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人世家

先秦时期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有一个诸侯国,名字叫卫国。

这个地方最初是商朝的中心地区,后来周朝建立,周公推行分封制,就将康叔封于此地,称“卫”。

卫国早先是个大诸侯国,但后来逐渐衰微,地盘也越来越小。到战国中期,已沦落为一个任人宰割的小国。国君的昏庸无能,奴隶贵族政治的腐败黑暗,使得优秀的人才纷纷外流。而人才流失越多,国家也就越没前途。这些往外流的代表人物有吴起、商鞅、吕不韦等。

吕不韦,出生于卫国都城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濮阳地处黄河岸边,交通十分方便,逆河而上,可抵达洛阳(今河南洛阳), 吕不韦像那里曾经是周王朝的政治中心。战国时,洛阳仍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几个大都市之一。顺流而下,可通往盛产鱼盐粟帛豆麦的齐、鲁(今山东境内)富庶之乡;向北过黄河,可直达北方大都会赵国的首都邯郸;往南,黄河水与鸿沟水系、淮河平原上的水道交通网联结了起来。如此优越的地理环境,为濮阳人经商致富准备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从而造就了一大批商人,濮阳也成为当时一个相当繁荣的商业城市。

吕不韦的父亲就是濮阳城里的一位大商人。在吕不韦生活的年代,卫国已成为秦国与魏国、赵国、齐国争夺的要冲地带。卫国求助于魏国的保护,在魏的羽翼下苟延残喘。卫国没有太多的东西可以自夸、自傲,相反,它的风俗还经常遭到别国人的讥议,有人把卫国以及离它不远的郑国所流行的一种音乐称为“郑卫之音”,把它归入**邪一类,属于靡靡之音。

在周围环境的熏陶下,吕不韦继承父业,以经商为主,头脑精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濮阳、邯郸、阳翟(今河南禹县)之间来回奔波,廉价买进,高价卖出,成为家产超过千斤黄金的大富商。国势衰微,风雨飘摇的卫国,早就留不住吕不韦的心。他离开了家乡,到邯郸城里住了下来,做着更大的生意。

邯郸远比濮阳繁荣。它既是赵国的政治中心,又是南通郑、卫,北接燕、涿(今北京与河北),东连齐、鲁的交通枢纽,是当时诸侯国中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这座建造于公元前386年的赵国首都,规模宏伟,布局严谨。北面和东面为市区和臣民住宅,西面为王城。王城长一千四百七十五米,宽一千三百八十七米,气势恢弘,为当时各国王城之最。据说,从这座大城市里走出来的男人,也像这座城市一样,别有一种大气的风度。尤其是他们走路的姿势、步态,令各地追求时髦的青年纷纷模仿。据说有一个愚笨的外地人怎么也学不会,反而把自己原来走路的姿势给忘了,只好爬着回去了,闹了一个千古的笑话。这就是著名的“邯郸学步”的故事。

吕不韦在这座大都市里寻找着能够一本万利的大生意。终于有一天,他找到了这样一种“奇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