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放东西应整齐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整理习惯是孩子日常行为规范中良好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孩子学会整理,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提高动手能力,帮助孩子形成做事认真仔细、有始有终的态度,影响孩子一生。

小兵,男,7岁,小学一年级学生。小兵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爷爷奶奶对他非常宠爱,经常包办代替。周六上午,小兵做完作业以后,满桌子都是作业本和书籍,小刀削下的铅笔屑还在桌面上,橡皮滚在桌子底下,小兵就急匆匆去玩玩具了,只见玩具柜里的物品杂乱无章,几种棋类玩具混在一起,奥特曼早已不见了踪影。玩具玩到一半,小兵又去看图书了,图书看完后书架上一片狼藉,有的图书倒着放,有的图书斜着放,有的图书封面和书分开了,散落在一旁,还有的图书掉在地上。对于孩子至今没有养成整理物品的习惯,小兵爸爸打也打过,骂也骂过,可是一会儿孩子又把玩具洒满床铺,书本丢得满桌都是……

孩子没有养成及时整理物品习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培养自理能力的时候还未到,许多应该孩子做的事情,家长习惯于包办代替,亲历亲为;有些家长认为让孩子自己做动作太慢,而且又会弄得太脏,还不如自己做省事;还有些家长看到孩子体质差,经常生病,舍不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往往不能坚持等。这些家长错误的教养方式剥夺了孩子整理物品习惯的最佳训练时机,剥夺了孩子主动成长的机会。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整理物品的习惯呢?

1.创造整理机会

孩子整理物品的机会时时处处都有,关键是家长是否愿意放手,绝不能因时间来不及为理由剥夺孩子整理物品的机会。家长可以先分配给孩子简单的整理任务,示范正确的动作,然后再提高要求,不断提升整理物品的水平。孩子整理行为发生后,家长应立即予以关注,加以赞扬,通过适时强化激发孩子整理的兴趣。

2.实施行为契约

实施行为契约的步骤是:第一步,列出可以改进的问题清单,制定改进后的目标行为,列出孩子喜欢的强化刺激物。第二步,亲子双方用清晰明确的措辞定下行为契约。第三步,当孩子完成一个行为契约后,立即兑现强化刺激物,再重新制订新的行为契约,确定新的目标行为。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建立整理契约,寓整理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比如,进餐时应怎样摆放碗筷;起床时应怎样叠放被子;做纸工时应怎样摆放工具栏位置;看完图书后应怎样整理图书角等。这样,让孩子参与整理契约的制定,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才能自觉遵守,才能有利于整理习惯的养成。

3.学习整理方法

在整理活动开始之前,家长首先应要求孩子制订整理的计划,计划可以使整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有助于培养孩子有条理、有顺序进行活动的能力。其次,引导孩子观察需要整理的物品,学会分类整理。比如,整理学习用的书本时,把各科的书本分别码放,然后放在书柜里;整理玩具时,把小汽车和小汽车放在一起,把毛绒玩具和毛绒玩具放在一起,然后再分别放在整理箱内等。再次,和孩子一起为物品放置的地方制作标签,使物品归放位置便于孩子寻找和归位,增加整理活动的规律和乐趣。

4.建立监督机制

家庭应建立相互监督的机制,一方面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整理的表率,接受孩子的监督;另一方面要艺术地监督好孩子的整理行为,增强孩子的规则意识,提高孩子的整理水平,在丰富有序的活动中培养孩子的整理习惯。

5.享受整理过程

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是孩子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家长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教孩子学习各项整理技能。比如,在家庭中可以让孩子当老师,教爸爸妈妈整理物品等,巩固所学的技能;还通过讲故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帮妈妈做事情》,与孩子一起唱《劳动最光荣》,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等,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激发孩子参与整理的欲望。在孩子整理物品后,家长要带领孩子观看整理后的样子,用赞赏的口吻肯定孩子,比较整理前和整理后的模样,让孩子亲眼看到明显的变化,建立成功感,树立自信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孩子人生最大的指导。整理习惯的培养不但可以提高孩子整理物品的能力,而且可以让孩子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讨论,制定规则,学习独立地处理物品,培养做事的细心和耐心,提高孩子的责任感。作为家长,应该把握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及时培养孩子的整理意识,化枯燥为娱乐,让孩子体验整理后的成功感和幸福感,持之以恒,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