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为所欲为
辟雍也经过了修整,但四周仍然是干涸的沟渠,整所建筑也难掩残破。
让秦川没想到的是,这所看起来宛如荒废的太学,里面居然有七八个博士,还有上百学生。
所谓的选拔人才,自有大臣和博士们安排,献帝同样是在一旁充当观众。
选拔场所,就在辟雍建筑群中间的广场之上。
博士祭酒鲁旭从儒生中挑选了四十余人,由大鸿胪周奂、驸马都尉伏完等人,协助献帝进行考核。
这种考核完全凭着主观判断,要说没有猫腻秦川肯定是不信的。
比如考核成绩为上等者,选拔了五人拜为郎中,其中就有一个叫做“伏均”的,长相方面大耳,与伏完颇有相似之处。
再加上姓伏的本来就很少,秦川就算再傻,也能看出这个伏均和伏完肯定是一家人。
甚至秦川还发现,在场的这些博士,竟然全是世袭。
他们每一个都出身于经学世家,每一家都有传承的“家学”。
在这种互相举荐甚至还夹杂着世袭的制度下,整个文官体系,尤其是数量最多的中低层官吏,几乎全是被这些世族所把持。
哪怕是董卓,也不得不考虑到这些家族的影响力。
比如董卓派兵截杀了周氏周忠的的两个儿子,但仍然没有把周奂、周忠等人连根拔起。周奂甚至还担任了大鸿胪,属于九卿之一的高官。
就连周忠,虽然董卓有意打压,但也还保留着御史中丞之职。
由此可见哪怕是擅权到董卓的程度,其实也并不能完全为所欲为,除非打算彻底破坏原本的统治秩序。但是现在这个秩序对董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
所以他一方面对百官施以高压,另一方面也要做出一定妥协。
不过这些事秦川现在也没有动机和资格插手,只和献帝一样在一旁看戏。
接着,周奂等人又选了十五位次第儒生,封做“太子舍人”。
太子舍人是归秦川统辖的官吏,所以这次他才没跑掉,必须跟着来一趟。
“臣不敢领封。”一个儒生却跪下行礼表示拒绝。
“邓泉,你这是为何?”鲁旭向儒生问道。
“水长不才,不敢与秦少傅同府为官。”邓泉低头说道,却用眼角鄙夷地瞥了秦川一眼。
“秦少傅勇冠三军,才华过人,能在他手下做事是你们的荣幸,你何出此言?”周奂也看了秦川一眼,问道。
“呵呵,秦少傅确有勇力,但未必能用在至善之处;至于文才,秦少傅自创陈草,白话撰文……这样的文才,水长不敢苟同。”邓泉脖子一梗,傲然说道。
这个儒生如此大胆,竟敢在这种严肃的场合,当着百官和皇帝的面抨击秦川,让现场一下子沉默了起来。
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在秦川身上,似乎要看他如何应对。
秦川暗自冷笑,邓泉的这番表演,恐怕和在场的某些人脱不了关系。不然的话,邓泉第一句话说完,这些老狐狸就不会再给他一而再再而三说下去的机会了。
不过他对邓泉的抨击毫不在意,自己的官位可不是靠名望得来的,些许贬损对秦川毫无影响。
因此秦川只是面带微笑,并不反驳。
却有一人站了出来,是另一个通过面试也被取为太子舍人的儒生,名叫朱展。
“水长此言差矣。始皇帝时有胥隶程邈,于狱中做了隶书,不仅因此免罪,还被擢升为御史。
就算本朝,也有楷书、行书、草书,凡所创者,莫不是文学大家,由此可见文字并非不可改变。”
“秦少傅能化繁为简,而且自成体系,其才不在程邈之下。”朱展侃侃而谈,反驳着邓泉的观点。
邓泉冷哼道:“秦氏草字怎能和程邈隶书相比?云飞莫要狡言。”
“请看,这是秦少傅所做《汉语》。”
朱展干脆直接拿了一本书出来,向众人出示道:“我已仔细研读过此书。书中所用字体,并不是‘秦氏草字’,而是称为‘正字’。
这正字无论音、形、意都与古字一脉相承,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堂堂正正的一门新字,而且易于掌握,应该广为传习。”
《汉语》印制出来之后,秦川并未做任何保密措施,从雅苑示范新村那边流出一些是很正常的事。
村民购一本书需一石栗米,这个价格相对现在的书籍,其实是十分便宜的。
虽说《汉语》不是经学,但总有些人会收集各种书籍,因此会给村民更高的价格买走一些。
而且前不久秦川还下令将库存教材拿到长安销售,想必现在不仅是《汉语》,甚至《算术》,以及秦川还没来得及亲自教授的《常识》,都应该在长安有所流传了。
司空杨彪上前一步,接过朱展手中的《汉语》,就站在太学广场上快速翻阅起来。
这本书纸质粗糙,颜色发黄,页数也不多,只有薄薄的一册。
不过杨彪越看到后面,神色越是郑重。
随后他合上书籍,问道:“此书不是抄写而成?”
“此书采用‘印刷’之法制成。”鲁旭道。
“印刷?”场中有多半人都未曾听过这种方法。
“印刷之法,即以木版反刻书籍图文,然后刷墨印于纸上。我这里也有用印刷之法印制的《诗经》,太尉是否要看看?”鲁旭道。
杨彪看了看印刷版的《诗经》,问道:“此法是何人所创?”
“这就要问秦少傅了。”鲁旭道:“据我所知,最早使用印刷之法的,就是他编撰的《汉语》。”
“印刷术是我发明的。”秦川脸不红心不跳地承认了。
看来当初偷走印刷版《汉语》的胡拓展,还不算无耻,没有直接把印刷术的发明之功抢到他自己头上。
但印刷术已经被其他人开始应用了,秦川现在就看到了印好的《诗经》,那肯定还有更多书籍在进行雕版、准备印制之中。
不过要是这样能保留下来更多原本失传的古籍孤本,那胡拓展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因此就算有朝一日碰到了,秦川也不打算追究他盗窃技术、弃官逃跑之事。
“秦少傅‘发明’印刷术,功莫大焉。我代天下所有士儒,在此谢过秦少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