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辽南地区

第一节 区域概况

一、区位特征

辽南地区包括大连市、营口市两个地级市。其中大连市包括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长海县四个县(市)和中山、西岗、沙河口、甘井子、旅顺口、金州六个区;营口市包括大石桥市、盖州市两个县(市)和站前、西市、老边、鲅鱼圈四个区。辽南地区共辖10区、5县级市、1县、84镇、23乡。2008年,辽南地区土地面积17 754 km2,占全省的12.08%,人口817.2×104,占全省的19.24%。

辽南地区东临黄海,与朝鲜、韩国隔海相望;北连辽东和辽中地区;西临渤海,与辽西地区和河北省隔海相望;南端老铁山隔渤海海峡和山东半岛遥相接应,形成渤海和黄海的分界。辽南地区是辽东半岛的主体部分,地处辽东半岛丘陵区,千山山脉横贯其中。辽南地区西北部的辽河三角洲平原,属辽河下游平原的一部分;中部和东北部主要为千山山脉的低山丘陵区。因伸入海洋,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温暖湿润,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夏季温热多雨,受海洋影响,很少出现酷热天气。年降水量为650~950 mm,由东北向西南递减,主要集中于夏季。主要土壤类型有棕壤、草甸土、滨海盐土、沼泽土、风沙土、水稻土等土类,其中棕壤面积最大。

辽南地区位于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处东北亚的中心,环渤海经济带的北端,东临日本、韩国,与朝鲜接壤,是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也面向经济活跃的泛太平洋区域,与俄罗斯、蒙古陆路相连,经济联系密切,是欧亚地区通往太平洋的重要“大陆桥”之一;南与山东半岛经济区相望;西与京三角经济区相邻;北靠东北腹地;周围环绕着经济强省、农业大省和能源大省,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图6-1)。

图6-1 辽南地区地理区位图

二、地理概况

辽南地区属于暖温带季风性气候,雨热充足,加上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玉米、水稻、高粱、谷子、薯类、大豆、花生等产量高。它还是我国苹果的集中产区和最大的外销基地。又因为辽南地区气候受海洋影响,很少出现酷热天气,辽南滨海地区为避暑胜地。辽南地区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众多,加上临海的区位优势,滨海旅游资源丰富,使得辽南地区成为我国的旅游胜地。辽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较大。辽南地区的矿产储量在全国不是最大的,但是它对我国的资源结构却十分重要,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我国稀缺矿产,如金、金刚石等。

辽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大连,是省内第二大城市,是辽宁省的一个重要沿海港口城市,是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主要的对外门户,也是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辽南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完善,运作机构配套,各种交通工具齐备,目前已经形成了海陆空相互协调的立体化、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运输系统。

辽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总体经济水平相对于辽宁省其他地区来说比较高。而在三个产业中,辽南地区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较突出,占据着全省重要的地位。2008年,辽南地区的生产总值达到4 561.82×108元,占辽宁省生产总值的34%。三次产业产值在全省中均占有较大份额。在人均生产总值上辽南地区在全省更是遥遥领先。2008年我国人均GDP在3 000美元左右,辽宁全省的人均生产总值是31 258元,而辽南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了93 376元(表6.1)。由此可见,辽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较辽宁其他地区快速,在全国也属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表6.1 2008年辽南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

资料来源: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