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种声音美妙无比

第六章 余音不绝

那一种声音美妙无比

百色地区多产铜鼓。

铜是一种金属元素。与少量的锡、铁按比例混合后制成薄片,敲打时可以发出悦耳的声音。

古人就是通过铜鼓听到了铜的声音,欣赏到了铜的声音。铜的声音,自春秋中期起,悠扬地穿越过岁月和山川,传向了东、南、北方向。向南传到了广西、广东,使百越民族懂得了制造铜鼓,形成了粤系铜鼓和俚僚铜鼓。也就是说,壮族先人自春秋起,就听到了铜鼓制造出来的美妙声音了。

在壮语里,铜鼓被称为“咽”,原意为“听”、“听见”、“可传音”。可以说,壮族先人对铜鼓的认知,就是从铜的声音开始的。他们对铜鼓的热爱,也是出于对铜鼓所发出那种奇特、悠远而神秘的声音的迷恋。

铜鼓作为一种民族乐器,作为少数民族的古代艺术,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百色地区出现了。原先,铜鼓是没有声音的,它只是作为炊具让先人们烟熏火燎,但不知是哪一天,他们也许是在一次无意的摆弄中,就将铜鼓弄出了声音。那声音响亮、浑厚、悠长,让他们感到惊奇、诧异,于是,他们就好奇地不断敲打,伴随着节奏,他们激动的腰肢不由得扭动起来,并唱起了歌。此后,他们再也舍不得将那种能发出如此美妙声音的东西烟熏火燎了,他们把它当作了乐器,欢庆节日时伴以歌舞使用。

但壮族先人并非如此简单地理解铜鼓。他们总觉得,铜鼓的声音神秘又神奇,已不是一般金属发出的声音,它无影无踪,但似乎懂得人性,能主宰人间祸福,在人间无处不在,所以,唯独它可以与神灵沟通,更可以与死去的人对话。于是,他们又将铜鼓作为法器,在祭祀时使用。在祭祀仪式上,人们通过敲打铜鼓,向祖先传递祈祷的信息,以求得祖先的保佑。正因为铜鼓有着如此威力无比的神力,铜鼓又被作为重器,成了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谁拥有铜鼓谁就可以当首领。

同样作为法器和重器,同样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铜鼓与北方的鼎几乎是同一时期问世的。但今天的鼎已作为文物收藏于博物馆了,显得冰冷和寂寞,而铜鼓仍然在壮族的民间使用。这是因为铜鼓一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铜鼓的纹饰可以看出来。铜鼓的形制,“通体皆铜,平面曲腰,一头有面,中空无底,侧附四耳”;一般铜鼓的鼓面,中心为放射状、如乒乓球大小的太阳,而鼓边围绕着太阳的饰纹多为青蛙、龙、云雷纹、水波纹等。青蛙、龙、云雷等都是镇妖之物。壮族作为山地耕作民族,生活在山区,山多地少,生存环境恶劣,主要靠山靠天吃饭,故对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气候十分敏感,凡遇到旱天,就备齐供品,举行祈雨仪式,向天神雷王祈雨。祈雨仪式要使用到铜鼓;而在一般的欢庆活动时,铜鼓则成了一种助兴的乐器。人们专门选择一块空地,用横杆将本族收藏的铜鼓挂起来(有几面的,也有十几面的),然后,鼓手按节奏不停地敲打。一般是用木锤敲打,要打在鼓心上,亦即太阳的纹饰上。每擂一下,铜鼓就发出“咚——”的一声,那声音浑厚、响亮、悠远,余音在耳边渐渐消失时,眼睛似乎看得见那声音慢慢离去的影子。而此时,还有一个人配合鼓手站在对面,在鼓手锤落鼓面之时,用木桶从鼓底往鼓心灌风,铜鼓就发出“咚——嗡,咚——嗡”的声音。闭目倾听,又似乎感到有大片的风和大片的云从远山之端急驰而来,掠过头顶,然后又向另一处远山急驰而去。村寨里的人听到鼓声,就渐渐走出家门,集中到了空地上。年轻的男女跳起了铜、鼓舞,唱起了山歌;老人和小孩,则围成了一圈,边看边“吃吃”地笑。

据查,古代的铜鼓制造技术已经失传。现在制造的铜鼓,都是通过焊接把鼓面和鼓身连接起来的,无法像古铜鼓一样鼓面鼓身同时灌注而成,所以,现存的古铜鼓就显得十分珍贵。现在,很多壮、瑶的家族或个人都收藏有祖传的铜鼓,不到祭祀或节庆时都不使用,而且打鼓有专门的鼓手,外人一般不能随便乱敲,甚至不能**。

很幸运,在西林、田林、隆林、乐业、那坡等县的壮、瑶地区,我们还能听得到铜鼓的敲打声。每逢庆典、宴会、赛神、祭祀,这些村寨都会拿出祖传的铜鼓,敲打助兴。其中,西林的铜鼓铸造最为发达。据查,西林县在解放前就存有铜鼓400多面,其特点是鼓面小于鼓胸,胸部庞大突出,腰部紧束,足比较矮,鼓面有太阳纹饰,太阳纹外有光环纹、翔鹭纹、“回”字纹、云雷纹等,鼓身纹饰有牛、马、羊、狗、鸟、鱼、船、羽人等。可以说,西林的铜鼓铸造工艺,是百色地区最为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