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火星人

火星文明的存在一经科学“认证”,自然成了方兴未艾的科幻小说的热点,火星主题的科幻也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早期的作品,如波西·格雷格(Percy Greg)的《越过十二宫》(1880)、罗伯特·克罗米(Robert Cromie)的《跃入太空》(1890),仍然只是相对简单的讽刺或浪漫故事,火星人是和人类大同小异的小精灵。不过威尔斯(H. G. Wells)的石破天惊之作《世界之战》(1897)却开创了完全不同的另一类主题:故事中,火星人是从外形到内心都和人类完全不同的异种,他们跨越太空,对地球发动了残酷血腥的侵略战争,几乎灭绝了人类。

故事的主题和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世纪之交,未来新科技战争的不祥之光已经闪现,科技本身也变成了强力意志的表征。如果外星人的科技远比人类先进,他们对待人类难道不能和西方人对待印第安人一样?从火星人开始,威尔斯开创的外星人入侵主题成为长盛不衰的科幻热门。又因为火星人本身的疑似现实存在,读故事的时候就不只是看小说的乐趣,而不无纪实文学的恐惧。1938年,美国一家电台广播《世界之战》所改编的广播剧时,甚至让许多听众误以为是真的外星人入侵新闻,忙不迭携家带口逃难。据说影响范围达百万人之多。

不过也有轻松**的,如美国作家巴勒斯(Edgar R. Burroughs)的《火星公主》(1912)及其续集,讲述美国南北战争时的军官约翰·卡特凭借神奇的精神力量“穿越”到火星,和美丽的火星公主相爱的故事。火星有好几个种族,从恐怖怪兽到性感美人应有尽有,令大众喜闻乐见。巴勒斯的火星综合了科学家的假想、美国西部的莽荒以及埃及、巴比伦等东方文明的神秘,创造出一个濒死、危险又充满异域风情的世界。这个苍凉而又神秘的火星奠定了此后半个多世纪火星科幻的基调。

“巴勒斯的火星公主”系列小说连载了二十多年,一直进入到美国科幻的“黄金时代”。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一代科幻作家在威尔斯和巴勒斯的影响下也开始在廉价杂志上撰写火星故事。当时比较靠谱的宇宙飞船的概念已经出现,人们去火星有了实际的工具,也就不用靠神秘的“穿越”,这大大鼓励了火星科幻的发展。杂志上关于火星的故事差不多每期都有。一个科幻作家如果不写几篇过得去的火星小说,都不好意思见人。

随着时代发展,对火星和火星人的想象也有了新的演变。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维斯鲍姆(Stanley G. Weisbaum)的短篇《火星奥德赛》(1934),讲述了地球人乘坐核动力飞船到火星探险,和奇异的火星生命“第一次接触”的故事。其中描绘了好几个火星种族:如鸵鸟一样的外星种族、岩石组成的纯硅基生物等,还讨论了如何通过科学公式和外星人沟通的问题。

对今天经过无数科幻小说影视洗礼的受众来说,《火星奥德赛》显得平平无奇,但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概念。实际上,今天读者觉得不稀奇,本身就是因为《火星奥德赛》的深远影响所致。维斯鲍姆意识到,科幻应当深入描述陌生奇妙而又不妖魔化的外星智慧,艾萨克·阿西莫夫称赞他“第一个赋予了外星生物以存在的价值”,可惜此君天不假年,小说发表后第二年就因癌症去世,被认为是史上最令人惋惜的科幻作家。

此后几乎所有作家都在模仿《火星奥德赛》,也涌现出不少佳作,比如著名科幻编辑兼作家约翰·坎贝尔(John Campbell)就写了一篇《火星上的思想剽窃者》(1936),设想出一种可以变成人形、读取人类思想并冒充人类的火星人,令人毛骨悚然。大名鼎鼎的“三巨头”也都写过关于火星的故事。阿西莫夫有化名写的少年冒险科幻“太空游侠大卫·斯达”系列和一些短篇,算不上太突出,但对亚瑟·克拉克和罗伯特·海因莱因来说,火星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克拉克早在21岁时就写了一篇《我们是怎么来到火星的?》(1938),对太空旅行和火星人进行了一番畅想。后来他写下了更多的火星传奇,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火星之沙》(1951),以写实的笔触讲述了未来人类探索火星和改造火星大气的事迹,这是他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开创了“技术派”的火星故事。

如果说克拉克是技术派,海因莱因就是社会派。在海因莱因的“未来史”系列中,火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几部长篇小说《红色行星》(1949)、《双星》(1955)等都重点讲述在火星上的殖民生活。当然他也有好几部关于月球的作品,但月球上没有智慧生命,就难以寄托海因莱因的理想。他的理想中,古老的火星人是人类的精神导师。写于1961年的《异乡异客》是海因莱因的最高成就之一,讲述了一个火星人收养的地球孩子回到地球传播火星文明的故事。书中通过火星文明的透镜重审和批判了地球上的政治、经济、宗教、社会风俗等方方面面,讽刺辛辣,鞭辟入里。书中还提出了富有争议的性解放观念,被很多人抨击,不过它不但得了雨果奖,而且畅销千万,成为20世纪6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的指路明灯。

这一时代还有一部不能不提的作品,雷·布拉德伯里(Ray Bradbury)的《火星编年史》(1950),由一系列写于20世纪40年代的系列短篇连缀而成。在一系列清冷感伤的故事中,古老善良的火星人被地球人带去的细菌所灭绝,地球也在新一轮世界大战中化为废墟,仅存的人类逃到火星,追忆和反思地球往事,在火星运河的水上看到了自己的面容,发现自己变成了新的火星人……这部作品中没有太多社会理念,也没什么硬科技描写,但却预示了未来冷战岁月里人们心底的恐惧与哀愁,成为超越科幻的一代文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