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不求深而肤浅

过去印顺法师曾与我讨论有关青年缺乏养深积厚的问题。我对他说:“现在的青年,在佛学院读了几年书,就急着想回去寺庙当住持,没有过去大丛林中求深求厚的精神。”他对我说:“过去的人,生活艰难,要成为一位法师,非得经过十年以上的积养不可。现在的人,生活太容易、太富裕,学了几年佛法,马上成为法师,可以收徒弟、掌管寺院、受人供养。过去的佛学院少,要有成就,非得经过一番潜修不可,现在做法师容易,做住持也容易,很少有人愿意花费十年以上的时间来学习。”

现在台湾的佛学院如雨后春笋,而历来毕业的人,更如过江之鲫,但是有几个人是真正有成就的?而愿意花时间求深求精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例如几十年前在狮头山闭关六年的会性法师,狮头山元光寺极力邀他担任住持,但他不肯,跑到乡下隐居阅藏,成为当时本省年轻一辈的青年楷模。

现在大部分的青年都太肤浅,不愿求深,所以成不了大器。在高寒地带的树木,成长缓慢,年轮非常密集,所以质地坚硬,是建屋造桥的好材料。青年们若希望未来能有所成就,能出人头地,现在就必须培养这种积极的态度。做学问不比学技术,两三年便可技艺超伦。佛法是人生的学问,是生生世世的大事,不是学了两三年,就能有成就的。菩萨尚有十地精进,更何况我们凡夫?所以青年们学佛法要下功夫,求深求厚,不能操之过急。

以上仅约略举出青年的八项毛病。医生知道病人所患的疾病,并非主要目的,如何使病人百病消除,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青年们知道了自己的毛病,接着就要用心改正。去除毛病的方法,就是把“不”改为“要”,即:“要耐烦”、“要落实”、“要回头”、“要认错”、“要着意”、“要发愿”、“要行慈”、“要求深”,以佛法的镜子来端正举止,以佛法做导师,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身体上的毛病,只要对症下药,便能治疗,而精神上的毛病不容易根治。佛法的八万四千法门,是最好的药方,青年要好好把握这剂良药,自省奋发,使自己成为健康的人。

1977年6月22日讲于佛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