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库存与退货率居高不下

近年来,我国图书库存庞大,退货率也持续攀升。而高库存的背后其实就是居高不下的退货率,在我国,许多出版社的退货率达到了30%~40%,而诸如计算机这类实效性较强的书,以及一些畅销书等,退货率更是高达50%~60%。库存与退货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我国的出版业,世界许多出版大国都有类似的烦恼。

(二)逆向物流程序繁琐、周期长

我国出版企业逆向物流的流程是:书店向出版社批销中心提交退书单(书店退书须附退书单,退书单必须详细写明退书名称、数量等),提出退书申请,批销中心接受退货,出版社批销中心查收、核实退货后,进行分拣(国内目前以人工分拣为主),没有破损的继续二次配送,破损的卖给纸浆厂。失去市场销售力的退书,一般是先堆积在库房,由出版社请示上级部门审批后集中处理。图8-1就粗略地勾画出了目前我国出版业逆向物流的一般流程。

图8-1 我国图书业逆向物流的一般流程

从图书的逆向物流的流程来看,整个退书的流程是非常繁琐的,而且周期很长,这样也严重影响了图书二次配送的效率,使得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实现二次流通的退书比例也非常低,这样的流程使得大部分图书只能堆积在库房。

(三)供应链不稳定,上下游企业缺乏紧密协作

目前,我国出版业供应链主要由出版社、批发书店和零售书店组成:出版社根据以往的出版和销售经验,结合国内市场和有限的数据进行选题出书;批发书店大批量进货代销,再对零售书店发货;零售书店从批发书店或出版社进货,销售给读者后,再向上游的供应商付款。在理论形态上,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但每一个出版社、批发商和规模稍大的零售点都同时参与几条供应链,使整个图书链错综复杂,未形成稳定的关系。同时,我国的图书供应链上各节点大多各自为政,以自身利益为重,企业的管理活动大多数局限在内部,企业间虽有一定的联系,但关系非常松散。如出版企业就选题问题做市场调研时,批发商、零售商仅给予方向性的建议与意见,而很少将自己的销售数据反馈,为选题提供确切的市场数据。图书供应链企业间联系不够,链状关系需要稳固和加强。

(四)逆向物流成本高,收益低,经营风险完全由出版社承担

良好的逆向物流管理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有可能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而我国的出版业逆向物流的程序是极其复杂和繁琐的、而且采用的是人工处理方法,库存率高,需要花费大量人力成本、库存成本和其他成本。与此同时,由于退书处理效率低下,大部分退书实际上都未能进入二次流通,而是作为废纸处理掉,使其收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目前我国图书的销售形式基本上是实行寄销制。寄销制是出版社或大的图书批发机构,向零售书店提供图书,可不立即付款而按实际销售数定期结算的一种购销形式。实行寄销,出版物的印数可按照出版社的意图自行决定,并可较为普遍地发到零售书店,直接和读者见面,便于扩大销路。出版社对它的寄销书销售情况将给予更多的关注,而零售书店因不承担经济风险,愿意大胆进货。从寄销制的特点来看,出版社主动给经销商配货,经销商售出的图书按销售协议与出版社结款,对未售出的图书,经销商全部退回给出版社,经营风险完全由出版社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