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拓展

【实践项目一】

“我的大学规划”演讲

【实践类型】

体验反思类

【实践目标】

让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总结与反思,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明确自己的目标。为自己制订一份实现奋斗目标的计划。

【实践方案】

1.要求每个学生总结自己大学入学以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确立自己在大学期间所要达到的目标,并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制订一份规划书。

2.上交规划书。

3.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学生就自己的发展规划进行演讲,并进行交流讨论。

【实践项目二】

体验父母的辛苦——调查家庭经济状况

【实践类型】

体验反思类

【实践目标】

每个学生对自己家庭的经济情况及父母对自己的要求进行深入调查。通过调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体验父母的艰辛,使父母子女在调查、交流中互相理解,换位思考,缩小代沟,达到情感交融的目的。

【实践方案】

1.学生可以运用体验法,通过电话、通信、网络等方式和父母沟通交流,亲身体验。

2.调查内容可以包括:

①每年供自己上大学需要提供多少经费支出。自己读完四年大学需要花家里多少钱。

②自己的学习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百分比。父母的经济收入情况。

③父母对自己寄予的期望及希望。

④自己在大学的表现怎么样,现存在哪些不足,能否与父母的付出和期望成正比。

⑤自己今后应该怎么办,自己的将来应该如何规划。

3.根据调查数据和结果,写出调查报告并上交。

4.有条件的同学可将所形成的文字材料结合图片、照片及其他技术手段制作成PPT。

具体制作要求:

①8~10分钟。

②每个页面都要配有图片。

③利用图表或表格说明家庭收入与本人支出情况。

④可利用动画效果、幻灯片切换效果、背景效果。

⑤幻灯片可以配置背景音乐。

5.做调查结果汇报。以班级为单位召开主题班会。每个学生都要现场演讲,教师对本次活动认真总结。

6.通过家长、班级、任课教师的评价,使学生能够更深地体谅父母的辛苦,使传统美德教育在学生思想上真正达到内化。

活动评价

1.根据学生演讲的方式和内容,按思想性、技术性、艺术性的要求评选出班级的优秀者,每班2名。

2.每个班级中评选出的优秀者参加全院的演讲比赛,在全院范围内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并就思想性、技术性、艺术性分别评选适当的专项奖。

【实践项目三】

学生生涯设计

【实践类型】

体验反思类

【实践目标】

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份个人的大学发展计划,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与优势所在,指导自己在未来几年的大学生活中更好地学习和发展,立足于社会现实,客观分析各项因素,综合自身实际从主观到客观认真地分析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涯与个人规划,并以此为理想目标,为自身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同时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

【实践方案】

1.请任课教师讲解,指导学生认识自己生涯规划的意义,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有效的规划,从各方面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度过大学时光。

2.学生在听完任课教师讲解之后,可以根据讲座的内容和讲授的方法、技巧来制作一份个人发展计划书,内容可以包括对自身性格爱好的分析、所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职业选择分析、确定未来大学四年的努力目标和行动计划等方面。

3.上交个人发展计划书,教师可以在课堂安排学生就自己的个人发展计划书进行交流讨论,找出自己计划中的优缺点,完善自己的计划,以增强其可行性,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发展。

4.《学习生涯设计》PPT制作要求

①学生需制作《学习生涯设计》PPT演示文档,边演示边解说。②认识过去,着眼未来,有计划及相对措施。③认识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自身学业中的地位与作用。④PPT结构完整,字体大小适宜,色彩搭配悦目,内容安排合理,主题突出。

活动评价

任课教师检查学生制订的个人发展计划书,根据制订的情况,给出实践教学环节成绩。实践等级可分为四个等级:

优秀——内容完整详细,能够理性地分析出自身的性格爱好特点,就业前景分析和目标制订合理,行动计划切实可行,操作性较强。

良好——内容比较详细,能够理性地分析出自身的性格爱好特点,就业前景分析和目标制订合理,行动计划可行。

及格——内容较全,能够分析出自己的性格爱好,制订了一定的目标,并有意识地选择了一定的方式来实现目标。

不及格——内容不全,不能够分析出自己的性格爱好,目标虚无缥缈,没有可行性。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