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佛语典故

俗云:“世间好语佛说尽。”佛教不仅义理幽微深奥,佛经中的词语典故更是优美动人。根据统计,佛教传入中国后,共为中国增添了三万五千多个新词汇,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内涵,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许多用语也都是从佛教名相演变而来,例如:宿世因缘[1]、前因后果[2]、一心不乱[3]、十方世界[4]、十恶不赦[5]、入海算沙[6]、大慈大悲[7]、天魔外道[8]、五体投地[9]、大千世界[10]、在劫难逃、劫后余生[11]、一念之差[12]、一尘不染[13]、超凡入圣、六道轮回[14]、功德圆满[15]、吉祥如意、称心如意[16]、神通广大[17]、忍辱负重[18]、勇猛精进[19]、得其三昧[20]、冤冤相报[21]、醍醐灌顶[22]等皆是。

经典中生动活泼的言辞,不但拓宽了人们的思维空间,尤其扩充了许多寓意深远的辞汇。例如:一门深入、六根清净[23]、刀头舐蜜[24]、河东狮吼[25]、不请之友[26]、应病与药[27]、法力无边[28]、大彻大悟[29]、随机应变[30]、不知不觉[31]、不即不离[32]、心花怒放[33]、耳根清静[34]、自由自在[35]、自作自受[36]、自欺欺人[37]、花花世界[38]、作茧自缚[39]、昙花一现[40]、味同嚼蜡[41]、聚沙成塔[42]、现身说法[43]、皆大欢喜[44]、森罗万象[45]、辩才无碍[46]等,这些都是从经典撷取而来。

佛教经典尤其有很多美丽而发人深省的本生及譬喻故事,传入中国之后,受到大家的喜爱,随着传诵久远,进一步衍化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例如:一厢情愿[47]、口吐莲花[48]、步步生莲[49]、天女散花[50]、借花献佛[51]、天花乱坠[52]、盲人摸象[53]、空中楼阁[54]、井中捞月[55]、顽石点头[56]、磨砖作镜[57]、三生有幸[58]等,都是从佛教故事衍生而来。

禅宗主张不立文字,而历代祖师大德却留下数量庞大的禅门语录,尤其禅门以直指人心为上,禅师之间的机锋对话里更有许多一针见血的言论,形成我们现在常用的词汇。例如:一刀两断[59]、一丝不挂[60]、一知半解[61]、三头六臂[62]、七手八脚、打成一片[63]、灰头土脸[64]、千差万别[65]、开花结果[66]、无风起浪[67]、火烧眉毛[68]、心领神会[69]、水到渠成[70]、水乳交融[71]、水涨船高[72]、本来面目[73]、手忙脚乱[74]、头上安头[75]、头头是道[76]、对牛弹琴[77]、有口皆碑[78]、同床异梦[79]、回光返照[80]、衣钵相传[81]、闭门造车[82]、当头棒喝[83]、抛砖引玉[84]、做贼心虚[85]、单刀直入[86]、单枪匹马[87]、拖泥带水[88]、虎头蛇尾[89]、枯木逢春[90]、顺水推舟[91]、铁树开花[92]、逍遥自在[93]、隔靴搔痒[94]、痴人说梦[95]、鹦鹉学舌[96]、心心相印[97]等,这些都是从禅门语录中新拓的词汇。

佛教对于词汇学的贡献不仅止于增加数量,佛教更丰富了中国本有词汇的意义,例如:安身立命[98]、白衣拜相[99]、和光同尘[100]、见兔放鹰[101]、瓮中捉鳖[102]、两刃相伤[103]、以毒攻毒[104]、逢场作戏[105]等。这些取自于中国本有的词汇或成语,经过佛教大德们在传述法义时,赋予新义,对于国人文学意境的提升也发挥了很大的助力。

此外,反映风俗民情,表露社会百态的中国俗谚中,也充满了浓厚的佛教思想,例如: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无事不登三宝殿;冻不死的葱,饿不死的僧;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无恻隐之心非人,无慈悲之心非佛;若不与人行方便,念尽弥陀总是空;既来佛会下,都是有缘人;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若知牢狱苦,便发菩提心等。从这些民间谚语中,可以看出佛教词汇在中国社会里产生了潜移默化,移风易俗的效果。

清末民初的大学问家梁启超曾说:“夫语者,所以代表观念也,增加三万五千语,即增加三万五千个观念也。”文学博士朱庆之也说:“不研究汉文佛典,就无法写出真正的中古汉语文,特别是中古汉语词汇史。”由此可见佛教对中国词汇学的贡献。然而今日一般人不仅对此缺乏认知,一些佛教词汇甚至在有意无意间被人误用,结果形成一种思想的误导,例如佛教讲“涅槃”,本来是指一种解脱烦恼、自在放旷的境界,却被误以为是死亡的代名词;“本尊”本来是指修行佛道时所依之出世间最尊最胜者,但一些邪魔外道却拿来自封名号,招揽信徒等等,凡此,都是令人十分遗憾的事情。因此,今后对于美好的佛教词汇,我们除了应该提倡并研究其内涵之外,更应该为一些以讹传讹的佛教词汇正名,以免误导人心。

【注解】

[1]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因缘和合才有果,因果通于三世,因此今生所受的果报,是来自前世所种的因,称为宿世因缘。

[2]因缘果报是佛教最重要的主张,由此而引申出前因后果,说明如是因必然感得如是果。

[3]净土宗主张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则妄尽真显,必能与佛感应道交,往生极乐。禅宗则说参禅能达一心不乱,必能见性成佛。后人以一心不乱表示专心一意。

[4]是佛教的时空观。《楞严经》卷四云:“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

[5]十恶指身、口、意所造的十种恶业,造此十恶业,当堕三途恶道的苦报,罪业极重。中国古代刑法也有谋反、不孝、不义、内乱等十条重罪,不在论赦之列,如《明史·刑法志》:“十恶及故犯者不赦。”故有十恶不赦之说,表示罪大恶极,不可宽恕。

[6]佛经中常以恒河沙比喻数量多不胜数,以法海比喻佛法深广难测。入海算沙原意是说佛教义理深奥,如果只在文字、名相上分别计较,而不能融会悟入经义,终将难获实益。《永嘉证道歌》云:“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今指无用之举或借用比喻学力精勤。

[7]佛法以慈悲为本,慈能与乐,悲能拔苦。佛菩萨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救度一切众生,令其离苦得乐,故称大慈大悲。

[8]佛教将修道的障碍称为天魔,将心外求法的人视为外道,两者同为妨道因缘。

[9]是佛教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今人转喻为钦仰、信服之至。

[10]佛教最大的空间观念为大千世界,后来被用来形容人世间种种新奇有趣的事情。

[11]劫是佛教用来说明世界从成立到破坏的过程,一大劫有成、住、坏、空四劫;在住劫中有小三灾:饥馑、疾疫、刀兵;在坏劫中有大三灾:水、火、风;中国人撷取劫中的灾难意义,以“在劫难逃”来形容难以幸免的灾祸,以“劫后余生”形容在历经灾难之后所余留下来的人或物。

[12]刹那是佛教最短促的时间单位,一刹那有九百次生灭,九十个刹那是为一念,中国以一刹那顷表示极迅速的时间之内,以一念之差表示起心动念之间的差错。

[13]佛教将烦恼及引生烦恼的外境都譬喻为尘埃,当六根不再攀缘六尘,不为六境所迷惑,即为一尘不染。

[14]佛教讲到生命,分有佛、菩萨、声闻、缘觉、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合称十法界,前四者称为四圣,后六者称为六凡,又称六道,学佛的目的就是要超凡入圣,证悟成佛,以免六道轮回之苦。

[15]功德是指行善所获得的果报,后来指赞助佛事、法会、道场及佛教事业等,称为做功德,而一桩善事圆满结束称为功德圆满。

[16]如意原为印度古时的爪杖,柄长三尺,形状如云,乃搔背止痒所用。后来传到中国,成为持物,有吉祥的意思,所以又以此比喻合乎自己的心意或作为祝福之辞,如吉祥如意、称心如意等。

[17]神通原指由定慧力而得的自在无碍、变化莫测的作用。后来也用来形容本领高强、手段灵活,如大显神通、神通广大等词均是。

[18]忍辱是大乘菩萨修行的六度之一,在《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中引申为忍辱负重,形容一个人忍受怨谤屈辱来承担重责大任。

[19]精进也是六度之一,在《成唯识论》中指出精进“以勇悍为性”;《无量寿经》卷上:“勇猛精进,志愿无倦。”后来世人以勇猛精进来泛指努力不懈,全力企求进步。

[20]三昧是将心定于一境的安定状态,后来引申深得事物的妙处或诀窍为得其三昧。

[21]根据佛教的业力之说,以冤报冤将形成冤冤相报,造成怨憎会苦;唯有怨亲平等、不念旧恶,才能断除冤冤相报的因果轮回。

[22]醍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而得的甘美食品。佛教常以醍醐比喻无上法味,以醍醐灌顶表达闻法后身心清凉的愉悦感受。

[23]语出《楞严经》卷四,佛陀命二十五位菩萨、罗汉介绍自己的证悟经验,好让行者能“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后来一门深入不单指修行方面,也被广泛用来形容专攻一种技艺或学问,而六根清净则被国人引申为身心不受骚扰。

[24]语出《四十二章经》:“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今以刀头舐蜜比喻贪财好色,不顾性命。

[25]语出《维摩经·佛国品第一》:“能狮子吼,名闻十方。”狮子吼本来指诸佛菩萨演说妙法,降伏一切外道邪说。宋朝时,崇信佛道,性好幽默的大文豪苏东坡曾在诗文中藉狮子吼来戏谑他一位十分惧内的朋友龙邱居士:“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后来俗语中以“河东狮吼”来比喻妒悍的妇女。

[26]语出《维摩经·佛国品第一》:“众人不请,友而安之。”今作不请之友,指对方未请而自来亲近或主动助人者。

[27]语出《维摩经·佛国品第一》:“为大医王,善疗众病,应病与药,令得服行。”应病与药,今又作对症下药,表示针对具体情况解决问题。

[28]语出《维摩经·佛国品第一》:“法王法力超群伦,常以法财施一切。”法力是用以形容正法的威力,后来俗语中以法力无边来比喻神奇的力量。

[29]语出《观无量寿经》:“廓然大悟,得无生忍。”今以大彻大悟表示彻底的觉悟。

[30]语出《金光明最胜王经》:“随机说法利众生。”随机应变本指随众生根机而为说法,后引申为审度时机,适应变化。

[31]语出《维摩经·不思议品》:“四天王天、忉利诸天,不知不觉己之所入。”今以不知不觉比喻事情在不注意间起变化。

[32]语出《圆觉经》:“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不即不离犹言不一不异,今指人际关系既不亲热,也不疏远。

[33]语出《圆觉经》:“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成就正觉,心花发明,照十方刹。”今以心花怒放比喻心情开朗愉快。

[34]语出《圆觉经》卷上:“闻清净故,耳根清静。”形容妄言无从入耳。

[35]语出《六祖坛经·顿渐品》:“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自由自在就是见性后充分自主的境界。

[36]语出《楞严经》:“自妄所招,还自来受。”表示自作业因,自受果报。

[37]语出《佛说须赖经》:“夫妄言者,为自欺身,亦欺他人。”

[38]语出《华严经》:“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后以花花世界形容尘世间的繁华。

[39]语出《妙法圣念处经》:“业果善不善,所作受决定,自作自缠缚,如蚕等无异。”后以作茧自缚比喻自己处事不慎,反陷自己于困境。

[40]语出《法华经·方便品》:“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后人用昙花一现来形容难得一见,或才出现不久就消失的人或事物。

[41]语出《楞严经》卷四,佛陀自称:“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味同嚼蜡被今人转用来比喻文章或说话内容枯燥乏味到了极点。

[42]语出《法华经·方便品》:“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意指种下小小善根将来也能成就菩提。后人以聚沙成塔比喻积少成多。

[43]语出《楞严经》:“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本指佛菩萨为度众生而化身千百亿,以为众生说法。后引申为把自己的亲身经验提供给别人作为借镜或参考,称为现身说法。

[44]语出《维摩经》:“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45]语出《法句经》:“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表示宇宙中的一切物质现象,皆由一心所变现。

[46]语出《华严经》:“若能知法永不灭,则得辩才无障碍。”辩才无碍原指佛菩萨说法能义理贯通,言辞畅达,方便善巧,毫无滞碍,后引申为能言善辩。

[47]源于《百喻经》中愚人暗恋公主的故事,今人形容人只从自己主观愿望出发,不考虑另一方面是否愿意或客观条件是否允许。

[48]源于《梁高僧传·佛图澄》记载,佛图澄为度化后赵国主石勒,于是显现神通,取钵盛水,烧香咒之,须臾钵中生青莲花,光色耀目。后以口吐莲花或舌灿莲花譬喻口出妙语,说话有文采。

[49]源于《杂宝藏经》卷一,内容叙述昔有鹿女,每走一步,足下即生出一朵莲花,后来被豫象国王娶为第二夫人,生千叶莲花,每片叶上有一个小孩,共得一千个儿子。据《南史》记载,南齐东昏侯萧宝卷仿照鹿女迹生莲花的故事,在宫中用金片雕莲花铺地,令其宠妃潘玉儿在上行走,称她为“步步生莲花”。后人用步步生莲一词来形容女子的步态轻盈多姿。

[50]源自《维摩经》记载,维摩居士示疾,文殊菩萨率舍利弗等五百罗汉声闻等众前往探病,时有一天女于会中洒落花瓣,藉以试探会上大众道行。后以天女散花形容大雪纷飞,或洒落东西。

[51]源自《过去现在因果经》所载:释迦牟尼佛过去世为善慧仙人,闻普光佛出世,欲觅名花供养,见一青衣女子手持七茎莲花,于是趋前恳请转让,青衣女感其虔诚,遂以五花相赠,并结下生死之缘。后人以借花献佛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52]见于《心地观经》:“六欲诸天来供养,天花乱坠遍虚空。”根据诸经记载,佛陀说法时,总是感动诸天以香花来供养,因此原意是指说法生动,有声有色,后人转指言谈虚妄,不切实际。

[53]出自《涅槃经》的故事:“众盲摸象,触其耳者,言象如箕,触其腹者,言象如瓮。”今用来比喻见识狭隘,不能明了全体。

[54]出自《百喻经》,佛陀引用富翁建屋,要求工匠舍弃地下二层,只要最上面第三层的譬喻,来告诫弟子们修行并非一蹴可几,应先打好厚实的基础,今人则以此来形容虚幻的事情或构想。

[55]又作水中捞月,出自《僧祇律》:佛陀藉提婆达多前世为猴王率众井中捞月,结果一一坠井的故事,来说明邪见导人的弊害。今人以此比喻根本做不到,纯属幻想,白费力气的事情。

[56]见《佛祖统纪》卷二十六,东晋末年道生法师于苏州虎仁山聚石为徒,说到阐提亦可成佛时,群石皆点头赞同,今人以此语比喻感化力量之深。

[57]源于《景德传灯录》载:怀让禅师驻锡般若寺时,见马祖道一每日至寺打坐,怀让于是取砖研磨,以启发道一“禅不在坐,在于用心”的道理,因为磨砖不能做镜,打坐也不能成佛。后喻做事不得要领,终将徒劳无功。

[58]是前身为圆泽和尚的牧童见到李源的时候所唱的偈子:“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今用以比喻难得的好运气。

[59]语出《缁门警训·钟山铁牛印禅师示童行法晦》:“若是大丈夫汉,兴决烈之志,屏浮滥之行,从脚跟下一刀两段,向佛祖外一觑便透,身心俱了,亦不为难。”后人用于表示坚决彻底地断绝关系。

[60]出自《景德传灯录》卷十六,玄机比丘尼与雪峰义存禅师之间的对话,本来是指超然洒脱,放旷自在的心境,今用以指人赤身**。

[61]源于《沩山警策》:“若向外得一知二解,将为禅道,且没交涉,名运粪入,不名运粪出。”后人以此比喻理解肤浅。

[62]见《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原指天神、阿修罗的种种异相,后人以此形容神通广大,本领非凡。

[63]语出《五灯会元·育王德光禅师》:“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顺逆,打成一片。”今前者指动作忙乱,后者指紧密结合,不分彼此。

[64]源于《碧岩录》第四十三则:“若不出世,则目视云霄;若出世,便灰头土面。目视云霄,即是万仞峰头;灰头土面,即是垂手边事。”今指蓬头垢面的肮脏相。

[65]表品类繁多,差别很大。见《景德传灯录》。

[66]见《续传灯录》卷三十:“开花结果自馨香。”意谓通过修行的“因”,渐获觉悟的“果”。

[67]表无端生出是非,原为禅宗的反语。见《景德传灯录》。

[68]见《续灯录》,说明人生苦短,当精进修持,不容懈怠。

[69]原作“心融神会”,表示不待言说,早已意会。见《续灯录》。

[70]表因缘成熟,自能成功。见《景德传灯录》卷十二。

[71]表关系融洽,没有间隙。见《五灯会元》。

[72]见《碧岩录》:“水涨船高,泥多佛大。”表修行功行愈深,成就愈大。

[73]指我人的真心本性。见《六祖坛经》。

[74]见《天圣广灯录》。

[75]见《景德传灯录》。

[76]见《续传灯录》:“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表示开悟后,身行心想无不与妙道契合。

[77]指说法不对机。见《续灯录》。

[78]见《续灯录》:“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79]见《景德传灯录》:“山僧虽与他同床打睡,要且各自做梦。”本指各人修行的境界不同,后转喻貌合神离。

[80]语出《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你言下便自回光返照,更不别求,知身心与祖佛不别,当下无事,方名得法。”《宗镜录》:“若舍己徇尘,是名违背;能回光返照,随顺真如。境智冥合,是真供养。”今人以此成语比喻人临死前精神忽然显得旺盛,或形容事物灭亡前表面短暂的好转。

[81]禅宗以衣钵作为传法信物,称衣钵相传。见《六祖坛经》。

[82]见《景德传灯录》:“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意指只要规格相符,闭门所造的车子,出门也能合辙。今仅借闭门造车形容做事不切实际。

[83]见《景德传灯录》。棒喝是禅宗的教育法,故有“德山棒,临济喝”之说。

[84]见《景德传灯录》。

[85]见《联灯会要》。

[86]语本《景德传灯录》:“灵祐曰:单刀直入,则凡圣尽露真谛。”

[87]源自《景德传灯录》卷十二:“埋兵掉斗,未是作家,匹马单枪,便请相见。”今指凭个人力量单独行动。

[88]出自《天圣广灯录》卷十六:“护圣不似老胡拖泥带水,只是见兔放鹰,遇獐发箭。”今用来比喻不爽快简捷。

[89]见《景德传灯录》,原作“龙头蛇尾”。

[90]见《景德传灯录》卷七:“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91]见《续灯录》,本指应机说法,后引申为顺应情势做事。

[92]见《五灯会元》:“铁树开花,雄鸡生卵,七十二年,摇篮绳断。”比喻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的事情。

[93]见《景德传灯录》:“丈夫运用堂堂,逍遥自在无妨,一切不能为害,坚固犹若金刚。”

[94]见《景德传灯录》。形容做事不能切中要点。

[95]语出《联灯会要》:“痴人面前,不得说梦。”意指佛法深奥,不能对愚痴人随便讲说,免其误解执著。

[96]比喻拾人牙慧,人云亦云,没有主见。见《景德传灯录》。

[97]本指禅宗不立文字,以心印心;后转指情侣情投意合。见《黄檗禅师传心法要》。

[98]本是儒家之语,佛教予以借用,以安心立命或安身立命表示尽人事行道,并随顺天命而安住其心。

[99]本指一介平民忽然被封官职,禅林里用以比喻豁然顿悟,转凡入圣,如《虚云和尚语录》卷一:“大丈夫汉,等是为人,何不教他脱笼头、卸角驮,如白衣拜相一般?”

[100]出自《老子》:“和其光,同其尘。”表示尘俗相合而不自立异。佛教转指佛菩萨为救度众生,必须入于烦恼尘世,渐次引导众生,悟入佛的知见。

[101]本指善能见机行事。禅门转指禅师之临机接待学人,善能应机说法,随机应变,例如《碧岩录》第二十七则:“问一答十,举一明三,见兔放鹰,因风吹火。”

[102]本指所欲得到之人、物均已在掌握之中,绝无走脱之虞。禅师用以比喻真心佛性本自具足,只要勘破无明,自能显发。

[103]原指对立的双方,彼此伤害而不相容。禅门转指对立的双方竟能相互共鸣,向同一方向进行。

[104]原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医疗手段,亦即以带毒性的药来医治恶疾。禅宗转以利用对方错误的逻辑思想来对治其妄想,例如《普灯录》云:“以机夺机,以毒攻毒。”

[105]原指随意应酬,虚应人情的意思。禅宗用以形容禅者随缘放旷,洒脱自在的云水生活。例如《景德传灯录》载:“师云:‘什么处去?’对曰:‘石头去!’师云:‘石头路滑。’对曰:‘竿木随身,逢场作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