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红船子弟围广州 南粤戏子可称王

天地会在佛山的势力范围很大,他们以琼花会馆为秘密联络点进行反清复明活动,琼花会馆的创始人是北京名伶张五。

清初,朝廷宗人府给八旗子弟颁发龙票,让他们到全国各地唱“子弟书”,不取报酬,交通吃住凭龙票记账。

雍正为皇子时,邀请一些门人清客自弹自唱,自娱自乐,做皇帝后便不跟这帮人往来,也禁止这帮人下海唱戏,生活问题由朝廷发龙票解决。一班旗人纷纷效仿,领了龙票到处唱戏听戏,民间称之为票友。

当时许多京官和地方大员的家里都养戏班,隔三岔五请好友到家听戏,第二天还耽误差事,又妄议朝廷,结党营私。

雍正规定各省督抚、提镇、藩臬官员,如有谁私养戏班,可密折上奏,若知情不报,一起论罪,绝不姑息。朝旨一下,官场风声鹤唳,戏班绝迹。

雍正皇帝给自己的母亲做冥寿,召南府戏班进宫演戏,演的是《绣襦记》。戏曲表演名角、堂会段子手葛世昌年方二十,眉清目秀,唱念做打很有章法,生旦净末无一不精,这曲戏演得淋漓尽致,声情并茂。他又有心卖弄,插科打诨搞笑不断,台上台下一片叫好。一向严肃的雍正皇帝多次被他逗乐了,吩咐打赏。

葛世昌过来谢恩,雍正问:“你是哪里人?”

“回皇上,小人是常州人。”葛世昌非常兴奋地回答。

“康熙四十八年的新科状元赵熊诏也是常州武进人,可见常州是很出人才的。”雍正皇帝随口说道。

“赵状元小人不认识,在常州地面小人只知道我表哥王万年。”葛世昌拖长了声叫说。

雍正又问:“你的戏演得好,朕很高兴,想让朕赏你什么?”

“皇上不用赏小人,要赏的话就赏小人表哥一个常州知府顶戴,小人代表哥叩谢皇上了。”葛世昌说完就给雍正磕头。

“王万年官居何职?”雍正不认识王万年,问身边的文武官员。

弘昼回答说:“回父皇,王万年署常州同知,实授武进知县。”

“正是,皇上怎么不知道他呢?”葛世昌男扮女声,故弄**。

“朕确实不知,一个七品知县骤升五品知府,让吏部为难。”

“皇上金口玉言,只要点头不就行了!”

雍正一听,脸马上变黑了。弘历身后李卫善于察言观色,又看不惯葛世昌惺惺作态,突然出来奏道:“皇上,葛某只是一个戏子,岂能为家人讨官,这不是坏了朝廷的规矩嘛!”

于是雍正传旨道:“一个伶人胆敢干涉朝廷法制,将此人拉下去,打。”

“喳!”高无庸手一招,几名侍卫扑上来将葛擒住,拖到宫外一顿乱棒,葛当场死于非命。从此以后,戏班里的人不敢妄谈国事。

消息传出,张五大为不满,到处鸣不平说:“雍正是暴君,雍亲王来路不正。”有人将此事密告雍正,雍正大怒,传旨血滴子追杀张五。

张五是京师名伶,喜唱昆曲,尤其擅唱《牡丹亭》,师从南戏班主张大玉,武功极高,又受江南大侠甘风池指点,在京师堪称高手中的高手。他出手相当快,人不动己不动,人若动己先动,人称“摊手五”。

一天夜晚,张五出门练功,四名血滴子在通惠河堤上将其拦住,露出杀机。张五力战四人,将他们一一击毙,自己也身受重伤。他自知京师不可留,于是易装南下,流落到广东佛山大基尾红强街。

佛山,肇迹可至晋,得名于唐,明正统年间被朝廷封为忠义乡,开始兴盛,是历史上的四大名镇之一,陶艺、剪纸、粤剧、武术醒狮非常有特色,佛山古商业繁荣催生了佛山人的两大爱好——学武和唱戏。张五到达佛山以后,凭他的高超武艺、京剧昆曲基础,不少戏班请他去做台柱子,“摊手五”的名声在佛山不胫而走。

有道是: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南粤地接五岭,钟灵毓秀,临沧海之烟波,传承着中原的优秀文化,在此基础上,又结合本土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

明代,昆班、徽班及江西弋阳腔、湖南祁阳腔纷纷在广东演出。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广东人开始学习演戏,他们将昆班、徽班等称为“外江班”,广东戏班称为“本地班”。广东伶人以红船为交通工具进出两广,在珠江两岸巡演,人称“红船弟子”。

张五将红船弟子组织起来,仿北京会馆模样在佛山建立一处会馆,取名“琼花会馆”,成为伶人在佛山落脚学戏的场所。

张五唱戏,字正腔圆,文武戏唱做都很出色,是少有的万能戏骨。他将南戏的不少传统剧本糅合粤语唱腔,自成一派,在佛山时张五传授了《一捧雪》《二度梅》《三官堂》《四进士》等“江湖十八本”。这些戏文备受观众喜爱,又有众多弟子追随。只要琼花会馆内锣声一响,南来北往的客商都要去琼花会馆听上一曲。

天地会在两广渊源较深,红船弟子有不少人和张五一样都是朝廷要犯。他们与天地会一拍即合,琼花会馆很快成为天地会的一个秘密基地。琼花会馆经过一百多年扩建,雄伟壮丽,红船弟子遍布两广数十个州县。

鸦片战争以后,两广民心思变,特别是在广州、佛山、中山、肇庆等地的团练不断兴起,欺压百姓,民众为了自保,纷纷加入洪门。洪门以“反清复明”为宗旨,他们取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洪武”中的洪字,是为“洪门”。

洪秀全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以后,洪仁玕、罗大纲、陈开、李文茂等人互称洪门弟子,进行活动。

陈开,广东佛山人。父母早丧,后来进村中私塾读了几年书。十岁那年,他跟舅舅到佛山太平坊同茂杂货店当店员,遇到著名拳师张炎,拜他为师学习蔡李佛拳。陈开生得天庭饱满,额阔顶平,眼如丹凤,眉似卧蚕,双睛点漆,坐时有虎相,走路有狼形,仗义疏财。跟师傅张炎、师兄陈亮一起进入广西,经常在珠江跑船,以红船为掩护,以卖艺为名,到处为百姓免费送药,向老百姓宣传“天下大成”的主张,认识了不少江湖好汉,成为佛山石湾五顺堂的负责人。

李文茂,广东鹤山人。家住桃源镇禄洞村,父亲原是红船弟子之一,从小跟随父亲学艺,龙、蛇、虎、豹、鹤、狮、象、马、猴九种拳术,刀、枪、剑、戟、耙等挥舞自如。李文茂身材高大,威风八面,仪表如天神,尤其是一杆霸王枪,使起来如蛟龙出水,雪飘梨花,又精通技击,是凤凰仪戏班中的武生班头,天地会著名拳师。李文茂演戏极有天赋,《王彦章撑渡》中的王彦章被李文茂演得活灵活现,在《挡谅》中扮演陈友谅,因为唱功独到而名噪两广,二丈之外飞针惩治贪官污吏,能将帽上的玻璃顶子打粉碎而不伤人。在李文茂的训练下,凤凰仪戏班的演员。人人武功高强,行侠仗义。所到之处,当地粤剧伶人和老百姓都是一片叫好,有很多戏迷追捧他,人脉极旺。

凤凰仪经常去佛山琼花会馆演出,锣鼓一响,万人空巷,有词为证——

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

但到年年天贶节,万人围住看琼花。

太平军西征武昌,准备打通两广通道,石达开派特使张自芳从上海到广州秘密联系陈开、李文茂,在珠海遇到佛山人何谈如。秀才出身何谈如家住湾华村湾何坊,文思敏捷。张自芳久闻大名,有心考他说:“珠海船如梭,横织被中锦绣。”

何谈如见观星阁前的放鸽台犹如一座袖珍的宝塔,略一沉思,脱口对道:“半城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张自芳听后佩服不已,经何谈如指路,张自芳到番禺大岭村寻找陈开。

番禺大岭村坐落在石楼镇菩山脚下,自南雄珠玑巷迁于此,依山傍水,村前玉带河呈半月形汇入砺江涌,村内古井,泉口依旧,自石麻街通水乡,大岭村出过不少秀才、举人、进士。村内陈、许两姓聚族而居,数百年如同衣甲,相安无事。

张自芳在路上被两名朝廷鹰犬盯住,他们来到大岭村后,两个家伙还在尾随。张自芳看见村口有一家小饭店,就进去坐了下来,要了一份蒸饺子、鸡粥、芥蓝及炸云吞,开始吃了起来。他不断称赞菜的味道好极了,叫两人一起过来吃。两个密探凑了过来,张自芳以一敌二,很快将两人灌醉,然后离开。一个时辰以后,密探醒来,只见桌上压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如再跟踪,死路一条。”两鹰犬十分气恼,将字条撕碎,然后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张自芳冒着生命危险到处寻找陈开、李文茂,可陈、李两人神龙见首不见尾,他们跑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两人去了南雄,原因是陈、李的两位护国军师孔熙、欧阳瑾在梅关出了大事。

孔熙,广东南雄人。秀才出身,屡试举人不中,与陈开意气相投。平林孔家是岭南孔氏第一村,孔子第三十八代孙孔戣曾任岭南节度使,后来族人不断南迁,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孔林书院,内有诗礼堂,宋代以降南雄县出了103 位进士,为粤北之冠。

欧阳瑾,广东南雄人。世居南雄弱过村,秀才出身,与孔熙是好友。弱过离江西南安不远,欧阳瑾为生计所迫,到南安码头去当挑夫。南安码头小,江西、广东两省挑夫为争生意而发生争执,引起械斗。欧阳瑾涉事其中,惊动南安府。

孔熙向陈开、李文茂求援,两人当机立断,立即前往南雄营救。

南雄知府申纪中让双方当堂书写械斗诉状,欧阳瑾一挥而就,条理清楚,证据确凿。南安挑夫却是语不成句,怪话连篇。申知府庇护本地人,判欧阳瑾败诉,将其革去秀才功名,逐出南安。欧阳瑾受辱,扬言要去投奔太平军。

申知府获知,派一队捕快准备逮捕孔熙、欧阳瑾。两人有所察觉,在陈开、李文茂的暗中保护下,一路南逃。

孔熙、欧阳瑾等一行人来到花都,还是被两名捕快死死盯住,两人一路走到炭步镇望头村还没甩掉,决定分头行动,先进村转一圈,然后到村外丫山会合。

两人进村后一晃就不见人影,两名捕快对吼一声跟了进去。村子极大,十八条街巷纵横交错,三十多座书院书屋一字排开,两千多村民进进出出。两个捕快进村后,在积墨楼、祠堂、书室、大耳屋、人字屋到处转悠,越转越晕,搞不清东南西北,只好作罢。当他们垂头丧气出来时,孔熙、欧阳瑾已经离开丫山前往清远江口。

这天,暗中保护的陈开偶感风寒,不停咳嗽。到达安全地点后,他们四个人会合一起。欧阳瑾提议道:“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

孔熙一边附和:“我们已经摆脱了尾巴,应该去吃一顿好的,以示庆祝!”

李文茂对这一带比较熟悉,说:“江口的粤北酒楼,乌鬓鹅是他们的招牌菜,何不前往?”

陈开说声好。

出得门来,与一个中年汉子撞了一个满怀。只见那个汉子生得方面大耳,燕颔虎头,上穿一件白绸衫,腰系一条蓝绸带,足蹬一双多耳麻鞋。正要发作,那汉子亮了一个海底,朗朗说道:“天下英雄风云会。”

陈开回了一个手势说:“金台山堂首创立。”

“地镇高岗,一派江山千古秀。”

“门相大海,三河峡水万年流。”

“洪门始祖万提喜家在何处?”

“始祖居住福建云霄高溪庙。”

“自家兄弟,请!”

“请!”

一行人出来后,在江口“粤北酒楼”寻了一处安静的位置坐了下来,双方互通姓名,正是翼王特使张自芳,陈、李两人大喜。李文茂早就知道洪秀全金田起义以及太平军定都南京的消息,正要开口,这时店家过来问:“客官点什么菜?喝什么酒?”

李文茂说:“清远九大簋,好酒不上头,认准打虎牌、飞霞液一坛。”

欧阳瑾补充说:“还要北江的乌鬓鹅一只。”

“好嘞!”店家答应一声,吩咐小二,“马上去抓了一只乌鬓鹅宰了待客。”

半个时辰后,店家端出沙煲闷鹅,老远就闻到了一股清香味道。欧阳瑾掀开盖子,鹅肉油亮红润,撕了一块送进嘴里,果然酥烂香软,满嘴余香,大呼过瘾。

咸丰四年六月,陈开、李文茂在佛山秘密招来顺德、南海、新会等地的红船弟子,大家一起商议如何起事。

陈开欠身说:“番禺形势险要,北靠五岭,南临大海,方域千里,守住翁源东北的横浦关,阳山西北的阳山关,英德西南的湟溪关,西与广西的朱洪英、胡有禄互通声息,北与江西的太平军遥相呼应,东与福建的天地会连为一体,朝廷还能将我们怎么样?就算湘军到来,我军将五岭通道断绝,严守关隘,还怕他们插着翅膀飞过来?可是,目前最难对付的就是两广总督叶名琛的三千绿营兵。”

李文茂接着说:“朝廷无道,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为救黎民于水火,我们红船弟子要效仿太平天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众人同意,决定在佛山、广州发动起义。正当起义按计划进行时突发事变,导致佛山起义提前举行。

原来准备起义的鹤山堂堂主梁培友向朝廷运送大米,说红船弟子会要趁两广总督叶名琛到佛山检阅时将其生擒,然后拿下广州。起义事泄,叶名琛派兵到佛山搜捕天地会成员。

七月初五,陈开领导“天地会”在佛山石湾大帽岗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起义军头裹红巾,以“反清复明”为口号,大家一起立下“生死与共、结为一家”的誓言。以丰宁寺为大本营,设蒙清岗、大雾岗为正、副两营,陈开自称“安东将军统领水陆各路兵马管理粮饷招讨都元帅”,梁培友为“镇东将军副元帅”,丰宁寺和尚邝能任“军师”,很快攻克了佛山。

随后,李文茂、甘先、陈显良等在广州北郊的佛岭寺起兵响应。

甘先,广东番禺人。家住人和镇岗尾村月龙东街,天地会首领,生得面如蓝靛,须赛朱砂,使一根长槊。他专门收罗朝廷要犯,又将岗尾村当成二贤庄,凡是岭南豪杰,他一张令牌下去,无不从命。与同乡朱子仪、曹春林、周春关系较好。这几个人都是天地会的重要人物,李文茂把粤剧班中的武生编为三军:武生、小武编为文虎军;二花脸、六分编为猛虎军;五军虎及武打家编为飞虎军,李文茂任三军统帅。粤剧子弟兵英勇善战,他们功夫了得,能够利用戏班中翻跟斗的功夫飞檐走壁,攀登城垣。

李文茂又派朱子仪、曹春林到石井、江村等地招兵买马,三水陈金刚、英德陈义和、乐昌葛耀明、惠州翟火姑纷纷来投,所部人马都是庄稼汉、市井平民、贩夫走卒打扮,所携带的武器参差不齐,形形色色,有锄头、铁锹、扁担、粪叉,还有菜刀、柴刀、镰刀、杀猪刀,只有极少数人手中拿着刀枪剑戟钢鞭土铳。他们队伍发展很快,半个月以后,发展到数千人马。

李、甘率领红巾军向北攻克花都,与佛山陈开、顺德何禄、燕塘陈显良、珠江林洸隆取得联系,到处发牌吊码,攻州夺县。红巾军先后攻占了花都、从化,关巨和何博奋等也率领珠江船户响应,大家公推陈开为“盟主”,准备分水陆两路围攻广州,东莞天地会首领何禄也率两万人马来投。

何禄,广东顺德人。字贤相,又称何六,天地会首领。十岁随父到东莞开米铺,曾跟随名师习武,一把破风刀使得神鬼莫测,后来参加太平军。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克武昌,他奉洪秀全之命与何贱苟等人南返,在湖南道县发动起义。何禄回到广东东莞,在石龙镇秘密建立天地会东江两岸会堂。不久,何禄成为广东天地会四大堂口之一的首领人物,掌管了惠阳至番禺一带东江各县分堂。他在东莞石龙镇举行武装起义,提出“拿龙(石龙)捉虎羊(虎门、广州),拜佛(佛山)上西天(天京)”的口号,人数发展到一万多人,拥有六百多条渔船。

红巾军兵强马壮,拥有粤西、粤北的广大山区,西起连州,北至从化、韶关、梅州,与江西的太平军取得联系后决定进攻湖南郴州,然后西连湖南道州、永州,与广西升平天国人马遥相呼应,将湘、粤、桂、赣联为一体。

咸丰四年八月,甘先率红巾军到达乳源燕子岩,在云门寺、太平坳、米脂洞一带领导农民起义。

乳源知县李凤和率五百多绿营兵前来镇压,林大年在半路上伏击,将知县李凤和打死,并乘胜冲进县城。沿途群众都来归附,队伍一下子发展到三千多人。

当粤北闹得天翻地覆的时候,粤剧著名演员,红船弟子陈金刚在连县也反了。陈金刚身材魁梧,相貌堂堂,一双眼光闪寒星,两道剑眉如刷漆,心雄胆大,使一杆丈六蛇矛,武艺超群,在中峰山占山为王。

五岭之南的连县中峰山,远看如同头裹方巾,满腹经纶的书生,非常有灵气。这里有一座古老的书院名叫燕喜书院,元结、韩愈、刘禹锡、周敦颐等都到过燕喜书院,韩愈在书院写过《燕喜记》,古牌坊上写着对联——

吏部等率高北斗

连州水石冠南陬

陈金刚、黄国俊在中峰山领导瑶、汉农民起事,事前陈金刚派人与陈开、李文茂联系,得到支持。甘先、何六带兵进入粤西,与陈金刚合兵一处,连县农民起义军配合红巾军攻陷三江镇,知州郑安邦逃走。起义军将连州改为熙平州,奉行“太平天国”年号。

陈娘康、郑游春、吴忠恕、翟火姑等领导的起义军,积极活动于惠来、潮阳、澄海、普宁、揭阳、惠阳、博罗等地,势头汹涌澎湃,队伍发展迅速。

红巾军很快占据了番禺、东莞、顺德、中山、清远等三十多处州县,东临潮州,西达梧州,北抵韶关,南到高州到处飘扬着红巾军的旗帜。陈金刚、练四虎、侯陈带、林大年、陈吉、梁楫、刘观秀、陈松年、吕萃晋等都是红巾军将领,人数迅速发展到二十万人。

八月,陈开、李文茂率十万人马围攻广州。

红巾军水师首领陈光龙率数百艘战船云聚珠江口,很快控制了广州南的珠江水面。陆师分三路包围广州城东、西、北三门,广州被围得水泄不通,陈开、李文茂将大本营驻在广州城外,甘先、周春进抵四方炮台,朱子仪、曹春林驻扎在西关青龙桥下。其作战计划是:陈开部以佛山镇为中心,由南往北进攻;李文茂部以佛岭寺为中心,以萧冈、龙潭观等为两翼,进攻北门;陈显良部以燕塘为中心,依托三宝墟,进攻东门;林洸隆部驻珠江南岸,牵制清军八旗;关巨、何博奋率水军截击广东水师,断绝水上交通要道。

两广总督叶名琛、广东巡抚柏贵、广州将军穆特恩、右翼副都统托恩东额紧闭广州四门,分别防守,又到处调兵遣将,从省内各地调来八旗兵一千三百人,绿营兵四千人,乡勇两万七千,炮勇一万六千人前来防守,又让大买办伍崇曜为筹饷局局长。叶名琛传令小北门外由千总黄大荣、熊应荣防守;北门外永康炮台由分协领来存、王镇雄,佐领格绷额等率八旗守卫;城北由游击曾廷相、参将济山防守;东门及其保厘炮台由参将卫佐邦防守,耆定、拱极、保极等炮台由游击陈定邦防守;城西的西山寺、泥城等处分别由游击陈国辉、水师把总王显防守;广州老城由协领托云全、太承恩、国荫等率八旗、团练防守;广州新城由副将怀塔布防守。

叶名琛等在越秀山五层楼(镇海楼)坐镇指挥,同时派出副将崔大同、游击洪大顺率三千人马进攻佛岭寺,打击红巾军。

崔大同走到佛岭,天降大雨,火药、火绳等全部被打湿,正准备扎营,红巾军从天而降,双方肉搏,崔大同、洪大顺两人被杀,清兵四散,红巾军初战告捷。

三路红巾军先后向广州发起进攻,五千猛虎军从三元里进至飞鹅岭,向永康、耆定两处炮台发起进攻。协领来存、王镇雄大炮伺候,红巾军死伤不少;总兵熊应荣开城迎战,游击陈国辉、千总黄大荣从三元里两翼进行攻击。甘先支持不住,退出三元里。

陈显良率五千飞虎军从三宝墟猛扑广州东门,走到城东五里的保厘炮台,参将卫佐邦发炮打击,火力非常猛,广州城墙又高又厚,飞虎军没有攻城武器,攻城受阻,转攻耆定、拱极等炮台。清军炮台环列,防御坚固,游击陈定邦开炮打击飞虎军。熊应荣、陈国辉、黄大荣分三路杀来,陈显良招架不住,退往三宝墟。

李文茂不甘心失败,重新组织人马分两路继续攻城,令朱子仪率五千文虎军为先锋,由三家店方向进至飞鹅岭,重点进攻白云庵。周春为后援,自己在中间策应。

沈棣辉已经算定李文茂会重新进攻,命令熊应荣做好准备。朱子仪开始进攻非常顺利,三家店、飞鹅岭两战两胜。当文虎军进至白云庵时,熊应荣据险死战不退,陈国辉、黄大荣从两翼杀出,朱子仪战败,李文茂过来支援,双方僵持。

清军胜了几次,叶名琛非常得意,与柏贵、穆特恩等一起去广州西城西濠、南濠巡视。

西濠是广州的护城河,北接烟波浩渺的南湖,南经荒原坊进入珠江。沿岸码头杆立,水运十分繁忙,码头又称水脚,故有六浦、七浦、八浦水脚之称,有诗为证——

平门日照珍珠市,万瓦烟生碧玉城。

山海是为中国藏,递航尤见外表情。

南濠是西城城南的内濠,后来改名为南濠,又称西澳。南濠一带水域宽泛,千船云集,中外船口可由珠江进濠避风。

南濠有座花桥,横跨于三十米的南濠之上,桥四周有一座十六米高的楼房称为“共乐楼”。“共乐楼”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楼上有匾,上面写着“南粤之冠”四个字,南宋诗人方信儒有诗为证——

真珠市拥碧扶栏,十万人家着眼看。

独恨登临最高处,举头犹不是长安。

西城楼全肃门守将游击陈国辉,丰乐门守将水师把总王显一起前来参见。

叶名琛将他们奖励几句,两人受宠若惊,表示要小心防守。叶名琛让他们一起共同赴宴,地点自然是“共乐楼”。

酒过一巡,叶名琛将众人睃巡了一眼,问:“红巾军气势汹汹,诸位有何退敌良策?”

沈棣辉整了整衣领,首先发话:“陈开打仗没有章法,李文茂盲目进攻,忽视侧翼保护。昆帅何不集中兵力专攻一处,先打弱敌。红巾军一处失败,数路必然失败。”

叶名琛点点头,说:“好!先打燕塘,扫清广州东门的敌人。”

沈棣辉拿出早已写好的作战计划,下达命令,令参将卫佐邦为中路、把总黄镛为左翼、千总马超亮为右翼,分三路进攻燕塘。卫佐邦率本部人马出广州东门直接进攻,黄镛、郑锡琦分别率东莞、潮州绿营、团练从东莞方向进攻,马超亮率番禺兵勇乘船东涌上岸,从簸箕村方向进攻,所有人马三更造饭,五更出发,天亮前发起总攻,违令者斩!

这天早晨,红巾军正准备吃早饭,突然燕塘大乱。亲兵来报,说绿营兵杀到。陈显良丢了碗筷,准备出门迎战。卫佐邦已经杀到,他急忙上马逃往簸箕村,正遇马超亮。双方交战,黄镛又杀到,陈显良抵挡不住,一路败往瘦狗岭、新造。幸有李文茂接住,一同撤往佛岭。清兵占领燕塘,将燕塘的一百多间草房全部烧毁。

李文茂知道清兵很快会来攻打佛岭,他在广州通往佛岭的交通要道上遍插竹签、蒺藜,又在棠夏、沙涌、三家店、瑶台、萧冈、龙潭观、牛栏冈七个根据地周围挖壕筑垒,配置抬枪、火炮。

沈棣辉采取“先分其势,复截其援、逐一剿洗”的方法,命谢效庄率清兵先后夺取棠夏、牛栏冈等七个根据地,李文茂被迫退出佛岭,撤往石井、石门。

当李文茂、陈显良等攻打广州的时候,陈开为了清除内部叛徒,在佛山整军,耽误了进攻广州的最佳时间。佛山整军后,陈开率数千人按计划攻打两广总督衙门,叶名琛已经从全省各地调军回防广州。陈开撤到番禺大岭山,李文茂派人来接应。

叶名琛求助于英、法、美等国,港督包令答应支持,派广东领事巴夏礼率军舰不断运载粮食军火接济清军。

咸丰四年十二月十三日,英国侵略者公开派遣舰队闯入珠江,帮助清军镇压红巾军。关巨、何博奋的水军在大黄滘、新造等地大败广东水师,两人自然成为英国人的重点打击目标。英国军舰到这一带挑战,关、何不是英国人的对手,两战皆北,不得已撤出战斗。

叶名琛又派肇罗道沈棣辉率五千人马突袭红巾军的北路据点牛栏冈。甘先率猛虎军抵抗,李文茂率文虎军从正面阻击,派陈显良率一千多名粤剧伶人组成的飞虎军绕敌背后袭击。双方激战,守备屈超群被打死,沈棣辉身负重伤,仅有参将何高汉死战得脱,清军败往广州。起义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离广州城外十里的三元里,兵锋直逼广州城下。叶名琛等采取“只守为战,严密设防”的办法,依托城垣和炮台进行防御。

这时,冯坤仔也在沙坪起义,聚众万人,驻军南山。维墩吕雄杰、选田吴三兴称“元帅”,各聚众数千,攻陷开平,擒杀知县庆樟;又攻陷鹤山,擒杀知县马斌。冯坤仔在杜阮与新会“洪兵”会合,与清军争夺江门、新会,后来将大本营移到雅瑶的昆东书院,与清军守备吴元升相持。

陈荣、伍百吉等攻占肇庆,两人以肇庆为根据地,招兵买马。

叶名琛视陈开、李文茂为眼中钉,肉中刺,又派沈棣辉率兵攻打佛山,又暗中收买叛徒,让各地民团搜捕当地的红船弟子,一经发现,就地正法,不用请示。

此时的佛山已成为清军与天地会决战的主战场,在清军强大的攻势面前,红船弟子与清兵作殊死作战。

陈开积极筹粮筹饷,在珠江各处河涌中设浮木、暗桩,还在岸上到处挖陷阱,内插竹签,对付官军偷袭。

叶名琛知道陈开用兵如神,又派大量奸细潜入佛山。这些暗探进入佛山以后非常卖力,他们天天领着五钱银子的报酬,很卖力地为官府通风报信,有时候**上身,穿着短裤,半夜跳进河涌,去排除河涌里面的暗桩、渔网、木排,暗杀红船弟子。

沈棣辉看到红巾军人数多,补给困难,无法打持久战,决定分兵三路,由卫佐邦、谢效庄等各率一千五百人同时进攻佛山。佛山是陈开的粮草重地,佛山一失,红巾军即溃。接下来,沈棣辉兵分数路,里应外合,终于拿下佛山。红巾军队伍大乱,阵亡数万人,无辜百姓被屠杀者达到二十万人。

张自芳请陈开、李文茂率军北伐湖南,与太平军一起打通两广,陈、李与众将商量以后一致认为,应该放弃围攻广州,分兵西进和北上。

咸丰五年五月,陈开、李文茂率四万人马离开广州,乘一千多只战船沿珠江西进。红巾军取三水、克肇庆,将大本营设在肇庆星岩书院,梁培友率队伍从前来迎接。

梁培友,广东鹤山人。青面黄须,使一口柄铁环刀,天地会首领之一。陈开、李文茂率部到达肇庆不久,广西按察使张敬修、广东盐运使沈棣辉联合进攻肇庆。张敬修很快攻占德庆,沈棣辉率广东水师出九江、三洲,在羚羊峡击败关巨、何博奋的水军,乘珠江大雾之际,进攻肇庆。

梁培友献计说:“自太平军离开广西以后,广西巡抚劳崇光对天地会进行血腥镇压,留在紫荆山的太平军余部联合天地会继续与朝廷作斗争,黄鼎凤、范亚音在桂东南、吴凌云在桂西南、张高友在桂东北有了自己的地盘,另外,李文彩在峦城、横县,罗华观在苍梧,陈永秀、黄金亮在湘、桂边境都有自己的武装,这些人都是广西天地会的骨干成员,为何不进攻广西?”

陈开、李文茂听后大喜,决定兵进广西,命令梁培友、区润、梁昌等率一千多只船为先锋,溯江西上,在德庆冲破张敬修部水师拦截,进入广西梧州、藤县,前锋到达桂平大黄江口。

六月初五,红巾军直薄桂平。

桂平古称浔州,三面临水,易守难攻,知府刘体舒据城死守。陈开、李文茂命令红巾军将桂平四面包围起来,关巨、何博奋率水师战船分别停在南、北两条河上,发炮轰城,梁培友、区润、梁昌率步军防守东、西两处城门口,从陆路进攻桂平。

桂平被围两个月,刘体舒血书求援,劳崇光无兵可派,只好向叶名琛求救。叶名琛派参将尹达章、佛山同知谢效庄率战船八十只、兵勇四千人,会同梧州张敬修起兵支援桂平。

梁培友运用沈棣辉在广州的方法对付清军,自己率主力从正面进攻,区润、梁昌从两翼攻击。清军战船行至平南石咀,梁培友率军突然杀出,张敬修没有提防红巾军有此一招,猝不及防,后退数里。区润、梁昌从两翼杀出,三路围攻。清军大败,船只损失过半,张敬修逃回梧州,从此以后不敢再来桂平。

桂平城内粮尽援绝,红巾军穴地攻城,将城墙炸开,刘体舒、知县李庆福等被杀,红巾军占领桂平。

陈开、李文茂在桂平建立“大成国”,改桂平为“秀京”,年号“洪德”。大成国占据广西浔州、梧州、柳州、庆远、桂林、平乐、南宁、思恩、玉林九府所属的十几个州县。他们蓄发易服,设官铸钱封王。陈开自称平浔王,封李文茂为平靖王,梁培友为平东王,区润为平西王,梁昌为定北王。王下面封公、侯、元帅等官职。

李文茂称王,所到之处,梨园子弟也有很多人追随。

红巾军定都桂平以后,又向南宁、柳州,象州、庆远等地发动进攻,红巾军从不扰民,李文茂的老婆平时上街,都是提着竹篮子去买菜。当地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为大嫂,老百姓经常说:“拾得黄金不是宝,拿着王娘当大嫂。”

李文茂喜欢看《三国演义》《水浒传》,打完一场胜仗以后,经常唱戏庆功。他头戴紫金冠,上插雉鸡毛,身穿黄缎绣着金龙的长袍马褂,腰挂宝剑,咿咿呀呀地唱,然后发号施令,真真假假,外人难辨。

李文茂攻占庆远府以后,发布了一篇《平靖王李谕》文告:

照得王师镇柳,连克府州县城。

要救百姓水火,贪官财主杀清。

大成国威远振,大齐共掌太平。

人人安居乐业,雄兵拱卫秀京。

而今又克庆府,特令唱戏酬神。

王恩与民同乐,街巷晚头通行。

睇戏不准开赌,如违罪责非轻。

盛典限行三日,打扰滋事必惩。

咸丰八年春,李文茂联合黄金亮由东北方向分三路,进攻广西省城桂林。李文茂率军进至临桂苏桥,距桂林只有六十里。

陈开从梧州进至阳平乐、阳朔交界的季鱼塘,被湘军所阻,红巾军围攻桂林计划失败。

朝廷下令禁演粤剧,叶名琛执行得非常卖力,干脆解散所有戏班,粤剧弟子一时间断了生计,不少艺人流落各地。他还下令焚毁佛山、广州的粤剧戏班会所琼花会馆,通缉李文茂等粤剧艺人,四处捕杀红船弟子,粤剧弟子纷纷逃离广东。

叶名琛派沈棣辉前往连州平叛,粤西起义军撤到石兰寨,在坪地成功伏击清军,打死广州副将统鄂连良,生擒韶关总兵陈启荣,沈棣辉狼狈逃回广州。正是:

琼花怒放满园中,映照溪流一片红。

只恨岭南春来早,凤凰飞处走青龙。

不知天地会在两湖两广又将如何攻城略地,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