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元王朝

朱元璋准备收复北中国时,元王朝中央政府已没有任何力量,北中国的控制权在两个军阀手中,一个是扩廓帖木儿,另一个则是孛罗帖木儿。1367年下半年,朱元璋正在制订收复北中国的计划,他的那些常胜将军则主张采取直奔北京的“斩首行动”。但朱元璋却想到了刘伯温和朱升“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九字箴言。这九个字已被他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朱元璋告诫以常遇春、徐达等军人为首的过分自信派:“必须稳扎稳打,巩固好每个占领区后才可以开辟下一个战区,绝不能冒进,否则就不符合九字箴言了。”

朱元璋把收复北中国的作战计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收复山东;第二阶段是收复河南;第三阶段是拿下北京;最后则是拿下山西和陕西。常遇春等人提出的“直奔北京”的计划也没有错,这种思路是想打击主要敌人,擒贼先擒王,只不过他们是站在军事角度上考虑的;而朱元璋则是站在更宏观的角度上,认为先要获取领土,等消化了这些领土后,再去打击最主要的敌人。

其实,从战术角度来看,朱元璋的这个计划也非常绝妙:先平定山东,这叫“撤了元大都的屏障”;再移兵河南,这叫“毁了元大都的篱笆墙”;然后攻陷潼关而守之,这叫“扼其门槛”。这样,元大都就成了孤岛,不战而下。等到元大都一下,立即向西进军,关陇之地唾手可得。

朱元璋出兵前声称:“我是救世主,我现在北伐元政府,是为了国家的复兴,我要‘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他还说,“我是全人类的解放者,拥有全中国最高尚的情操。所以,我要把蒙元政府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北伐兵团总司令自然是徐达,副司令则是常遇春。1367年农历十一月,徐达的北伐兵团向山东进发,先攻陷了沂州(今山东临沂),然后攻破了元王朝在山东的军事重地益都(今山东青州)。1368年正月,山东战场捷报频传,朱元璋心花怒放,预料到山东已是囊中之物,于是宣布称帝。徐达兵团更是为朱元璋的称帝锦上添花,1368年农历三月初,徐达攻克了元王朝在山东的最后一个据点——东昌,就此宣告山东彻底平定,朱元璋的收复北中国计划的第一阶段圆满结束。

与此同时,朱元璋的大将邓俞进入了河南战场,快速拿下了南阳。徐达兵团也从东边进入了河南,两支大军包围了汴梁。一个月后,汴梁投降。紧接着,徐达兵团直奔洛阳,在洛阳附近与扩廓帖木儿展开了一场空前惨烈的野战,最终取得了胜利,占领了洛阳。

另外一支由大将冯胜率领的兵团绕过洛阳战场,拿下了潼关。至此,朱元璋制订的收复北中国计划的第二阶段胜利结束。朱元璋也许是对接下来的战斗胜券在握,所以拿下河南后,没有立即执行第三阶段进攻北京的计划,反而是去了汴梁,并把汴梁的名字改为“开封”。就在这座崭新的城市中,他和徐达进一步细化了进攻北京的计划。

1368年农历闰七月,徐达兵团25万人自中滦(今河南封丘西南)渡黄河,沿御河(今卫河),经临清、长芦(今河北景县)、通州(今北京通州),向北挺进。徐达兵团一路势如破竹,锐不可当,直逼北京,易如反掌地解放了通州。就在通州失守的夜里,元王朝的皇帝妥欢贴睦尔带着太子、后妃和十万蒙古人悄悄出了北京城,向北出居庸关,逃到了开平。

徐达在通州城待了五天。因为据可靠消息称,北京城内还有至少五万的蒙古精锐。于是徐达就在通州城和北京城之间竖立了栅栏,准备和蒙古兵团打野战。可他等了五天,还是不见任何动静。他试探着派出一支军队到北京城下,发现城上旗帜飘飘、灰尘乱舞,就是不见一人。

徐达得到了消息后,脑海里划过了一道闪电——他叫了起来:“蒙古人肯定跑啦!”

1368年农历八月初二,徐达兵团从通州向北京挺近,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有力的抵抗,顺利兵临北京城下。此时,北京城已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徐达兵团不费吹灰之力,就解放了北京。

统治中国97年的元王朝至此结束。1368年的它,就像是一盏枯灯,没有任何风吹草动,就悄无声息地熄灭了。当人们回忆起这个凭借奔腾的万马建立的王朝时,唯一能想起的只有它苍苍的天、茫茫的旷野和随风摇晃的草原。

后来,逃到开平的妥欢贴睦尔在徐达兵团的追击下向北逃啊逃,一直逃回了他祖先发迹的地方——草原。在这里,他仍然认为自己是元朝的皇帝,但朱元璋已经不承认他和他的政府,改称元为“北元”。

徐达解放北京的消息传到应天时,朱元璋立即下诏改应天为南京、汴梁为北京。第二天,他召集了南京的文武百官,商讨关于建都临濠的问题。大部分人同意了,因为他们之中有许多人是淮西人,而建都临濠,正是他们大显神威的好机会。但由于刘伯温和一批知识分子强烈反对,朱元璋才没有把老家作为首都。这是一种中国人特有的衣锦还乡的思维,任何人只要在外面闯出一点名堂,都会迫不及待想回老家炫耀一番。朱元璋当时已是中国的主人,也没有逃开这种思路。虽然朱元璋没有迁都老家的想法,可还是把临濠设为了中京。

中国历史上奇特的一幕出现了:一国三首都。朱元璋认为,这是自己高度智慧的结晶,因为三角是最牢固的,好像只要他命名了三个都城,形成三角,他的帝国就能青春永驻一样。

这当然不是事实。虽然元王朝已失去了心脏——北京,但并未完全失去力量,朱元璋想要完全控制中国,还有一段路要走。1368年9月,朱元璋命令常遇春进攻保定和真定,又命大将冯胜和汤和拿下了开封南面的怀庆。四个月后,徐达兵团从东面进入了蒙古人控制的山西和陕西,仅用了三个月就清除了蒙古人控制的渭水流域。扩廓帖木儿和徐达多次交战,多次失败,被迫退入甘肃北部。至此,朱元璋牢固地控制了山西和陕西的中心地带。

在对山西和陕西发动军事进攻时,有将领曾对局势表示过担忧。这种论调指出:自天下大乱后,蒙古人的力量在不自觉地向山西和陕西移动,两地的蒙古人的力量迅速茁壮成长,俨然已成为北中国的重心。进攻这两地,要比进攻山东和北京困难得多。可朱元璋却给将领们打气说:“人数多有什么用!元王朝的失败,在于所有军事指挥官各自为政、互不救援。山西和陕西虽然是蒙古人新的老巢,然而老巢中的人各怀鬼胎,你们放心地去干吧。”

一切果然如朱元璋所料,当徐达在不停地进攻扩廓帖木儿时,其他蒙古将领却在作壁上观,眼睁睁地看着扩廓帖木儿被打得丢盔卸甲,又眼睁睁地看着徐达掉头过来干掉自己。不能团结合作,是元王朝失败的一大主因。

朱元璋在应天城志得意满、喜笑颜开,即使是1369年农历七月常遇春的病死,也没有给他带来太多忧伤。常遇春是朱元璋最忠诚的将领,身经百战,几乎战无不胜,不过此人最大的问题是喜欢杀俘虏。他去世后,朱元璋的一些文臣仿佛看透了命运般评价说:“杀降减寿啊。”

这是**裸的扯淡,将军难免阵前亡,如同猎狗终须山上丧一样。儒家文化不喜战争,所以总想方设法抹黑那些征战沙场的英雄,“杀降减寿”的说法,就是其中一个卑劣手段。

常遇春的死并未让朱元璋停止收复版图的步伐,他让义子李文忠接替常遇春,和徐达一起继续征战。山西和陕西的丢失,让在应昌路(位于北京正北一百公里处)的北元政府失去了西南屏障。1370年,徐达从西安出发攻打扩廓帖木儿,李文忠则从北京出居庸关,攻打北元政府。

李文忠的军事才能和他的傲慢并驾齐驱,朱元璋对此心知肚明,所以特意嘱咐李文忠:“打北元政府,千万不可轻敌。”但这次是朱元璋多虑了,蒙古人已经用完自成吉思汗横扫天下以来的全部勇气,纵然成吉思汗复生,也难以挽回族人的败局。

1370年农历三月,当初的元王朝皇帝、现在的北元政府领导人妥欢贴睦尔去世,他的儿子爱猷识里达腊即位,他比老爹还昏庸无能。李文忠趁此良机,以惊人的速度和战术突袭应昌,爱猷识里达腊根本没采取任何抵抗措施撒腿就跑,李文忠大获全胜。

胜利之神笼罩着朱元璋的大明帝国,当李文忠把北元驱赶到沙漠深处时,徐达也在甘肃东部的巩昌捕捉到了扩廓帖木儿的主力,双方展开了激战,扩廓帖木儿用他的无敌骑兵作为冲击主力。徐达先是防守,多次防御成功后突然发动了反攻,扩廓帖木儿的骑兵团惨败,他本人则逃进了沙漠。徐达满心欢喜,可朱元璋却提醒他:“如果不能将扩廓帖木儿彻底击败,终将成为大明帝国的祸害。”后来,正如朱元璋所料:扩廓帖木儿成为沙漠的霸主,让明军在北境疲于奔命。

北方已暂时被纳入掌控,朱元璋又把目光瞄向南方。1371年,朱元璋下令三路大军进入明玉珍的四川。明玉珍在前年死掉,他的儿子明昇虽然有老爹的理想,却没有老爹的能力,导致政治局势一片混乱。朱元璋的三路大军一到,明昇立刻宣布投降,四川也被纳入了朱元璋的大明帝国版图。

朱元璋又掉头过来对付逃进沙漠的蒙古人。蒙古人始终是朱元璋的心结,不把他们彻底铲除,他就寝食难安、焦躁不断。

1372年初春,朱元璋动员全部力量,对漠北的蒙古人实施了精准打击。徐达率领15万刚刚完成训练的骑兵,从甘肃玉门关向西北跨越戈壁沙漠,直趋北元政府的中心——哈拉和林。扩廓帖木儿负责哈拉和林的安全保卫工作,徐达的部将前锋蓝玉最先和扩廓帖木儿的巡逻队交火,凭借出色的指挥能力大胜。但很快,两方主力骑兵相遇了。扩廓帖木儿虽然多次败在徐达手下,但这一次,他一雪前耻,把徐达打得灰头土脸,徐达的北伐以失败告终。

另一支北伐兵团由李文忠率领,进入沙漠后就和蒙古人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李文忠这回不但没有取得任何胜利,反而损兵折将。唯一有收获的是远征至敦煌的冯胜,他大败蒙古人,把甘肃走廊纳入了朱元璋的大明帝国版图。

1372年两支大军北伐的失利,让朱元璋搁置了对蒙古人赶尽杀绝的念头。他发现如同千百年来中原政权对游牧政权无计可施一样,他对游牧政权也是毫无办法。他所建立的帝国,没有如汉唐般的气势,想要面对无法对付的对手,唯一的办法就是和解。如果不能和解,至少不要爆发全面的冲突。

无论如何,到1372年,朱元璋已经牢固地控制了中国本土,于是他把精力从外转向内,开启了“洪武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