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孙权审时度势,建立东吴政权

三国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外交史,军事上的行动是为了辅助外交。

孙权就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外交优势,在曹魏和蜀汉间根据不断发展的形势而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东吴的立国方针是立足江东,面向全国,等有机会了再想着怎么进取,这也是孙权所遵守的,成为他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在赤壁之战时期,孙权为了自保,于是就出现了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火烧赤壁,把曹操的势力赶回了北方。但在襄樊之战和夷陵之战时期,东吴由于处于长江下游,孙权为了取得荆州解除上游对自己的军事威胁,就与曹魏联合起来夺取荆州。尤其是在夷陵之战中,面对蜀汉倾国的兵力报复,自己的军事压力很大,孙权为了对抗蜀汉,不惜向曹魏称臣纳贡,以取得一个比较稳定的后方。此后,蜀汉的势力收缩到益州,对吴已经不再构成威胁,曹魏反而成为吴的唯一大敌。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又转过头来与蜀汉开始长期联盟,甚至当东吴的大臣都谣传蜀想背弃盟约时,孙权还一直认为这是绝不可能的,并说“我对各位担保不会使大家家庭破落,也就是不会有战争”。可见在后期,孙权与蜀联合的态度是很坚决并且积极的。孙权通过再一次的与蜀联合,不仅使他最后顺利地当上了皇帝,而且也有效地抵抗了魏的军事进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孙权每次都能审时度势,随着事态的发展而不断地调整外交策略,于是他从联蜀抗魏或联魏抗蜀中得到了很多实际利益,表现了他对立国方针的灵活运用。在魏、蜀、吴三国中,由于魏的力量是最为强大的,从长远来看,吴、蜀联合抗魏是一种客观的必然趋势,虽然也不排斥在个别时期吴、蜀之间的矛盾会激化,但孙权在这个问题上看得较透彻,处理得也比较好,这也是孙权能在江南建立一个稳固政权的很重要的因素。

孙权审时度势的本领在称帝这个问题上,更是发挥到了极致。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建国号为魏。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21年,刘备也在群臣的劝说下登基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而此时在江东的孙权虽然也具备了做皇帝的实力和野心,但却没有这样做,仍然称吴王,而直到公元229年才登基称帝,在身份上才与曹魏、西蜀相平。在当时,曹魏、西蜀纷纷称帝,孙权为何无动于衷?他手下的臣子们肯定也劝过他了,但孙权依旧没有称帝,正是因为他能审时度势,知道自己当时不适合称帝,反正也就是个名号问题,对自己的权利地位并没有太大的影响。首先他考虑到自己在大义上是站不住脚的。曹操和曹丕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干什么都是打着汉献帝的招牌,名正言顺,而且当曹丕具备称帝的条件后,只要对外导演一场禅让的戏就可以了。刘备是“帝室贵胄”,虽然到他这儿血缘上已经是比较淡了,但也是有兴灭继绝的称帝资格的,所以在当曹丕废了汉献帝以后,刘备就可以立即宣布自己是汉室的合法继承人,从而登上皇帝的宝座。这种政治凭借在当时是重要的,但东吴却没有,孙权如果也乘这股风称帝的话,不仅会招来世人的谩骂,而且有可能会让魏和西蜀有借口对自己发难。更重要的是当时吴、蜀两国同盟关系已经破裂,而且双方正处于战争关系中,为了防止曹魏不在自己背后来一刀,孙权马上献书进表、纳贡称臣,根本不敢提要称帝的事。等到东吴与蜀汉又恢复联盟关系后,孙权就不再惧怕曹魏的军事威胁了,慢慢地就想登基称帝了。

于是他先向自己的盟友蜀汉表达了自己的意向,希望蜀汉能承认自己的政权。蜀国内部一片反对之声,但诸葛亮却很支持,认为现在承不承认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不承认的话会妨碍两国的关系;承认的话就可以很好地维持双方目前友好的关系,关键时刻还能有所帮助。于是,孙权称帝得到了西蜀的支持,至于曹魏根本就连问的意思都没有。就这样,孙权终于在公元229年登基称帝,国号为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