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文章”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文章”“不具有虚构、典型塑造的品格”,“不包括诗歌、小说、剧本几类文学作品”,专指文学作品以外的非虚构的文章。广义“文章”则指所有“能独自成篇的书面语言”,包含文学作品。本章使用的是广义文章概念,因为文章与文学作品虽有非虚构与虚构之分,但在快读中其基本原理是一致的。本书所谈的快读科技原理,不但适用于狭义文章,也适用于文学作品。

快读的特点是视读有组织的书面语言,视读的对象可以是单篇短章,也可以是成本的书。从广义文章学的角度来揭示快读的科技原理,这是前人未经探索的。

第四章从汉字的特点阐述了汉文阅读的优势,本章先从汉语语法的角度阐述汉语文章利于快读的道理。

一、汉语重“意合”,少用虚词

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意合”。王力首先指出:“中国的复合句往往是一种意合法,在西文称为Parataxsi(按:不用连词而并列一些Clauses)”。吕叔湘也指出:“汉语是比较经济的,尤其在表示动作和事物关系上,几乎全赖‘意合’,不靠‘言传’。汉语里真正的介词没有几个,解释就在这里”。

所谓“意合”,指汉语在组词成句和单句组成复句时,首先考虑的是语意的配合;只要几个负载着重要信息的关键词语在意义上能搭配得拢,能言简意赅地达到交际目的,这几个词就可以组合在一起,不必借助于虚词的连接。汉语重视意义关联,不重视形式上的标志,不墨守语法形式。这是与拼音文字显然不同的,且在古代诗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8个字列举了12个意象。这12件事物名称,换一个语境可能毫无关联,如:“枯藤”和“瘦马”;但在“秋思”的标题下,件件都在渲染游子的愁绪,样样都在营造思亲的意境。因为“天净沙”是“小令”,句数、字数都有规定,又加以作者的千锤百炼,使这首短诗臻于“句无可削,字不得减”的妙境。再如苏轼的《题金山寺》: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里数鸥轻。

这首诗是汉文特有的“回文诗”,顺读诗意盎然,逆读也音韵和谐,都描绘了镇江金山寺江山壮美的特有景色,充分体现了汉语重“意合”而无须虚词连接的语法特点。

现代文中也不乏依靠“意合”而不用或少用虚词的例证。如:

你品味过秋吗?它是什么滋味?

苹果说:秋是香的,不信你闻闻;甘蔗说:秋是甜的,不信你尝尝;槐籽说:秋是苦的,不信你嚼嚼;秦椒说:秋是辣的,世上的人没有不知道;红果说:秋是酸的,连山里的石头都晓得……

秋天笑了笑说:……在我的收获里,充满着酸、甜、苦、辣各种味道,不信,就请去问问那饱经忧患的庄稼人吧!

二、汉语“意合”的主要层面

1.词类功能的灵活转换。申小龙比喻:“汉语一个个词像一个个具有多面功能的螺丝钉,可以左转右转,以达意为主。只要语义上搭配,事理上明白,就可以粘连在一起,不受形态成分的约束”。有一组统计数字:《左传》中“雨”的动词用法占62%,名词用法占38%。“衣”的动词用法占61%,名词用法占39%。“妻”的动词用法占31%,名词用法占69%。“冠”的动词用法占40%,名词用法占60%。这种词的兼类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仍在延续,如“学习、生产”等是动名兼类词,“典型、理想”等是名形兼类词。近年流行的“很青春”、“太传统”等也是名形兼类词。汉语语词的意义往往可以虚实转换,实词和虚词两大部类也可以互相转化。这与西方拼音文字把词的性质固定在词的形态上是大不相同的。

2.句法形态的“流块建构”。张志公曾举《红楼梦》中刘姥姥初进荣国府的一段话为例:她与王熙凤正说着话,“只听一路靴子脚响,进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面目清秀,身材俊俏,轻裘宝带,美服华冠”。按西方语言习惯,要把后面四个短语放到“少年”之前作定语去修饰“少年”。《红楼梦》把四个修饰短语放在后面,则更符合人物的心理逻辑:刘姥姥急于知道“谁来了?”然后才看清他的面目、身段、服饰。此例说明汉语句法不重一口气说出完全句,而让一个个发散性的意象团块自然拼接,组成这种“流块建构”。阅读时,每一个“流块”就是一个“意群”。

3.句子之间的“耦合关联”。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谓之道”,即把世界看成以阴阳二气交感运动为始基的对立统一体,一唱一和,一起一落,既简单而又灵活多变地描述现实世界。这种耦合世界观和“对偶性思维”在汉语建构上有充分表现。除了我们常见的对联、律诗中的对偶句外,申小龙以《水浒传》为例,列举了13种“耦合句型”。汉语句法的这种“耦合关联”,不仅使语句意义互相映衬,互为补充,甚至能“互文见义”。著名的例子是“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山。汉语这种句子组织的节奏相应和文义相符,使汉语句法单位简洁而富于弹性。排比句、排比对偶句都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当然汉语句法中也有“散句”,偶散交替,疏密有致。

三、运用“意合”特点,加快“意群阅读”

汉语语法在词语、单句、复句三个层面均可“意合”的显著特点,有利于在阅读中运用“意群阅读”法和意会的方式来感知和理解文意。“意群阅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指认读物,也不是一个双音词一个双音词地认读,而是摄取读物中意思相关的多音节短语或一个句子(一个意思群体)来认读。这样有利于加快阅读速度。

1.用“意群阅读”法扫描词语。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由于几千年的积淀,成语、熟语、歇后语等多音节词语也占了一定比例。这些词语虽有相当的灵活性,但形态和语义基本固定,快读时不必逐字去分辨。以“一”字开头的成语、熟语为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碗饭养个恩人,一斗米养个仇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失足成千古恨”,“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等等,如果读者有相当的语言修养,见前言便知后语,见前句而知后句,成语、熟语、歇后语的后半部分就可以跳过去不读。

2.用“意群阅读”法捕捉句子主题语。理解西方语言的句子只要抓住谓语动词就抓住了全句的灵魂,是“焦点透视”;而汉语句子的认知心理是“散点”透视。西方语言以“主语—谓语”的固定模式来看待一切句子,从哲学上讲强调主客体对立;而汉语中的主谓句只占句子总数的25%,无主句(不包括独词句)占8.4%,从哲学上讲强调主客体统一。汉语话语中最重要的信息往往出现在句子最后一个词或若干词上。当评论语和描写语、说明语一同出现时,总是描写语、说明语在前,评论语在后。在几个评论语一同出现时,总是评判主题事物性质的评论语在前,表示说话人态度和推断的评论语在后。根据这些规律,在阅读结构较长的句子时,读者就可以运用“意群阅读”法重点捕捉句子后部的主题语,以迅速获取重要信息。

3.运用“意群阅读”法理解耦合句的下句。汉语的耦合句,既是对偶性思维在写作上的反映,又为汉文阅读提供了便利。古人为文讲究“文必相辅,气不孤申”,耦合句在内容上前后相关,形式相近,从而造成相辅相成的整体效应。阅读时,如果耦合句是熟悉的诗句或对联,也可以像读成语那样,见上句而知下句。如读到“奇文共欣赏”,就可以跳过“疑义相与析”;读到“水光滟潋晴方好”,可以跳过“山色空濛雨亦奇”。即使是生疏的语句,也可从上句大致推测下句该说什么。因为汉语单音词有许多两两相对的反义词,有些近义词也可用于耦合句。我国的蒙学读物,就对这种耦合句用韵语的形式作了较系统的梳理。如“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天对日,雨对风,九夏对三冬。祥云对瑞雪,滴露对垂虹。杨柳池溏风淡淡,梨花院落月溶溶……”。受过属对训练的读者对耦合句的语感应当更敏锐,阅读时的速度和效率也应当更高。

总之,汉语语法重意合而不重形态变化的特点,与中华民族“重整体把握”的思维方式和主客体统一的心理特点相吻合,这是快读的重要基础。

汉文写作有注重构思、讲究章法的传统。章法即文章的组织结构。作者在观察思考、分析材料、确定主旨之后,要进行构思,谋篇布局,以使文章条理清晰,衔接自然,成为有机的整体。这就为读者提供了方便,可以利用文章章法的规律,循“章”归旨,加快阅读速度。

一、文章章法的五级单位

阅读与写作的思维过程,一般来说大致相逆而行。写作的构思过程大多是由总到分,即把中心分为几个要点,每个要点再分为几个小点,每个小点可列举几种情况或事例,依次分解,下笔时则遣词造句,组句成段,然后连缀成文。不少作者习惯把想好的思路写下来,就成为常说的“写作提纲”。而阅读一篇文章,一般思路是由分到总,逐级归纳,最后概括出文章主旨。从某种意义上讲,读者的阅读过程,正是“还原”作者写作提纲的过程。高明的读者依据文章成品还原出的结构提纲,也许比原作者的“写作提纲”更清晰简洁。

文章的结构千变万化,但基本的规律是有“章”可循的。刘勰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成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文章学研究认为:文章结构的语表形式可分为大小不同的五级单位,由小到大依次为“语段〈段落〈章节〈文篇〈书本”。

1.语段。即自然段。在不同的文章中,自然段长短相差悬殊。长的自然段可逾千字,能独立成篇,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短的自然段仅一个词或短语。如吴伯箫《记一辆纺车》末段为“——记一辆纺车”;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末段仅两个字:“活该”。

2.段落。是一篇文章中的小层次,由一个或多个自然段组成。有的文章用序号标明段落,有的用*号间隔,有些用空行表示段落的分界。

3.章节。长篇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实验报告,都可分为若干章节。如本书。

4.文篇。“篇”是文章的基本单位,但篇幅长短也大有差别,短者不足百字,古代如《陋室铭》,当代如周有光的《语文闲谈》。

5.书本。书本和丛书可以看作“文章”的最大单位。多卷本书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多达74卷。丛书少则三五册,如上海教育出版社“语文教师必读”含《文章学与语文教育》等四册;多的如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思想家》丛书,多达200分册。它们是单篇文章的“集团军”。

上述划分是就一般而言,实际上有交叉,有的语段长于文篇,有的论文长于小书,应另当别论。

二、文章思路的基本类型

文章结构的深层要素是思路。叶圣陶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理解作者思路是快读文章的捷径。什么是思路?简言之,是反映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思考路线,即“写作提纲”。文章思路千途万径,但可从不同角度归纳为下面三类。

1.从文章材料的组合看,有纵向、横向、反向三种形式。纵向即思路沿纵的方向发展、深入。横向即思路朝横的方面铺展、排列。反向即思路逆正常方向而行,违反谋篇布局的常规而出奇制胜,如《过秦论》将中心论点置于史实铺陈之后。而流传多年的“起承转合”则是三种形式的综合运用。

2.从作者的思维形式看,有的进行分析与综合,有的重视归纳与演绎,有的综合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3.从读者的认知过程看,有的以时间推移、空间变换为序;有的按事理由简单到复杂,由主到次;有的以心理或感情变化为序。

复杂的文章往往综合运用多种顺序,把多种思路交织在一起,以反映头绪多端、变化频繁的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事物多方面的认识。

三、运用章法规律快速归旨

前已述及,我国古代文论主张作者应明确表述观点。如陆机提出“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韩愈强调“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片言居要”、“提要钩玄”,已成为作文的基本大法之一,这就为读者“披文得意”提供了方便,为“还原”作者的“提纲”指明了路径。运用文章章法规律可以快速归纳出作者的主旨,一般由分到总,由小到大,逐级归纳。

1.语段抽义。多数语段有中心句。中心句或在段首,或在段尾,或在段中。《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要义,就是在分析形势、估计困难的基础上对全党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对其加以简化,就是文章标题所明示的中心语义。有的潜在语义则要靠读者组织话语自行归纳。

2.段落取精。提取段落要义的基本方法有三:(1)重点提取,如《改造我们的学习》用序号标明了段落,第一部分讲成绩,第二部分讲在学习方面存在“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三方面的缺点。这就是段落的“精髓”所在。(2)主线提取。如该文第三部分将“主观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两种态度,从上述三方面加以对照,沿着这条“主线”,可以提取出不该怎样学习、应该怎样学习的精粹观点。(3)压缩提取。该文第四部分是三项建议,可以压缩为“系统地周密地研究周围环境,研究近百年中国史,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

有的文章自然段分的较小,一个段落包含许多自然段,不必逐一寻找自然段的段意。如“活该”、“记一辆纺车”、“原来如此!……”等小语段就应归入大的段落来提取。又如房龙《〈宽容〉序言》以*号分开的10个段落,有的仅一个语段,有的多达20余个语段,也应区分段落的不同作用,其中有“解释性段落”,开始一两句通常点出对所解释或讨论的论点的总体想法,最后一两句是结果或结论,中间部分则是详细的论述;还有“描述段落”和“连接段落”。若从章法功能来细分,还可以分为:(1)开头语段(篇首亮题);(2)结尾语段(篇末点题);(3)过渡语段(承上启下);(4)照应语段(照应前文);(5)展开语段(引出下文);(6)收束语段(归结上文);(7)中心语段(统率全文);(8)强调语段(突出重点)。显然,包含论点、结论的“解释性段落”,中心语段,强调语段,快读时均应予以更多关注。

3.章节理意。长篇文章分章分节,应注意章节之间主次轻重的组合关系,然后循文序或依关系去理清文意。如林贤治《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长达10万余字,分为五章:一根;二干;三枝叶(上);四枝叶(中);五枝叶(下);六其他。显然是按主次排列的。作者的主要观点在“根”“干”两章,“枝叶”三章是对具体作家、具体作品的分析,如果不做专门研究,可以略而不读;对某些作家作品感兴趣,也可以跳读。又如《焦虑者情绪一致性内隐记忆偏向的研究进展》,分“引言”等五章,2到4章各分若干节。如果不是专业工作者,可以只读第5章“小结”,了解作者的结论即可。

4.文篇归旨。文章无论长短皆有主旨。短文的主旨常能一目了然或一猜便着,如周有光的《挽救小语种》,题目即主旨。说明、议论文字,主旨可从重点段的中心句归纳。如《理想的阶梯》论述“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从刻苦勤奋、珍惜时间、迎难而上三方面论述,连缀起来,就是中心论点。记叙类文章的主旨,有的显豁,如《故乡》末段以“路”为喻点明了主旨;有的较含蓄,应从通篇中把握要言、揭示蕴含,归纳出作品的中心思想。文学作品的欣赏,还允许见仁见智,读者可运用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来弥补文本留下的空白。如对《阿Q正传》,不同时期的不同读者,都会有各自的理解。

5.书本摄魂。每一本优秀的书都有灵魂,它是作者智慧的结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博士,1997年曾撰写长篇论文《艺术与科学》,阐述“科学与艺术不可分割”,“都追求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的观点,引起海内外科学文化界关注。2000年他主编的大型画册《科学与艺术》一书,则借20幅艺术大师的画笔,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向广大读者普及这一观点。“科学与艺术不可分”,就是这部科普著作的灵魂。美国尼葛洛庞帝教授《数字化生存》一书的灵魂,就是“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的科学预言。1996年本书中译本刚刚面世时,我国读者对“数字化生存”还莫名其妙。短短几年过去,我们已陷入“比特”的重围,离不开“因特网”了。非专业工作者读这类书,要学会运用多种方法“破其卷而取其神”,即阅读“内容简介”,浏览“目录”,略读“译者前言”,精读作者“前言”(共20页),然后跳读第一部“比特的时代”,第二部“人性化界面”,第三部“数字化生活”,最后略读结语《乐观的年代》。这就大致可以摄取本书的精魂。如有兴趣还可以再读第二遍。

总之,不论快读三五百字的单篇短章,还是数十万言的煌煌大著,都要善于运用文章章法的基本规律,学会抽中心句,抓关键段,循章归旨,取精摄魂。有的单篇短章没有五级单位,应从实际出发,能省即省,但“归旨”必须“循章”,才能接近作者的思路,“还原”作者的“提纲”,这是快读的重要基础。

汉文写作讲究“炼意”和“贯意”。“炼意”就是反复思考,明确文章的中心主旨,并尽可能用最简炼的语言表述。“贯意”就是全篇意脉一贯到底,不枝不蔓,章节、段落、语句都为阐明主旨服务。这也是快读的有利条件,只要从整体上把握了全篇主旨,就像找到了水的源头,可以顺流而下,便捷地意会文章各局部的内容。这与上一节由小到大、逐级归纳的“循章归旨法”恰好相对,是一种主要运用演绎思维、由总到分、“意会神摄”的快读方法。

一、“意会神摄”有文本依据

如果说“循章归旨”是与作者思路相逆而行的阅读方法,“意会神摄”则是追踪作者思路、跟随文章意脉前进的阅读方法。这是从我国的文章中总结出来的有效阅读方法。

1.汉文写作强调“练意”、“贯意”。刘勰对此论述相当系统。

(1)“附辞会义”。“凡大体文章,类多枝派,整派者依源,理枝者循干。是以附辞会义,务总纲领”。附辞即修辞,会义即练意。他主张要根据写作内容和情理来确定纲领,根据纲领来安排情节。他强调“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即总观文章命意,联系首尾段落,决定材料取舍,组合章节段落,包举全篇,使文章内容丰富而不散漫。

(2)“振本”、“知一”。他强调核心主旨对全篇的统率作用:“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矣”。全篇中心明确,只有一个核心主旨,这是文章的“本”和“一”,其余都是“末”和“万”;只要核心主旨得到振举,其他字句、章节都会服从和归顺主旨。

(3)“条贯统序”。他还强调文章意旨的首尾贯通:“草创鸿笔,先标三准:履端于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于中,则酌事以取类;归余于终,则撮辞以举要。……故能首尾圆合,条贯统序”。他认为写好文章有三项准则:第一步,根据情况来决定体制;第二步,根据内容来选择事例;第三步,选择文辞来显示要义。这样才能从开头到结尾都圆满切合,有条理有系统。

后代学者发展了这些理论。如宋代范温以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为例,说明写诗为文要“意若贯珠”。清代刘熙载说:“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要可以一言蔽之。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所谓主脑是也……主脑即得,制动以静,治烦以简,一线到底,万变不离其宗,如兵非将不御,射非鹄不志也。”这就把“会义”、“振本”、“条贯统序”的道理讲得更通俗明白。

2.阅读理论重视整体意会。文章写作重“立主脑”,讲究“条贯统序”;与之相应,文章阅读利用这些特点,重视整体意会。

孟子说:“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认为读书时不应拘泥于文字而曲解辞句的含义,不应拘泥辞句而曲解全篇意旨。主张要用自己的思想去领会把握诗作的主旨、本意。

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主张:“凡学者,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大义举而物名从之。”即读书时首先要把握文章的要旨。

金圣叹指出:“读书贵乎神而明之,而不得栉比字句”。他读《西厢记》,先“尽一日一夜之力,一气读之。一气读之者,总览其起尽也”。然后再“展半月一月之功,精切读之。”即先整体把握,再“细寻肤寸”。

唐彪主张不同的书要用不同读法。“大凡书有必宜熟读者,有止宜看而会其大意者……盖大意所在,即书之纲领,一篇之中,不过数句,加功记之,乃读书至简捷之法。”

上述阅读箴言,都说明“意会神摄”阅读法的产生有其客观依据,且有实际效果,是我国古代阅读理论的宝贵经验之一。

二、当代教学实践呼唤整体阅读

1.忽视整体阅读带来不良后果。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阅读对象和阅读主体自身的特点,可以运用“循章归旨”和“意会神摄”两种读书法,且各有其作用和适用的范围、场合。

“意会神摄”的首要目标,是直接获得对客体的整体认知理解。与“循章归旨”法相比,二者思路相反,方法相对:

循章归旨法:由小到大,逐级归纳,从局部到整体;

意会神摄法:由总到分,逐级演绎,从整体到局部。

意会神摄,与国外的整体阅读法异名而同实。本来这两种方法都应反复学习,切实掌握。但近十多年来,由于“标准化试题”的引进,尤其是在汉语文考试中的机械搬用,导致试题重局部轻整体,见树不见林。这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影响是,在阅读文章时,重字词轻主旨,重分析轻综合,重讲解轻感悟。许多批评者尖锐地指出:文情并茂的传世佳作被肢解为零碎的练习题,生龙活虎的学生被训练成头脑僵化的解题机器。这固然是教育思想观念的错位使然,具体到教学中,也与阅读方法的单一相关。因此,世纪之交,重整体、重意会的阅读方式重新受到关注,并被人们所推重。

2.部订大纲强调整体阅读。2000年国家教育部制订的“试用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000年部订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

2000年部订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也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3.教育部文件要求考查整体阅读。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改革教学须从改革考试做起,教育部《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也明确规定:阅读应“注重学生对文章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

以教学大纲和部颁文件的形式,从教学到考试如此强调整体阅读,在语文教育史上尚属少见。可知阅读方法恰当与否,对基础教育整体质量,对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当代阅读教学实践,不论精读、略读和快读都呼唤意会神摄的整体阅读!

三、运用意会神摄法片言概要

1.意会神摄的实质和目标。意会作为一种认知方式,是指主体认识客体不经过严密精细的推理过程,只是凭借已有的经验与客体所包含意义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直接获得对客体的整体认知的心理过程。这种认知方式用之于阅读,其目标就是直接获得对整篇文章的总体印象与认识,而不拘泥于只言片语,细微末节。首先整体感知文章写的是什么,快速判断,内容重要不重要,形式上有没有可借鉴之处。这是自由阅读时选择读物的必经过程。如果认定文本确有价值,再做第二遍的略读或精读,分析文章是怎样写的,研究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何创新意义等。

意会的必要条件是读者“已有的知识经验”。读者对客体即读物内容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由此及彼,“心领神会”。清代学者张潮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同一位读者,对读物涉及的知识领域的了解程度,也必然影响理解的深度和阅读的速度。

2.意会神摄的操作要领。利用文章意脉条贯统序的特点,快速意会,摄取神魂,一般要经过筛选、加深、化简三个步骤。

(1)筛选要点。一篇文章的主旨,或在开头,如唐弢《琐忆》开篇就说: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伟大人格的体现。或在末尾,如翦伯赞《内蒙访古·在大青山下》末尾说:“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或在文中,如汪曾祺《胡同文化》中间说:“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要会其“意”,摄其“神”,须快速扫读,把这些包含全篇主旨的重要信息筛选出来。

(2)加深理解。文章的“意旨”和“神髓”,是作者对所写事物的本质属性的阐释,读者的认识要接近或超越作者的水平,必须透过语言的表层意义,深入思考其内层意蕴。如汪曾祺对“胡同文化”的批判,是从其建筑布局、居住方式、文化形态、居民心态等多方面概括出来的,因此结尾“再见吧,胡同”一句,表达了同情多于肯定,批评多于惋惜,庆幸多于伤感的复杂感情。又如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认为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是从几组对比中得出的印象:托尔斯泰对人类文化贡献巨大,而其坟墓极其朴素;坟墓无人管理,而人们自觉去瞻仰;别的伟人墓装饰豪华,而托翁墓连名字也没有……

(3)化繁为简。在快读过程中,读者边筛选要点,边积极思考,还要将这些信息加以提炼,用简洁的语言印在脑子里,才能达到融会贯通,摄魂取精的目的。如孙犁的《黄鹂》,将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多次见到的黄鹂加以比较,最后概括为哲理:“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这两句话还可以简化为:美的环境造就美的极致。

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只能部分“还原”作者的情意,更多的是“重构”。上述筛选、加深、化简的过程,也是在“解构”文本之后,使之融入读者认知体系的重构过程。“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梅圣俞)是“同解”,属重合性建构;“比作者自己更好地理解作者”(保罗·利科尔),这是“增解”,属补充性建构;“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赵翼),这是“异解”,属于差别性建构;“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谭献),这是“批解”,属于匡正性建构。“以意逆志”,“意会神摄”,是融入了读者再创造的文化建构,而不是简单的文本“还原”。

总之,汉文写作重“炼意”、“贯意”,强调“条贯统序”,为快速阅读、片言概要铺设了通途,应该充分利用,以求意会神摄。

文章体裁是历经数千年之久,在文章写作、阅读、流传过程中,逐渐发展演变而形成的篇章样式。明代学者徐师曾说:“夫文章之有体裁,犹宫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也。”既然文章写作有“制度”、“法式”,文章阅读也应该遵“制度”、循“法式”,快速升堂入殿,去把握文章的要旨。

现代汉文字作品,可分为狭义“文章”和文学两个基本大类,又各自分为若干小类,各类作品均有基本规格模式,利于阅读时快速编码,提取要旨。

一、明辨文章体裁,循规快速解读

程千帆说:“考体式之辨,乃学文之始基。”阅读文章,目的在实际应用,多运用理性思维,根据文章体裁特点或还原本意,或验证文本所反映的事实,目标都是真实、具体而明晰的。

20世纪汉语文教育为方便教学,按表达方式把常见文章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日常应用文,多称作“普通文章”或“一般文章”,其实不妨看作“教学文体”。在社会生活中,报刊上发表的多为专业文章,包括新闻、史志文、学术文和专业应用文等。

文章的特性在于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并直接为社会交际服务。文章内容是一种客观实在,它要告知读者的主要是自然、社会、思维三大领域的科学信息。阅读文章往往由于“问题驱动”,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巡回于字里行间,去搜寻相关的信息和答案。这是阅读几类“教学文体”的共性。至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日常应用文之间的文体差异和阅读要诀,本书的读者大多耳熟能详,我们略而不论,只说几种专业文章的快读技法。

1.新闻 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应社会公众对信息的要求而产生。原来多以报纸为载体,近几十年则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来传播。新闻的五要素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结果,通称为五个“W”。新闻的结构分为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重要新闻五“脏”俱全,标题常为多行。最重要的新闻常排在报纸的第一版上部,称为“头条新闻”。简短的新闻,往往只有标题和导语。“导语”多为一句话,包含五要素。因此,我们浏览报纸,可以只读标题,如:

为破译生命之谜奠定坚实基础

人类基因组“基本信息”首次公布

如果觉得这则消息重要,再读其电头和“导语”:

新华社北京2月12日电 继去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绘制完成后,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六国科学家今天共同宣布,经过初步测定和分析,人类基因组共有32亿个碱基对,包含了大约3万到4万个蛋白编码基因。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其具体内容,再去读报道的主体、背景和结语。

2.史传 是关于人类社会以往事物变化过程的文章(可看作“旧闻”),它对历史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科学抽象,具有真实性、历史性、实用性和文学性。读史传主要目标是以史鉴今,借史明智。快读史传既要像读新闻那样,迅速捕捉五个“W”,更要关注作者在分析史料基础上所作的史论。如张劲夫所写《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副标题显示文章郑重公布的史实,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运筹帷幄的历史场景,以及中国科学家的英雄群像;正标题则是文章的史论: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两弹一星”的研制者功不可没。当年由于保密的需要,他们甘当无名英雄;今天,我们应该记住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和领导干部的英名,记住他们的历史功绩。文章启示我们:发展尖端科技,要自力更生,自主开发,自主研制。

3.论文专著 是各门学科中探讨问题、表达研究成果的文章体裁,科学性、独创性、系统性、专业性和客观性是该类文体的共有特征。有的论文还有综合性。如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员王渝生写的《20世纪最耀眼的12组科技成果》,下设三个标题分述科技成就和意义——20世纪初科学革命两大成就:相对论、量子力学;20世纪中后期5大科学成就:物质的基本结构,宇宙大爆炸理论,分子双螺旋模型,大地板块构造学说,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20世纪5大尖端技术成果:核能与核技术、航天和空间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快读这篇论文,可借助大小标题,先记住20世纪最重要的科技成果分那几组,有哪几项。如有必要再局部研读,进一步理解“相对论”的时空观及其划时代意义等具体内容。

二、熟悉文学样式,快速领悟神髓

文学的特性在于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其“真实”是想像的、“典型化”的真实,重“神似”而不求“形似”,即注重情感的投入、形象的刻画和意境的营造。阅读文学作品以“悟意审美”为目标,重在感受形象,领悟情感,探索文本的意义与构成。这是阅读文学作品的共性。具体的文学样式又各有特点,熟悉其特点,才能通过快速阅读达到“悟意审美”的初衷。

1.小说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形象地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人们读小说的动机各异,或为审美,或为猎奇,或为学习研究,或为寻求刺激。只有通过审美观照,使精神充实、人格升华,才能实现小说的观赏价值。快读时应梳理故事情节,关注人物命运,领悟作者褒贬爱憎的情感,从而做出自己的审美判断。

2.散文 以自由的形式和艺术的语言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有的以叙事记人写景状物为主,有的重在抒情或议论。快读散文时,可先从标题、开头、结尾了解写作内容,判断其审美价值,再决定是否精读。

3.戏剧文学 包括话剧、歌剧、戏曲和电影、电视文学剧本等,主要通过戏剧冲突刻画人物形象。因为人物对话是戏剧的重点,快读时,要特别留意主要人物在矛盾冲突中的台词及唱词。如曹禺的《雷雨》,通过周朴园与侍萍、繁漪、周萍、周冲等的对话,刻画了他复杂的人格,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的对话还有潜台词,应结合具体语境领悟其言外之意。

4.诗歌 以鲜明的意象、凝练的语言和富于音乐性的节奏表达诗人强烈的感情。一般来说,短小的诗章不宜快读。但如歌德的《浮士德》、藏族史诗《格萨尔》、长篇叙事诗《李香香》等,因为人物鲜活、情节曲折,也不妨当作长篇小说来快读。如果不做专门研究,从快读中也可大致领略作者的褒贬倾向和文本的审美价值。

文章的阅读应求实、求知、求解,多运用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文学阅读的空间则显得含蓄、空灵、多变,多运用形象思维。读完一部文学作品,存储于大脑中的可能是线条、色彩、图案或旋律。如提到《阿Q正传》,我们面前仿佛就站着那个头戴破毡帽、拖着长辫子、走路飘飘然、口喊“锵令锵”的连姓名也没有的鲜活的小人物。

汉文写作有崇尚简洁的传统,“言简意赅”、“言约意丰”是优秀文章的重要尺度。历代传颂的名篇佳作大多短小精悍,精炼到不能再减一字的程度。这就为读者快速阅读、理解、记忆创造了条件。快读训练要充分利用汉文字作品篇幅短小、容量巨大、内涵丰富、信息密集的特点,进行组块处理,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一、文章尚简传统便于快读

1.古代文论力倡精炼。前已述及,汉字是语素文字,其基本字的构词能力极强,“一”、“不”、“子”等都能构成四五百个词或短语。汉字一词多义,内涵丰富,创造新词汇、吸收外来词,一般不需要增加新的汉字。认识2400个常用汉字就能阅读一般文章,生字率只有1%。汉语语法重意合,句子简短;不像英语一个主题句带出许多从句,书面语句有的长达一二百个单词。这些都是快速阅读的便利条件。此外,为文尚简更是我国的优秀传统。

申小龙认为:“汉语灵性之根在于它的简易性。”王充说:“文贵约而指通,言尚省而趋明。”由于尚简,古人为文力求精炼。刘勰指出:“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刘大魁说:“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

这种尚简的理论,确实影响到写作实践。先秦的史传和诸子散文,魏晋之后的“笔记”,唐宋的“古文”,明清的“小品”,大多简洁明快,言约意丰。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三戒》,刘禹锡的《陋室铭》,周敦颐的《爱莲说》,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等,有的不足百字。这些名篇之所以脍炙人口、流传千古,言短意长是重要原因。

2.当代写作力求简洁。鲁迅谈写作经验时曾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绝不将速写拉成小说。”

毛泽东列举“党八股”的罪状,第一条就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他要求党的干部“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并号召“禁绝一切空话”。

在提倡简练为文的风气下,书也印得薄。朱自清的名著《经典常谈》,评论《说文解字》等13部经典,不过7万多字;吕叔湘的《语文常谈》仅6万字,都是薄薄的小册子。

3.言简意明便于快读。据亲历者比较,在联合国用五种文字印制内容相同的文件,汉文印出的文本最薄,大约相当于英文本的70%。言简意明便于快读。读一页中文文本所须时间仅约英文本的一半,中文阅读速度是英文的1.6倍。

汉文表达的简约,使快读训练便于组块处理,可以集中主要精力捕捉那些闪光的语言,摄取文章的精华。

二、文章快读实验效果显著

1.青少年快读训练的策略。

(1)材料深浅适度。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实验,快读训练的材料,应与读者的阅读经验相适应。中小学生学习语文课文,第一遍可用快读法整体感知内容,为局部研读做准备。教科书中的“自读课文”和《语文读本》中的文章,都适合快读。选取课外读物作快读材料,也要与课文的难度相当。过深过难或过浅过易都不能反映快读的真实水平。

(2)入门分散训练。小学快读训练可从三年级以后任何一个年级起步。开始主要是基本功训练,以后逐渐以相当小学各年级语文课文的短篇浅章作阅读材料。因小学生难以持久集中注意力,遗忘较快,每次训练时间宜短,间隔时间也要短。以分散训练为主,每次10分钟左右,训练大约300次,总计40~50小时。

(3)文章快读为主。初中生的快读训练,初一起步的可借鉴小学基本功训练的一些方法。但应以文章快读训练为主,以避免单纯练技法的枯燥。宜采取分散训练与集中训练相结合的策略。从高中一年级起步训练的,宜适当集中,即每次训练时间稍长,总的次数可减少一些。

(4)自我练习巩固。大学生已积累一定阅读经验,理解力较强。快读训练以集中传授方法,而后自我练习巩固为宜。

2.河南省快读实验成效显著。

从1995年起,河南省开封市二十七中李克铖、商丘回民中学韩冬等老师,郑铁一中、信阳市七中等校,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陆续引入快速阅读训练,且有初步成效。

1997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甘其勋同志主持的“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研究”,作为省教委“九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立项,其中“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子课题,在开封、安阳、商丘、濮阳、信阳、新乡等多所学校开展“快速阅读”、“读写双快”等项实验。

(1)开封市“快速阅读”实验

开封市二十七中、十三中等校(均为普通初中)1998~2000年开展“快速阅读”实验后,爱好读书的学生由原来的27%上升到86%;喜欢语文课的由6%(在各科中居末位),上升到44%(居首位)。良好的阅读心理和习惯已基本养成,阅读速度由平均237字/分钟,提高到786字/分钟,最快的速度为1253字/分钟;阅读速度提高2倍的学生占23%,提高三至四倍的占77%;人均理解率为84%。“速读”已成为学生的基本能力之一,喜欢精读的占28%,速读的45%,变速阅读的占27%。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大提高,课外阅读量大大增加,学习主动性得到较为充分的开发,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验教师李克铖2000年被评为河南省70名“青年教学专家”培训对象之一,已在河南大学学习结业。

(2)商丘市回民中学“读写双快实验”阅读成绩表

2000年高考成绩对比表

实验结论与分析:通过严格训练,学生在理解率为70%的前提下,阅读速度高一达到600字/分钟,高二、高三达到800字/分钟。但学生遇到难度较大的科技文时,理解率有所下降。快读快写“双快”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了课堂教学,学生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商丘回中属二类高中,2000年高考创历史最好成绩,仅实验七班就有13人考入本科大学。实验教师韩冬2000年被评为河南省“学科带头人”培训对象。

(3)濮阳市大化集团子弟学校“读写双快”实验结果。该校是一所教学薄弱校,1997~2000年开展“读写双快”实验,学生平均阅读速度绝对提高率为178%,和对比班的相对差是270字/分;平均理解率的绝对提高率为23%,和对比班的相对差是11%;平均效率的绝对提高率为213%,与对比班的相对差是283字/分。学生写作时间比实验前平均缩短8分钟,字数平均增加164字,平均写作速度提高8.3字/分钟。实验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1999年和2000年中招考试,两个实验班学生平均成绩位居全市第一和第二名。

(4)延津县胙城乡第一初级中学快速说话、快速写作、快速阅读“三快”实验,经过二年多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优秀学生1分钟可以读1500字,一般的学生超过1000字,较差的学生1分钟达到800字以上,比原来翻了一番到两番,理解率达70%以上。实验教师王树勋2000年被评为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已在华中师大脱产学习结业,正进一步开展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