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缚鸡之力
“这明明是上林苑之地,我都还没来收地租,什么时候轮到你们了?”秦川道。
还有人欲待继续争辩,其中一人小声道:“他是荆州牧秦将军……”
顿时,凡去年见识过秦川神威的人,全都噤若寒蝉,低头弯腰,就想要悄悄溜走。
“站住。把这些粮食还回去,然后和我们一起去你家坞堡。”罗国栋喝道。
在秦川的注视下,杜氏诸人不敢反抗,乖乖地卸下粮食。
“秦将军,这里还有些之前收上来的……”这群人里面负责记账的管事小心询问道。
“你带着两个人,把之前收的粮全还回去,其他人跟我们走。”罗国栋命令道。
一行人到了坞堡,秦川大摇大摆地随杜氏众人一起进了堡内,径直前往中央小广场杜宾的宅院。
早有堡中守卫飞跑进去通报,杜宾匆匆忙忙迎了出来,在院门口向秦川见礼道:“秦将军大驾光临,杜某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恕罪?”秦川回头看了一眼正在闭合的坞堡大门,说道:“一见我进来,就关上堡门,是何用意?难道你还想把我们关在你的坞堡里谋害了不成?”
“是谁让你们关门的?还不去快快打开!”杜宾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对下人呵斥道。
别说杜氏早知秦川勇猛,哪怕秦川只是手无缚鸡之力,只要有董卓的支持,他们也不敢在自家堡内谋害。
敢于和官兵对抗,是因为那时候他们还相信自己在官场的那些关系,可以支持他们的“正义抗争”。
“秦将军,请入内一坐。杜某这就命人整治酒菜,以作款待。”杜宾邀请道。
“款待就免了,我这次来就是问你,什么时候把赔款给我送过去?”秦川一挥手,毫不客气地说道。
杜宾面露苦色,说道:“我杜家实在拿不出十万石豆麦。”
“既然知道拿不出足够的赔款,那上次俞主薄前来要求你家提供部曲,你为何抗命不遵?我看你不是拿不出,是根本就没想要解决这赔款的事。”秦川语气不善地说道。
“杜某绝无此意。”杜宾连连发誓。
“废话无益,月底之前,我要你把今年的赔款送到石炭坝。到时若是没有,我自会派兵来取。不过军队出动,开销仍需你杜氏承担。”秦川宣布道。
杜宾一脸绝望地道:“秦将军,你就算逼迫我,我也拿不出来啊。去年二三四房,也被司隶锁拿,要求赔偿,族中积蓄为之一空……”
“除了粮,金银也可充抵赔偿。另外,我再给你个机会,现在我需要教师劳役,你可派出族中识字之人前往学习,用劳役抵债。”
秦川打断杜宾的诉苦,说道:“你也可以继续拖延,不过下次来的就不是我了。”
临走时,秦川补充道:“上林苑范围之内的土地,并非你杜氏所有,你不得再派人前往收租,否则别怪我没有提醒你。”
此后两天,杜氏派人送来了一万五千石豆麦和一些金银,还派来了三十名“教师”。
秦川命田丰安排掾吏教这些人先学习《汉语》,眼看到了月底,不能再耽搁下去,秦川就回了长安。
十月初三,秦川迎娶董千秋。
近百辆辎车,浩浩****地从郿坞一路行到长安,并有上千汉军护送。
婚礼上百官齐至,热闹程度远超年初春祭。
一切繁琐礼节,自有老成官吏仆役替秦川安排,他只需耐着性子等待婚礼完成。
夜深,宾客都散了去。
洞房里,董千秋忐忑不安,心脏砰砰直跳,在婢女的陪伴下等待着新郎。
终于,那个高大的男人进来了。
“我该叫你什么?”这是秦川单独与董千秋的第一句对话,他的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
董千秋羞红了脸,不过她早有准备,拿出一张白纸和毛笔,蘸了婢女磨好的墨,在纸上写到:“夫君可以叫我‘千秋’。”
“你能听到我说话?”秦川有些疑惑地问道,同时他注意到了董千秋写的居然是简体字。
董千秋点了点头。
“好吧,不管怎么说,你以后就是我的妻子了。”秦川说道。
虽然秦川并不认为两人之间有“爱情”,但董千秋自身并没有做什么坏事,秦川对她也没什么意见。1
这桩婚姻即使本质上还是功利的交换,秦川同样会认真对待,甚至还觉得给自己解决了一桩麻烦。
至少以后不会再有人来逼婚了——不管是自己人,还是想拉拢自己的其他势力。
不过这个幻想,第二天就破灭了。
“你说什么?你要我纳妾?”秦川不可思议地看着董千秋写的字,感觉十分头大。
董千秋点点头,继续在纸上写道:“千秋本来配不上夫君,又怎敢独占夫君之宠?还望夫君能纳一健全女子为妾,以免遭人非议。”
“这是你自己的想法?”秦川心中暗想,手语是怎么弄出来的?这样写字交流对董千秋来说还是太麻烦了。
董千秋点头。
“此事我自有计较,你不得再提,也不要多想。”秦川严肃地拒绝了董千秋的建议。
原本秦川以为自己的官职就是个闲差,完全可有可无。
结果到了十月中旬,就被抓了去办公。
在百官的建议和董卓的认可下,献帝要开始学着登上舞台。
哪怕是一个吉祥物,也需要不时地出来露个面,表示一下存在。
作为宣示存在感的第一件事,献帝要巡视辟雍,勉励太学的博士和学生,还要从中为自己没出世的儿子选拔一些人才。
这之后献帝还需要主持一次祭天仪式,感谢老天让自己的政权又苟了一年。
这其中巡视辟雍,选拔太子府人才的事,就涉及到了秦川的职权范围,所以他必须要跟随参与,不能在一边摸鱼。
献帝的车架出了南安的大门,往辟雍行去。
原本辟雍附近的贫民窟,经过秦川的招揽和杜氏的驱使,已经减少了上万人。现在又为了献帝出巡进行了清理,拆掉了大片的土屋和窝棚。
道路也垫了黄土,洒了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