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叛军

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已经病逝,闽国国主王审知、燕昭王刘仁恭先后被后唐所灭,退出历史舞台。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齐呼,行着跪拜大礼。

唐帝李存勖决定展开下一步军事行动,彻底安定周边,让自己的大唐帝国千秋万代。

“朕最近有个想法,听闻蜀王王衍奢侈荒**,朝政腐败,巡游诸郡,人民负担很重,我觉得我们需要去拯救蜀地的人民,让他回归我们大唐的怀抱。”

嫡系将领盖寓拱手道:“可战!”

唐帝李存勖看向监军张承业,“粮草可有问题?”

监军张承业道:“有老臣在就没有问题!”

“朕意已决,那三日后就出征吧!”

……

唐军战力极强,并且骑兵尤为精锐。

唐帝李存勖派出两路大军一路叩关,西川地方官多有归降、逃跑者,一路所向披靡。

短短一个月时间,后唐军包围了蜀国都城。

蜀王王衍惊慌失措,问计于大臣,有的建议投降,有的建议死守顽抗到底。

蜀王王衍一时无法决断,凭借都城城坚壁厚,顽抗了一周时间。

唐帝李存勖甚为恼火,“如此暴戾失德之人,居然还有人替他卖命,待我打下此处,定将城中杀得鸡犬不留。”

黑云都长剑军都督陈浩男直言道:“百姓被裹挟,臣子只是忠于自己君主,何罪之有?我愿出使,劝蜀王王衍献降。”

唐帝李存勖心中大喜,“爱卿,你有把握?”

“至少六成,如果你答应我,以宽恕之,善待城中百姓,不杀害蜀王王衍等一干人,此事必成!”

嫡系将领盖寓反对道:“蜀王王衍久居蜀地,势力盘根错节,如不将其处死,只怕还会生出乱子,为君者必杀伐果断,不可留有尾巴。”

唐帝李存勖没有接盖寓话茬子,而是笑着看向黑云都长剑军都督陈浩男,声音柔而宽慰,“陈将军,你只管去劝降,我自有考量。”

“……”黑云都长剑军都督陈浩男欲言又止,叹了一口气,回答是后,然后退下了。

……

“宣——唐使陈浩男进见!!”

蜀王王衍端坐在金雕玉器奢靡的龙椅上,打量着纵横于十国之间,名动天下的黑云都长剑军都督陈浩男。

陈浩男决定从信心上直接摧垮蜀王王衍的心理防线,于是既不参拜也不行礼,态度极为嚣张的说:“我家主公说了,给你两条路走,要么投降可保性命,要么就将你们挫骨扬灰!、

蜀王王衍强忍害怕,怒斥:“简直是无礼,你们唐军无故进犯我蜀地,还要我投降,你们简直是禽兽,极端的不义!”

黑云都长剑军都督陈浩男哈哈大笑,“你这种昏君,人人得而诛之,知道为什么沿途州郡一路望风而降吗?因为你民心尽失,蜀地百姓们恨不得生吃你肉!”

蜀王王衍被怼得哑口无言。

黑云都长剑军都督陈浩男继续威胁道:“给你一分钟时间考虑,要么献降可保你的狗命,不然就将你们全部斩尽杀绝!”

“……”蜀王王衍哭丧着脸,聋拉着脑袋,龙态尽失。

黑云都长剑军都督陈浩男冷哼一声,“时间到,我回去复命了。”

“慢!”蜀王王衍自知大势已去,痛苦地抓着头发,“我愿投降!”

一谋士建议讨好唐帝李存勖,蜀王王衍令人抬着棺材,并且身绑荆棘,用这种耻辱方式迎降于唐帝李存勖。

众目睽睽,城门打开。

“天子神威,我王衍愿降唐帝,只求饶我和我的家人一命……”

蜀王王衍毫无人格,摇尾乞怜,旁边的蜀臣都露出嫌弃的眼神。

唐帝李存勖越发看不起蜀王王衍,嘴角邪肆一笑,假装安慰,“王衍,既然你肯归想我,我自然会善待你和你的家族,没事的,请起吧!”

“谢谢陛下大恩!”蜀王王衍又磕了三个响头,人格丧尽。

兵不血刃拿下西川,灭了蜀国,唐帝李存勖安排侄女婿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

一切安排妥帖后,便将王衍及降族押解出西川。

叮叮当当、叮叮当当……

蜀王王衍与一众妃嫔戴着脚镣,被一营唐军押在路上走着。

韦后道:“唐帝把我们如对待犯人一样,实在是离谱,好歹我以前也是皇族身份。”

蜀王王衍小声道:“住口,没丢性命能做个富家翁已经不错了,挨到我们天子敕封的地方就好了,忍一忍。”

嫔妃张氏颇有见识,冷笑一声,“我们的死期就快到了,还想当富家翁?简直是猪脑子!”

蜀王王衍心里一惊,一种不祥预感涌上心头,“不会吧……”

嫡系将领盖寓突然拉住了马的缰绳停下,朗声道:“众将听命!”

“是!”

“陛下口谕,王衍等一众人罪大恶极,就地诛杀,动手!!”

“得令!!”

唐军的士兵们抽出弯刀,见人就砍,王衍等人犹如任人宰杀的绵羊,哭喊、惨叫声,此起彼伏。

蜀王王衍哭泣道:“李存勖不讲信用,说过放过我们的!

嫡系将领盖寓冷笑道:“对你这种畜生,不需要讲信用,将他们杀死一个不留!!”

……

经此一役,后唐基本完成中原的统一,疆域最大,北依燕山山脉,西至河套地区,东到大海,南以淮河为界近长江,唐帝李存勖志得意满,随着年龄增大,逐渐变得昏庸起来。

唐帝李存勖除勇猛无匹擅长打仗之外,自幼精通韵律,善谱曲填词,颇有天赋。

建立后唐后,他变得自骄傲自大,经常和伶人们一起演戏,重用伶人、宦官,让他们帮助治理天下,一时朝廷乌烟瘴气。

人一旦有了足够大的权力就会变得疯狂,没想到即使聪慧如此的唐帝李存勖也走上了作死的道路。

唐帝李存勖信宦官谗言,将功臣郭崇韬杀害,各地闹起了兵变,一时叛乱丛生。

黑云都长剑军都督陈浩男觉得后唐朝廷不能再待了,不然迟早会被那些伶人、宦官害死。

黑云都长剑军都督陈浩男知道未来的历史走向,于是决定投靠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未来的后晋皇帝。

宣武军统领石敬瑭手里有兵,素来对黑云都长剑军都督陈浩男神往,陈浩男觉得在他的庇护下可保全家人和性命。

……

因唐帝李存勖宠幸宦官,伶人不得人心乱杀无辜,随意屠戮忠臣,天下谣言四起。

其中一则谣言:李存勖将长子李继岌赐死,神闵敬皇后刘氏又将李存勖给杀了,现在朝中无主!

邺都魏博军听到消息,军心大乱,有人一撺掇,又再次发生了兵变。

想李存勖称帝后的所作所为颇为让人心寒,既然如今已经死了,不如就此反了。于是乱兵杀死魏博节度使杨仁晸,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一路浩浩****,向帝都杀来。

李存勖极为震怒,先后派出三位将军领兵平叛,都先后被击败。

唐帝李存勖气得直拍桌子,“乱臣贼子!乱臣贼子!一个二个都觊觎朕的帝位,莫非要朕御驾亲征不成?!”

嫡系将领盖寓劝道:“陛下不可轻动,太子李继岌还未从蜀国回来,若贸然离开帝都,必然生乱!”

嫡系将领盖寓意有所指的看了一眼中书令李嗣源,唐帝李存勖瞬间秒懂,他早对李嗣源有疑心,这个干哥中书令李嗣源有勇有谋,在军中颇有威望,万一自己一走,他造自己的反怎么办?

唐帝李存勖眼珠一转,想出一条驱虎吞狼之计,“李嗣源,不知你愿不愿劳烦你走一趟,将这些乱军歼灭?”

唐帝李存勖越来越昏庸暴虐,中书令李嗣源待在朝中本就怕相害,听到可派兵出征,欣然答应,“我愿为陛下分忧!”

“好!朕令爱卿率禁军两万,剿灭叛乱!”

“得令!”

……

中书令李嗣源率领两万禁军,与指挥使赵在礼叛军两万,很快就不期而遇。

空旷的平原上,战斗似一触即发。

黑云都长剑军都督陈浩男建言道:“此次叛乱,皆是谣言而起,将军可晓以利害劝之,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好!”

中书令李嗣源的女婿宣武军统领石敬瑭也道:“能不打就尽量不打,且听听他们有什么要求!两方兵力相当,一旦开打,胜负未知。”

“所言有理。”中书令李嗣源主动纵马上前,“我是中书令李嗣源,你们谁是领头的,请上来说话!”

指挥使赵在礼普与中书令李嗣源有旧,听闻是他来了,欣然向前,“李将军,我是赵在礼。”

中书令李嗣源笑道:“原来是你小子,这个事情就好办了,你们听到的都是谣言,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投降,我愿去陛下面前说情。”

指挥使赵在礼摇头道:“李存勖称帝后,只顾享乐,昏庸至极,连军饷都发不出来,早已军心尽失,人神共愤。”

“投降只怕不能,就算我愿意,只怕士兵们也不会愿意。”

“我们不愿意!”

“投降也是一个死!”

“李存勖一定不会放过我们的!”

“他身边都是乱臣奸妃,不反我们死定的!”

中书令李嗣源看到叛军们群情激愤,面露尴尬,他们说的也确实是事实,李存勖这个乱搞法,确实也是咎由自取。

指挥使赵在礼拱手道:“李存勖无道,您在军中颇有威望,恕我直言,不如你领着我们反了,我们皆愿意跟着将军做一番大事业!”

中书令李嗣源摇头道:“我和李存勖是兄弟,如何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宣武军统领石敬瑭撺掇道:“你把他当兄弟,他可没有把你当兄弟,君疑臣,臣则必死,现在是一个机会,你若不干,迟早被李存勖害死,岳父一定要把握机会!”

指挥使赵在礼也道:“你若不愿意带领我们,那我们就只有和你打了,我们可不想死在那昏君手里!!”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黑云都长剑军都督陈浩男看出了端倪,这种事见怪不怪,想着唐帝李存勖昏庸无道,这种昏君死了也不多,于是开口道:“

“李将军,此乃众望所归,我们都愿意跟你一起反了!”

两边的士兵群情激愤,

“李存勖无道!”

“反了!!”

“跟李将军干一番大事业!!”

“豁出去了!!”

中书令李嗣源压住心中狂喜,叹了一口气,“哎……既如此,只能这样了……”

……

唐帝李存勖收到中书令李嗣源成了叛军头子,平叛成了造反的,心里慌张极了。

“李嗣源负我!!这个畜生我要亲自收拾他!!”

唐帝李存勖顾不得什么面子了,决定亲自领兵前去镇压叛军。

嫡系将领盖寓建言道:“陛下,既然要与叛军决战,应将将士们拖延的粮饷发齐,而且还要加饷,以定军心,增加战斗力。”

众臣表示这个主意可以有。

唐帝李存勖想了想,觉得有理,“好,我现在内库中拿出银子。”

何皇后和一众妃嫔听到消息,直接冲到朝堂上闹了起来。

奇葩吝啬的何皇后拉着三个年幼的孩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哭诉道:“你以为皇帝家很有钱吗?宫里那点钱,早给你们充足军费了,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这三个小孩子,你们拿去卖了做军费吧!”

简直是丧心病狂,撒泼无赖,而唐帝李存勖却一声不吭,似乎这仗不是为他打的。

又闹了一会儿,唐帝李存勖才缓缓站起,拔出龙剑,“凭我的威望,何须犒军,无需多言,寡人亲率大军与叛军决战!”

嫡系将领盖寓满脸不可置信,生死存亡时刻,却当做儿戏一般,没想到当年勇猛睿智的李存勖,现在居然晕馈到如此地步。

“大唐完了,只怕你我只怕皆要死无葬身之地……”

唐帝李存勖带领最后仅剩的三万大军出击,妄图一战定乾坤。

可是由于李存勖早已军心尽失,沿途不断有逃跑的士兵和将领,而大多数都投奔了中书令李嗣源,叛军势力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