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林儿的归宿

自从被朱元璋从安丰迁至滁州后,韩林儿的日子就一直过得不太顺。他和刘福通的一切开销都需要朱元璋亲自批准,有时候朱元璋太忙了,韩林儿就被迫断供,饿得头晕眼花。不过,这种日子很快就会结束。

在1366年最后一个月,朱元璋兵团完成了对张士诚的苏州的包围。在下达总攻命令之前,应天城中出现了一首不知从何处传出的歌谣。歌谣中这么唱道:“眼看羊儿年,便是吴家国(1367年是羊年)……”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对他的臣子们说:“张士诚的国号也是吴,我的国号也是吴,不知这‘吴家国’,是他的还是我的?”

掌权之人,身边最不缺的就是马屁精,立即有许多人站出来,向朱元璋奉上了最甜美的马屁:“如今张士诚已是夕阳西下,而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这种事情当然轮不到他了,这歌谣中的‘吴家国’显然指的就是您啊。”

朱元璋自满地翘起下巴,整张脸立即成了一轮弯月,可他马上就恢复了平时严肃的样子,训斥臣子们说:“你们这群人都该杀!我是韩宋帝国的臣子,帝国皇帝(韩林儿)还在,你们在这儿胡说什么吴家国?”

马屁精们马上跪倒在地,纷纷请罪。只有刘伯温站在那里冷笑,说:“什么韩林儿,他不过是你的木偶而已。”

这话是实话,朱元璋听得心里美滋滋的,但他马上把脸板得如同冤死的人一样,指着刘伯温的鼻子大骂:“你这话真是大逆不道,要是让皇上听到了,如何是好?”

马屁精们也在心里指责刘伯温说话不经大脑,有些真话是不能说的。刘伯温却在那里神情自若,好像把领导朱元璋的话当成放屁一样。当然,朱元璋的确在放屁。散会后,他把刘伯温和朱升叫到密室中,请两位高人指教。

刘伯温毫不掩饰地说:“您现在已是南中国的唯一霸主了,称帝指日可待,留着韩林儿何用?您总不至于拿他当宠物养吧?”

这话说到朱元璋心坎里了。接着,他看向朱升。他不喜欢刘伯温的洞若观火,而喜欢朱升的老实巴交。朱升只好开口说道:“称帝这事,还是从长计议吧。我依然主张‘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刘伯温抢话说:“这话放在几年前还有点道理,但放到现在就成了废话。如果已经具备了一统天下的实力,却仍然在这里扭扭捏捏,就是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大王您应该马上称帝,建立新政权;至于韩林儿,您自己看着办吧,反正怎么办都行。”

朱元璋其实早就下定决心要办韩林儿了,之所以找刘伯温和朱升来商议,只不过是走个形式,给自己的阴谋找个合理的说法罢了。送走刘伯温和朱升后,他在脑海里搜索着办掉韩林儿的最佳人选。

一个人影从他脑海中浮现——当初朱元璋组建水军时,主动来投奔的廖永忠。廖永忠投靠朱元璋时,朱元璋问他:“你想拥有荣华富贵吗?”廖永忠回答:“在您身边,就是我此生最大的荣幸。”这种回答,显然是一种谄媚,但朱元璋就喜欢这样的人。当然,廖永忠也不是只靠谄媚立足,在和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中,他的表现非常出色,让朱元璋刮目相看。而最让朱元璋看好的一点,是他对自己的忠贞不贰。所以,这种事,最适合让他去做。

朱元璋迅速把廖永忠从苏州前线召回,问他:“咱们的事业已经做到了这个份上,东家(韩林儿)还有用吗?”

廖永忠吃了一惊,但很快就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他小声地问:“是明着干还是暗着来?”

朱元璋皱眉,训斥他道:“这种事儿,能明着干吗?!”

廖永忠马上明白这活儿该怎么办了。第二天,他就启程前往滁州,在那里叩见了韩林儿。他的态度,恭敬得让人惊异。他对韩林儿说:“如今吴国公已打下了南中国大半江山,只剩下张士诚在苟延残喘,所以,吴国公派我接您去应天,要您主持天下。”

韩林儿马上就产生了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和他幼时听说老爹韩山童参加革命时的感觉一样:恐惧。实际上,小明王韩林儿多年以来一直生活在恐惧中。他老爹死时,刘福通派人来接他。他当时吓得魂不附体,以为刘福通要杀他。即使后来刘福通把他尊奉为韩宋帝国的皇帝,他每天也依然处在恐惧中,因为他无权无势,只不过是刘福通手上的一枚棋子。但幸运的是,刘福通是个具有高尚灵魂的人,他把韩林儿放到了最尊贵的位置上,让他享受生活。几年前,韩林儿在安丰城中听到张士诚兵团的呐喊,就已经惶惶不可终日。当朱元璋兵团来解救他,他见到朱元璋时,这种恐惧非但没有消解,反而加重了。

被软禁在滁州的三年,韩林儿如身处恐惧的泥潭,每天都在等待死神的降临。他身边的刘福通用尽各种方式安慰他,可非但不能让他释怀,反而让他的焦虑更加严重。当他看到廖永忠跪倒在地时,他感觉廖永忠的后背像是一个坟包。

“噢,”韩林儿对刘福通说,“这就是命运。”

但是刘福通不相信命运,如同秦王朝的陈胜一样,不相信“王侯将相有种”的结论。他知道自己运气已经用完了,但更相信事在人为。刘福通把廖永忠从地上揪起来,冷冰冰地问道:“能不去应天吗?”

廖永忠愣了一下,但立刻回答道:“不能。”

刘福通悲凉地点了点头,回头对韩林儿说:“那咱们上路吧。”

前方没有浩浩****的场面,只有一艘战船。韩林儿立在船头,廖永忠在他身后,刘福通则在船舱中,他的身边围绕着一群全副武装的士兵。

廖永忠看着浩波**漾,指着远方的迷雾,说:“那里就是应天。”

韩林儿问:“我们到哪儿了?”

廖永忠回答:“快到家了。”

廖永忠话音刚落,就听到船舱中传来惨叫,那是一代英雄豪杰刘福通在人间最后的声音。但是,韩林儿似乎根本没有听到任何声音,又问了句:“到哪儿了?”

船停了下来,廖永忠告诉他:“瓜步(今江苏六合县南瓜埠)。”

韩林儿转过身,挺直了腰杆,看着廖永忠:“来吧。”

廖永忠轻轻地挥了挥手,几个士兵上来,先把韩林儿勒死,然后将他沉入了江中。

据说,韩林儿在失去意识之前,脸上带着淡然的微笑,意味深长地对廖永忠说:“你何必着急?”

不知为什么,廖永忠在回应天的路上,脑海中一直回**着韩林儿的临终遗言。八年后,他被朱元璋处决,临刑时,那句话像箭一样,射进了他的脑海。他终于恍然大悟,说:“原来如此啊。”

近代学者陈登原一语中的:“瓜步之沉,司马昭之杀曹髦也;永忠之死,司马昭之诛成济也。”

从前,魏帝国的皇帝曹髦因不满司马昭掌握大权,于是动用武力,想要夺回权力,结果反被司马昭的手下成济杀了。事后,司马昭又杀了成济,以掩盖自己攻击曹髦的事实。

廖永忠带回了韩林儿死去的消息,朱元璋听到之后号啕大哭,捶胸顿足地说:“好日子终于到来,您却遭遇了如此不幸,这是上天的意思吗?”

刘伯温站在人群中,撇了撇嘴。朱元璋看着那些大臣跺脚痛哭,知道这是一场闹剧,非常肉麻。可他明白,政治就是一场肉麻的闹剧,非闹不可。

当韩林儿的尸体被江中的鱼啃食时,朱元璋发动了对张士诚的最后一战。而站在张士诚的角度,这就是一场“苏州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