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开财路执掌税关

安明一案后,乾隆对和珅信任依旧。乾隆四十四年 (1779年)元旦,和珅进宫为乾隆贺岁:“臣和珅拜见皇上,祝皇上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千秋万代。”乾隆笑道:“爱卿不久前受安明案牵累,被朕连降二级,罚俸一年,对朕有怨气吗?”和珅说:“这都怨臣识人不明,保举了奸猾之徒,有负皇上圣恩。臣对皇上的处罚心服口服。”乾隆略一沉吟,又说:“这次我给你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你可要好好表现表现。近日,江苏学政刘墉上书一封,说江苏东台县 (今东台市)有人私藏禁书,朕想派你去协助刘墉办案,不知你意下如何?”和珅忙道:“皇上差遣,臣愿效死力。”乾隆不忘嘱咐几句:“刘墉是你的前辈,此去江苏,多学着点,遇事不可专断。”

这个案子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江苏东台县有个书生名叫徐述夔,举人出身,曾任泰州栟茶场大使。徐述夔自恃才高,加上读了一些吕留良等明末遗民的著作,经常对清朝流露出不满情绪,整日吟诗表达自己对过去的明朝生活的向往,诗中有 “市朝虽乱山林治,江北久无干净土”“旧日天心原梦梦,近来世事日非非”等句子。他在世之时,这些诗句流传不广,因而没有给他招来杀身之祸,及至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徐怀祖为纪念亡父,把他的诗作集成 《一柱楼诗》刊印发行。

不过,徐怀祖也于乾隆四十二年 (1777年)去世,他的两个儿子徐食田、徐食书因与蔡家进行田地买卖时发生纠纷,被蔡家以揭发 《一柱楼诗》相要挟。徐食田、徐食书认为,与其被别人揭发出来,不如去官府自首,也许可以免罪。于是,他们把刊印发行的 《一柱楼诗》和祖父的手稿全部交到县衙。东台县令涂跃龙认为此事是他们自首,也就宽大处理,并没有过多追究。但是,蔡家不愿就此罢手,又将此事告到省里。当时刘墉正好出任江苏学政,他看了诗集后,认为诗中确实有大逆不道之处,于是赶紧向乾隆奏报此事。

话说和珅领旨后,立功心切,马不停蹄、日夜兼程赶到江苏,江苏学政刘墉将他迎入官衙,将 《一柱楼诗》交给他翻阅。和珅废寝忘食地查阅了两天,终于纠察出两句大逆不道的诗句,其中一句是:“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还有一句是:“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

如获至宝的和珅立即找来刘墉,将这两句悖逆反诗指出来,并不无夸张地说:“‘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中的 ‘壶儿’即‘胡儿’,因为在汉人看来,满族人就是胡人异族;‘搁半边’就是推翻清朝。‘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这句反诗的意思更是昭然若揭,希望明朝复兴。”

听了和珅的解释,刘墉笑道:“和大人所言甚是,现在罪证确凿,可以上奏皇上了。”

迫不及待的和珅立即写好奏折,并附 《一柱楼诗》一本上奏乾隆,请乾隆谕示如何惩处。乾隆看罢不禁喜怒交加,喜的是和珅终于立功赎罪,怒的是大清的禁书屡禁不绝——他御笔一挥,敕令和珅严办此案有关人员。

和珅接到乾隆的敕令后,很快做出了判决:徐述夔编造狂悖诗词,妄肆诋讥,其子徐怀祖将逆书公然刊刻流传,二人虽已身故,仍照大逆凌迟律,锉碎其尸,枭首示众。徐怀祖的两个儿子虽然携书自首,但仍以收藏逆诗罪被处斩立决。官员中受到处分的也不少,扬州知府谢启昆因办理此案 “迟缓半月”被判 “发往军台效力赎罪”;东台知县涂跃龙因没有立即查究此事,处以革职,“杖一百,徙三年”;江宁藩司衙门幕友陆琰被认为 “有心消弭重案”,处以斩立决。

徐述夔一案处理完毕后,和珅回京述职,乾隆嘉奖他道:“爱卿侦办 《一柱楼诗》案立了大功。今内务府总管请辞,朕欲任命你为新的内务府总管,替朕料理皇家财政,你意下如何?”和珅闻言大喜,跪谢道:“固臣所愿也。”

在清朝,皇室的财政与国家的财政是分开的,国家的财政由户部管理,皇家的财政由内务府管理。换言之,乾隆是想任命和珅为皇室大管家,他对和珅的信任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众所周知,乾隆特别好排场,继位以来不是东巡就是南游,内务府很快便捉襟见肘了。历任内务府总管绞尽脑汁也无法满足乾隆的欲求,连年亏空。和珅接手的完全是一个烂摊子,已经好几个月没给宫女和太监发工资了,后宫怨声载道。不仅如此,由于乾隆没钱的时候经常向户部借钱,导致内务府债台高筑。皇帝向户部借钱,户部当然不敢不借,但借来的钱早晚是要还的。

和珅上任后,打开内务府的账目一看,不禁大惊失色,问内务府副总管道: “这天下都是皇上的,皇上怎么还欠了这么多债呢?不应该呀!”副总管无奈地说:“大人有所不知,后宫的开销很大,宫女和太监们的工资倒是没有多少,可嫔妃们个个都是爱花钱的主。另外,皇上经常会赏赐大臣,大家通常认为皇上赏赐大臣的钱是由户部支出,其实是由皇上自掏腰包。”

和珅听罢愁眉紧锁,对副总管说:“你在内务府干了这么多年,对于目前的困境有何良策?”副总管苦笑道:“小人愚钝,哪来什么良策呀!”和珅只得让他退下,自己先理清一下思路。

如何才能扭亏为盈呢?和珅日思夜想,想得头发都快白了,但还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这天,和珅回到家中,管家刘全见他闷闷不乐,关切地问道:“老爷有何烦闷之事吗?”和珅瞥了刘全一眼,随口说道:“有口难言。”刘全开玩笑道:“老爷您现在是皇上的管家,而我又是老爷的管家,这绕来绕去,我倒是跟皇上攀上关系了。”

和珅被逗乐了,随口问道:“这两天忙什么呢?”刘全说:“别提了,我家亲戚多,今天这家办丧事,明天那家办喜事,总有随不完的礼。”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和珅听到 “随礼”二字,脑子里顿时迸发出无限的灵感,他想:大清如同一个大家庭,皇上乃一家之主,皇上家里有事,哪个大臣敢不随礼,真乃妙计也。想到这里,他顿时轻松了许多。

次日,和珅入宫启奏道:“皇上,臣昨晚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可解决内务府的资金问题。”

乾隆暗忖,和珅莫不是想让朕节流,历任内务府总管都是这么说的。于是,他冷淡地说:“有何妙计,说来听听。”

和珅胸有成竹道:“皇上乃一国之君,这万里江山都是皇上的。臣想过了,普通百姓家里有个婚丧嫁娶或者贺寿的,亲戚朋友都得上门随礼,何况皇上呢?”

乾隆不解地说:“爱卿这是什么意思?朕的后宫里大小妃嫔加起来,人数可不少,难不成每个妃嫔过生日都向百姓索礼不成,那朕岂不是成昏君了?”

和珅笑道:“皇上仁德,爱民如子,当然不能打扰老百姓的生活,可朝廷官员就不同了,大清县令以上的官员数以千计,个个养尊处优,家中颇有资财。后宫里的娘娘们过生日,难道这些官员不该随礼吗?于公于私,他们都该表示一下。”

乾隆见和珅振振有词,句句在理,恍然大悟道:“爱卿的脑子就是好使,比以往那些内务府总管强多了。你说的有道理,大清的官员们个个锦衣玉食,没有朕,就没有他们今天的荣华富贵。不过,礼得送得名正言顺,怎么立这个规矩才好呢?”

和珅不慌不忙,娓娓道来:“臣是这样想的,以往官员们给皇上进贡送礼,都是在皇上、皇后或者太后的生日之时,现在可推而广之,将妃嫔们也包含进来,每逢妃嫔们过生日,皇上便给官员们下帖,要求他们进贡送礼。其实,这也是官员们求之不得的事情,谁不想巴结皇上您呀?”

乾隆拍案叫绝道:“妙计,妙计也!这件事就由你全权负责,朕马上让人把后宫妃嫔的生日列个单子出来,你放手去干吧。”

和珅的计策得到乾隆批准后,接下来就该执行了。和珅把这件事交给副总管去落实,此人虽然不甚聪慧,但执行起命令从来都不打折扣,内务府的命令很快便传到了全国各地:今后皇帝的后宫妃嫔们过生日,官员们也得进贡送礼。

官员们得到消息后个个欢欣鼓舞,以前想送礼,一年也就那么几次机会,毕竟皇后和太后一年只过一次生日,现在不同了,皇上的嫔妃那么多,三天两头就可以给皇上进贡送礼。于是,全国刮起了一阵争相给皇帝送礼的旋风。坐在紫禁城里的乾隆见八方财源滚滚而来如黄河之水,兴奋不已。仅仅一个月时间,内务府的财政问题就解决了,乾隆心想,和珅真是太了不起了。

不过,和珅与乾隆还真是只见其利,未见其害,官员们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地给皇上送礼,这银子从哪里来?当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官员们都拼命巴结上面,使劲敲诈下面,就算大清的老百姓是摇钱树,也受不了这三天两头的折腾。

年迈的乾隆走了一步错棋,在和珅的引导下将大清一步步由盛世拖入衰败——老百姓终于不堪忍受官员们敲骨吸髓般的压榨,纷纷揭竿而起。这也好办,谁反就杀谁,哪里有起义就剿哪里。然而,起义军越剿越多,乾隆坐不住了,将和珅召来说:“爱卿啊,大事不妙,天下百姓不堪重负,纷纷起来反抗,很多朝廷命官被起义军杀死。事实证明,你叫朕走的这步棋是臭棋,再不改弦易辙,朕离亡国就不远了。”

和珅惶恐道:“臣一片好心,没想到却帮了倒忙。皇上,该收手时就收手,别让官员们再进贡送礼了,臣再想想别的方法。”

乾隆说:“好吧,无论如何,大清的基业不能毁在朕的手里,为了保证大清的江山万世永存,朕愿意做个穷皇帝。”

和珅说:“皇上不必悲观,容臣再想想办法。”

一天,和珅出京办事,路过崇文门,见南来北往的客商很多,偶尔也能遇到几个从外地到京城来的官员,心想:何不把崇文门税关的收税权力控制在内务府手中?他思来想去,觉得此事可行,于是便纵马回京。见到乾隆后,他说:“皇上,上次臣给皇上献计,不料后来弄巧成拙,如今臣又思得一计,可解内务府之困。”乾隆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和珅接着说道:“臣出入京城,见崇文门外从早到晚人声鼎沸,往来客商颇多,从南方进京的外地官员也必经此地,如果将这里的收税权限划归内务府,不愁没有银子入账。”

崇文门号称天下第一税关。早在明朝时,北京城的内城九道城门便设有关卡,向来往进出的百姓、官员收税;清朝时才去掉了其他各门的收税关卡,统一在崇文门登记征税。

崇文门税关设正、副监督各一人,一般由内务府包衣出身的官员担任。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肥差。到了乾隆年间,乾隆常常把这一进财的肥缺委任给自己的亲信大臣和皇亲国戚。

按照规定,凡小商贩携带的箕筐、笤帚、鞋袜、米面、布匹、菜蔬、瓜果、食物等物均可以免税进城,但实际上还是难以完全免税。据说当时京畿一带的商人、百姓入城时,人人都在帽檐边上插上两文制钱,走到城门由税吏自行拿取,彼此用不着说话,这几乎成了惯例。如果小商小贩不交钱,税关的税吏、巡丁就会扣下货物,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敢怒不敢言。当时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税榷九门全,权归阉寺专。村氓挑负 (伏)至,任取鬓边钱。”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税收情况。

另外,崇文门税关还承担着其他一些任务,比如代宫廷变卖被抄没的王公大臣的家奴和财产,仅这一项事务的收益,就远远超过了每年的税务定额。

乾隆已经见识过和珅的理财能力,且要依仗和珅为自己管理皇家财政,于是就颁旨任命和珅为崇文门税务监督。

要想增加税收,必须增加进项。和珅在这上面着实动了不少脑筋。很快,他便制定了新规:所有往来的商人、官员,甚至连进京应试的士子,一律都要交税。外地进京的官员,职位越高,收取的税金也越高。

和珅将新规上奏乾隆后,乾隆担心官员们不买账,对此,和珅分析道:“外地官员一年也进不了几次京,况且他们不缺那几个银子;至于考生,能够进京应试的,盘缠也不会少那几个银子。”乾隆觉得言之有理,便同意下来。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为了在新规实施时少出纰漏,和珅亲自坐镇税关。

商人们带着货物出入京城是做买卖,一买一卖中间有利润,朝廷收点税倒也无可厚非。但是很多外地进京的官员都表示不理解,尤其是外地官员进京,大多是给皇上述职来了,凭什么要交税!但和珅可不管那么多,准备官员、商人一刀切。

时有山东巡抚诺穆新进京述职,经过崇文门税关时,税吏将他拦下,要求他缴纳30两银子方可通过。诺穆新急了,他说:“我几个月往返京城一趟,上次来还没有这个规矩,难道你们让我交我就交?”税吏见诺穆新不配合,便说:“此事由皇上钦定,和珅监督,从外地入京的官员必须按照官品大小缴纳数量不等的银子方可过关。有敢违抗者,严惩不贷。”

诺穆新倔脾气上来了,怒道: “我今天偏不交此税,看你们能奈我何?”

税吏知道诺穆新是山东巡抚,得罪不起,忙飞报和珅。和珅纵马疾驰赶到关前,见诺穆新正与税吏对峙,忙喝住自己的手下,将诺穆新拉到僻静处,好言抚慰道:“诺大人若实在不想交这个税,和某愿意替诺大人垫付。诺大人进京述职,时间紧迫,请即刻入城吧。”

诺穆新被和珅的激将法给激怒了,大声叫道:“我堂堂一省巡抚岂会交不起几十两银子,无须你来垫付。”就这样,诺穆新被和珅轻而易举地摆平了。

诺穆新进京向乾隆述职完毕后,斗胆进言道:“臣在进京时路过崇文门,发现外地进京的官员都要交税才能入关。”乾隆不动声色地说:“有什么问题吗?”诺穆新说:“皇上英明,不该出此下策,从外地进京来述职的官员又不是到京城来做生意,交什么税?”乾隆觉得诺穆新所言极为刺耳,怒道:“大清虽是朕的,但朕从来不花户部的钱,朕后宫养着那么多人,内务府不想办法开源,让朕喝西北风去呀!你们好不容易来京城一趟,连几十两银子都舍不得掏吗?”诺穆新一时语塞,不知所措,只得称罪告退。

和珅不仅向进京述职的外地官员收税,连押解战利品回京的官员也不放过。

有一年,缅甸国发兵攻打云南,云贵总督李侍尧率兵迎战,大败缅甸军队,缅甸军队退回国内。李侍尧趁势反攻,缅甸军队抵挡不住,遣使往李侍尧军中求和。李侍尧不敢擅自做主,以八百里加急飞报乾隆,乾隆做出指示:“缅甸军队必须无条件投降,缅甸必须年年进贡,并向大清称臣。”

李侍尧接到乾隆的指示后,向缅甸发出最后通牒,缅甸国王深知自己兵微将寡且国力衰弱,难以和大清抗衡,只得答应下来。乾隆闻报大喜,命令李侍尧将战争中缴获的战利品解送北京。李侍尧领命后,一面留兵警戒边界,一面亲自解送战利品进京邀功。

一路风餐露宿,李侍尧一行数百人最终带着50车战利品来到北京郊外,时值黄昏,李侍尧本欲快马加鞭入城,不料在崇文门税关被截住,税吏说:“若要进城,请先交税。”李侍尧久居边关,不知其中奥秘,怒斥税吏道:“我乃云贵总督李侍尧,押送战利品进京,凭什么交税!”税吏平日里达官显贵见多了,满不在乎地说:“此关由内务府和珅和大人监管,就算是皇亲国戚进城,也必须交税。这是皇上的旨意!”

李侍尧见税吏把皇上抬了出来,也不敢过于放肆,于是说:“缴税就缴税,多少钱?”税吏盘查一番后,对李侍尧说:“你们这几百号人再加上大车50辆,最少也得交3000两银子。”李侍尧怒道: “什么,3000两?你们到底是在这收税还是蓄意敲诈,岂有此理!”税吏一本正经地说:“我等只是奉命执行公务,该收多少税也是照章办事,请大人不要见怪。”李侍尧说:“此关既是由和珅监管,你们将和珅叫来,我要亲自与他理论。”

税吏无奈,只得派人去请和珅。和珅对李侍尧之名早有耳闻,知道他是个不好惹的角色。

李侍尧,原为汉军镶黄旗人,他的祖上李永芳是清朝功臣,父亲李元亮也官至户部尚书。李侍尧精明干练,颇有才略。乾隆第一次召见李侍尧就对他印象颇深,认为他是 “天下奇才”,并破格提升他为副都统。当时有人以违例谏劝,乾隆却说:“李永芳的玄孙,怎么能与其他的汉军相提并论呢?”此后,李侍尧又历任工部侍郎、户部侍郎、两广总督、户部尚书、湖广总督、工部尚书等,后来调任云贵总督。

深受乾隆器重的李侍尧,也很会讨好乾隆,在同僚中以进贡方物最得乾隆欢心。乾隆曾夸他与山东巡抚国泰的贡品最好,远超他人。

对于这样一个重要人物,和珅自然不敢怠慢,连忙赶往崇文门税关。等他赶到崇文门税关,李侍尧已经在关外等候许久,憋了一肚子气。见到和珅后,李侍尧劈头盖脸地大骂道:“这是谁给皇上出的这么个馊主意,堂堂天子脚下,设什么关税,你就是和珅?”

和珅驱马近前说: “在下是和某人,你是云贵总督李侍尧李大人吧?”李侍尧没有正面回答,只以马鞭指着和珅说:“我奉皇上敕令押送从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50车进京,速开城门。”和珅说:“既然是需要入国库的东西,那就免税了,但李大人乃朝廷一品大员,从外地进京须交50两银子的税金。”李侍尧大怒道: “这是谁规定的?”和珅说:“内务府规定,皇上批准的,一品官员入城50两银子,二品官员入城30两银子,三品官员入城20两银子。”李侍尧见和珅不依不饶,态度强硬,只得交了50两银子,这才得以入城。经崇文门税关这么一折腾,李侍尧在馆驿中住下已是半夜,又饿又冻的他十分生气。

次日,乾隆召见李侍尧,一见面就嘉奖他道:“你在云南督军与缅甸作战,连战告捷,打得入侵者求和乞降,真是劳苦功高,朕得你捷报,不胜欣慰。”

李侍尧昨晚在崇文门折腾到半夜方才入城,没睡几个时辰就赶入宫中,显得有些困乏,他强打精神回道:“臣蒙皇上厚恩,督师于云南边陲之地,教训入侵者是臣的本分,不敢妄自贪功。”

乾隆见李侍尧精力不济,关切地问道:“朕怎么看你有些没精神,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李侍尧据实回奏道:“臣接到皇上诏命后,日夜兼程往京城赶,路上不敢有半点懈怠,没想到却被崇文门税关拖到半夜才入城,所以今日颇感困乏,请皇上恕罪!”

乾隆摇头道:“这是怎么回事?”

李侍尧一五一十地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乾隆。乾隆听后解释说:“原来如此,你有所不知,向外地进京官员收税的规定也是近期才开始实行的,和珅也是替朕办事。”

李侍尧说:“恕臣直言,皇上不该听信小人之言,这样做无异于巧取豪夺,臣斗胆请皇上收回成命,撤销这一税种。”

乾隆闻言很不高兴地说:“怎么?就因为崇文门税关征了你50两银子的入城税,你便如此心中不平。”

李侍尧说:“微臣并不是在意这50两银子。”

乾隆更加恼怒了:“你们不在乎钱,可朕缺钱,你退下吧。”

李侍尧见乾隆动怒,不敢多言,怅然而退。

兵部尚书阿桂与李侍尧是老相识,李侍尧早年曾跟随阿桂南征北战,二人交情颇深。李侍尧到了京城,自然要去拜访阿桂。二人见面后,闲聊了几句,阿桂说:“侍尧啊,你在云南打败缅甸大军,居功至伟。今日见到皇上,少不了一番嘉奖吧。”李侍尧一脸无奈地说:“皇上糊涂啊!”阿桂惊奇地问道:“你何出此言?”李侍尧说:“我昨日进京被和珅挡在崇文门外,强行征收了50两银子的税金。今日我据实禀明皇上,没想到皇上却龙颜大怒,让人心寒。”阿桂说:“和珅现在是皇上身边的红人,在崇文门税关向外地进京官员征税就是他献的计策,目的是要给内务府增加收入。”李侍尧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皇上不该如此。正所谓父有诤子,君有诤臣,请大人力劝皇上将崇文门税关的官税废除,只收取商税。”阿桂也觉得此事事关大清江山社稷及人心向背,自己作为朝中老臣,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理应向皇上进谏,于是满口答应下来。

某日退朝后,群臣皆散去,只有阿桂一人站在原地不动,乾隆见状,问他:“你不退朝,还有事要奏吗?”阿桂说:“臣斗胆请皇上停收崇文门税关的官税,只收取商税。自皇上在崇文门税关开征官税以来,外地进京的官员多有怨言,长此下去,君臣生隙,社稷难保。”

阿桂说完,心中忐忑,没想到乾隆十分平静,沉默良久才说:“朕最近也收到了一些类似的奏章,建议朕取消官税。百官敢于犯颜直谏,说明我朝言路畅通,朕理应从谏如流,即便你今日不上奏,朕也准备和内务府商量一下,取消崇文门官税。”

翌日,乾隆召见和珅,表示要取消崇文门官税。和珅见乾隆已经拿定主意,也不再坚持,说:“众怒不可犯,那就将官税取消吧,毕竟商税才是崇文门税关的主要进项。”乾隆安慰他道:“自从爱卿担任内务府总管以来,朕手头宽裕多了,倒是你因此受了不少委屈,难为你了。”和珅说:“皇上心里舒坦,臣心里才能踏实,至于个中酸甜苦辣,任由世人去评说吧,臣无所谓。”乾隆调侃道:“爱卿心里只有朕,可谓有君无民。”和珅笑道: “君民本为一体,两者休戚与共,何谓有君无民?”乾隆闻言大笑道:“知朕者,和珅也。”

可以看出,和珅一心想着为乾隆敛财,以至于不顾自己的名声,不管身后的骂名,心甘情愿地替乾隆背上奢侈的 “黑锅”。也正是因为和珅的 “计策”,内务府的府库才日渐充盈。

在担任崇文门税务监督期间,和珅可以说是尽职尽责,没有丝毫懈怠,运用各种手段来增加税关的税收。在他的努力下,崇文门以每年1732万两的收入位居全国30个税关第四位 (嘉庆四年的数据),远远高于其他关口。

另外,和珅的理财能力还体现在内务府的管理上。内务府是皇室的财政机构,主管包括皇室的日常用度在内的一切开销。由于乾隆生活奢侈,内务府负债累累,难以为继。和珅接管之后,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他不但能用内务府的银两为乾隆操办寿宴,而且自己还能从中获利。史书曾记载乾隆办八十大寿寿宴时的情景。乾隆本人表面上宣称要力行节俭,但臣下却大操大办,所有摆件都焕然一新。和珅 “劳民伤财”没有直接表现在征收老百姓税收上,所用的主要是三品以上大员进献的银两以及其他官员捐俸,其中尤以两淮盐院所纳400万金资助为甚。所有这些,都不能不归功于和珅。

和珅在迎合乾隆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理财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凭借这一点,他在乾隆心目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也使他在朝廷中牢牢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