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1
教材分析
【训练内容】
这个练习共安排了五道题目,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 语文与生活。
2. 诵读与欣赏。
3. 写好钢笔字。
4. 口语交际。
5. 学写毛笔字。
【训练重点】
1. 语文与生活。
本题是有关汉语拼音中的轻声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轻声在普通话里有一定的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学会在不同的语境中读、用含有轻声的词语。
本题设计为三个部分。教学第一部分时,教师先针对本单元所学诗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妻子”的读音让学生读题,由于课文刚刚学过,学生一般会认识到“子”不能读轻声。教学的重点是由此引入到轻声的复习和教学,教师可将以前学习的轻声的有关知识做一个复习小结,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知道轻声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第二部分安排了六个词,这六个词由于词尾读或不读轻声而各自产生两个词义或词性不同的一组词。这里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区别出不同点以及了解产生不同的原因。第三部分的教学是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理解词语在句中的词义和词性,再选择用或不用轻声的词语。具体教学时,教师要适时进行小结,学生基础较好的可以提一提古今字词的读音和用法的区别。此外,教师可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找一些这样的词语,把学习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
2. 诵读与欣赏。
本题安排的是著名词作家乔羽为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所写的会歌《爱我中华》。这首歌传唱很广,真切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爱我中华”的思想情感。本题的教学旨在通过对本单元的一个重点训练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教学后,进一步认识、了解祖国,同时也通过诵读帮助学生积累,丰富语言感知。
这首歌词刚健、有力,情感丰富。教学时,应让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能够欣赏到歌词中饱含的情感。对于整首歌词,让学生大致了解意思即可,不须多讲,更不要旁征博引。学生读得多了,背得多了,慢慢就能理解并欣赏。引导学生欣赏时,要注意歌词的音乐性,让学生由音到义来欣赏。
3. 写好钢笔字。
本题旨在训练学生在看清行款布局、每个字的间架,仔细琢磨每个字结构上的特点后,再进行描红。该题选自本单元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示儿》。教学时,先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特别要注意古诗的行款布局和“家祭”、“乃翁”等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每个字在格子中的位置、大小、间距及和其他字的搭配。注意到以上这些以后,要求学生认认真真地按课本上的格式和排列顺序进行描红。教师应注意把指导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的行款布局和写字时的起笔、运笔、收笔上,同时要注意纠正学生写字的姿势。
4. 口语交际。
本题通过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任选一个自己了解的民族,向同学们作介绍。旨在通过介绍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更多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民族。教学时,可让学生课前做些准备。学生在作口语交际时要注意有条理、有重点地介绍,可以较全面地介绍,也可有侧重地介绍。训练时要注意口语表达的语气、语速、语调。每次介绍后,教师应要求学生互相交流看法,以达到让大家共同提高的目的。
5. 学写毛笔字。
本次练习安排的例字是:陪、将。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属于左窄右宽型,右半部分是主要部分,占整个字的三分之二。
“陪”字的左半部分应写得窄而长,让右边多一些空间。横撇弯钩顺锋起笔,向右中锋行笔,至转折处略顿,提笔向左下撇去,再换锋向右下渐按运笔,呈弯势,驻笔,提笔向左上出钩,不能写得太大;竖画用垂露竖,挺直微向右倾,以求左右相向。右边尽量与左半部靠紧,上下两部分的中心要在同一垂直线上。上边的“立”字两点、两横的写法要有区别,后一横要写在中线上,略微长一些;下面的“口”的外形为倒梯形,不能写得太大,宽度与“立”的最后一横相近。注意左右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底部不齐平,左边略低。
“将”字的左半部以一垂露竖为主。竖画要写得挺拔有力,两点处于竖的中上部,其中提点要提到竖画上,但不要与竖画交叉,注意提的斜度要适中。右边整体上紧下松,重心与左边对齐。上半部“夕”字要写得扁一些,第二笔横撇的撇不宜写得太长,不能与“寸”分开。“寸”的竖钩应与上面避让,竖钩与长横交叉上面出头部分不能太长。左右底部可以齐平。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 学习轻声。了解同样的词,词尾读不读轻声所产生的意思就不相同。
2. 通过诵读积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 用钢笔描红一首七绝,注意整体布局。
4. 通过口语训练学会有所侧重地介绍一个民族。
5. 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时间安排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 教学第一部分。
(1) 教师要求学生读题。
(2) 教师让学生分角色演示题中的生活场景。
(3) 教师要求学生回答题中的“妻子”该怎么读,为什么。
(4) 学生给出答案。
(5) 师生小结(用以导入第二部分教学)。
2. 教学第二部分。
(1) 教师在小结的基础上让学生读题。
(2) 学生得出结论:由于词尾读或不读轻声而各自产生两个词义或词性不同的一组词。
(3) 学生说出每组词的意思的不同。
3. 教学第三部分。
(1) 让学生读题中的四个句子,了解具体的语言环境。
(2) 读每个句中加点的词和括号里的不同读音,了解它们的意思,辨别它们词义和词性的不同。
(3) 教师再次让学生仔细阅读四个句子,尝试选择正确的读音。(学生交流,教师指导、订正)
(4) 教师评议,师生小结。
二、 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 诵读。
(1) 学生读《爱我中华》,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2) 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 学生朗读全文,做到熟读成诵。
(4) 在熟读背诵的情况下,学生试着说出歌词中蕴含的思想情感。
(5) 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 欣赏。
(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所学课文理解歌词的意思。
(2) 引导学生找出歌词中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句或几句话(“爱我中华”),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 让学生联系自己对祖国的情感来说说自己读过歌词后的体会。(教学时注意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领会、欣赏把感情融入到具体描写中去的方法)
三、 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 指导。
(1) 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 要求学生朗读这首诗,指明这是刚学过的陆游的七绝《示儿》。
(3) 引导学生观察古诗的书写格式。
(4) 教师重点指导“家祭”、“乃翁”等词的笔画和间架结构以及整体布局。
2. 练习。
(1) 学生练习描红。(注意题目在行中的位置)
(2) 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 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 反馈。
(1) 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 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四、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 审题。
(1) 启发谈话: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多注意收集有关的知识,并向别的同学介绍。
(2) 指名读题,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 指导。
(1) 教师指导学生准备好说话的内容。
(2) 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民族用几分钟的时间做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3) 分组练说各自的介绍内容。(各组学生对介绍情况互相提出意见,进行交流)
(4) 每组推荐代表上台演讲,师生评议。
3. 反馈。
(1) 指名上台进行口语交际。(师生共同评议演讲者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口语表达的语气、语速、语调等是否得当)
(2) 评议小结。
五、 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 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是“陪、将”。
2. 指导。
(1) 学生读帖,试着小结写好“陪、将”的要点。
(2) 教师范写,讲解“陪、将”的结构特点和写法。
3. 练习。
(1) 学生仿照课本来写,教师指导。
(2) 学生再次练习,注意基本笔画的位置。
4. 反馈。
(1) 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 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精彩片段
(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师:(小结第一部分)好!《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我们刚学过,大家都知道“妻子”的“子”不读轻声,这是由于“子”在这里是“子女”的意思。并不是所有的词尾是“子、儿、头”等都读轻声。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词,它们的词尾既可以读轻声,又可以不读轻声。下面大家看看第二部分的六对词,然后说说它们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生:(看第二部分)
师:下面谁来说说这几组词的特点?
生: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六个词的词尾读和不读轻声各自形成一对意思不同的词。
师:回答得很好。这几个词都是由于读和不读轻声而产生不同的意思。那么,你们能说说每组词不同的意思吗?
生:我知道“老子”的词尾不读轻声时,他说的就是我国春秋时的著名思想家老子,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如果词尾读轻声,它表示的就是“父亲”的意思,或是一些人的狂妄的自称。
师:他说得太好了。像“老子”这样“子”字不读轻声的人名的例子在我国古代还有很多。谁还能举出一些例子?
生:还有“孔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
生:还有“赵简子”。我是在课外书中读到的。
师:真不错,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在我国古代为了表示对某一个男子的尊称,就称其为某某“子”,它们都不读轻声。
生:像“老子”这样读轻声的词在我们生活中也很多。像“儿子”、“老爷子”、“孙子”……
师:对!“孙子”读不读轻声的情况和“老子”一样。像这样的情况如果读得不对是会闹出笑话的。
(学生会心地笑了)
师:下面接着说说其他的词。
生:……
【评点】 这个片段的教学突出了语文学习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中无论是老师的提问还是学生的回答都和学生的课内、课外生活有关。这样既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又激发了他们继续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热情。因此,我们都应努力把语文学习向学生熟悉的生活和课外延伸,力求让他们自己有所发现。
(倪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