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符号中获取意义的复杂心智活动。它要求在感知文字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去把握言语意义,吸收语言营养,从而获得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和认识成果,并发展作为个性心理特性的能力。因此,探索快速阅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特征和规律,以提高快速阅读的效率,使快速阅读更加科学化,是读者应该特别重视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阅读是从语言的认知向语言的运用(无声的思考或大声的朗读)的过渡,在这个过渡中,读者不是机械地将原文读(或者讲)出来,而是要通过内部言语——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语句和段落,从而把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思想变为读者自己的思想。因此,阅读是由感知、思考、推理、评价、判断、想像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心智活动构成的。但是,阅读不光是心智行为,除了智力因素的参与之外,还要有各种意向活动参与其中,如阅读时的注意、情绪、态度、意志以及个性心理特征和阅读的需要、动机、兴趣等等,都是具有调节作用的心理因素。所以,我们有必要讨论心理活动在快速阅读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快速阅读过程中的功能。

快速阅读需要有明确的阅读目的和强烈的阅读动机,这是外部世界刺激与快速阅读主体的生理结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心理动力体系,是读者阅读的内部动因和原动力。

一、树立明确的快读目的和积极的快读动机

目的是意志行动所要达到的结果,是随意行动——特别是意志行动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它规定着人的行动方向,是抽象思维和积极想像的产物,并以表象或概念的反映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阅读目的,就是人们从事阅读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有没有明确切实的阅读目的,对阅读效果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目的虽然和动机不同,但在一定条件下目的可以转化为动机,推动人们行动。明确的阅读目的,不仅有利于稳定阅读时的注意力,唤起必要的意志行动,而且对确定记忆目标,提高记忆保持率,组织思维活动,开掘智力潜能都有重要作用;同时,还为读者调节和控制阅读活动提供了明确的、坚定的方向。

明确的阅读目的,在大脑皮层的有关区域会形成一个兴奋中心,使大脑神经细胞对有关的信息特别加以注意、识别、检索,并编码储存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证明:有明确目的的阅读,神经系统中的丘脑及网状结构就处于一种警戒状态,加强了大脑有关部分的兴奋,外界信息落在兴奋中心的“焦点”上,使记忆的痕迹特别清晰和深刻。反之,痕迹便模糊、浅薄,大量的信息就会如过眼烟云,不会在神经细胞突触的网络结构中造成什么深刻的影响,至多是进入短时记忆水平,不能转化为长时记忆的状态。由此可知,在阅读中有无明确的目的,记忆效果、获得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都是相差悬殊的。

目的来源于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所以,人的行动目的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

从主观上看,只有人的愿望和目的确实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实现的可能性时,目的才会被确定下来,并有更大的实际价值。

从客观上看,也只有人的愿望和目的确实符合客观规律时,目的才能在人的意志行动中得到真正的实现。正像列宁所说,“人的目的是客观所产生的,是以它为前提的。”人们只有认识了客观世界的规律,认识了自身的需要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时,才能提出和确立合理的目的。所以,我们在确立自己的阅读目的时,一定要认清时代发展对自身的要求,认清自己现有的知识储备状况,认清客观环境能给自己提供什么样的条件和机遇。

动机,是由某种需要引起的有意识或无意识但可能实现的行动倾向。它是激励或推动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因。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无论是物质的需要,还是精神的需要,只要它以意向、愿望或理想的方式指向一定的对象,并激起人的活动时,就可以构成活动的动机。所以,动机是目的的出发点。

阅读动机,就是直接推动人进行阅读的动因,是在阅读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阅读的需要逐步增强,并开始考虑用什么办法去满足阅读需要时,就有了阅读的愿望,只有当这种愿望十分强烈并指向具体的对象(某种读物),成为一种非阅读不可的内心紧张状态,有力地推动人去行动时,阅读愿望才变成了阅读动机。

动机不但影响书面知识的掌握,同时还影响新学习的或以往学过的书面知识的表达。阅读动机强的学生,在阅读测验中可集中他们的全部智能和注意力于测验本身;而阅读动机弱的学生,则有可能在测验中出现分心、不感兴趣等现象,有时甚至会对测验表现出恐慌或厌烦。因此,虽然这些学生的潜智力水平可能是相同的,但他们对于习得的信息和知识的表达可能会有很大差别。这就是我们之所以要研究和调整阅读动机的根本原因。

阅读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从引发动机的不同因素来看,有外在阅读动机和内在阅读动机之分。在外部压力下形成的阅读愿望,如为考试、竞赛或逃避人们的责罚、讥讽等而去读书,是外在阅读动机。在没有明显外在压力的情况下,由于自己的内心要求,如理想、求知欲、审美情趣等而产生的阅读动机属于内在阅读动机。两种动机的性质不一样,阅读效果也大不相同。

内在动机能使人产生阅读的自觉性,从而牢固而深刻地理解并掌握阅读内容,而外在阅读动机则相反。因此,我国古代学者历来都主张“自得”、“自勉”、“乐为”等具有内心要求的阅读,当然,这两类动机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相互转化。

我们知道,初生婴儿是绝不可能有他自己的内在阅读动机的。他后来的任何阅读动机都只能来自于社会,来自于外界环境。孩子们总是先在外在的压力之下,通过外在的阅读动机而开始阅读的。例如,为了得到父母或老师的夸奖,为了得到较高的分数或者小红花等等。他们在读的过程中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尝到了读书的乐趣,懂得了很多道理,外在阅读动机就逐步转化为内在阅读动机。因此,我们的阅读动机总是同时包含着外在阅读动机和内在阅读动机。说到底,内在阅读动机无非是外在阅读动机的内化,而良好的外在阅读动机必须要内化为读者的内在阅读动机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从阅读动机的作用效果来看,还可以把它分为深层的长远阅读动机和浅表的短近阅读动机。

深层的长远阅读动机由世界观、学习目的和人生价值取向来决定,为一般认识水平所制约。这种动机一旦形成,就具有比较稳定的性质,不受偶然情境变化所左右,可以成为推动我们阅读的最强烈的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它指引、调节和维持着一系列的短近阅读动机。

而浅表的短近阅读动机往往是由于阅读本身的兴趣或某种直接原因(契机)所引起,它和活动本身发生关系,能直接刺激人们去阅读,但往往不稳定,易受情境因素和情绪影响。这两类阅读动机在阅读活动中始终是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共同发挥动力作用的。

阅读动机对于增强阅读自觉性,激发阅读兴趣,唤起阅读意志力都有重要意义。无论什么样的阅读,都需要阅读动机;无论什么样的阅读动机,总是由社会价值观所决定的。一时的阅读只需一时的动机就行,长期的阅读则必须有历经考验而始终合理的动机才能够坚持到底;消遣性的阅读只需一般的动机就行,而作为开创性的艰苦卓绝的阅读则非有伟大的动机不可。

因此,我们提倡把“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自己知识结构的优化”、“为了陶冶自己的情操”作为快速阅读的直接目的;把“为了民族的昌盛”、“为了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发展”、“为了追求真善美的真谛”作为快速阅读的长远动机。

此外,快读也包含着令人愉快的阅读情趣,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刻,快读一些比较好的小说、诗歌、散文,或者浏览奇闻轶事,了解动态信息,还可以调节生活节奏,消除身心疲劳和满足精神需求。

二、增强竞争意识和领先欲望

竞争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正是因为有了竞争,智慧和知识才能派上用场。即使在生产力非常低下的传统社会中,一旦社会竞争激烈起来,“谋士”和“点子”也会大走红运,像春秋战国时的“养士”,三国时期的“三顾茅庐”等等。

竞争是激发阅读动机的重要手段。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来源于需要,而竞争则是利用人们自尊和获取成就的需要,极大地激发人们努力向上的阅读动机。这种争先的欲望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读者的神经系统会格外地兴奋,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争先欲,表现出强烈的阅读动机。

社会前进的步伐在加快,科学发展的速度在飞跃,知识更新的周期在缩短,每个人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不断优化和提高,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面对信息和知识的汪洋大海,沿袭了几千年的咬文嚼字的精读无法对应,信息社会的读者面临三个挑战:一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人们原有接收和处理能力的挑战;二是无限的文字资料对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挑战;三是大量的新知识对人们的理解能力的挑战。

因此,在21世纪,衡量人才的标准必将从掌握知识的数量转变到学习新知识的速度上面来。人才之间的竞争,就是学习新知识、处理新信息的能力和速度的竞争。在这方面,我们已经落后于欧美、日韩、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这个差距必须尽快缩小。

三、利用成就动机,培养自信心

成就动机是一种稳定的、追求优异操作的倾向。一般认为,“成就动机”中“成就”这个词的意义是把某一件事情做好。因此,它和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在某方面取得成就,其意义是不完全相同的。

一个人的成就动机基本上是由他过去的成就经验决定的。如果一个人经常体验到成功,并且经常体验到由于这种成功带来的巨大的愉快,那么,他就有可能形成一种很强、很稳定的成就动机。如果一个人具有很强的成就动机,在一定成就的情境下,成就的倾向就会更迅速、更容易地被激起。

自信是快速阅读训练和应用过程中最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具有快速阅读的自信心,是获取知识、开拓视野、丰富心理的重要推动力,它能够使你在快速阅读中精神振奋、精力集中并自动调节和控制手、眼、脑等器官协同工作,提高思维质量,保证快速阅读的高理解率和高记忆率。王学贤在他的《全脑速读记忆法教程》的每一个页脚上都醒目地印上“一目十行不是梦,过目成诵你也能”的激励口号,这种积极的暗示能够极大地增强学员们的自信心,鼓舞他们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这也许就是他的快读训练长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奥秘之一吧。

成就动机和自信心是相辅相成的两种心理范畴。成就动机高的人,其自信心就必然强烈;而满怀信心地去从事一项活动时,成功的概率当然也会比较高一些。因此,心理学家盖兹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成功的快读使你得到愉快和满足,这种愉快和满足又会促使你以更高的热情去追求更快的阅读速度和效率,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或者说是在完成某项任务时,人们的意识所选择的方向。指向性是对一定事物的选择,是指注意的方向;集中性是对所选择的事物的贯注和坚持,是指注意在某一方向上的强度或紧张度。由于有了这种选择、贯注和坚持的积极状态,人的大脑能够清晰地反映周围现实中的一定事物;而对其他事物则模糊不清,甚至没有反映。侧耳倾听时就不能说话,举目眺望窗外时,听课活动就要停止。这就是注意的作用。一般来说,指向性越明确,就越容易集中注意力,由此可见,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密不可分的。

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各种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性。每一种心理过程都总是程度不同地指向和集中于一定对象的。引起注意的原因有时是事物本身的特点,如强烈、新奇、对比明显、不断变化等客观因素,有时是人的主观因素,如当前的任务和态度、一般精神状态,以及个人的兴趣、需要、知识经验和世界观等。在一定条件下,主观因素对选择对象和维持注意有决定性作用。

注意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保证人及时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变化,使人能够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并更好地从事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

注意力是一个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的重要因素。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人的心理水平就要受到直接影响,所以它是决定人的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注意力,不仅应具有高度的集中性、紧张性和稳定性,而且应具有广阔性、分配性、转移性等重要品质(我们上一章讨论的视知觉范围,实际上在心理学中就是视觉的注意广阔性)。

阅读中的注意属于视觉注意的范畴,有其独特的生理机制——是与视觉的清晰区基本吻合的临时搏动区所出现的独特现象。阅读时,这种搏动地区的范围极不稳定。这是因为,此时的视线如同探照灯的光束在读物上面不停地运动着,清晰度随时都会变化;而且“照射在”书页的各个部分上面的光点也在时强时弱地不断变化,有时甚至会熄灭。因此,快读者对自己的注意力必须具备相当高的调整控制能力。

注意的稳定性、集中性和紧张性是相互作用的,谁也离不开谁。注意的稳定性越强,集中性和紧张性越好。反过来也是这样,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善于保持注意的集中性、紧张性和稳定性意义特别重大。把它们高度专注于当前的任务上,就可以提高学习或工作的效率。

根据以上原理,阅读注意应是指在阅读过程中不分心,不走神,全部精力都指向和集中于读物内容的心理活动。由于注意和认知紧密相关,因此,阅读注意对阅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起着组织和维持的作用,它是保证清晰的感知、深入的理解、牢固的记忆和活跃的联想的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有了它,当你展卷阅读时,就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

快速阅读中的注意不是一般的注意,而是高度专注的注意。因此,对快读者调控注意的能力就有更为严格的要求。

一、在快读时要保持注意的高度集中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离开其他事物,深入到当时所应指向的某种事物的能力,也就是专心致志的能力。它一方面是指范围的相对缩小,另一方面是对象的深入,从而反映效果更加清晰、完整和深刻。所以它是准确、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前提。

有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居里夫人有惊人的记忆力,只要把一首诗读上两遍,就可以倒背如流。这非凡的记忆力,是与她读书过程中专心致志分不开的,她一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都理会不到了。在她小时候,有一次,她的几个姐妹玩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她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她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她并未察觉,丝毫不动,直到半个小时后,她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这才抬起头来,“椅塔”轰然倒塌。这个故事说明,要想把书读透、记牢,必须高度集中并长久保持注意。

二、在快读中要保持注意力的紧张

注意高度集中时的积极状态,就是注意的紧张性。这种积极状态,一方面是注意范围的浓缩,一方面是对集中对象的深入。在注意处于紧张状态时,人会沉浸于注意的对象,而忘怀周围的其他一切。大家都知道陈景润的一些趣事吧。他一面走路一面思考,撞到电线杆上还以为撞了人,一个劲儿地向电线杆道歉。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样高度紧张的注意,他将很难达到那么高的学术造诣。

还有一个生动的实例。1933年,爱因斯坦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工学院拜访地震学家伽林柏。他俩在校园里一边散步,一边兴致盎然地研究地震问题。猛然间,人们从四周建筑物中蜂拥而出。一位惊慌的同事打断了他们的倾谈,他们才发现脚下的大地在起伏摇动。看来,学习和研究中注意力紧张到忘我的程度,是杰出科学家们的共同特征。

但是,注意的紧张应该是适度的,不可过分,否则,必将导致动作夸张和变形,反而会影响快读的效果。

三、在快读中必须保持注意力的稳定

把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一定的认识对象或所从事的活动上的能力,就是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不是说始终不变地指向和集中于注意对象的个别方面或局部一点,而是在注意的总任务支配下指向和集中于注意对象的各个方面,例如,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随着教师的板书、讲解、实验、布置作业等活动注意不断变化,这正是注意的稳定性的表现。所以,注意稳定性不是心理活动的停止状态,而是在一定的注意任务范围内自觉地变换着注意的具体对象,只有这样,人的注意才能长时间地稳定在某一活动过程中。

快读过程中,读者的注意不可能始终稳定,没有一点儿波动;稳定是相对的,波动才是绝对的。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集中和稳定就会发生弱化,产生波动。这种变化有时还会非常频繁,持续的周期往往很短,就需要读者用意志来进行及时的调控,或者干脆休息片刻。传统阅读理论中所强调的“阅读时间最好不超过一小时”,除了是从保护眼睛的角度出发之外,当然也是包含着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性的因素在内的。

四、在快读中必须提高阅读注意的分配能力

所谓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分配到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阅读过程中,会经常遇到注意力分配的问题。比如,在做读书笔记时,边看边记,就要把注意力合理地分配到读书和记笔记这两种活动上。

快速阅读时,注意分配尤其重要。这是因为,快速阅读要求每分钟读几页、几十页乃至上百页的书。这样一来,两手翻书的动作就成为十分关键的问题了,要做到熟练自如地与视觉注意协调地配合,就必须具备良好的注意分配能力。

注意分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对于分配注意活动的熟练程度,其二是感觉通道的被占用程度。就前者而言,分配注意时一般都是把大部分注意分配到不熟练的活动上,把小部分注意分配到熟悉的活动上。如果两种活动都不熟悉,都需要高度注意,结果必然是顾此失彼,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就后者而言,当信息从不同感觉通道输入或输出时,分配注意比较容易;否则,分配注意就比较困难。

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瞬息万变的屏幕阅读更需要我们科学合理地分配注意力。多媒体的网页上面不仅图、文、声、色并茂,而且动感强烈,不仅极大地丰富和改变了我们的阅读方式,而且也亟待读者提高快读时的注意分配能力,以便能够快速、同步、整体、高效地摄取和理解屏幕。

五、在快读中还要增强注意的转移能力

注意转移是指有目的、及时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过程。它也是阅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例如,刚刚从事完其他活动,开始进行阅读,需要将注意力马上转移到读书上来;如果脑子里仍然想着刚才的活动,阅读效果必然要受到影响,这是阅读时”分心”的一种表现。

注意转移能力,与读者的意志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只有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的读者,才能够很好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所以,读者应该从意志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加强培养和锻炼。这样,当读者经过训练,掌握了比较娴熟的技能技巧之后,也会发现自己的收获决不仅仅是阅读速度提高了多少,更重要的是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这说明,科学、合理的快速阅读训练过程,也有助于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应该强调指出,注意力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它是完全可以改变的。良好的阅读注意是可以通过训练养成和增强的。

据说哲学家康德每天早晨起床,全神贯注地盯着窗前的花草30分钟,以便锻炼自己的注意力。莎士比亚为了培养阅读注意,经常捧着书到闹市的一角去读,以便锻炼自己的自制力,培养在闹中求静的本领。毛泽东在青年时代,为了培养和锻炼自己专心致志的能力,也曾故意到人声嘈杂的城门口去读书。

日本心理学家保坂荣之介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卓有成效地提出用形象控制法来集中注意力。这是一种用心理控制,使身心松弛,在脑海中描绘过去的美好形象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从而迅速提高注意力的方法。

保坂荣之介用形象控制法集中注意力的十个要素是:①使心情平静下来,使身心轻松舒畅;②“一定要集中注意力”的信心十分重要;③采用适合于自己的习惯和方法;④对于集中的对象(即阅读材料)抱有兴趣;⑤紧迫感和迫切感会促进集中注意力;⑥与愉快的事情结合起来,注意力就会集中;⑦为了集中注意力,需要下定的决心;⑧浮想过去和未来的美好形象;⑨要确定完成的期限;⑩适当的休息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

阅读中,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努力来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

一是读物难易程度要适当。读物既要与自己的原有知识有一定联系,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又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提供一定的新知识。没有前者,就会感到深奥难懂,很难集中精力;没有后者,就会索然无味而不予注意。

二是明确阅读目的,培养阅读需要。把旺盛的求知欲引导到有价值的阅读上来,通过意志的努力,克服阅读中的困难,随着困难的被克服,阅读的乐趣便油然而生。

三是培养阅读兴趣。通过阅读,不仅可以在眼前展开一个多彩的知识天地,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领域,而且阅读过程本身也能使人体验到惊奇、困惑、愉悦和烦恼等情感,形成内在兴趣。

四是要循序渐进地提出明确的阅读任务。任务越明确,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越能引起和保持良好的注意。

五是要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节奏要有规律性,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以保证正常的兴奋与抑制交替。

快速阅读的训练过程和实际操作,都充分运用了上述心理学原理。首先,通过一系列的图表训练,逐渐培养和提高学员的阅读注意品质,使其稳定性、集中性、紧张性都达到最佳状态。其次,充分利用注意时常常伴随的特有的外部生理变化。比如,呼吸变得轻微和缓慢,呼与吸的时间比例也改变了,一般吸得更短促,呼得更延长。在快速阅读训练时,借鉴气功的丹田呼吸法,在阅读前就改变呼吸节奏和频率,使读者在阅读之前就进入到有利于注意力稳定、集中、紧张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以达到常人难以想像的高效率。

快速阅读是一种高强度的大脑神经生理活动过程。神经生理学把神经细胞看作单个的刺激——反应系统。如果这个反应系统总是用同样的频率来刺激,那么神经细胞的反应能力很快就会衰退下去;可是稍加改变刺激频率,加快节奏,神经细胞的反应就会持续下去,而且频率越高,持续兴奋的时间越长。例如,在体育活动中,运动越激烈,人们的注意力就越集中。棋类运动的高手们的记忆力往往非常好,他们在一局紧张的比赛后能很轻松地把比赛时的每一步棋回想出来,这叫复盘。但是,当他们和一位水平很低的业余爱好者下完棋之后,却很难进行复盘,就是因为这时他紧张不起来,下棋过程中脑神经细胞的刺激弱而且慢。再比如,节奏舒缓的乐曲宜于镇静和催眠,节奏紧凑的乐曲宜于振奋精神和提高士气,也是这个道理。

阅读过程也是这样,阅读连环画同时能发挥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与我们快速阅读中强调发挥大脑两半球功能相似,但理解和记忆效果显然不如看相同内容的电影或电视。原因就是电影或电视的画面高速运动和变化,稍纵即逝,迫使我们必须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正如居里夫人所说:“当我像嗡嗡作响的陀螺一样高速运转时,就自然排除了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快速阅读就是人的视觉器官和大脑高速度、高频率的活动,在这样的状态下,人的注意力必然高度集中。

我们还可以根据巴甫洛夫学说中,注意的中枢机制是神经过程的诱导的规律,来理解快速阅读可以使注意力集中的道理。

注意力这种心理现象,是从属于大脑皮层活动的重要规律之一——神经过程的诱导律的。人在做某一件事时,大脑皮层的某一区域就会由这件事引起的刺激处于兴奋状态,而其他区域则处于抑制状态,这样有兴奋,有抑制,人的注意力就能高度集中。一个人在读书时,如果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书的内容就属于他的意识中心,兴奋区域高度集中,外界的其他干扰就会被抑制,专心致志达到忘我状态,当然能加深对书的理解和记忆;而良好的理解和记忆效果,又会反过来强化阅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注意力集中,阅读速度快,理解和记忆效果好;理解和记忆效果好,阅读速度快,注意力更集中。如此循环往复,就实现了快速阅读既快又好的阅读效果。

感知是主体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包括感觉和知觉两个部分。阅读感知,是指读者对阅读材料的感觉和知觉。心理学认为,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就产生了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这种反映叫做感觉;而知觉则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产生的对这些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整体的反映。人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都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的,就是说,客观现实是作为具体事物反映在意识中的,人很少有孤立的感觉。所以我们在这里把它们合并起来,统称感知。

感知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等四个特征。

一、感知的整体性

当我们感知一个熟悉的对象时,只要感觉了它的个别属性或主要特征,就可以根据以前的经验知道它的其他属性和特征,从而整个地知觉它,如果感知的对象是没有经验过的或不熟悉的话,知觉就更多地以感知对象的特点为转移,按照习惯把它知觉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

在快速阅读时,人们感知的对象不仅仅是一个个单字或单词,而是一组组的句子和段落,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完整的篇章。阅读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就是书面语言的感知,它的特点是眼睛的视觉感知必须与大脑思维的理解记忆活动统一,这样才能获得语义,达到理解和记忆的阅读目的。

汉字认知心理学研究已经指出,阅读时存在着两种认知加工:一种是对从视觉刺激来的信息“自下而上”的加工,另一种是对从已有知识经验和句法语义环境中来的信息的“自上而下”的加工,它们相互作用联合产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人们在阅读时并不是按线性方式对一个个的字词进行加工,而是按一组一组的词进行加工的。这种感知和理解所依靠的基本成分或加工单位,从感知的角度来讲就叫做感知单位。感知单位不同,其结果也不一样。例如,我们看到“〇”时不会认为是许多点,而会认为是圆;我们看到“□”时不会认为是四条直线,而认为是正方形。这就是整体感知的作用。

根据感知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知道感知单位不同,阅读中的理解和记忆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如果阅读时以字或词为感知单元,在校对或阅读艰深的古文时效果较好;但在阅读中等难度以下的读物时,不仅速度慢,而且理解和记忆效果也差。以短语或句子为感知单元不仅速度快,而且理解和记忆的效果也佳。这是因为,我们对阅读材料的感知单元越大,视觉感知和大脑思维的步调越趋近于协调一致,理解和记忆的综合效应越强,其效果当然就更好了。

二、感知的选择性

在阅读时,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眼睛)的客观事物(读物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一定时间内,人(读者)并不是感受所有的刺激,而仅仅感受能够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此时,被感知的对象好像从其他内容中凸现出来,呈现在“前面”,而其他内容则退到“后面”去了。于是,前者成为感知的对象,后者就成为感知的背景。

在一定的条件下,对象和背景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其前提就是阅读目的的变化。因此,要想提高快速阅读的效率,就要首先解决阅读目标的问题。

三、感知的理解性

感知受个人知识和经验的影响和制约,对事物的理解是知觉的必要条件。在一般条件下,对任何事物的知觉都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过去的经验的,因此感知同记忆和思维都有密切的关系。成语“杯弓蛇影”和俗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心理学家对背景知识在阅读中的重要性已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比如,题目对于阅读理解的影响是较大的。在学习一篇课文时一些教师就很注意背景知识,教育学生利用他们已知的有关题目的知识来理解和组织他们正在阅读的内容,“温故而知新”。阅读的改善主要是因为能将背景知识较好地应用到阅读材料中,并对阅读所得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组织,通常,题目的知识不仅包含一定的事实,而且蕴含着这些事实的相互关系和组织结构。足球迷知道许多关于比赛的事实(例如队名、教练、队员和进球记录等)。而足球专家知道怎样将这些事实联系起来,如怎样处理队员与教练的关系,怎样选拔和训练队员等。这些知识有助于足球专家理解和回忆关于足球比赛的文章。在阅读时他们能把对个别事件的描述与整个比赛的目标联系起来。

四、感知的恒常性

在感知中,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参与,知觉往往并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是表现为相对的稳定性,这就是感知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又叫知觉常性。一个熟悉的物体看起来好像具有通常的明度和颜色,这种倾向叫明度常性和颜色常性。例如煤球和粉笔不论放在暗处或受阳光照射,煤球看起来总是黑的,粉笔看起来总是白的。事实上在阳光照射下的煤球比在黑暗处的粉笔反射的光更多。这是明度常性和颜色常性的例子。熟悉的物体形状和大小看起来保持不变。这是形状和大小常性。一只碗、一扇门,不论从哪个角度看,碗被看成圆的,门被看成长方形。实际投射在我们视网膜上的像并不都是圆的或长方形。这是形状常性的例子。一个大人离我们远,投射在视网膜上的像小,一个小孩离我们近,投射在视网膜上的像大,但我们把大人看得大一些,把小孩看得小一些。这是大小常性的例子。

知觉常性具有重大的适应意义。如果人的知觉没有颜色、明度、形状和大小等常性,人很难维持正常生活。但知觉的这些特性不需专门的训练,完全是从偶然学习中形成的。

在阅读过程中,感觉的恒常性也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作用的。读者对文字的感知,绝不是以笔画为单位的,也不是只能够以字为单位的。

快速阅读就是根据以上的心理学原理来设计的,通过按部就班的训练,帮助学员扩大感知单元,逐渐由一个一个字的点式阅读过渡到一行一行的线式阅读,再由线式阅读逐渐过渡到二行,三行……以至十行、半页、整页的面式阅读。当我们以一目一行来阅读时,每分钟可读3000字以上;以一目二行来阅读时,每分钟可读6000字以上;以一目三行来阅读时,每分钟可读10000以上字。而且,理解和记忆的效果会随着速度的提高越来越好,简直超出了一般人的想像。这一点,已经被王学贤、乐连珠等人历时十多年的、学员逾万人次的教学实践所证明是完全可能的。

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知识的过程,可以根据是否有预定的目的和任务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也可以根据是否理解识记材料的内容分为机械识记和理解识记。保持,是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得到保留和巩固的过程,重现和再认是对识记、保持的经验、知识恢复的过程。总之,识记、保持、重现和再认作为记忆的基本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识记和保持是重现和再认的前提,而重现和再认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表现。

记忆的生理机制,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巩固和恢复的过程,一定的神经冲动,通过一定的通道进入大脑,在大脑的有关神经元之间由于反复作用形成暂时联系,再由于巩固作用,在大脑皮质上留下痕迹,这就是识记和保持的过程。这种痕迹在相应的刺激影响下就会再度活跃起来,这就是重现或再认过程。

记忆在人类生活中意义极为重大。它是人们积累经验、知识,进行高级认知活动和发展个性心理特征的必要条件。没有记忆,人的一切智能活动都是不可设想的。早在公元前五世纪,被恩格斯誉为“悲剧之父”的古希腊著名诗人埃斯库罗斯就曾说过:“记忆乃智慧之母。”这样的论断绝不是偶然的、凭空想像而得出的,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总结,也是为大量实践所证实了的至理名言。当我们追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时,可以看到,所有那些获得成就,有所建树,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毫无例外地都是具有非凡记忆力的。

记忆力是人脑贮存和重现过去经验知识的能力。一般来说,人们都能记忆一些有关学习和生活的知识经验,但良好的记忆力乃是迅速正确地回忆,尤其是善于把所学材料与过去已有的知识系统融合起来,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成为自己的知识财富,以便在需要的情况下,从记忆的仓库里检索出来。科学研究表明,健康人的记忆的潜力是相当大的。有人推算,它的贮存能力,比目前所有电子计算机的总和还要大。还有人认为,正常人的大脑,其储藏量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量的50倍,这个图书馆在80年代的藏书量达1000多万册。

人的记忆力的优劣,往往与记忆的条件(主观条件包括目的、情绪、身体状况等等,客观条件包括记忆内容、环境等等)和记忆的方法有密切关系。

形象记忆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是对感性材料,包括事物的形状、体积、质地、颜色、声音、气味等等具体形象的识记、保持和重现。它带有显著的直观性和鲜明性,其生理机制是第一信号系统的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和保持。人的记忆都是从形象记忆开始的,儿童出生6个月左右就会表现出形象记忆,如认知母亲和辨识熟人的面貌,就是形象记忆的表现。人有了形象记忆,复杂的心理活动才有可能进行。因为,人所感知的事物,才会变成他的直接经验,即感性认识;才使思维等高级心理活动成为可能。所以,形象记忆是由感知到思维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抽象记忆又叫作“词的意义记忆”或“逻辑记忆”,是指以逻辑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也就是对反映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的概念、定理、公式、推理和思想问题等的记忆。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所形成的,又与词语密不可分。所以,这种记忆也是按照逻辑思维的过程,用语词的形式加以识记、保持和再现的。

抽象记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是记忆发展的高级形式。它的生理机制是以第二信号系统的暂时神经联系痕迹为基础的,但也是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结果。如要识记某一概念,借助形象材料,即有形象记忆参加,效果会更好。人们只有借助意义记忆,才能把思维的结果保存下来,才能通过学习获得丰富的间接经验。在学习上,如果没有字词的记忆,就不能阅读、听讲。所以,从简单的认字、计数到掌握复杂的现代科学理论及各种思想体系,都离不开抽象记忆。

但是,人们利用语言作为思维的材料和物质外壳,不断促进意义记忆和抽象思维的发展,促进了左脑功能的迅速发展,而这种发展又推动人的思维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步、完善,并越来越发挥无比神奇作用的过程中,却犯了一个本不应犯的错误——逐渐忽视了形象记忆和形象思维的重要作用。

于是,人类越来越偏重于使用左脑的功能进行意义记忆和抽象思维了,而右脑的形象记忆和形象思维功能渐渐遭到不应有的冷落。经过漫长的岁月之后,终于发展到今天的“左脑占优势”的社会,左脑这个后起之秀已成为公认的“优势半球”。

其实,我们对右脑形象记忆的潜力还缺乏深刻的认识。那么,形象记忆和意义记忆之间的差别究竟有多大呢?据日本创造工程学研究所所长中山正和推算,我们一般人“记忆中的语言信息量和形象信息量的比率为1∶1000”。美国图论学者哈拉里有一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科学界普遍认为,地球的历史已有45亿年,而地球上的生物的历史也有36亿年,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把36亿年压缩成一年的长度。按这样的比例压缩,每天相当于历史上的1000万年,每小时相当于42万年,每分钟相当于7000年。照此类推,我们可以看到从原始生物产生到人类语言能力形成的进化,显示为以下顺序:

如果1月1日地球上产生原始生物,那么9月20日出现最早的真核细胞;

恐龙到12月1日才出现,并在同一天灭绝;

12月25日出现灵长目动物;

12月30日出现猿类;

12月31日出现会说话的人类;12月31日晚上11时北京猿人学会用火;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原始文化遗迹和文字记录,则都是在最后一分钟形成和发展的。

于是,我们就可以试着分析上面的两个问题了。

在从猿到人的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古人类最初是没有语言的,那时思维也几乎谈不上,因为语言有思维的物质外壳之称,没有语言,也就不可能有较成熟的思维。因此,那时古人类的大脑左半球还没有语言记忆功能,抽象思维的功能也是十分低下的。

但是,他们右脑的形象记忆功能却十分发达,并始终在积极地工作,在古人类生存的各个环节上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当时的古人类没有非凡的、远远超过其他动物的形象思维和形象记忆的能力,那么,古人类也就不可能在严酷的生存竞争中以其明显的智力优势成为优胜者。也许现在个别人表现出超凡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记忆能力,甚至某种难以令人置信的特异功能,这都与古人类右脑功能的高度发达有着某种渊源关系。

后来,手的使用和劳动的产生并日益复杂化,使人的大脑与动物的大脑开始产生了本质的区别,手的发展对脑的发展影响特别巨大。手所进行的复杂的动作必然引起大脑两半球皮层的迅速发展,直立行走不仅扩大了人的眼界,增加了人的感性认识材料,同时也促进了发音器官的发展、完善,这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物质的条件。而劳动则是人产生意识的最主要的条件,它使人们彼此间的交际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语言活动也就随着各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

这样一来,语言和抽象思维、意义记忆在人类的长期实践中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共同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大脑左半球的机能在人类的实践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种突出的作用又反过来推动人的思维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步,日趋完善。所以,人类就在不知不觉中犯了一个前面所说的本来不应该犯的错误——逐渐忽视了形象记忆和形象思维的重要作用。

根据巴甫洛夫的学说,具有颜色、声音、气味、形状特征的具体物的刺激称为第一信号,在第一信号直接作用下建立的条件反射叫第一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而用语词、文字和在它的影响下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组成了人类所独有的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建立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之上的,它是信号的信号。

人的两种信号系统本来是密切联系、经常协同地发生作用的,掌握了语词、文字的人,纯粹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纯粹的第二信号系统活动几乎是没有的。但是,从这一原理来看,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语词、文字的人,又犯了一个单纯依赖第二信号系统而忽视第一信号系统的错误。抽象语词、文字之所以不容易得到良好的记忆效果,就是因为它们本身不是具体的形象刺激,在记忆它们时,第一信号系统没有发挥配合与支持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

当然,我们绝不是低估第二信号系统在阅读记忆中的作用,相反,对它的作用评价还相当高,正是由于语词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人类形成条件反射的能力无论在量上和质上都远远超过了动物,促进了人类大脑在条件反射中能轻松准确地进行分析、综合活动,建立和完善暂时神经联系,使人类的记忆过程更为复杂、灵活和高效。

综上所述,对生物进化史的分析,使我们对发挥右脑的形象记忆潜力有了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信心;而巴甫洛夫的两个信号系统的理论则使我们既重视右脑功能,也不意味着要忽视左脑功能。我们必须全面发挥左右脑的功能,并使两个信号系统密切协调,这样一来,我们的阅读记忆必然能够收到1+1>2的高质量、高效率。

快速阅读正是能够同时调动左右脑潜力,同时发挥两个信号系统的功能的崭新的阅读法。这是因为,快速阅读强调的整体感知开发了右脑的图像识别能力和形象记忆能力,当快速阅读者以一目二三行,或一目十行,乃至一目一页来进行阅读时,读物内容是以组块或整页为单位被感知和记忆的。也就是说,一页书将像一幅画或者一个电影、电视镜头一样被输送到大脑的记忆仓库之中保存的。

同时,快速阅读还充分发挥了两个信号系统密切配合、协调动作的功能。当右脑的形象记忆功能充分发挥时,第一信号系统的作用是其生理基础,但它仅仅是在读物内容的存储方面发挥了作用,而在理解和回忆时,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也不可或缺,要由它来把记忆仓库中的形象记忆内容转化成语言,然后再表述出来。

正是由于快速阅读的过程中,大脑的左右两半球和两个信号系统都充分发挥了其卓越的功能,所以,才能够几倍、几十倍地提高阅读速度,而且理解、记忆的效果也相应提高,达到了令人难以相信的程度。

在快速阅读过程中,阅读想像的充分发挥,也是与形象记忆和形象思维密切相关的心理过程,对增强理解和记忆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谓想像,就是由人类储存在记忆中的表象出发,把这些表象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新的形象或构想这样一种思维过程。

心理学家认为,大脑有4类功能部位:一是接收外部世界信息的感受区;二是将这些感觉信息收集、整理起来的储存记忆区;三是评价所获得信息的判断区;四是按新的方式把旧信息和新信息结合起来的想像区。

想像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科学研究始于观察、实验,但所获得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经验材料,而要达到研究的目的,就必须借助于想像,以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构勒出事物运动的图式。

阅读想像,是指阅读中对语言符号所唤起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进而再现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人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不仅感知当时作用于主体的事物,而且创造着新形象。人能够根据别人口头或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产生自己从没见过的事物的形象,还能够在头脑中创造出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如神话、童话、科幻作品或发明家的新构想等等。

阅读活动中,根据文字材料的描述而进行再造想像,是阅读理解不可缺少的一环,而创造性想像则是主动阅读、活化信息、形成新见解的必要条件。再造想像,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它对于人们的心理发展极为重要。在再造想像中形成的新形象,都是别人想像过的事物,通过自己的想像活动“再造”出来的。

第一方面,是指这些新形象不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而是根据别人的描述再造出来的。例如,读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的诗句,读者的头脑中就会浮现这样一幅美景:湛蓝的天空,辽阔的草原上,微风吹拂着茂密丰美的牧草,牛羊在草丛中时隐时现。

另一方面,是指根据语言的描述,运用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己的大脑再现出来的。阅读同样一篇文学作品,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爱好不同,其感觉是有差异的。因而每个人大脑中出现的形象也是各不相同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再造具体形象的,即都带有某些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成分,只是这些成分在程度上远不及创造想像。例如,对电视剧《红楼梦》的人物形象,有人觉得塑造得好,有人认为不太像,其原因就在于他们读小说《红楼梦》时对人物的再造想像有差异。

创造想像,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不像再造想像那样必须依赖他人的描述才能呈现,它形成的新形象是第一次出现的,是独特、新颖的。例如,作家对小说情节、人物形象的构思,发明家对自己将要发明的东西进行构想等等。

创造想像是按照自己的创见来创造新形象的,但它也是以大脑中已有的相关记忆表象为基础才能进行的。创造想像的新形象不论新奇到什么程度,构成新形象的材料则永远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例如,人们想像中的“妖魔鬼怪”,无非是动物的头加上人的身体变成牛头马面、青面獠牙、三头六臂的怪物罢了。

阅读想像是求知的翅膀,阅读者凭着它在神秘的知识迷宫中探索和寻觅。一个想像力强的人,读书的过程就显得无比奇妙:一本游记捧在手里,即使你未出过远门,头脑中也会出现日本富士山的雄姿,美国纽约的摩天大楼,埃及金字塔下的大漠风光,百慕大三角的惊涛骇浪……

如果你读的是小说或传记,那么不论所说的年代离你多么遥远,主人公与你异国异族,你的眼前仍然会出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性格气质、喜怒哀乐,甚至他的服饰、器具都仿佛可以接触。你能“亲临”千军万马的血战,你能“经历”一个小家庭的悲欢离合,你能感受到他们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这一切的产生,奥妙就在于人的想像力。

而想像力弱的人,他从书里获得的感受、知识就要少得可怜。因此,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杰出的原子核物理学家卢瑟福也说过:“出色的科学家总是善于想像的。”

这种以形象思维为基础的语言想像力,在阅读中保证了语言符号所唤起的形象的鲜明性、主动性和独创性,使人能够理解语文情境,并为进一步的美感体验和鉴赏评价打下基础。为了发展语言想像力,在阅读过程中要把语言学习同形象思维的训练结合起来,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真切生动的感受、多彩多姿的想像,再现语言揭示的图景,生长出健康的理解力来。也只有这样,才有学习语言的无穷兴味和运用语言的强烈愿望。

在快读时,读者会充分发挥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综合优势。

形象思维是运用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其认识过程要通过对形象的分解、组合、提炼、概括等手段来实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在快读中,要经常、大量地运用形象思维,因为文艺性的读物主要是运用形象思维创作出来的;而看似抽象的学科中,也包含大量的形象思维的内容,如数学中的几何图形、物理学中的光点线向、化学中的分子结构等等,如果没有形象思维也很难理解。

抽象思维是通过事物的各种现象,抽取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发展规律的思维活动。在快读中,它虽然也以读物中反映的具体表象为基础,但它主要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演绎、综合等方式来对读物内容进行理性的加工。比如,文学作品的深层次含义往往蕴藏在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情节的叙述、环境的描写之中。这就要运用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和综合,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读物的真正思想意义或深层意蕴。

例如,读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多数读者仅仅被其中的曲折情节和典型的人物形象所吸引,很少注意其他。但恩格斯却能深入一层,敏锐地指出:“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从一部小说中,能够透过纷纭复杂的现象描写看出历史、经济等许多方面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深刻的历史意义,显然需要具备高超的抽象思维能力。

快读有利于发挥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综合优势。因为,快读要求注意力十分集中,接受信息、编码、储存、反馈的速度非常快,思维活动也必然敏捷。快读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主动地探寻,是再创造。它要求不断地介入评价、质疑、推测,把新信息同以前的经验结合,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并寻找出某些具有因果关系的联系,产生新的信息组合、启示、发现,并创造出新思想。

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的研究也表明,具备快读能力的学生比读速慢的学生成绩优良,因为快读有助于提高人的思维过程和合理组织学习进程的效率。

保加利亚专家的研究显示:一般书籍,以每分钟500字的速度阅读,可使视力和思维同时积极活跃,在大脑中留存的信息可达90%;而每分钟读200字,向大脑传递“慢镜头”的信息,在潜意识中会无形地钻进别的思绪,留存在大脑中的信息只有10%。

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应对信息爆炸和知识爆炸的强烈冲击,人们需要增强大脑两半球的交流,而快读恰恰有利于这种交流。快读能够修改和完善思维活动的程序,有利于形成高效、灵活思维,增加理解的深度、广度和记忆效果。

我们已经知道,大脑右半球是形象思维的生理基础。根据科学研究,大脑右半球对非言语信息的接受、加工、处理的功能发展较早,到14岁左右这些功能就基本发展成熟。其时间表大体如下:

出生后4~5个月的婴儿虽然不会说话,但能够看各种颜色的东西;

从1~6岁,他们具有直觉行动思维;

进入小学后,他们的直觉行动思维又发展为具体形象思维;

三年级以后,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又发展成为形象思维;

升入初中一年级,他们的形象思维已经成熟。

而人的大脑左半球对言语材料接受、加工和处理的功能发展迟,大约在4岁左右这种功能才开始萌芽,到了15岁才有较快发展,直至19岁以后才发展成熟。其时间表大体如下:

从小学到初中一年级,他们的抽象思维发展速度仍然很慢。

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他们的抽象思维才有较快的发展,并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因而,他们阅读文章时思维才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既开始注意把握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联系,又开始对作品进行一些深入的思考。

到了高中三年级,这种转化基本完成,意味着他们逻辑思维的成熟,他们在阅读文章时才会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因此,在学习快速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一规律,努力调动感**的形象储备,充分发挥形象思维和形象记忆的能力,再结合目前大多数人都具备的抽象思维的优势,这样才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