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灭梁
“我大哥你可能不怕,你可知道我的二哥是谁?”
南楚王马殷摸了摸脑袋,啧了一声,这才想起南平国主高季兴也是陈浩男的兄弟,犹豫嘴硬道:“南平地薄兵少,最多不过两万之兵,我大不了分兵拒之!”
庄王陈浩男双手环胸,继续道:“有意思有意思,二对一你都不怕,如果是四个呢?”
“四个?”南楚王马殷脸色一变,“陈浩男,莫非你是得了失心疯,在我这里吹牛?”
“哈哈哈哈哈,四个?!鬼扯吧!”
“我们南楚可不怕你吴国!”
“陈浩男,你死定了!”
南楚王马殷身后的一众文武大声嘲笑着,毕竟这听起来太像是吹牛逼了,还是那种牛皮在天上飘的那种。
“报!”一传令兵突然匆匆闯入会场,“禀报楚王,南平军两万陈兵边境,似有犯境之意。
南楚王马殷眉头一皱,“这么快?”
庄王陈浩男笑道:“我二哥高季兴已经来了。”
南楚王马殷面露不以为意之色,“高赖子而已,本王可不怕他!”
“报!吴国枢密使李昪请求面见大王,说有国书递呈!”又一传令兵匆匆而来。
南楚王马殷摸了摸脸颊,“把他请过来!”
“楚王,您好!”枢密使李昪恭敬深深施了一礼,“吴王有话带给你。”
南楚王马殷不客气的说:“杨行密有什么要跟本王说,我和他不熟。”
枢密使李昪字正腔圆的念道:“楚王,陈浩男是我的兄弟,不管他提什么要求,望您给个面子,你若敢伤害他,我必效仿三国之刘备为关羽报仇,举全国之兵与你鱼死网破,希望楚王细细思量——南吴国主杨行密。”
国书写的很直白,简单粗暴,简单来说就是敢动陈浩男,我要和你玩命!
“这如何是好……”
“杨行密可不是好惹的……”
“大王,三思……”
“如果同时对抗吴、南平,恐怕不利……”
刚才还耻笑庄王陈浩男的一帮楚国大臣,现在笑不出来了,毕竟这是要玩真的!
庄王陈浩男冷眼看着南楚王马殷,“……”
众目睽睽,南楚王马殷觉得丢了面子,嘴硬道:“我们楚国兵强马壮,根本不怕吴、平之兵,陈浩男,我偏不给你面子,把他给我抓起来!”
“抓?”庄王陈浩男嘲笑道:“你刚才不是要杀我吗?改成抓有意思吗?”
南楚王马殷满脸尴尬,“你少废话,本王不怕你,你信不信我马上弄死你!
“弄一个我看看,不弄你是我儿子!”庄王陈浩男双手抱臂,用看傻子的眼光看着南楚王马殷。
南楚王马殷怒了:“来人那,给我杀死陈浩男!!
马殷大将李琼连忙劝阻道:“两国交战不是儿戏,楚王三思!”
秦彦晖也劝道:“兵之大事,不可轻动,如果同时与两国结下死仇,于国不利!”
南楚王马殷恨恨道:“这陈浩南太嚣张了,不杀他怎么咽下这口气?!”
就在这时,又一传令兵匆匆奔来。
“报!边关急报,蜀国王建率蜀兵五万出川,向我们防区行军,似有入侵之意!”
南楚王马殷大惊失色,指着庄王陈浩男,“蜀国国主王建也是来帮你的?!”
庄王陈浩男哈哈一笑,“和王建兄弟也有些交情,他曾经欠我一个天大人情,说过随时会还!”
“你刚才不是要打要杀吗?现在可以来了!”庄王陈浩男调笑道。
南楚王马殷脸上像吃了屎一样难看,怒气攻心,“混账,老子不信邪,今天还偏要杀你了!!”
“以一敌三,三方夹攻,我国必败!”
“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把人放了。”
“是啊,死磕一点好处都没有。”
“主公,不要冲动啊!”
“……”
秦彦晖、李琼等一众将领,纷纷劝阻。
“报!晋王李存勖有加急书信一封,托使带来!”
传令兵像走马观花似一茬接着一茬,所有人都懵逼了。
“?李存勖,你也有关系?!”南楚王马殷接过书信,看过以后,脸色铁青,内容很简单,要求他卖庄王陈浩男一个面子,不然不排除他的沙陀铁骑会杀到楚地。
庄王陈浩男脸上带着微笑,“人还放不?”
南楚王马殷怂了,强压怒火,“陈浩男!算你有种,这事没完,这次看各藩镇面子,本王就放过你一次。”
庄王陈浩男撇了南楚王马殷一眼,“那谢了。”
南楚王马殷挥手道:“放人!!”
众人的震惊无以复加,陈浩男居然有这么大的能量,能同时让南吴国主杨行密、南平国主高季兴、蜀王王建,晋王李存勖四位纵横天下的诸侯,为他助威站台。
贴身丫鬟秋葵、小川彩被松了绑,陈浩男笑眯眯的看着两人,“走吧!”
贴身丫鬟秋葵眼睛冒星星,“公子!你真厉害!!”
“那自是当然!”
庄王陈浩男。顺利接到两位红颜知己,一时名动天下。
……
而自从朱温篡唐以后,藩镇各自自立为王,天下风云诡变。
晋王李存勖在山西称王建立后晋。
刘守光在幽州之地称燕王,建立大燕。
杨行密在长江下游称吴王,并且顺利攻下江北十四州,建立杨吴。
王建在四川称蜀王,建立前蜀。
马殷在湖南称楚王,建立南楚。
王审知在福建称闽王,建立闽国。
钱镠在浙江称吴越王,建立吴越国。
刘隐在岭南两广之地建立南汉。
一时之间,诸侯之间互相攻伐,牵制,而争夺最为激烈的便是中原之地。
……
而在诸侯当中,实力最强的粱国。
粱帝朱温年事已高,残暴不仁,荒**无道的折腾中,已经是日薄西山。
朱温的儿子很多,有亲生的,也有义子,各个凭借粱帝朱温的喜好、能力大小,都有自己的地盘和势力。
而其中最有实力接替粱帝朱温皇位的有三人,郢王朱友珪、均王朱友贞,义子博王朱友文。
其中以义子控鹤都指挥使朱友文能力较强,朱温有意立朱有文为嗣君,但在亲生儿子和他们生母妃嫔的阻挠之下,思想逐渐走偏,调任朱友珪为莱州刺史,并召郢王朱友珪入粱都委以重任。
粱帝朱温身体有恙,却依然不忘每日饮宴,与嫔妃们嬉戏喝酒。
朱友珪的妻子张氏时常被迫服侍于侧,痛恨之时还不忘趁粱帝朱温探听口风,“陛下,你心目中想立谁为太子?”
粱帝朱温醉醺醺的说:“……博王朱友文谦恭仁孝,可堪大任……”
张氏不动声色回头就告诉了朱友珪。
郢王朱友珪怒骂:“老东西,哪有将皇位传给义子的道理?!”
心腹大将韩勍进言:“如今朱温糊涂昏庸,反复无常,如若让别人登上帝位,我们只怕只有死路一条,古人云,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不如冒险一搏!!”
郢王朱友珪连连点头,“我也正有此意!”
两人一合计,于当夜率军潜入皇宫杀入寝殿,将朱温乱刀砍死。
一代枭雄朱温就这样很不体面的死在了自己儿子手上,朱友珪先是密不发丧,矫诏赐死博王朱友文后,决定三日后登极为帝。
均王朱友贞担心迟早与朱友文一个下场,决定有样学样,与赵岩、袁象先、杨师厚密谋发动宫廷政变,杀死朱友珪,在众人的拥立之下,登基为帝。
均王朱友贞名不正言不顺,朝廷、天下多有非议,粱国愈发混乱,叛乱此起彼伏,按住葫芦起来瓢,已至崩溃边缘。
朱友贞成为梁帝后,荒**残暴的程度不输朱温,并且极为多疑,无数忠臣良将,惨遭屠戮,朝廷一片乌烟瘴气。
而晋王李存勖经过厉兵秣马,整治军备,在国力大幅提升后,出动沙土铁骑大军进攻幽州,杀了刘仁恭、刘守光父子,灭了燕国,报了父亲李克用第一个大仇。
庄王陈浩男因力抗南楚王马殷名动天下,南吴国主杨行密在枢密使李昪运作安排下,将陈浩男派为联络使臣驻扎在晋地,晋王李存勖爱才,又与陈浩男交好,便命陈浩男与一众大臣同殿为臣,在帐下效力。
次年冬季。
契丹发生灾荒,契丹王耶律阿保机在曾经晋国叛将王郁怂恿下,举全国兵力五万契丹军南下攻城劫掠,攻下涿州后,然后向军事重镇定州进发,妄图灭掉晋国。
晋王李存勖简要说明情况后,便问询众人如何应对。
监军张承业建议道:“契丹王耶律阿保机劳师远征,听闻他们那里已爆发饥荒,日久必然粮草不继,我们只需坚壁清野,死守不出,贼寇自退。”
不得不说,监军张承业是好的建议,但未免有些偏于保守。
一向勇猛无匹晋王李存勖并没有赞同此条建议,继问:“众爱卿只管进献良策,我必重重有赏,还有什么意见没?”
嫡系将领盖寓了解晋王李存勖,说出自己看法,“契丹来势汹汹,实则外强中干,说是起兵五万,实为诈称,最多二万人,我们沙陀铁骑可以与之抗衡,契丹王耶律阿保机倾巢而出,必定后方空虚,我看不如主动进攻,攻其必救,如此我军必胜!”
嫡系将领盖寓说出了晋王李存勖的心中想法,晋王李存勖抚掌大笑,“哈哈,此策甚得我心,主动出击方为上策!”
黑云都长剑军都督陈浩男抬庄请缨道:“我愿领一部人马,为晋王抗敌!”
“好!非常好!!”晋王李存勖下定决心,哐地一剑砍断桌角,“我已经收拾了刘仁恭,现在该轮到耶律阿保机了!!”
“众将听令,明日我亲率骑兵五千进攻新城!与耶律阿保机决战!!”
晋王李存勖率领沙陀铁骑日夜不停,很快便来到了新城之下。
契丹王耶律阿保机大惊失色,其他人也是人心惶惶,毕竟犹如战神般一般存在的晋王李存勖,御驾亲征,契丹军未战先怯,人心惶惶。
两方人马队对阵在郊外,一马平川。
契丹王耶律阿保机策马向前,攻心道:“李存勖!本王现在给你一个机会,向我称臣投降,我就饶你一命!不然我就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晋王李存勖笑道:“我以前和父亲纵横沙场之时,你契丹就不是我们晋国的对手,没想到你这回又来送!这回我就成全你!”
契丹王耶律阿保机元帅弯刀一挥,“全军出击!”
晋王李存勖大吼一声,“各位将士随我击败契丹狗!保家卫国!!!”
两方骑兵瞬间绞杀在一起,本来以为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谁知大出意料之外。
契丹军一触即溃,很多人畏战临阵逃跑,契丹王耶律阿保机连杀了几个逃兵,却依然控制不了局面,契丹士兵像疯了似的,争先恐后的逃命。
晋军大胜,击杀万余契丹骑兵,活捉契丹王耶律阿保机的儿子,李存勖替父报了,直接斩首了他儿子的首级。
晋军连胜三场,契丹军仓皇逃窜。
大将李存璋杀的兴起,还要再追。
“慢!!”晋王李存勖看到契丹人留下的痕迹中,睡觉草铺铺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知道契丹王耶律阿保机治军有方,并不是不堪一击,于是说道:“穷寇莫追,谨防有诈,传令下去,打扫战场,我们班师回朝。”
经过一年储备后,晋王李存勖派兵进攻梁地,一路所向披靡,攻到了后梁都城汴梁。
梁帝朱友贞是个无能昏庸之人,见大势已去,放火尽烧梁宫,然后在火中刺死自己。
晋王李存勖灭亡了后梁,完成了其父交办的三箭之仇,然后在魏州称帝,成了中原之地的基本统一,以唐朝后裔自居,国号为唐。
五代十国翻开了崭新的篇章,开启了后唐时代。
而晋王李存勖还有更高的目标,他打算进军西川,灭掉前蜀,基本统一黄河流域,成为正统,再现大唐雄风。
随着时间推移,风云诡动。
唐、蜀之战终于要爆发了,此刻蜀王王建已经病逝,其子王衍继位为续任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