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清流求战

甲申易枢

光绪八年(1882),直隶总督李鸿章请假,回湖北探望在哥哥李瀚章处的老母,不久老母去世,李鸿章丁忧在家。

李鸿章丁忧之后,直隶总督空缺,遂调两广总督张树声接任。张树声的儿子张华奎看着清流势力旺盛,羡慕不已,也跟着投到清流门下,成为清流大将黄体芳的门生。张华奎全力投入清流,在清流中不过是个边缘人物,外号“清流腿”,也就是帮清流跑跑腿。

为了提高自己在清流中的地位,张华奎建议父亲张树声,调张佩纶来帮办理北洋事务,并征得张佩纶同意。张华奎本是好意,不想张佩纶突然变卦,坚决不肯去。

清流领袖李鸿藻以为张树声想挖墙角,拉拢清流,就将张华奎找来询问:“听说令尊想调张佩纶帮忙,不知是什么意思?”

张华奎大窘,不知如何回答。

此事让张树声很是不满,大骂儿子多事,招惹是非。张华奎被老爹骂了后,对张佩纶心生怨恨,想要报复,但苦于没有等到机会。

清流一直帮助慈禧冲锋陷阵,但在奕訢加以笼络之后,也开始投怀送抱。张佩纶担任总理衙门大臣后,奕訢对他示好,表示“恨相知晚”,将总署中的事务全数交给他办理。

自慈安太后去世之后,恭亲王奕訢与慈禧之间再无任何缓冲。奕訢在兴建颐和园一事上持保留态度,让慈禧不满。而醇亲王奕譞与恭亲王奕訢长期不和,蛰居多年后蠢蠢欲动,想取而代之,与慈禧一拍即合。

此时的中法战争,文人之间的私怨,给了慈禧、奕譞一次整肃奕訢的机会。

太平天国战争之后,刘永福带了三百人逃入越南,自称“黑旗军”。越南此时正面临法国的入威胁,就利用刘永福抗衡法国人。1882年4月,法国攻陷河内。1883年逼迫越南签署《顺化条约》,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

越南侵法之后,恭亲王奕訢、宝鋆、李鸿章等人主和,令驻法公使曾纪泽与法国交涉。李鸿章主和最力,认为一旦开战会牵动大局,而中国如果调重兵至西南,则内地空虚。且出兵之后,“深入鏖战,恐无把握”,法国海军之精更非中国水师所能匹敌。奕訢也认为不可开战,准备将清军撤回,以避免爆发冲突。

清流派一心求战,接连上奏,认为宗主国不能容忍法国欺凌藩属国,越南的安危与中国休戚与共,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张佩纶多次上奏,请求整军备战,并推荐徐延旭、唐炯分领广西、云南两军,联合黑旗军对法作战。李鸿藻、翁同龢也大力主战,成为清流后援。翁同龢反对将黑旗军视为“匪”,主张重用黑旗军。

李鸿藻、张佩纶推荐了徐延旭担任广西巡抚、唐炯担任云南巡抚,以为二人到前线必定卖力作战,振起国威。不想唐炯、徐延旭二人消极避战,法国在越南攻城略地,很快进至广西边境。

徐延旭、唐炯在前方的败绩,让朝野上下不满。“清流腿”张华奎自从被张佩纶放了鸽子后,一直想要报复,此次看到了机会。

张华奎找御史王仁东商量,想弹劾张佩纶保举庸臣,贻误国事。王仁东拟好稿子之后,琢磨着由谁首先出击。此时张华奎灵感一闪,脑中出现一人,此人名叫盛昱。

盛昱进士出身,入翰林院,与张佩纶等人齐名。

看了拟好的文稿之后,盛昱认为单纯攻击张佩纶一个人起不到效果,应当将军机大臣一起攻击,一方面逼迫军机大臣改变态度,对外主战,另一方面则逼迫李鸿藻将张佩纶作为弃子牺牲,帮张华奎报仇。于是盛昱另行拟稿,弹劾所有军机大臣。

盛昱没有想到的是,醇亲王奕譞与慈禧,正联手对付恭亲王,并将火药、导火索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人来点火,此时盛昱拿着火把出现。

光绪十年三月八日,盛昱上奏,左右开弓,既弹劾清流张佩纶,又攻击军机大臣奕訢等人。盛昱将军机大臣一网打尽。一、攻击张佩纶、李鸿藻推荐唐炯、徐延旭,影响战局,责任重大。二、攻击恭亲王、宝鋆无知人之明,坐观成败。三、攻击景廉、翁同龢“才识凡下”。

盛昱攻击的重点是张佩纶,在奏折中用了较多火力,对恭亲王、宝鋆、翁同龢等人则是蜻蜓点水,留足了面子。

三月初八,奏折递上之后留中不发,当日在接见军机大臣时,慈禧针砭时局,认为现在边防不靖,疆臣守旧,国库空虚,海防粉饰,该如何面对祖宗。军机大臣听了之后只能惭愧的无地自容。

三月初九,慈禧突然行奇招,她竟然跑去了寿庄公主府。寿庄公主是道光帝的第九个女儿,醇亲王的同母妹妹。在寿庄公主府上,慈禧让醇亲王一起陪着吃饭,进行密商。此时恰逢慈安太后三周年祭日,慈禧又命恭亲王出京至东陵代祭,让他暂时离开中枢。

三月十日,慈禧单独召见奕譞,密商良久。

醇亲王奕譞

此时的政坛,被一层迷雾笼罩,官场大佬们看不明白未来政局走向。囿于其中的翁同龢着急不已,想从在外出差的慈禧亲信孙毓汶处打听消息。不巧此时电报联系却又断掉,翁同龢连呼“闷煞闷煞”。

三月十一日,孙毓汶紧急回到京师。次日,慈禧召见奕譞、孙毓汶会商良久,军机大臣只是被匆匆召见。当日在密商时,慈禧明确军机大臣将全数退出军机处。

三月十三日,慈禧突然打破陈例,既不召见恭亲王奕訢,也不召见军机大臣,只召领班军机章京一人入见,并命其拟旨。

随后谕旨颁布,要其内容如下:指责恭亲王奕訢“近年爵禄日崇因循日甚,每于朝廷振作求治之意,谬执成见不肯实力奉行。”

念在奕訢、宝鋆二人入直最久。一系多病,一系年老,从宽处理。奕訢开去一切差使,仍留世袭罔替亲王,赏食亲王全俸,撤加恩双俸,家居养疾。宝鋆著原品致休。

谕旨指责李鸿藻在军机处当差有年,但才识有限,“遂致办事竭蹶。”景廉在军机处中,“经济非其所长”,二人均开去一切差使,降二级调用。翁同龢在内廷多年,虽然没有过错,“亦有应得之咎”,著革职留任,退出军机处,不过仍保留了他帝师的资格。

将所有军机大臣赶走后,慈禧又命礼亲王世铎、户部尚书额勒和布、阎敬铭、刑部尚书张之万,著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工部左侍郎孙毓汶、著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次日,再发谕旨“军机处遇有紧要事件,著会同醇亲王奕譞商办,俟皇帝亲政后再降懿旨。”

甲申巨变导致朝野震惊,一些御史接连上奏,帮恭亲王奕訢求情,希望留他继续在军机处。此次事件的肇始者盛昱,事后也后悔不已。依照辈份,盛昱与皇室“载”字辈平辈,称奕訢为六叔,常到恭亲王府行走,“素为恭邸所重,饮食教诲如家人谊。”

盛昱此次上奏,本意是想鼓励恭亲王奕訢主战,不想却导致他去职,内心无比懊恼,又上《请收回成命奏》,反对醇亲王奕譞执掌军机处。慈禧看了奏折后勃然大怒,将奏折撕碎扔在地上,大骂盛昱“利口覆邦,欲使官家不任一人。”

对于自己的鲁莽上疏,导致甲申巨变,盛昱一直都很懊悔。他自光绪十四年之后就辞职在家,把时间都花在了写诗、收藏之中。对甲申年的事情他不想再提,在生平著作中没有收录一篇奏折。后半生他过得很是快乐,他在诗中写道“短衣匹马西山下,好逐春风一放颠”,却是生趣盎然。庚子年八国联军入京后四处抢劫,闯入盛昱家中时,见图书狼藉满地,只有一名老妪看护着重病的盛昱。洋人士兵道:“此读书人家也”,掩门叹息而去。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盛昱病逝,享年五十岁。后来张之洞来京,在《过盛昱故宅》中写道“密国文章冠北燕,西亭博雅万年船。不知有意还无意,遗稿曾无奏一篇。”诗中可见,张之洞对于盛昱当年捅下的大窟窿还是心存芥蒂。

此次事件的肇始者张华奎,后来在官场上名声却是不错,不似当年的鲁莽。张华奎到四川当官时,积劳成疾,咯血而死。张华奎的父亲张树声,甲申年死在两广总督任上。临死之前,他在遗折中写道:“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持欤?” 张树声认为“采西人之体以行其用”,如此才能奠定国家灵长之业。张树声遗折字字中的,直指清廷核心,即必须全面学习西方,方能走向富强。光绪读到此折时,想必会被深深震撼。

甲申易枢之后,左宗棠在五月二十六日再次被调入军机处。慈禧知道此老非同常人,让他不要去军机处入值,有重要事传问即可,不想左宗棠却坚持要每日都入值。五月二十九日,翁同龢拜会左宗棠,二人长谈,左宗棠老毛病发作,又开始大骂曾国藩。

再入军机处不过三个月,左宗棠却三次被弹劾,连吃处分。第一个处分是闰五月十九日,左宗棠用内阁印行文,照会旧部黄少春,命他调军赴广西。自军机处创设之后,调军事宜,历来与内阁无关,为此左宗棠被申斥。十二天之后,他又上奏保举了曾纪泽等人,并特别称赞曾纪泽“于泰西各国情形了如指掌”。不想被御史弹劾,认为不该保举一二品大员。

六月二十六日,是光绪皇帝的万寿节生日,大员们都要到乾清宫外祝贺。左宗棠年迈,行走不便,也就未去。七月二日,礼部尚书延煦首先上奏弹劾左宗棠。

军机处汉人大臣基本上是进士出身,延煦认为左宗棠出身举人,是“蔑礼不臣”。礼部建议对左宗棠处以“罚俸一年”的处分,并得到批准。

七月六日,醇亲王奕譞出来帮偶像左宗棠打抱不平。延煦在弹劾时没有指责左宗棠失礼行径,却认为左宗棠举人出身是“蔑礼不臣”,而军机处并没有规定必须进士才能做军机大臣。结果,延煦反被罚俸一年。

此时左宗棠觉得军机处真乃是非之地,又萌生退意,遂请缨前往福建。七月十五日,他找到醇亲王奕譞,主动请求统兵出征。奕譞对此次会面记录道:“左相其志甚坚,其行甚急。”

七月十八日,清廷调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赴福建督师。外人认为他“老态龙钟,而豪迈之气犹然”,可左宗棠自己却觉得已老了。路过天津时,左宗棠哀叹道:“老矣,到天津不能与李鸿章抬扛,到江南不得与曾国荃抬扛。”

此时曾国荃担任两江总督,两人见面时,执手唏嘘,都已是满头白发了。左宗棠又是豪兴大发,对曾国荃道:“老九之兄死矣,我便是老九之兄。”又问曾国荃一生最得意之事是什么。曾国荃也是快意中人,道:“挥金如土,杀人如麻。”左宗棠听后大喜:“吾固谓老九之才气胜乃兄也。”

十月二十七日,左宗棠抵达福州,入城时声势浩大。旁观者记载道:“一人乘肥马,执长鞭,头戴双眼花翎,身穿黄绫马褂,堂堂相貌,主将左宫保是也。一见宫保,无异天神降临。”左宗棠的些许威风,并不能弥补甲申易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自奕訢去职之后,军机处虽以世铎为首席军机大臣,但他却又不是个有担当的人。慈禧虽命军机处有大事找醇亲王奕譞,可醇亲王又对慈禧怕得要死,对慈禧百依百顺。军机处在大政国策中的地位被大大削弱,军机大臣们惟慈禧心意是从,慈禧获得了无可挑战的地位。此种局面,在光绪成年执政之后,又将造成无数纷扰,

可以说,晚清乱局,慈禧擅权,实肇始于甲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