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读书时,视觉是阅读活动的发端,从一开始就决定着阅读活动的效率。许多读者,特别是中小学生,往往因为看书的过程中有着种种不良的习惯,而造成阅读的困难,影响了阅读的效率。因此,必须注意培养正确地运用视觉机能的良好习惯,从而挖掘每个读者的视觉机能的潜力,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同时,大脑的活动能否同眼睛的活动配合得协调,大脑对眼睛的指挥是否恰当、合理,大脑各神经中枢在阅读过程中相互配合与协调的状况等,都是影响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的重要因素。

另外,读者在阅读时的身体(健康、体力、姿态等)状况、持书的姿势和翻书的方法,也和提高阅读速度与阅读效率密切相关,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下面,我们就从生理学角度来探讨快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一、阅读过程中的眼球运动

阅读的通俗说法就是“看书”,因此,视觉器官的生理功能正常(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眼疾经校正之后)是阅读的前提和基础。阅读时,首先要用眼睛摄入文字的光学信号,进入眼睛的光线由晶状体聚焦在视网膜上。视网膜是大脑皮层的延伸,视觉信息以极快的速度就能传达到大脑进行处理。

看,是阅读的前提和基础。但这种“看”绝非随便看,而是一种凝神注视,在看的过程中眼睛对文字符号进行感知,然后再由传导神经把看到的信息传达到大脑,在大脑皮层的神经网络中进行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在看书时,眼睛不但要盯着不放,而且要以一定的速度往前移动,只有在眼动和眼停的不断变换过程中,文字符号才能转换成为“声音”、“图像”、“人物”、“事件”和“道理”。因此,分析阅读过程中“看”的各种因素,就成为提高阅读效率、改善阅读技巧的重要理论课题之一。

根据眼动仪的测试,阅读时人的眼球并非连续不断地移动,而是做不均匀的忽动忽停的快速跳动。这种快速的眼球运动叫做“眼动”。在迅速的跳动中间,存在着时间稍长的停顿。这种停顿在阅读学上称作“眼停”,也叫做“注视”。也就是说,如果眼睛要把东西看清楚,就必须固定地对准某一东西。这种方式,就像照相时需要把照相机举起来对准拍照的目的物一样。比如,为了要拍一张横向运动的车辆的照片,照相机就必须随着车辆运动,这样所得到的车辆图像才是清晰的,而背景则是模糊的。

由于纸上的文字是静止的,所以,人们看书的时候,眼睛也必须保持相对静止。但是,看书时要连续看许多文字符号,眼睛又不能不动。这显然是个尖锐的矛盾。因此,只有按照动、静的顺序合理安排眼睛的动作,才能解决矛盾。为了看清楚一个文字符号或一个词组,眼睛必须静止;而后又必须迅速转移,以便看清楚下一个文字符号或词组,看时又要静止;如此循环往返。因此,眼睛必须接受一定的训练,不是连续的扫描,也不是间断地去看,而是动静结合地有规律地运动。

阅读时,读者依靠眼球跳动看书,是阅读过程中视觉过程的基本特征。根据眼球测动仪的测定,阅读中每一次眼跳的持续时间约为0.02~0.05秒,其中,在一行之内的眼跳时间约0.02秒左右,换行时的眼跳时间约0.05秒。这样,整个阅读过程中95%左右的时间,眼球是不动的。也就是说,只有在跳动之间的注视间歇里,视觉器官才能接收到信息。这一瞬间,犹如照相机开启快门的曝光,注视点放在什么地方,注视时间控制在多长的时间内,注视的焦点和范围与意识的焦点和范围是否同步,是设计所有阅读技巧的视觉基础。

在阅读过程中,眼睛的注视不仅从一个点移到另一个点,有时因意义不明了或未看清楚,也会倒退到原注视点,以便对不同位置上的字、词进行综合的理解、记忆,或寻找遗漏的信息。这种逆向返回运动,阅读学上叫做“回视”或“回跳”。回视次数越多,注视次数和耗费的时间也必然增多。

与回视相近似的情况,还有扫视,又叫做“行间移动”,是眼动的特殊情况。阅读时的扫视,是从一行文字的末端移至下一行文字的开端的眼动。

了解阅读过程中眼球运动的状态,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认识阅读活动的生理机制,为科学地进行阅读训练,培养正确的高效率的阅读技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供依据。

美国阅读心理学家古德·伊洛费认为,造成阅读速度慢的主要因素,有关眼球运动的有三点:一是注视的次数过多;二是每次注视时间过长;三是回视过多。这些已经成为许多阅读学者研究的共识。因此,我们只要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减少注视次数,缩短每次注视的时间,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回视,就可以使阅读速度得到提高。如果能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形成快读的能力,当然,这仅仅是一个方面。

二、阅读过程中的视知觉范围

快读能力还包括一个与视觉有关的重要方面,就是尽量扩大每次注视时的视知觉范围,有的阅读学家又叫做“扩大视读野”。这是从眼球内部来研究阅读过程中的生理机制。

人的每一只眼睛背部,有一个视网膜,这是一块指甲盖大小的地方,它包含着15000万个独立的光感受器,这些光感受器每秒钟可以接收和处理数万亿个光子。英国快速阅读和记忆专家托尼·巴赞认为:“像大脑一样,眼睛的力量比我们所觉察到的要强得多。我们现在知道每只眼睛每秒钟有15000万个能接收数万亿光子的光感受器。仿佛‘砰’地一下,我看见了一座山的景色,我能在一秒钟内把它整个摄入。因此,普通书本中一页内容就更简单了。只是我们没有学过怎样将这些同样的视觉技能应用于阅读。”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人眼的视觉对光的强度有极低的感觉阈值,也就是说它的感受性是非常高的。瓦维洛夫的实验表明,人眼能对7~8个光子起反应产生视觉,要使一个视觉细胞兴奋,则只需一个光子。从能量来说,视觉刺激的阈限值,对波长为500毫微米的光来说,约为5×10-13小卡,经过换算可知,1烛光的光源,在距眼1米的距离处,每秒发送到眼睛所在处1平厘米内的可见光的能量约为2×10-7小卡,要把它的能量变成5×10-13小卡,必须把它放在距眼200公里远的地方。由此可见,人眼的灵敏性之高是我们常人难以想像的。

我们在读书时,文字是以光波的形式反映到视觉神经上的,因此说适宜的视力是快读的重要条件之一。大多数人的视力是在1.0~1.5之间,患近视、远视或散光等眼疾的人也多数都能通过眼镜矫正到这一范围内,所以,绝大多数的人视觉阈限是能够满足快读的要求的,只要有意识地进行正确的训练,都是可以进行快读的。

我们已经说过,在阅读过程中,注视时间约占95%,而眼跳的时间仅占5%左右,由此可知,阅读速度快慢与眼跳的时间关系不大,而主要取决于在一次注视时间内所感知字数的多少。如果一次注视感知的字数多,阅读速度就快;反之,阅读速读就会慢。

一次注视时所能感知的字数,叫“视知觉范围”,也叫“视读野”,还有人叫“视距”或“识别间距”。人们看物的目光,主视区(清晰区)为15°,经过训练,最大的视力区(清晰区加余光区)可达35°。这种努力扩大视读野(也称为视距)的训练,对以“整体认读”为其特征的快速阅读,意义尤为重大。据专家测试报告:人眼认知文字的“视距”,一般为一二字,三四字,多的可达六七字。可是,经过训练,视距却可以继续扩大,致使阅读由点式(以字、词为认读单位)变为线式(以句或行为单位),甚至变为面式(以数行或整页为单位)。

在阅读过程中,有两种感知方式:

其一是合成式感知,即一次注视只感知一个字或一个词,一字一顿或一词一顿地来阅读,然后合起来再理解其中的意义。显然,这种感知方法有三个缺点:一是注视的次数多,花费时间长;二是字和词都不能表示完整的意义,影响理解;三是这种阅读方法视觉接收信息的节奏过慢且过于零散,与大脑思维活动的节奏差距太大,也影响记忆的效果。现在大多数人之所以阅读速度慢,理解和记忆效果差,这也是主要根源之一。

其二是整体感知,即一次注视一个短语或一个短句,整体性地理解它的意义。这种方法减少了注视的次数,也加快了理解,还使视觉接收信息的节奏和大脑思维活动的节奏趋于协调,减少大脑思维活动的“空转”现象,记忆效果亦能增强。显而易见,这种整体感知的方法既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阅读速度,又可以提高理解记忆效果,才是真正符合人的生理特点的阅读方法。

那么,人的视知觉范围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潜力可以挖掘呢?实验结果表明,在0.1秒时间内,未经训练的成人一般能够感知6~8个黑色圆点或4~6个彼此不相联系的外文字母,也就是说,一分钟可以感知到4200个点或者3000个不同的字母。如果我们把一个汉字或一个字母看作一个点的话,那么,一分钟就可以看到3000~4200个字。注意,这是未经过训练者的能力。

早在半个多世纪前,美国空军的心理学家和战术教育家用速视仪对飞行员进行的训练证明,他们可以在1/500秒的时间辨别同时出现在屏幕上面的四种不同型号的飞机轮廓;紧接着心理学家和快读学家的实验也证明,经过训练的普通人也可以在1/500秒的时间辨认4个不同的英文字母。这样换算,一分钟即可辨认120000个英文字母。根据统计,英文单词的平均字母数为6个,也就是说,经过训练的人可以在一分钟辨认20000个英文单词。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推测。

所以,对于快读来说,扩大视知觉范围要比加快眼球运动速度更为重要,如果这两方面都加以正确的训练,同时提高,就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为了提高视觉的感知效果,还必须讲究阅读的环境和卫生。首先是对光线的讲究,阅读照明度应控制在250至1250勒克斯之间,防止过亮过暗。其次要注意眼睛的保护,眼睛和读物的视距调节在38至59厘米之间,目不转睛之间眨一下眼;连续阅读一小时左右,闭一会眼,以防过度疲劳。第三要注意视幅的开发,充分利用眼睛的周边视觉,扩大眼睛注视的余光区;眼停次数的多少,眼停视幅的大小与眼停时间的长短,直接决定阅读的速率。第四要注意扫视与注视的合理交替,无论哪一种(寻觅型、S字型、斜线型、垂线型)扫视模式,都随注视的识别幅增大而加快,二者配合将大大提高视觉的信息摄取效率,这样,才能确保眼睛“窗户”的阅读功能,使高效率的阅读得到保障。

三、人的思维器官——大脑的潜力

人的思维器官是大脑,健全的大脑是阅读最主要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对读物的理解和记忆。人类的大脑像沉睡的巨人。近年来,医学、生理学、脑科学、心理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神经学、数学、哲学、教育学和思维科学等许多学科的研究都证实,人脑的潜力远远比通常所想像的大得多。常听人们说:“我们平均只用了自己大脑能力的1%~10%。”即使是这样估计,也可能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越来越多的事实和研究都证明,我们对大脑能力的运用甚至小于1%!这就是说,人的大脑潜力还可以大大挖掘。快速阅读法,就是挖掘大脑潜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人脑的复杂结构使它具备快读的潜力。人类的脑是由大脑、小脑和连接大脑、小脑之间的间脑、中脑和延髓构成,其中大脑还区分为旧皮质和新皮质,人类所特有的高度智慧,就是靠大脑表面非常发达的新皮质(皮层)来控制和实现的。人脑的最重要功能就是它能进行思维活动。生理解剖学上的许多实验表明,脑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功能。顶叶下部和额叶以及枕叶邻近部位的皮层是负责阅读活动的,这部分叫做视觉性言语中枢,在其前方与其相邻的是听觉性言语中枢;而运动性言语中枢和书写中枢则在额叶上分布。

人脑重量约1350克,大约由1000亿个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构成;大脑皮层面积达2200平方厘米,由150~200亿个神经细胞与神经纤维组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分为细胞体和细胞突两部分。各个神经细胞发生的突起的数目、长短和分支也各不相同,长的突起可达1米以上,短的突起则不到1毫米。神经元之间通过细胞突互相连接,细胞突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其中较长的突起叫轴突,较短的突起叫树突。

各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的部位叫突触,其数量是相当惊人的。根据测定,在大脑皮层的一个神经元上,突触的数目可达3万以上。整个大脑的突触的数目约在1014~1015万亿之间。因此,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罗伯特·奥恩斯坦因教授在《奇妙的大脑》一书中指出,人的大脑内部神经细胞做不同连接的可能数目也许比宇宙中的原子数目还要多。

英国快速阅读和记忆专家托尼·巴赞在《怎样使你的大脑更灵敏》一书中写道:“有人曾计算过全世界整个电话系统网络,要是拿它和人的大脑比较,这个电话系统相对于大脑的体积来说,就像一粒普通的豌豆那么大。”

神经元的组合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一个神经元可以通过神经纤维与许多神经元建立联系,使得一个神经元的信息可以直接传递给许多神经元;不同部位、不同区域的神经元的神经纤维末梢也可以会聚到一个神经元上,使来自不同方面的信息集中起来。

神经网络的复杂性和多样化,不仅仅在于神经元和突触的数量大、组合方式复杂和联系广泛,还在于突触传递的机制复杂。托尼·巴赞1990年在英国马娄市接受《学习的革命》作者之一戈登·德莱顿的采访时说:“人脑是由亿万个脑细胞构成的,每一个脑细胞就其形状而言就像最复杂的小章鱼。它有中心,有许多分支,每一个分支有许多连接点。几十亿脑细胞中的每一个脑细胞都比今天地球上大多数的电脑强大和复杂许多倍。每一个脑细胞与几万至几十万个脑细胞连接。它们来回不断地传递着信息。这被称为迷人的织造术,其复杂程度和美丽程度在世间万物中是无与伦比的。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

已经发现和阐明的突触传递机制有突触前兴奋、突触后兴奋、突触前抑制、突触后抑制以及远程抑制等等。在突触传递机制中,神经介质是实现突触传递机能的中心环节,而不同的神经介质有着不同的作用、性质和特点。现已发现的能够成为神经介质的化学物质已不下10种。有人将一个神经元比作一个集成电路,一个突触比作线路中的一个接点。实际上,突触远不止起着接点的作用。它的功能十分复杂,既可以传递神经冲动,又可以产生电紧张性影响;既可以产生兴奋也可以产生抑制,还可以产生异化,出现疲劳等等。

古今中外的事实都证明,人脑的潜力之大是难以想像的,绝大多数人一生中仅仅利用了其全部功能的很小一部分。

世界人类心理学联合会主席琴恩·休斯顿博士说:“我们仅仅才开始发现,大脑的能力实际上是无限的……”

法国杰出的大脑专家弗里德里克·梯尔尼博士说:“通过有意识地进行控制,我们可以逐步发展大脑中枢,这个中枢将给我们提供我们无法想像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在现代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指导下,努力开发人脑的潜力,这对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无疑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学习和掌握快读的信心自然会更强,决心自然会更大。

尽管有人提出“动物语言”的新概念,但表达复杂思想的言语活动依然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与动物的一个本质区别,也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方式。那么,语言现象和人脑两半球的功能究竟有什么联系呢?早在100多年前,科学家在解剖了发生语言障碍的失语症或失读症病人的大脑后发现,大脑上有专门负责语言活动的区域,凡是患失语症或失读症的病人,这些区域都受到过损伤或发生了病变。

阅读主要是由大脑皮层的言语视觉中枢、言语运动中枢和言语听觉中枢协同活动的结果。言语视觉中枢和言语听觉中枢没有特殊的外部感受器,它们以眼睛、耳朵为感受器,但在大脑皮层的分工是专门化的。这些和言语有关的中枢总是定位于大脑的一侧半球。据外科医生统计:左半球动手术的人中有73.1%的人,在手术后会发生语言障碍;而右半球动手术后发生语言障碍的人不过0.9%左右。所以,科学家们认为,大约98%的人,言语中枢定位于左侧半球,只有2%的人语言中枢定位于右侧半球。解剖学发现,两个半球存在着用肉眼就能辨别的结构差异,这种不对称性,早在新生婴儿期即已存在。大脑皮层的这些和语言有关的中枢,起初在两半球都有存在基础;以后在一侧半球发展起来,于是形成了占优势的半球。

优势半球主要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般来说,善于用右手的人,左半球是语言的优势半球,它除了控制语言活动之外,还具有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功能;而右半球主要具有音乐节奏、图形识别、空间感受、整体把握、综合思考等形象思维(艺术思维)功能。

大脑的左右半球是由一种神经纤维——胼胝体相连接的。据统计,这种神经纤维大约有2亿到3亿条,排列很有规则,总是将一个半球的某一部分和另一半球的某一部分连结起来。有人推测,如果每条神经纤维平均每秒传导20个神经冲动,那么,人脑每秒有40亿个神经冲动在两个半球之间往来着;因此,我们无论如何也感觉不到两个半球各自在干什么,由于有这么多神经纤维紧密相连,两个半球总是作为一个整体脑来发挥作用的。

但是,科学家通过割裂脑的实验,也证明两个半球有各自独立的机能。1981年度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斯佩里博士,以被切断了胼胝体的人为对象,反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发现了一些极有意义的现象——病人有了两个分离的意识范围,左半球所意识到的,右半球不能意识到;而右半球意识到的内容,又似乎完全在左半球的意识之外。

斯佩里用这种实验发现,大脑两半球各有相对独立的意识功能:左半球主管言语活动(听、说、读、写)、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具有连续性、有序性、分析性的功能,是进行抽象思维的中枢;右半球主管音乐节奏、空间定向、图形识别、情感、做梦等,具有不连续性、弥漫性、整体性等功能,是处理表象知觉,进行形象思维的中枢。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罗伯特·奥斯汀教授的研究更清楚地揭示了这一点。他用一个特殊的“帽子”来测量人的某些形式的脑电波。他要求被试者进行不同的智力活动,比如数数、撰写公函或论文、拼排着色木块、进行逻辑分析或遐想等等。被试者做这些活动时,奥斯汀记录他们每个人大脑两半球的脑电波。他发现在一般情况下,左半球主管如下智力活动:计算、逻辑、分析、书写和其他类似活动;右半球则主管另外一些与此完全不同的活动:想像、色彩、线条、明暗、节奏、旋律、音调、幻想和其他类似的活动。这和斯佩里的研究真是殊途同归,相得益彰。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在两侧大脑半球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时,整个大脑将作为一个统一整体进行活动。而在两侧大脑之间的联系被切断后,只要大脑各半球内部结构没有破坏,每侧大脑仍然以其固有的方式实现其功能。这就是大脑精神机能分工合作论的主要观点,这一观点已经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同。

长期以来,大多数人生活在“左脑”社会中,从孩提时代起,左脑就得到率先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学校,更是一个强调左脑功能的地方。表现左脑功能的行为,如学话、识字、读书、计算、逻辑推理、分析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和成绩,首先受到鼓励和表扬。而右脑的开发和利用却被放在次要的地位,同语言不相关联的活动,像美术、舞蹈、音乐、体育等,至多被认为是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很少被认为会增进智力。

如今,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对大脑的认识深化了,已经认识到只有两半球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二者功能达到平衡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时,人的智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高度的发展。

我们的时代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速普及为特征的信息时代,而计算机恰恰是为了代替人左脑的逻辑、计算、语言处理和分析功能设计和制造的。例如,文字处理软件能够很好地组织文字,编辑文章,这正是代替了人的左脑的语言功能。在这种形势下,假如你还是一味地依赖自己的左脑,那么结果会怎样呢?计算得又快又准、文字写得端庄工整等等一技之长都几乎变得不值一提。因为,这些工作对计算机来讲,会做得更快、更准、更好。所以,日本医学博士品川嘉也教授在《右脑使用与开发》中断言:“‘左脑型’人今后将被社会所淘汰”,“不会使用右脑的人,将被计算机取而代之。”此说虽有点过分,但并非全无道理。

左右脑两半球的功能既不是各自为政,也不是绝对统一的,而是各部分相互联络,交错在一起的。这一科学论点,也为快速阅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我们习以为常的阅读法,是朗读和默读,它们都是音读。朗读是指按照实际发的音来一个一个地读文字;默读也是一种音读,不过口不出声而是在头脑中进行而已。也就是说,朗读也好,默读也好,都必须在听觉中枢的反映下认知,都受左脑机能的支配。

语言是由一个一个的音组成的,而且必须顺次发音,发每一个音都需要一定长度的时间,这在语言学上叫做音长。人的听觉对音长是有一个最低阈限的,短到一定程度时,就感觉不到了。可见,以听觉来认知远比以视觉来认知费时间,加上视觉认知和听觉认知速度不一样,两者相差悬殊,这就使视觉的信息收容过程受到听觉认知的干扰,本来可以一瞥而过的,也不得不反复认知,以致阻碍阅读的自然发展,徒耗不少时间,并干扰了正确的理解,所以,要想读得快,就必须排除音读。我们从音读过渡到默读,就是排除音读的外部发声现象,提高阅读速度;但是,默读并没有彻底排除头脑中的音读,可见,最好能把头脑中的音读完全排除掉,完全靠视觉来辨认,即发动右脑视觉中枢的机能。

能彻底突破音读的屏障,就可以消灭音读所需要的时间,还可以彻底摆脱靠听觉来感知和确认的习惯,使视觉功能不再受一个个的音组成的语音现象的束缚和干扰,获得彻底的解放。于是,大脑的视觉性语言功能就在彻底解放之后得到明显发展,使其卓越的潜在功能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而这些,都是在我们充分认识左右脑两半球功能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的。

人们还发现,如果有意训练大脑机能中的某一领域,会影响和带动别的领域的机能,使它们同时发挥出潜在功能。

上文提到过的奥斯汀教授通过实验发现,如果一个人只使用大脑一个半球的话,那么,不论在一般情况下,还是在非常需要与大脑另一个半球协调活动时,都不能有效使用大脑的另一个半球。更重要的是,他还发现,当大脑两个半球较“弱”的一边受到激励而与较“强”的一边合作时,其结果是,大脑的总体能力和总体效应就会大大加强。而且,这比他预期的增强得多。奥斯汀教授曾经期望,激发较弱的一边去配合较强的一边的工作,将得到1+1=2的有效成绩;实际结果表明,大脑的活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按标准的数学方法进行的,当一边“加上”另一边时,其结果往往会增大5倍、10倍甚至更多。这一点也完全符合系统论中“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原则。

快读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在王学贤举办的快速阅读训练班(共计30课时)中,有70%以上的学员能够达到每分钟阅读3000字以上。他于1998年12月在黑龙江省阿城市第一中学的两个高二文科班进行的实验表明,经过60课时的训练,有70%的同学达到了每分钟阅读6000字,读一遍的理解记忆也稳定地保持在60%以上。在2000年的高考中,这两个班的升学率竟然高达100%,创造了这个学校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专家学者们对公认的大艺术家和大科学家所做的调查,进一步支持了奥斯汀教授的研究成果。比如爱因斯坦,并不是脑子里单纯地充斥着数字和公式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据他自己说,他不是坐在书桌前发现相对论的,而是在某一个夏天,仰卧在一座小山头上发现的。当他眯着眼睛向上看时,千万道细细的阳光穿过他的睫毛射进了他的眼睛。爱因斯坦好奇地想,如果能乘坐一道光线去旅行,那将是什么样子呢?于是,在想像当中,他做了一次宇宙旅行。丰富的想像力把爱因斯坦带到了一个神奇瑰丽的场景,这场景用经典物理学的理论和概念是无法解释的。爱因斯坦怀着特别急切的心情,急冲冲跑回办公室,站在黑板前飞快地进行计算。他相信,自己的想像比经典物理学的理论和概念更正确,并提出一种新的数学理论来解释自己的想像。

由此可以看出,爱因斯坦能充分发挥他的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大脑的右半球产生了美丽奇妙的幻想,而左半球则利用其严谨周密的抽象思维能力对这些幻想进行分析和解释,用来发展物理学和数学,为他的创造性的想像奠定了理论的基石。正是这种大脑两半球的相互配合,为人类提供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学说之一。因此,爱因斯坦说:“我不是靠语言思考,而是靠跳跃的形状和形象思考。完成之后,努力将其置换成语言。”

同样,对伟大艺术家的研究也表明,他们不是昏头昏脑地在画布上乱涂颜料的人。从著名画家克莱、塞尚、毕加索等人的笔记可以看出,当他们试图用颜色、图形、线条去勾画复杂而细微的事物的内部联系时,他们是出色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也就是说,他们是科学家,又是艺术家。

以上事实和奥斯汀教授的研究对快速阅读中左右脑合作论有什么启示呢?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个人在科学和艺术两个方面都有卓越的潜在能力。如果现在发展不平衡,那不是天生的无能,而是因为大脑的一个半球没有像另一个半球那样得到充分运用的机会。

日本医学博士、田园都市厚生医院院长春山茂雄认为:人类的左脑是记录人们后天所获人生经验信息的“自身脑”,而右脑是存储人类500万年遗传因子的“祖先脑”。左右脑时而协调,时而对立;而对立的结果,往往是左脑取胜,因为右脑没有语言,又不如左脑强大。所以,现代社会大部分人都过着以左脑为中心的生活。如果能降低左脑的兴奋度,倾听右脑的声音,你将能够获得祖先几百万年来积累的智慧!

右脑包揽着人的生活所必须的最重要的本能和自律神经系统的功能,以及道德、伦理观念乃至于宇宙规律等人类所获得的全部信息。左脑不断储存着后天所获得的各种信息,成为经验和知识的记忆宝库。

刚出生的婴儿如果左脑出现障碍,可以照常吃母亲的奶;如果右脑发生障碍,就不能吃奶。下意识的本能属于右脑范畴。

这说明,右脑天生存在着生存所必需的最佳信息。记忆在人的遗传因素里的信息大约有500万年。可以说,右脑就是储存500万年人类智慧的基础软件。

与右脑相对应的左脑要储存出生以后一辈子所获得的信息,从时间上计算,最多不过是百十年,极其短暂。虽然获取的信息会依据各人的年龄和生存密度的不同而有差异,但是却无论如何无法与右脑的500万年相比拟。假如说左脑储存的信息是50年,右脑的信息储存则是左脑的10万倍。所以,合理地同时发挥左右脑的机能,在快读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曾著有《快速学习》并创编了数种外语速成课程的英国企业家、快速学习的革新者科林·罗斯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大脑的不同部位能够以综合的方式共同协作:“如果你听一首歌,左脑会处理歌词,右脑会处理旋律。因此,我们能轻而易举地学会流行歌曲的歌词,这并不是偶然的。你没有必要花很大力气去做,你能很快学会,是因为左脑和右脑都动员起来。”

综上所述,左、右脑的精神机能分工合作论使人们明白了左脑分管听、说、读、写之类的语言功能,是传统阅读法的生理基础;而在作不发生语言音声化现象的阅读时,是纯粹的视觉性行为,是可以用擅长处理视觉性信息的右脑来出色完成的。右脑具有高度的图形识别、记忆能力,如果在阅读中利用右脑这一功能,可以充分发挥其处理大量信息的功能。这样由右脑承担处理视觉性信息的部分,由左脑承担意义性信息的部分,使左右脑协同起来,以全脑来处理阅读过程中获得的信息自然会有卓越超群的效率了。

现代社会的快读产生和发展于欧美发达国家,使人的阅读速度由每分钟几百字一跃而提高到几千字。但是,尽管专家学者们运用哲学、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符号学、传播学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并且应用机械、光学、电子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辅助,也很难再有新的突破。

真正使“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理想变为现实的,还是东方古老的气功理论与方法被借鉴和应用于快读训练之后。韩国的快读专家金龙镇(亦有人音译为金涌真),大学毕业后到出版部门从事校对,实际工作的需要激发了他提高阅读效率的欲望。经过多年潜心钻研,他把欧美的快读法与气功相结合,一下子使阅读速度从每分钟几千字提高到上万字乃至十万字,使快读达到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并取得了大面积的教学成果。

气功锻炼历来都强调“身、心、息”兼调,“精、气、神”并练。

北京中医药大学气功研究证明:气功不是单纯的静坐或锻炼,它是人体生命进程的整体调节和控制。“调心”——控制心理活动,开发智慧;“调息”——控制呼吸运动,调节生理活动;“调身”——控制姿势和动作,调节整体平衡。这“三调”结合,就能实现主动的自我控制,不仅控制外部行为使符合养生之道,而且能控制内脏生理活动,达到阴阳平衡、气血流畅、筋柔骨壮的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为了适应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压力,开发人的智力潜能正成为特别引人注目的新课题。人们在不断反思后,逐渐把视线集中在东方古老的传统文化——气功上,发现它能够在开发人类的智力潜能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查普大学詹金斯教授认为,人脑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要以氧气及其他营养物质的消耗为代价。这一点,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氧气和其他营养物质必须由血液来输送。人的大脑重量仅为人体总重量的2%左右,但它的耗氧量却占全身耗氧量的40%,它所需的血液供应量,却占心脏血液输出总量的14%,是人体各种器官中耗氧和耗血量最大者。大脑几乎是靠消耗血液中的葡萄糖来工作的,集中精力钻研时,每小时消耗葡萄糖高达4000~8000毫克,要想使大脑保持清醒,每百毫升血液所含的葡萄糖不能少于100毫克。因此,大脑得到的供血越多,其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越好。

要使肌肉得到放松,就得降低神经兴奋度。肌肉的紧张度是受神经不同程度的兴奋所支配的,神经的兴奋程度越高,肌肉就越紧张。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曾对神经兴奋做过这样的实验:给肌肉标本上的神经以不同强度的直流电刺激,就会发现肌肉产生不同的收缩现象。人体的血流在肌肉紧张度较低,即神经处于低度兴奋而顺向兴奋性电传导占优势的感应下,它的顺向运动的力量就强,速度就快,效率就高;在肌肉的紧张度很高,即神经处于高度兴奋而逆向传导占优势的感应下,血流情况就会变差,直至完全中断。

学练气功者通过锻炼,可以逐步把自己的神经兴奋控制在神经兴奋阈限的临界范围,直至锻炼到能够稳定在临界点,既可以使神经的顺向兴奋性电传导占绝对优势,又可以使血液流动处在极旺盛有力的状态之中。

我们知道,传统气功学的精粹是性命学说,它精辟地提出了心身统一的观点,科学地论述了心身的辩证关系,强调心身兼练、性命双修,其中最基本的是调身、调息、调心三大要素。调身,着重是姿态的锻炼,要求在练功时不论行、立、坐、卧,都应保持体态端正,重心稳定。通过长期的姿态锻炼,有利于人体的生理稳定。比如,肢体放松后,皮肤电位下降,减少对网状结构的反馈,使大脑易于入静。同时,通过放松训练,使呼吸、心率减慢,心理应激水平和植物神经应激水平明显降低。

我们传统阅读教学中也讲究读书姿势,如要求坐姿端正,眼与书保持30~40厘米距离,不躺在**看书,不在走路时看书,不在开动的车厢中看书等等,表面上看是用眼卫生的问题,其实在深层次中也包涵着争取生理稳态的建立,提高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记忆效果的问题。调息,着重是呼吸的锻炼,通过长期的有意识调节,使呼吸频率减慢,膈肌活动幅度加大。当练功者达到呼吸绵绵的“胎息”状态时,亦不会感到憋气,这说明练功时外呼吸减少的同时,内呼吸功能增强,对缺氧的耐受性也增大,促进了体内真气的运行,并使中枢神经与植物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更趋协调。节奏缓慢的呼吸,使大脑活动有序化增强,提高了脑神经细胞的开拓利用率,从而激发和调动了大脑的潜能,使大脑变得更机动灵活。

总之,通过调息可使人排除紧张状态,免去一切应激反应,降低基础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调动自身的积极因素,以及自我控制能力,改变气的不正常活动,使之由失调到平衡,由亏损到充裕,由虚弱到强实,由紊乱到有序,推动脏腑的气回复或升华的优化状态,因而能达到强身、益智、发能的目的。那么,我们在进行快读的时候如果能够有意识地调整好呼吸,对提高阅读效率就肯定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调心,则是在调身、调息的基础上通过自我意念诱导进入气功功能态。钱学森曾说:“练气功还可以提高人的大脑的思维能力,……因为人脑的特点在于它不是固定的,结构是可变的,人们常说天才,我不相信。什么天才?如果有,也只是后天之才,不是先天之才。人是可以培养的,培养人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通过社会实践,使人的功能提高一步。”

调心的过程,其实就是调整人的心理世界中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意向系统的过程。因为,阅读的效果不仅取决于阅读的方法、读者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还取决于读者的阅读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经验。阅读的过程是这种种因素相互作用、协调统一的过程,阅读总是需要全身心配合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经验会起促进阅读的作用;而在另一种情况下,这些东西又往往成为阅读的内在心理障碍。因此,阅读者必须善于把握、调整自己的阅读心境。有关这方面的细节,我们将在下面的第三章中进一步阐述。

气功的意念活动和入静等调心作用,对人体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生理意义。现代生理学认为,人体是一个高性能多层次的生物自控制系统,大脑则是自动控制的调节枢纽。机体和所有组织、器官乃至细胞的一切生理变化活动过程,都是在神经中枢的控制和调节下进行的。气功入静后,脑电波趋于同步化,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从而将整个机体推移到一个新的动态平衡状态。

此外,在气功意念入静状态下,机体基础代谢率降低,单位氧耗量下降,血浆中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含量下降,而中枢神经介质五羟色胺水平提高。这些变化表明气功意念入静状态不仅能够激活高级神经系统功能,使神经内分泌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而且还是一个生理上的低能量代谢过程,从而实现了某种整体的良性调节作用。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呱呱坠地吸入第一口空气后,就一直是进行全肺呼吸的。俗语说:“哭不死的孩子,旱不死的葱。”婴儿的啼哭有发掘全肺潜力的作用。可是等到学会了走路,身体以直立方式活动以后,人就逐渐改成胸式呼吸,成人对肺的上1/5的偏用和对下4/5的偏废,加上人人都使用一条腰带,更限制了腹式呼吸。这样长年累月地偏用和偏废下去,肺尖过耗,肺底过滞,老年人肺的退行性疾病多侵犯中下叶的原因就在于此。

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教育家乔治·罗扎诺夫博士,在20世纪60年代创编了《超级学习法》。他在研究报告中说,保加利亚学生在他的指导下,运用超级学习法学习法语,每天可以学习1000~1200个单词,而记住率是96.1%。这种方法的两大法宝之一,就是训练学生在听课时进行缓慢均匀、深沉绵长的腹式呼吸(丹田呼吸)。这是他学习借鉴中国气功、印度瑜珈和日本禅道之后的科学运用。因此,可以说离开了呼吸法的训练,他的超级学习法的神奇效果是很难实现的。

罗扎诺夫的结论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它出现于“心跳、呼吸频率和脑电波流畅地同步之时,身体是放松的,而头脑注意力集中并准备接受新的信息”。对此,日本学者也有相同的认识,称之为“放松性警觉”。

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快速学习创新者查尔斯·西米德也说:“我们现在知道,大多数人可以轻易而快速地进入那种理想的学习状态。深呼吸就是关键之一”。

快读与古老的气功相结合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的,但就在这短短20年的时间,却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使快读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和理解记忆效果。这一点,离开气功学理论和实践,显然是很难达到的。

因此,每一个想要追求最佳阅读效果的人,即使不相信气功学说,也至少应掌握气功的丹田呼吸法(即腹式呼吸法),以便在学习快读时不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