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匿父丧安明入罪

作为大清官场上的一颗新星,和珅事事都办得很合乾隆心意,也难怪他会成为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很多时候,他与乾隆的关系已经超出了君臣之义,乾隆待和珅如子,而和珅待乾隆如父。朝廷百官见乾隆与和珅相处得如此融洽,羡慕者有之,嫉妒者也不少。

乾隆四十三年 (1778年)二月十五日,难得清闲的和珅在家中陪伴娇妻幼子,忽听大门外有太监喊道:“皇上驾到!”

和珅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还没等他回过神来,乾隆已经登堂而入,跟在后面的太监大声叫道:“和珅,还不速来迎驾。”

管家刘全与几个下人已经跪倒在地,猝不及防的和珅急忙拉着夫人冯霁雯和年幼的儿子跪拜道:“皇上驾到,臣未及远迎,罪该万死!”

乾隆倒没怎么在意,他随手抱起和珅的儿子:“爱卿,这孩子跟你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都平身吧,朕今天来你家看看,无须拘礼。”

和珅连忙吩咐刘全备酒置宴,刘全忙不迭地准备去了。和珅见乾隆对自己的儿子格外亲切,满脸堆笑道:“多谢皇上对犬子如此厚爱。”

乾隆慢悠悠地将和珅的儿子放下来: “你领朕参观一下你的府邸吧。”和珅在驴肉胡同这所宅子已经住了20多年,宅院既简约又狭小,不多时,他已经领着乾隆转了一圈。乾隆若有所感,对他说:“爱卿,你身为朝廷忠臣,居然还住着如此促狭老旧的房子,朕心有不忍呀!”

和珅说:“此乃祖产,臣不敢轻弃。”

乾隆沉吟片刻,说:“这样吧,朕将德胜门内什刹海边上一块50亩的土地赐予你修建新宅。”

和珅忙跪谢道:“皇上天恩,臣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得到皇上赐地后,志得意满的和珅开始张罗着兴建新宅,没想到却给自己招来了一件祸事。

当时,为了营建一座与自己身份相匹配的豪宅,和珅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先后请了多名风水师、建筑师替自己规划——如此大兴土木,他有钱吗?和珅确实没有多少钱,但他有资源,顶着户部侍郎和军机大臣这两个耀眼的光环,还怕没人给他送钱吗?

在官场中,投机钻营者的鼻子是很灵的,其中就有这么一位,此人名叫安明,四川巴中人,40多岁,时任户部笔帖式,是和珅的下属。安明5年之前曾任户部司务,但犯了错误被降职处理,笔帖式只是户部的普通文员,而户部司务仅次于户部侍郎,而且这个职位颇有油水可捞。

这次听说户部侍郎和珅受皇上御赐宝地,即将营建新宅,安明顿时计上心来。他想,自己在朝中没有靠山,长此下去是不行的,如果不活动活动,恐怕这辈子只能做个笔帖式了。和珅是皇帝身边的红人,现在他要兴建府邸,何不趁此机会献献殷勤,如果能攀上这个高枝,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于是,安明马上摆桌宴请和珅。席间,安明说:“和大人,听说皇上赐给您一块50亩的地皮,即将营建新宅。小人的表弟专门承建宅第,您把工程交给他最合适不过了,绝对包您满意。”和珅心想,安明是我的下属,谅他也不敢骗我,便爽快地答应下来:“既然如此,肥水不流外人田,我家营建新宅一事就劳你费心了。需要多少银子,先让你表弟做个预算上来,我筹措给他。”安明笑道:“和大人切莫见外,银子的事等工程完工后再说,我那表弟有的是钱。”

接下和珅的工程后,安明跑前跑后,对自己的表弟鼓吹朝中有人好办事,让表弟出钱请全国最好的工匠来为和珅营建新宅。

破土动工后,和珅经常前往督查,安明更是三天两头地往工地跑,事无巨细,一一过问。和珅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对安明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完工后,安明陪同和珅全程查看,果然是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假山真水点缀其间。和珅很是满意,最后结算工程款时,安明婉转地说:“和大人乃朝廷栋梁,我表弟说了,除建筑用料外,其他工程费用一律半价结算。”

和珅连忙推辞,安明说:“和大人不必客气,在户部,只有和大人最照顾我。我5年前本为户部司务,不料小人 ‘作祟’被降了职,只能再从笔帖式做起,以后还请和大人多多关照。”

和珅听到这里,已经对安明的用意了然于心,心中暗自盘算:安明倒也精明能干,日后有机会拉他一把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当年秋天,朝廷下令核查六部官员,户部首当其冲。常言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和珅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找安明商量:“如今皇上下令核查户部官员,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人事安排上做到 ‘能者上,庸者下’,但这件事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户部尚书梁国治心里也有一杆秤。”

老于世故、久居官场的安明一听便领会了和珅的意思,他直言不讳地说:“户部司务一职,小人以前干过,深知那是一个肥缺,肯下血本的人比比皆是。尚书大人肯定是谁给他送的银子多,他就让谁上。小人的家底恐怕拼不过那些虎视眈眈的竞争者啊!”

和珅笑道:“你先别着急,我说你一句好话,可抵别人一万两银子,不过该有的礼数还是得有,你必须多少孝敬尚书大人一点,如此一来,我也好替你说话,明白吗?”

随后,安明按照和珅的吩咐,东挪西借凑了2万两银子给户部尚书送去。

几天后,户部尚书找和珅商议户部司务人选,他对和珅说:“现任户部司务即将调离户部,你心里都有哪些候选人啊?”和珅说:“现任户部笔帖式安明可堪大用,况且他5年前也担任过户部司务一职,乃不二之人选。”

尚书大人暗忖,和珅现在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从一介侍卫到户部侍郎、军机大臣,晋升速度可谓空前绝后,没准以后会成为内阁首辅,这样的人万万不能得罪。别人的账可以不买,和珅的面子一定要给!想到这里,尚书大人拍板道:“你说安明可以胜任,那司务一职就给安明吧。”

很快,安明便拿到了户部司务的委任状,他又惊又喜,再次设宴拜谢和珅。席间他说:“和大人一言九鼎,往后小人愿为大人牵马执蹬,追随大人左右,万死不辞。”和珅说:“大家同朝为官,都是为皇上办事,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们都应该为皇上尽忠才是。”从此,安明与和珅结成死党。

安明升任户部司务后,户部笔帖式一职就空了下来。不过,和珅很快就把这个职务安排出去了。

和珅官当得越来越大,一天比一天风光,他的舅父明保坐不住了。这天,明保带着自己的儿子伍德登门求见,和珅将他们迎入内堂,明保开口就拉近乎:“我一看见你呀,就不由得想起你娘,她若是健在,看见你如此出息,该有多高兴啊!”

明保的话一下子将和珅带回到了20多年前,和珅眼睛一湿,不觉凄然泪下。明保见和珅动了真情,趁势说道:“我与你娘打小感情就好,你娘出嫁后,我跟她也经常走动,逢年过节的时候,你娘总忘不了给我捎份礼物,可惜老天无眼,你娘生下和琳后便撒手西去了。”和珅叹道:“哎!一把辛酸泪啊,还好舅舅你们经常关照我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明保一听和珅说要报恩,趁势说:“和珅,你也知道,我经商多年,家里不缺钱,只是你表弟伍德不喜欢做生意,一心想求取功名,谋个一官半职,无奈他天性愚钝,《论语》读了几百遍还是记不住,指望科举及第是没有希望了。”

明保讲到这里,冲儿子伍德使了个眼色,伍德会意,向和珅恳求道:“和大人,你现在是朝廷大官,给我在户部谋个差事吧。”和珅想了想,对伍德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户部笔帖式有空缺,我先安排你做笔帖式,好好历练几年,以后不愁没有好机会。”这户部笔帖式大小也是个官,明保与伍德忙连声称谢。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和珅一句话,他的表弟伍德便被任命为户部笔帖式。

经过安明和伍德的人事安排后,和珅每日忙些公务,日子倒也过得风平浪静。除了早朝之外,乾隆有段时间没有私下与和珅会面了。一天,乾隆想起了和珅,便派人宣他入宫。

和珅奉旨进宫拜见乾隆。一见到和珅,乾隆高兴地说:“爱卿,今日朕闲得慌,你陪朕下会棋吧。”和珅欣然从命,君臣二人下起了象棋。

乾隆边下棋边对和珅说:“朕好比是帅,爱卿更愿意做朕的士、相,还是马、炮、车呢?”和珅说:“回皇上,臣愿身兼五职,既做皇上的士和相,又做皇上的马、炮、车。”乾隆笑道:“孺子可教也,但愿爱卿心口如一。”

和珅的棋艺不精,输了一盘又一盘,乾隆说:“爱卿,下棋就好比打仗,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方能使人尽兴。以后你要好好练练自己的棋艺。”和珅笑道:“皇上的话臣记住了,回家后一定好好练习,争取能与皇上手谈。”乾隆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朕非孙权,但朕希望爱卿能像吕蒙一样好学不倦。”和珅风趣地说: “吕蒙非寻常人物,连武圣关羽都不是他的对手,臣怎能比得上他呢?”

这时,乾隆趁机问道:“那你认为朕比孙权如何?”和珅答道:“孙权偏安江南一隅之地,皇上的疆土从漠北到南海,绵延万里,岂能相提并论?”乾隆说:“孙权承父兄基业,以弱敌强,败曹操于赤壁,溃刘备于荆州,建号称帝,一开东吴之基业,可谓英明神武,比朕厉害多了。”和珅说:“皇上承大清伟业,攘除四方贼寇,殚精竭虑,成就今日之太平盛世,非孙权可比。”

乾隆又问:“那朕比曹操如何?”和珅答道:“曹操虽是魏国的奠基者,但他为人奸诈、心术不正,攻伐征战中动辄屠城,可以说是个暴君。皇上仁德遍布海内,万民敬仰,非曹操可比也。”乾隆不以为然地说:“你说的是小说中的曹操,历史上的曹操雄才大略,勤政爱民,不唯乱世之奸雄,也是治世之能臣。而且他文采斐然,在诗词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和珅说: “若论文采,臣以为皇上冠绝古今,无人能比,皇上的诗词造诣,虽李白、杜甫不及也。”

乾隆不置可否,笑道: “我们再谈谈刘备吧,毕竟谈三国离不开他。”和珅说:“刘备织席贩履之徒,幸得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辅佐,方才割据西南之地。他文不通诗词,武不能安邦,凭借假仁假义赢得人心,不足论也。”乾隆摇摇头说:“爱卿此言差矣,刘备颇具刘邦之帝风,若论帝王之术,他远胜曹操、孙权。”和珅说:“皇上高论,臣茅塞顿开。”

就这样,他们一边下棋,一边聊得不亦乐乎。临走时,乾隆突然心血**,对和珅说:“爱卿,朕时不时会召你入宫伴驾,偌大一个紫禁城,跑来跑去不甚方便,即日起,朕赐你紫禁城骑马。”

和珅闻言惶恐不已,拜伏于地说:“臣何德何能,朝廷重臣方能在紫禁城骑马,即便是侍郎,也要60岁以上才有资格入紫禁城骑马名单,臣不过30岁,着实不敢领受,请皇上收回成命!”

乾隆笑道:“君无戏言,朕说可以就可以。”

和珅不敢再说什么,但内心有点发愁,他想:就是重臣也要熬到60岁以后才有少数获得紫禁城骑马的殊荣,自己既无政绩,又无军功,靠着皇上的赏识才平步青云,朝中大臣早就对自己多有非议,如今皇上又赐自己紫禁城内骑马,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由妒生恨呢!官场险恶,高处不胜寒呀,以后行事必须小心谨慎,以免被别人算计。

果然,和珅被赐紫禁城骑马的消息很快就在朝廷上下传开了,群臣闻之哗然,和珅再一次成为焦点人物。其中有两个人最为不服,一个是吏部尚书永贵,另一个是兵部尚书阿桂。这二人可谓劳苦功高,阿桂乃武将之首,多次率军平定内乱,军功显赫;永贵整饬吏治,也颇有政绩。他们被赐紫禁城骑马乃众望所归,而和珅身无寸功便集万千荣耀于一身,着实令人不服。阿桂私下对永贵说:“区区和珅竟然与你我二人并驾齐驱,着实可恶。”永贵点头道:“皇上肯定是被迷惑了,滥行封赏。”阿桂说:“俗话说,无功不受禄,这和珅也真是恬不知耻,他虽然与你我二人无冤无仇,但我俩乃朝廷重臣,秉均衡之职,不可对官场中的歪风邪气视而不见,一定要找个机会好好教训一下他。”但和珅行事一向谨慎,阿桂和永贵只能耐心等待时机。

且说户部司务安明得和珅保荐后,官复原职。羊毛出在羊身上,他在和珅身上可是下了血本的,这白花花的银子总得往回捞,于是,他张开血盆大口,使劲地往自己口袋里捞钱,中饱私囊。户部司务也确实是个肥缺,分管好几个省的财政大权,坐在这样一把交椅上,财源自然滚滚而来。安明深知朝中有人好做官,背靠大树好乘凉,为了进一步加深与和珅的关系,他经常与和珅走动,变着法地给和珅送钱。和珅占了大便宜,索性来者不拒,对安明的贪污渎职行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安明重得司务之职不到半年,四川老家突然传来讣告,他的父亲病逝了,这对安明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他内心暗暗叫苦——先是丢了司务之职,现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官复原职,父亲却在这个节骨眼上病逝。清朝有规定,凡是七品县令以上官员,家中若有父母去世,必须回家居丧守孝三年,有违此令者斩;三年之内,非朝廷征召,一律不准复职。

一时之间,安明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旦回家守孝,他先前的努力便付诸东流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三年之后官复原职的希望是很渺茫的。他思来想去,人一辈子有多少个三年,三年后从头再来又谈何容易!财迷心窍的安明觉得自己老家远在四川,天高皇帝远,只要自己不说,没人会知道自己父亲去世的消息。于是,他横下一条心来,决定秘而不宣,抓紧时间捞钱。

可惜纸包不住火,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安明有一个哥哥名叫安启,在巴中县府任职,他仗着自己的弟弟安明在户部小有权势,平日里专横跋扈,完全不把巴中县令放在眼里。巴中县令碍于安启在朝中有人撑腰,对他也无可奈何。

安明的父亲去世后,安启修书一封告知安明,让他回家守孝,但安明利令智昏,居然想瞒天过海。他经过再三考量,他回信说:

“弟被降为笔帖式后,使出浑身解数,花了无数钱财傍上户部侍郎和珅后才得以官复原职。现在弟上任没多久,若此时回家为父守孝,极有可能在官场再次遭遇厄运,官复原职的机会渺茫。烦请哥哥费心,帮弟遮掩此事,若有乡人问起,哥哥就说弟有皇命在身,自古忠孝难两全。总之,务必将不回家守孝的理由说足了,只要拿皇命说事,量他乡里乡亲谁也不敢妄议。”

安启立刻明白了安明的意思,心想京城与四川相隔千里,瞒住此事应该不难。于是,安启便独自将父亲埋葬了,丧礼办得极为低调。

邻里乡亲不见安明回家守孝,心中颇为疑惑,便向安启询问此事。安启早有准备,对众乡亲说:“安明现有皇命在身,皇上交给他一件紧急事务,他不回家守孝是皇上特批的。”众乡亲见安启言之凿凿,都信以为真。

但让安明和安启始料不及的是,还有一个人对安明不回家守孝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人便是巴中县令。

一天,巴中县令请安启吃饭,两人边吃边聊。县令看似无意地问道:“令尊去世,怎么没见你弟弟安明回来?我还想着跟他认识一下呢。”安启做贼心虚,表情不自然地说:“安明最近身负皇命,皇上命他与户部侍郎和珅一起整饬户部事务,工作繁忙。我父亲去世后,他向皇上告假,皇上不准,令让我代他守孝。”

安启乘着酒劲,继续吹嘘道:“现在,安明和户部侍郎和大人是把兄弟。和大人说了,只要他升任户部尚书,安明就是户部侍郎。你可能不知道,和大人与当今皇上关系非比寻常,他将来做宰相都是有可能的,到时候,安明飞黄腾达,我这当哥哥的也少不了荣华富贵、财源滚滚。”

县令见安启说得有模有样,心中一惊,他想,自己与安启一直是面和心不和,不如趁此机会冰释前嫌,于是向安启敬酒道:“你我同县为官,可能以前多有误会,你大人不计小人过,从今以后,咱哥俩就是亲兄弟。来,我敬你一杯!”安启见自己刚才那番话将县令镇住了,更加肆无忌惮,狂妄地说:“你想临时抱佛脚,门都没有。”

县令见安启一点面子都不给,心里很窝火,但又不敢当场发作,于是称醉道:“大家都喝多了,就此散了吧。”

县令回家后,越想越气,对自己的夫人说:“安启仗着他弟弟安明狐假虎威,不把我放在眼里,早晚叫他好看,真是气死我了!”

县令夫人是当地有名的才女,当下问县令道:“听说安启的父亲病逝,怎么不见安明回家守孝呢?”县令将安启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她,县令夫人分析道:“不对,当今皇上是个大孝子,而且安明只是一个户部司务,能有什么要紧的皇命。莫非是安明贪恋权势,不想回家守孝,故而叫他哥哥安启如此这般推脱?”县令不确定地说: “这不可能吧,大清律令规定,凡是在京官员,拒绝为父母守孝是重罪,除非身负皇命。他安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吗?”县令夫人说: “我适才听你所言,感觉此事必有蹊跷。你不妨写几封匿名信投给吏部,就说安明的父亲去世,安明未回家守孝,请吏部核实此事。”县令闻言大喜,拍案叫绝道:“匿名举报是个好方法,无论如何我都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夫人不愧是大才女,高明!高明!”

县令马上动笔写好了匿名信,然后派人直投吏部。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县令这边手起笔落,也就离刽子手那边手起刀落不远了,真是杀人不见血。而安明还被蒙在鼓里,对此事浑然不觉。

月余后的一天上午,吏部尚书永贵正在翻阅来自各地的检举信件,当读到一封来自四川巴中的匿名举报信时,他不禁眼前一亮,信中白纸黑字写着户部司务安明的父亲两个月前病逝,而安明至今没有回家守孝,请吏部稽查安明不回家守孝的原因。永贵看完这封匿名信,心里一惊,没想到户部官员中还有此等害群之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立即派自己的属下前去安明老家四川巴中调查真相。

永贵的属下快马加鞭来到巴中,巴中县令在馆驿中接待了他。永贵的属下听了县令的报告,顿感案情重大,又亲自到安明家中调查情况,发现事情果然如匿名信所言。他不敢怠慢,火速赶回京城向永贵禀报:“安明的乡里乡亲一致供述说安明的父亲已于两个多月前病逝,我还亲自询问过安明的哥哥安启,安启也供认不讳。另外,据我所知,安明是户部侍郎和珅举荐的,他们二人交情甚笃,称兄道弟。”

永贵闻言大喜,这次终于抓住和珅的小辫子了:“我早就知道和珅不是什么好鸟,他这次难逃失察之罪。”

永贵信心满满地以为这次一定可以扳倒和珅,只可惜永贵的儿子伊江阿坏了他的大事。伊江阿认为父亲已经老了,而和珅是朝廷新贵,日后必定大富大贵,只有投靠和珅才能确保自己前途无忧,于是经常讨好和珅。和珅深知永贵在朝廷中的地位,也乐得结交伊江阿这样的权贵子弟,两人常以兄弟相称。

永贵对儿子伊江阿的态度极为不满,这天,他又数落伊江阿:“和珅这样欺上瞒下的人,举荐一些寡廉鲜耻之辈担任要职,父亲死了都敢隐瞒不报。和珅蓄意包庇,保举他升官,真是不知廉耻,我一定要弹劾他!”

伊江阿闻言大惊失色,他想,现在和珅是皇上身边的红人,父亲肯定参不倒和珅,很可能引火烧身,恐怕还会连累自己。他决定给和珅送个人情,连夜求见和珅,告密说:“家父明日要参劾大人,请大人速速做好准备!”

和珅知道,永贵是朝廷重臣,他要参劾自己,可不是小事,因此连忙追问原因。伊江阿说:“大人曾经保举一位官员,此人父亲去世,为保住官位而隐匿不报,恐怕对大人不利。”

和珅马上就想到了安明,他连忙谢过伊江阿,说:“我确实保举过一个人,当时是看他办事得力,是个人才。至于是否死了父亲,我并不知情,多谢贤弟今日前来告知此事,否则我有性命之忧,贤弟真是我的救命恩人!”伊江阿担心永贵起疑心,不等和珅多说,就赶紧回去了。

几乎同一时间,安明也知道了这件事,他心急火燎地来到和珅家中,见了和珅,倒头便拜:“大人一定要救我啊。”

和珅不动声色地说:“安明,你何出此言啊?”

安明痛哭失声道:“小人糊涂,数月前家父去世,小人本该回四川老家居丧守孝,可小人当时心存邪念,担心守孝三年后无法继续担任司务一职,于是企图隐瞒此事,蒙混过关,不料今日东窗事发,吏部尚书永贵已经掌握了小人的罪证。”

和珅闻言骂道:“好你个不忠不孝的东西,你可知道这是一桩杀头的重罪。”

安明哭道:“小人知法犯法,罪该万死,还请大人在皇上面前为小人求情。”

和珅怒道:“当今皇上乃大孝之人,普天之下谁人不知,你这不是让我往枪口上撞吗?此事关系国法,谁也救不了你。你死不足惜,我也得跟着你遭殃。永贵向来与我不和,一直伺机扳倒我,只怕我也自身难保。刑部审你时,你可得把嘴闭紧了。”

安明抽泣着说:“大人对我恩同再造,这次小人鬼迷心窍,犯下杀头大罪。小人死后,还请大人念在我们以往的交情,照顾一下我的家人,别让他们流落街头。”

和珅见安明如此惨状,也不由得有些动情:“你办事得力,只是过于贪财,你千不该万不该呀。”

安明说: “我与大人此生缘尽,尚有余恩未报,只能等来世了。”说罢又是大哭。

和珅知道现在只有舍弃安明,才能保住自己的前途,因此他对安明说:“什么都不要说了,你回家安排一下,刑部很快就会拘押你的。”

当天夜里,安明把家中贵重的财物秘密送到和珅府上。和珅也在思考补救的办法,最后决定先发制人,连夜写了揭发安明的奏折。

次日上朝,吏部尚书永贵启奏道:“皇上,臣执掌吏部,负责纠察官员作风,现已查明户部司务安明于数月前隐瞒父丧,拒不回家守孝,触犯了我大清律例。请皇上下旨,着刑部查办。”

乾隆乃大孝之人,听了永贵的奏报,勃然大怒道:“本朝竟有这等不忠不孝的官员,不斩此人,不足以平天下之愤。传旨下去,此案重办,绝不姑息。”

永贵说:“臣还有本要奏,安明乃户部侍郎和珅保荐,和珅与其称兄道弟,还请皇上明察。”

乾隆怒道:“和珅何在?”

和珅赶紧出班为自己辩解:“皇上,户部司务安明确实是臣举荐的。臣一向唯才是举,没想到此人有才无德,臣有失察之罪。臣早已写好了参奏安明及向皇上请罪的奏折,不料吏部尚书先臣一步向皇上禀明此事,请皇上治臣不查之罪。”说完,他从怀中掏出写好的奏折。

这一切在乾隆看来实属巧合,和珅一定是早就准备好要弹劾安明,自己来认错,否则怎么会连奏折都写好了呢?看来和珅此前确实是不知实情,他是秉公办事,如果要怪罪的话,只能怪安明为人奸诈,一心欺瞒,和珅能知错就改,实在是勇气可嘉、忠心可鉴,不知不觉间,乾隆心里的天平已经朝他这边倾斜了。尽管如此,乾隆仍余怒未消地斥责道:“这等不忠不孝之人你也敢举荐,真是有眼无珠!朕看在你平日里尽职尽责的份上,饶你连坐之罪,罚俸一年,降二级留任。”

永贵见乾隆如此轻易地放过和珅,处分也很轻,顿时急了,连忙奏道:“和珅居心叵测,罪当株连。”

这件事牵扯到自己的宠臣,乾隆本来心里就不太舒服了,现在和珅主动认错,他便有心偏袒,没想到永贵得理不饶人,他很不高兴地说:“你且说和珅如何居心叵测,朕要证据。”

永贵见皇上生气了,心中惶恐,颤抖着说:“和珅确实包藏祸心,但臣目前尚无证据。”

乾隆一听更加恼怒了:“你没有证据就不要在这里信口雌黄。”

永贵惶恐不能言,乾隆宣布退朝。

很快,安明便被下到刑部大牢,开堂会审,安明对自己的大不孝之罪供认不讳,依照大清律例,安明被凌迟处死。安明的哥哥安启犯有包庇罪,被判处斩监候。自此,安明一案尘埃落定。

安明伏法后,和珅对自己行为进行了深刻反省:永贵借安明一案弹劾自己并非空穴来风,如果不是皇上有意袒护自己,一旦永贵等人深究下去,之前安明行贿自己一事很可能会被挖出来。届时,自己不仅乌纱帽难保,性命怕也不保。

吃一堑,长一智,在安明身上栽了个跟头后,和珅从此在官场中更加小心翼翼,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