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震九州的荆州刘表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身高八尺余,相貌帅气,和刘焉一样都是皇亲,为东汉鲁恭王之后。刘表自幼勤思好学,善于独立思考。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曾针对自己的同乡兼老师——南阳太守王畅过于简朴的生活作风提出了疑问,他说:“奢不僭上,俭不逼下,盖中庸之道,是故蘧伯玉耻独为君子。府君若不师孔圣之明训,而慕夷齐之末操,无乃皎然自遗于世!”这段话在表面上是借孔子的中庸以否定伯夷叔齐的廉洁,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汉桓帝时,宦官当权,奢靡之风不可遏止,到处都有祸国殃民的贪官,耿直中正的官员多被当成党人擒杀。刘表的话并不是否定廉俭的为官作风,而是在为王畅的性命担忧。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能说出如此让人深思的话,足见其思考的独立性。

而王畅听了刘表的话后回答说:“现在不节俭的官员已经是多数了,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纠正这种存在于世俗中的错误。”可见王畅也清楚节俭为官的生活方式是与其所处的黑暗官场背道而驰的,但却仍旧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行为方式,希望以此能教化社会,这是一种具有悲剧性的高尚人格。接近这种人的刘表不可能不受其影响,使他与耿直派官僚站在一起。

公元167年,汉桓帝死,灵帝继位,太学生和全国士人共相标榜,给大名士三十五人立称号。外戚窦武、官僚陈蕃、宗室刘淑三人称三君,被尊为士人的首领;李膺与另外八名名士被评为八俊,有当世俊杰之意;郭泰、范滂等八人被评为八顾,是说他们的德行出众;而张俭与刘表等八人则被评为八及,意思是说这八人的德才可以引导后进之人;另外还有度尚等八人被称为八厨,因为他们家境富裕,并经常救济贫士。太学生们给大名士立称号不久,宫廷发生政变,宦官杀死窦武、陈蕃,随后又杀逐所有窦、陈派的朝官,大肆捕杀党人,展开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党锢。刘表被评为“八及”,自然也在宦官们的捕杀之列,刘表侥幸逃亡,方才免遭被害。

黄巾之乱起,灵帝解除党禁,刘表被大将军何进征召,授予北军中彩绘砖画

候,掌管禁军。初平元年,董卓专权,关东骚乱,长沙太守孙坚杀荆州刺史王睿,上书以刘表为荆州刺史,这是刘表一生最辉煌的时候。当时的荆州形势相当复杂,宗贼大起,四处为害。所谓宗贼,就是指荆州的地方中小豪强以家族同姓为基础,组织地方农民趁天下动**之时,各自割据一方,各自为政。由此可见,宗贼不过是盘踞在地方上的一群土皇帝,并不可怕,而真正对荆州地区具有威胁的并非宗贼,而是袁术。孙坚杀王睿后投靠了袁术,由此袁术尽得南阳与汝南,并对荆州虎视眈眈。也许是因为当时的荆州正处于分裂动**的状态,在袁术眼里是成不了气候的一盘散沙,所以袁术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北方的董卓与堂兄袁绍身上,并没有及时对荆州下手,只是让孙坚屯兵鲁阳,使其在攻击董卓的同时,也阻止了刘表南下荆州赴任。

袁术屯军鲁阳,刘表就不可能带兵去荆州控制局势,否则还没等到荆州,就会先被孙坚击败,更何况董卓也不愿意给他兵将。但刘表毕竟是当年太学生所立的八及之一,在士人中有着相当的威望。他干脆一个人独骑到了宜城,找老朋友——南郡人蒯越和襄阳人蔡瑁帮忙。刘表见了蒯越后说:“宗贼虽盛但却不能附众,并没什么大碍,就怕袁术来夺取荆州,那样的话就大祸临头了。我想要征兵,又担心征不上来,你看应该怎么办呢?”

蒯越回答说:“要让人归附就要先施行仁义,要想平定动乱就要先采用权谋。兵不在多,贵在得人。袁术骄傲无谋,宗贼大多贪暴。我平日里供养了一些豪杰,要是派人去和他们说清利益关系,他们就一定会带领他们的部下过来。到时可把他们编成军队,率领他们去攻击宗贼中的无道之徒,收拢那些有才能的人,恩威并重,这些人就会归附于你了。有了兵,豪强也必然会归附于你,再占据江陵,扼守襄阳,南北交通要冲在手,荆州八郡就可以以檄文劝降的方式安定。到那时候,即使袁术来了,也不能做什么了。”蒯越所说的话,刘表其实都明白,否则也就不找蒯越了。于是刘表用蒯越诱杀宗贼帅五十五人,并收编了他们的军队,一举平定了宗贼势力。后来刘表又平定了零陵、长沙等郡,结束了荆州的混乱局面。荆州乱平,刘表被晋升为荆州牧、镇南将军,理兵襄阳,地方数千里,带甲士兵十余万,成为仅次于袁绍、袁术兄弟的地方豪强。

袁绍、袁术兄弟相争,袁绍与刘表结盟,于是袁术派孙坚攻击刘表。

刘表被孙坚击败,只好固守襄阳,恰逢部将黄祖赶到,与孙坚交战,结果孙坚中流箭而死。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董卓旧部张济率军自关中逃到南阳,因缺粮而攻穰城,被刘表守兵乱箭射死,刘表遂收张济兵。刘表气度儒雅,治理荆州,虽无问鼎中原、平定乱世的举措,但由于他威怀兼治,因此即使是盘踞在荆州地区的“奸猾宿贼”,也都愿为他效命,荆州境内“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九州之内无人不知刘表贤能,关西、兖州、豫州等地的上千名士为避中原战火,远下荆州,归附刘表。刘表借助这些人兴儒学,立学校。荆州地方百姓生活安乐,成为乱世之中的一块乐土。

袁绍灭公孙瓒后南下攻击曹操,与曹军对峙于官渡。在今天看来这只是一场决定长江以北地区归属的战争,但在当时,三国局势未定,人们多把这一战争视为关系天下命运的决战。袁绍因与刘表有前盟,所以向刘表求助,刘表答应了袁绍的请求,但却不派一兵一将参与其中,只是作壁上观,等待天下变化。从事中郎南阳人韩嵩与别驾刘先对刘表的态度都很是不满,他们对刘表说:“现在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局势的变化都看将军的决定。如果想要有所作为,趁机崛起攻击势力较弱的一方就可以了;如果不想有所作为,就一定要选择一方归顺于他。怎么可以如将军这样拥有甲兵十万,却坐观成败呢?袁绍求援,将军不予帮助,曹操贤能,将军却又不肯归顺!这是在让两方都怨恨将军,不能保持中立的方法啊。曹操善用兵,且贤俊多归曹操,最后一定可以战胜袁绍,到时候他必移兵江汉,那时恐怕将军就不能抵御了。所以不如率荆州之众归附曹操,曹操必为此重用将军,将军子嗣后人都会因此而有所保障,这才是万全之策。”蒯越等将也都劝刘表降曹,刘表却半信半疑,无法作出决断。

建安六年,即公元201年,袁绍战败后,刘备逃奔到荆州,刘表虽厚待刘备却始终不予以重用。建安十三年,曹操肃清袁氏残余,已经基本上平定了北方地区,于是他决定亲自统军南下,征讨刘表。可曹操大军未至,刘表已于同年八月在襄阳病逝。刘表的部下们去为刘表吊丧,这时才发现据守荆州二十年的刘表竟然家无余积,其清廉之风正如他的老师王畅三国魏·钟繇·宣示表

一样。

刘表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琦、次子刘琮。刘表本喜欢相貌与自己相似的长子刘琦,后刘表娶蔡氏为妻生次子刘琮,事情便由此发生了变化。蔡氏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继承刘表的位置,经常在刘表面前诋毁刘琦,时间一久,刘表也就开始疏远长子。刘琦深知权力之争的利害关系,日夜担心自己被蔡氏谋害,就向与他有亲戚关系的琅邪人诸葛亮求自安之术。诸葛亮知道这其中牵扯的问题太多,所以开始并不愿意给他出主意。后来,刘琦着急了,把诸葛亮骗到了一个小阁楼上,又让人撤去了上楼的扶梯,然后对诸葛亮说:“今天我们处于上不至天、下不至地的地方,话从你的口中说出,进入我的耳朵,现在可以说了吧?”诸葛亮没办法,只好对他说:“你没听说过申生在朝中被害,重耳居外土则保全性命的事吗?”刘琦听后,立刻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正好这时江夏太守黄祖被孙权所杀,刘琦就向刘表上书说想要外任江夏,刘表同意了刘琦的请求,刘琦这才保全了性命。

刘琦去了江夏,蔡氏再无顾及。刘表死后,遂立刘琮为嗣。刘琮封自己的哥哥刘琦为侯。刘琦气得把侯印摔在了地上,打算在奔丧的时候对刘琮发起进攻。就在这时,曹操大军攻到,刘琦便撤回到了江南。蒯越、韩嵩及东曹掾傅巽等都劝说刘琮归降曹操,刘琮毕竟是个孩子,就是不愿意,大家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投降。就这样,曹操兵不血刃得了荆弩机

州。随后曹操打算渡江灭亡孙权,结果于赤壁被孙、刘联军击败。赤壁战后,刘备向朝廷上表,举荐刘琦为荆州刺史。第二年,刘琦就病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