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悔铭

佛教说“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追悔原先所做,一种是追悔原先未做;它像乌云一样覆盖我们的心,让我们坐立难安,懊恼不已。曾经有学僧问云居禅师为何经常懊悔,禅师举了“十后悔”,借以对治。以下也援引宋朝莱国公寇准的“六悔铭”,借以自我提醒,免得后悔。

第一,官行不正,失时悔

当官者最重要的是要有官德,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假如做官不正,等到官德毁了,地位不保,被撤职查办了,甚至也遭人民唾弃时,懊悔就来不及了。

第二,富不俭用,贫时悔

朱子《治家格言》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即使富有,也是从一块钱、二块钱积累而成。假如你不省吃俭用,徒然奢华浪费,等到福报享完了、富贵没有了,贫穷的时候,你就会懊悔了。

第三,艺不少学,过时悔

一般人说:“人过四十不学艺。”意思是,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趁年轻用心学习。假如年少时轻心慢心,不肯下功夫,等到“80岁才学吹鼓手”,这就太迟了,再懊悔也没有用。

第四,见事不学,用时悔

有句谚语说:“水不流要臭,刀不磨要锈,人不学落后。”你在生活日用之中,见到事情不留心、不留意、不注重学习,等到自己要用时,不会,再懊悔都于事无补了。

第五,酒后狂言,醒时悔

饮酒能令人引发过失,你看,许多人吃酒之后,失去理智,什么狂言密语,都毫无遮拦地说出来,等到酒醒后才发现,说得太多,说出毛病来,说出是非来,说出祸端来,乃至对簿公堂,内心后悔,想要再说什么好言补救,也都已铸成错误了。

第六,安不将息,病时悔

健康的时候,不知道爱惜身体,闲空的时候,不知道利用时间适当地休息,等到有一天生病了,所谓“久病始知求医慢”,那就会知道懊悔了。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人的恶习,往往不到黄河心不死,所以这“六悔铭”,实可以作为我们警惕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