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同学都跟上了吗?我们去第三个系列展馆了。今天的宙风真大啊,大家别被吹走了。

这个展馆的名字是“物资紧缺”。

并不是所有的文明都有幸在适合发展的原生环境与发展路径上一直延续。有一些注定要快速跃进的,或者遭遇突然事件的文明,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里消耗能调用的所有物资,接着以各种残酷的方式结束整个进程。这些文明可能是激进、活跃、好奇的,也可能是疯狂、偏执、脆弱的。

比如离我们最近的这一个恒星系,它其实本已经快要到达自己的技术夏季了,但几乎占据整个文明进程的资源争夺分裂战争,将这个原生星球切割得支离破碎,大量的可用资源被凭空蒸发,剩余的资源将无力维持所剩无几的生命。

再看那边十多个星系,远看整体还算完整,你们点开对应的潜镜头就会看见,衰败征兆形式各异。有的突然技术爆炸,全民沉迷同样的细分领域研究,却没了足够生产力用于加工营养补充剂,不久将爆发无可挽回的大饥荒;有的尚未完善基础学科,就开始拼命普及娱乐活动,很快就没多少人还能保留维持社会稳定的思考力与心智;也有的突然遭遇潜伏已久的全球环境灾难,纤细的自平衡断裂立即带来连锁负影响,没有个体能坚持到十代之后。内部破坏、集体自杀、偏执失策,单独听上去微不足道的小问题,都可能卷起撕碎一个文明的狂风。

这些模型里有一些文明确实今天还在,也有的已经自我消亡,或分散迁徙到很远的地方,或缩小规模成为新的寄生式亚文明,活在另一个文明的庇佑下逐渐失去自我。这几种就可以算作进入冬季或新的循环了。为了让参观能够正常进行,博物馆会试着从它们春盛的某个时刻开始减缓进程,让急转直下的时刻缓慢一些到来。

比如有的星系引力参数被调大,它们的地底生物更难在液态和气态的低压环境中行动,于是这拖慢了冒险者用海水淹死全球人的速度;再比如有的文明尚未触及信息超光速理论,博物馆就把它们所在展盒的光速调慢,于是这样的文明就得花很长时间才能走出我们为其圈起来的空间,也不会因为航空发展就贸然进入失智般的移民狂热。

文明稳定发展的前提中必然有一部分幸运,随机的两阵涟漪如果不能有效叠加,就不会长成大浪,只会各自消散,事后看来仿佛从未存在。物资紧缺本身并不是衰落的必要条件,有些紧缺也可能是衰落的结果之一,上一个展厅里当然也有在山穷水尽处仍然延续下来的文明。就算在危机中给这些复制文明送去充足的生存物资,他们仍然会以其他的方式走向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