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理革命

黄金是毒蛇,夫妻是冤家,儿女是讨债鬼?

过去佛教一提到金钱,就说“黄金是毒蛇”;一提到夫妻,就说“不是冤家不聚头”;一提到儿女,就说是“讨债鬼”。其实,佛教不完全是否定钱财,净财也是弘法修道的资粮;佛教并非不重视伦理,而是积极倡导人伦道德;佛教不是批评家庭爱欲,它更倡导建设和乐净化的家庭关系。所以,我觉得,如果让在家信众把黄金看成毒蛇、把夫妻视为冤家、把儿女看作讨债鬼,那么他还能拥有什么呢?这反而会让一般人吓得不敢亲近佛教。

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改良佛教,让大家了解黄金不是毒蛇,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甚至“用之有道”,能把钱财用在有用之处,也是功德善事。何况西方极乐世界不也因为黄金铺地、七宝楼阁,人们才欣然往生的吗?为什么佛教还要说财富是丑恶的、不好的呢?

佛光山传授国际万缘三坛大戒(陈碧云摄,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至于夫妻相亲相爱,这是人伦之间重要的事情,就是佛陀,他也重视人伦关系,不但为父担棺、为母说法,还特地开设方便法门,让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出家成为比丘尼。再说,佛教里有七众弟子,除了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是独身,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受持五戒、菩萨戒,是可以有居家生活的。怎么到了现在,却演变成居士们一来到佛门挂单,马上就有人把先生带到东边去,把太太引导到西边去?佛门对于恩爱的夫妻,不是应该鼓励他们“有情人相聚”,为什么硬是要把人家拆散,才觉得是对的?难道夫妻人伦是丑恶的事吗?既然佛陀都允许在家信众受持五戒、菩萨戒了,为什么我们要更加严厉地对待他们,而不遵照佛陀重视家庭伦理的初衷?

甚至儿童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在佛经里也有许多讲述“四小不可轻”的事例,为什么我们还要将儿女说成是讨债鬼呢?难道他们将来不可能为社会担负起重大的任务吗?所以我觉得,为了佛教,应该大声疾呼的第一声是:重视家庭人伦!

人生是苦

对一般人来说,好像信仰了佛教以后的人生就是苦的,因为到处听到的都是人生是苦,这里也“人生是苦”,那里也“人生是苦”;其实,佛教不完全是讲苦的,它是更注重喜乐的,佛经里不是也讲极乐世界,讲欢喜的菩萨、喜乐的菩萨吗?甚至弥勒佛不也是主张“皆大欢喜”吗?为什么佛教还要一天到晚都讲苦呢?所以,我觉得佛教应该强调喜悦的生活、喜悦的心理、喜悦的人生。

四大皆空

佛教讲“四大皆空”,天也空,地也空,你也空,我也空,一切皆空,这对一般初学的信徒来说,实在是太可怕的事了。在我了解,佛法讲“空”,是建设“有”的。例如:茶杯空了,才能装茶;房屋有空间,才可以住人;眼耳鼻舌空了,人才能存在。

为了阐释这个道理,我曾做了一副对联:“四大皆空示现有,五蕴和合亦非真”,以此说明佛教的“中道”思想。

无常

佛教里讲起“无常”来,都说世间无常、生死无常,也就让一般人如“闻虎色变”般惧怕无常。其实,无常不完全是消极的,好的固然会变坏,坏的也能变好。例如:我愚笨,多读书就会变聪明;我贫穷,多勤劳自然可以致富,只要效法《阿弥陀经》里的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坏的事情也可以修正变成好的。

那么,既然“无常”具有积极的一面,可以让人生因为改变而充满希望,为什么我们还要恐惧于“无常”呢?

放生

佛教提倡“放生”,诚然,放生很重要,但是现在佛教徒让“放生”沦为“放死”的习惯而不自觉,实叫人感慨。例如:某人要过寿了,他说:“你捕鱼来让我放生吧!”某人要结婚了,他说:“你捕鸟来让我放生吧!”结果,鱼在鱼篓里,还没来得及放生,就不知死了多少,这罪业该由谁来负担呢?你硬是把鸟儿捕来,拆散人家的家族,甚至让它在鸟笼里飞飞撞撞,还没放生就已经死亡,这罪业又该由谁来承担呢?

所以,我认为“放生”者,就是要重视生态,给予众生一个无有恐怖,安全无虞的环境。比方不在溪河垂钓、不虐打动物,对生命不残杀、对生态不破坏等,就是最好的“放生”。

不过,佛教以人为本,在“放生”之上,更应该提倡“放人”,能够给人生路,给人因缘,能够帮助别人,让人获得幸福,才是积极的“放生”。

寺院建放生池,表示佛教重视生命、尊重生命。图为佛光山放生池(陈碧云摄)

三好

很多人一听到身口意“三业”造作贪嗔痴“三毒”,就感觉非常可怕,加上对于佛教提出的对治方法戒定慧“三学”,感到曲高和寡,不容易做到,因此,尽管学佛多年,贪嗔痴烦恼还是未能减少。

对此,我觉得,为什么佛教不从积极的意义上去宣扬佛法,而要在消极的意义上打转呢?与其说“三业”,不如说我们来奉行“三好”,身做好事、口说好话、心存好念,就不会造作恶业;没有恶业,自然也就没有贪嗔痴了。

不要让阿弥陀佛代替我们报恩

佛门里有一种现象,无论信徒做了什么善事,大家都是对他说:“菩萨会保佑你!”“阿弥陀佛会保佑你!”这种说法,我认为是错误的。为什么人家护持我们,我们自己不报答,还要把责任交给菩萨、交给阿弥陀佛去回报呢?我觉得,佛教里这许多不公平的事情,都应该要革新。

手书“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

因此,过去我在佛光山兴建佛光精舍时,为了报答对佛教界有贡献的长老大德,特地保留了房间给他们。曾任“中国佛教会”秘书长的冯永桢、监狱弘法二十多年的赵茂林、在教界享有“湖南才子”之誉的张剑芬、护持佛教不遗余力的孙张清扬女士等,都曾经在此居住过。甚至我在美国西来寺也备有几间房子,感谢《觉世》旬刊创办人张少齐老居士等人,接受我的供养,完成了我要回报佛教耆老的心愿。

皈依三宝、受持五戒

皈依三宝是民主与平等,受持五戒是自由与尊重,意义非凡,为什么现在佛教徒要把皈依三宝变成只有拜师父呢?为什么要把受持五戒变成只有消极的不可杀生、偷盗、邪**、妄语、饮酒吸毒呢?

其实,皈依三宝是表示我信仰了佛教,愿以佛法作为人生指南,而不是拜某人为师父;受持五戒是信仰的实践,做人的根本道德,其本质在于不侵犯而尊重别人。例如:不杀生,是不侵犯别人的生命,更要积极地护生;不偷盗,是不侵犯别人的财富,更要尊重他人的财产;不邪**,是不侵犯别人的身体,更要尊重他人的名节;不妄语,是不侵犯别人的名誉,更要宣扬他人的美德;不饮酒、吸毒,是不损害自己的理智,从而不伤害别人,更要尊重自他身心的健康。

关于佛教的教理,历来解释是错误的、违背佛意的,还有不少。就如社会上批评人常用的一句话“胡说八道”,八道,本来是指佛教的“八正道”,是八种修行之道,但是佛教初传的时候,经过西域胡人驻扎的地区,或许是因为胡人语言能力不够,对“八道”了解的深度不够,无法清楚表达意义,在大家听不懂的情况下,也就姑且称之为“胡人说八道”了。只是后来变成“胡说八道”一词,就带有一点歧视的意味。

不过,现在的佛教不仅是胡人说“八道”,全世界有佛缘的人也都在讲“八道”,但谬解佛理的情况却不能说没有。在此我只约略先将其中合乎人间佛教性格的义理问题,列举几条说明,但还没能做深入的阐释,希望未来能有一本专书,把太虚大师的“教理革命”再发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