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照耀中国

其实,火星与中国科幻也有非同一般的渊源。

早在1932年,上述大部分科幻代表作问世之前,中国就诞生了一部关于火星的长篇小说:老舍的《猫城记》。书中写到,人类宇航员在火星遇险,闯入火星的猫城,发现这里的猫人曾经有辉煌的文明,但却早已腐朽堕落,自相残杀,在外敌入侵面前不思进取,最后全部覆灭。老舍自然只是从科幻中借来一个概念承载他的讽喻,浇胸中块垒。但也足以让奇妙的火星在中国文学中投下一道永不磨灭的光亮。

新中国成立后,火星被赋予了新的象征意义。还有什么比开拓火星更能显示一个文明古国进军未来的决心和意志?新中国最早的科幻小说就是郑文光的《从地球到火星》(1954),讲述两个孩子偷偷开走飞船去火星探险的故事。郑文光对于火星可谓情有独钟,不久后又写了一篇《火星建设者》(1957),讲述中国人成为建设未来火星城市的先锋,其中蕴含着中国的现代化之梦。

中国人写火星并不比西方晚太多,不过很快因为各种原因被无情中断了许多年。20世纪七八十年代,郑文光重续火星之梦,将《火星建设者》改写成了长篇小说《战神的后裔》(1984),而在其另一部代表作《飞向人马座》(1978)中,流落宇宙的东方号,本来也是要飞向火星运送补给的,结果主角们不幸从火星掠过,飞向太阳系外……在郑文光的作品中,火星正是连接现在和未来、地球和宇宙的桥头堡。

在《战神的后裔》之后,中国科幻中有趣的火星故事还有不少,如吴岩的《沧桑》(1995)、苏学军的《远古的星辰》(1995)和《火星尘暴》(1996)等,特别是在刘慈欣的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2002)中,虽然绝大部分故事发生在地球,讲述地球濒临毁灭的重大危机,但结局特意放在了火星。这凸显了刘慈欣的宇宙情结:火星意味着人类冲出地球,走向宇宙的希望。

近年来,关于火星最重磅的作品当属郝景芳的长篇小说《流浪苍穹》(2011),这本书接续了《异乡异客》等作品的“社会派”衣钵,设想了和地球的商业社会完全不同的、规则严明、资源共享的火星社会。两个星球在百年隔绝之后,重新交流,引发政治经济碰撞和少男少女的迷茫,不难看出其中凝聚了中西方的近现代历史及作者对于人类发展模式的思考。

火星与科幻的故事还有很多。2018年,笔者有幸与王晋康、刘慈欣、何夕等科幻作家一起参加青海冷湖“火星小镇”的采风活动,那里一望无际,毫无生命的雅丹地貌恰似火星表面。采风后,很多作家都创作了火星主题的科幻作品,令人畅想火星故事或许能开启新一轮科幻热潮。

火星是令人着迷的,它是与地球最相似的星球,是人类触手可及的未来,但又是空白的未知,是截然不同的“他者”,能够容纳最狂野不羁的想象,也映照出每个人最深邃的自我。这种自我与他者的镜舞,构建了百年火星科幻的主旋律。今天我们也许更需要说,生活不止眼前的北上广,还有诗和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