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德

人应该要有美德,有四种人生的美德必须要培养:

第一,智慧的泉源,在于宁静的内心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聪明,有智慧,如何才能让自己有智慧呢?《大学》云:“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智慧的泉水,渊源于宁静的内心,静心就如浊水沉静后才能照物,所以每一个人,每天都要有不少于一个小时,属于个人宁静的时间,甚至一星期中,不能少于半天或者三个小时的宁静时刻,如此才能反省过去与规划未来。才智第一的诸葛亮,亦以“宁静致远”为座右铭,因为静才是智慧的泉源。

第二,忍耐的施予,在于慈悲的胸襟

我们对于世间要施予仁爱,怎么样才能把仁爱给人?必须具备恻隐之心。有了恻隐之心,才能有慈悲心;有了慈悲心,才能与乐拔苦,才能视人如己出,才能设身处地为对方设想。佛陀在因地修行时,就是具足悲悯众生的慈心,才能“割肉喂鹰”“舍身饲虎”;观世音菩萨因为具有大慈大悲,才能闻声救苦、随处应现。所以忍耐的施予,在于慈悲的胸襟。

第三,勇敢的表现,在于坚忍的意志

自古以来,能够在艰难险境中获救重生者,或是残而不废受人肯定者,他们都是因为有坚忍的意志力,才能不被逆境打倒。科学家伽利略说:“现实的生活是一座熊熊的炼炉,通过熬炼的,才能成为精钢;通不过熬炼的,便沦为残渣。”如果你想通过现实洪炉的冶炼,就要有不怕困难,勇于接受挑战的坚忍意志,所以勇敢的表现,在于坚忍的意志。

第四,愿力的实践,在于无私的奉献

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天地、日月因无私,所以能成其大;我们每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有无私的愿力。如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比丘时,发了济度众生的四十八大愿,而成就庄严殊胜的极乐净土;地藏王菩萨,也立下誓度无量众生的大愿,所以能成就道果。我们也可以立志做一个善人,造桥铺路成就众生;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将自己所学福利社会,造福人群。所以,愿力的实践,在于无私的奉献。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赛跑,要耐得住、耐得长、耐得久,必须要养深积厚、培养美德;能够具足各种能力、德行,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履险如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