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如何实践生活上的信仰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以及人我之间的相处,因此如何使我们的生活合理化,是十分重要的事。

(一)衣食上的信仰实践

作为一个佛教徒,对于怎样穿衣,怎样吃饭等生活上的琐事,必须有所认识。佛教并没有要求每个信徒一定要苦修,当吃,要吃得饱;当穿,也要穿得暖。只是除了生活所需,在饮食服饰上,不应该过分奢侈、浪费。

《杂阿含经》卷四十二上记载:憍萨罗国的波斯匿王因为身体肥胖,每次顶礼佛陀时,总是气喘如牛,佛陀教他以少食为汤药的长寿之道。因此,波斯匿王特地叫一位侍者在他吃饭的时候,站在身旁唱佛陀所教的“节食偈语”,提醒他不能吃得太饱。佛陀的偈子是:“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康。”意即能够节食的人,就可以获得健康。对于衣与食,我们应该相信“少食为汤药,朴素为清高”的道理。

(二)工作上的信仰实践

佛教徒对于工作,应该负责勤劳,并有服务的精神。百丈禅师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表现了对工作的热忱与服务的精神,他的勤劳给予后辈学子很好的榜样。六祖惠能大师于五祖处参学时,躬操舂碓,苦作供众,遂有传法之美事。道亮律师为大众做了六年舂粟的苦役,后来成为一代律师。

我从小就是受苦劳的出家人,童年出家,即领行单——行堂、司水等杂务,从工作里面,我对佛法、对人生,增加了很大的信心。因此,我一直提倡“工作是神圣的,服务是伟大的。”经中所谓“工作是道德,服务是幸福;懒惰是罪恶,空闲是堕落。”即是这个道理。

(三)处世上的信仰实践

佛法讲究人际间的相处之道。有很多人所以感到苦恼,都是由于人际间的不协调。协调人际间的关系,行四摄法是最好的法门。所谓四摄法,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不论我们布施的是金钱、财物,或力量、言语,都能使别人欢喜,而利于彼此的往来。说赞美他人的话,做有益于他人的事,表示与他是平等地位,和平相处,这些都是处世接物的妙方。

佛经常教我们要广结人缘,不侵犯他人,不辜负他人,并且多多给人方便,因为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不侵犯他人,他人才乐意与我们交往。作为一个佛教信徒,对于佛陀所教示的处世之道,应深切地去体会并确实地去践行它。

(四)善恶上的信仰实践

一个人生存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上,对于善恶,应该具有辨别的判断力。俗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对于自认为是不足轻重的善恶行为,尤应谨慎小心,所谓“滴水虽微,可以穿石”,学佛的人,对于善恶要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唐朝有位大文豪白居易,有一次,他去请教鸟窠禅师:“什么是佛法大意?”

鸟窠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一听,轻蔑地说:“这么简单的道理,三岁小儿也懂得。”

鸟窠禅师说:“三岁孩童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我们自己反省一下,是不是无论大小的恶事,都能够丝毫不去犯着,且又能奉行一切大小善事呢?因此,对于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七佛通偈,应该要信受奉行。

(五)理智上的信仰实践

一个人不论信仰什么,都须先透过理智的抉择,透过理智抉择的信仰,才不至于迷信。公元15世纪时,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使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发现地球绕着太阳转,因而支持和发展了地动说,此学说与天主教创世纪的上帝创造世界的说法互相抵触,故而触怒教皇,将他逮捕下狱,令其改变说法,但是当伽利略熬刑不过,要执笔改书学说时,又愤然掷笔道:“我现在还感觉得出,圆圆的地球正在转动着。”这就是透过理智的信仰,即使死难当前,也要坚持自己所相信的。

(六)信仰上的信仰实践

有人问:“佛教的信仰,是以什么程度来定标准?”以大乘佛法而言,想做菩萨,必先“十信”具备。而修行菩萨的信心,要经过一万大劫,才能将信心完成。如以小乘佛法来说,则分四个阶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罗汉。初果罗汉的标准,首先必须对三宝不坏信仰;如能做到对三宝不坏信仰,就是初果罗汉了。

所以我们的信仰,不可以为感情所变动:女朋友是某教徒,因你深爱着她,故而改变信仰,跟随她去信某教了。信仰也不能为金钱所引诱:事业失败了,有人以月俸数万元,邀你到某教会做事,为了职业,你改信了某教。信仰也不能为名位所迷惑:有人以帮助你竞选,要你当选后与他同一信仰。信仰也不能因他人以恐吓手段来威胁你,而不敢再信仰自己原有的宗教,跟着他妥协了。

以上这些用感情**、金钱买动、名位拉拢或恐吓而可以转移的信仰,都是靠不住的。真正的信仰,对于三宝要像初果须陀洹一样做到不坏信仰,才能获得信仰上的利益。《南传藏经》说:“有信仰的家庭,生活就有诚实、真理、坚固、布施的四种道德。”有了这四种道德,则可“现在与未来,无忧无怖”。一个人如果能对生死无有忧怖,就是对佛法已有净信——清净的信仰。如《金刚经》云:“若人能一念生净信者,是人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孙中山先生说:“佛教为哲学之母,救世之仁;研究佛学可以补科学之偏。”梁启超说:“佛教的信仰,是正信而不是迷信,是兼善而不是独善,是住世而非厌世,是无量而非有限,是平等而非差别,是自力而非他力。”古圣贤哲对佛教的认识,以及对佛教信仰的肯定,更能证实佛法的正确性、普遍性、长远性。而我们坚定自己对佛教的信仰之后,还须于生活中落实、运用,才是真正了解佛法的意义与价值。

1978年10月16日讲于“国父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