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龙潭三杰——小记魏国的三大奠基人王朗、华歆、钟繇

孔明举目见魏阵前三个麾盖,旗上大书姓名:中央白髯老者,乃军师、司徒王朗。孔明暗忖曰:“王朗必下说词,吾当随机应之。”遂教推车出阵外,令护军小校传曰:“汉丞相与司徒会话。”王朗纵马而出。孔明于车上拱手,朗在马上欠身答礼。朗曰:“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孔明曰:“吾奉诏讨贼,何谓无名?”朗曰:“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曩自桓、灵以来,黄巾倡乱,天下争横。降至初平、建安之岁,董卓造逆,傕、汜继虐;袁术僭号于寿春,袁绍称雄于邺土;刘表占据荆州,吕布虎吞徐郡: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非以权势取之,实天命所归也。世祖文帝,神文圣武,以膺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临万邦,岂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欲比于管、乐,何乃强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岂不闻古人曰:‘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谅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后人有诗赞孔明曰:“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

摘了这么一大段《三国演义》,实在是因为这是诸葛亮自舌战群儒后,表现在口才上最为经典的一段华章。

而罗贯中为了表现诸葛亮的正义和他代表的正统力量,特意安排了王朗在这里被诸葛亮活活骂死。这曾经让无数读者拍手称快的情节,您想过吗?其实它并不存在。

王朗、华歆、钟繇这三个在曹丕篡汉过程中起到最关键作用的人,一直被后世人冠以“奸臣、小人、叛臣”这样的称号。

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

在人才济济、虎踞龙盘的曹魏阵营中,这三个人却可以在曹魏开国后,位列三公。难道他们只是趋炎附势,依附曹魏博取功名的小人吗?

答案是否定的。这三人不是小人,而是人杰,是曹魏这座卧虎藏龙的人才基地中的三杰。正是他们的努力让曹魏、乃至整个三国历史的走向都有所改变。

王朗,真和诸葛亮相遇还不知道谁骂死谁?

先来说说王朗,这个人比较冤枉,开篇就说了,在小说中他是被诸葛亮骂死的。人们常说气死人不偿命,王朗难道就是这样一个气量狭小、几句话就能被气死的人吗?

当然不是!

王朗,字景兴,本名叫王严,后改名叫王朗,东海郯人(今山东郯城北)。王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即深通经学。

众所周知,中国有四书五经,五经分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古代要称得上精通经学,还有一个乐经也是一定要精通的,也就是乐理方面的知识。

评书里说诸葛亮通阴阳、懂八卦、晓奇门、会遁甲,可从来没有一本书上说他通经学。

这是为什么呢?

曾经有人跟我说:五经有啥难的,我曾经用两天就读了一遍。我觉得挺好笑:那你给我说说其中的一段的意思吧。他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其实,所谓的经学,除了原版的经文外,还包括经文的注疏。原文加上这些注疏才构成了伟大的经学,而这些注疏经过历代大儒的增加补注,博大精深,非常复杂。

您说把其中一经的所有注释通读一遍,需要多长时间?咋说也得一年吧?

一年?那只是个起步价!三年起,还不打折!这还只是学习一经的时间,如果你只精通一经就出门,遇到那些经学大儒,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本人没有家学渊源,但也愿意附庸风雅,读了《诗经》和《春秋》的原文加上《毛诗》、《春秋三传》(《左传》、《榖梁传》、《公羊传》)这些补充和注释的书,整整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六经中的《易经》是最难学的,它包含了古人深厚的智慧,其中深奥的易理更是让许多学者望而却步。本人看过许多关于《易经》的书,但是到现在也就只记住了一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他东西一概不懂,后来才想到可能自己真的不是这块料。

而王朗却能精通六经,而且没进过太学,纯属自学成才,可见此人的才学绝对是人间少有。

正是由于在经学上的独特造诣,王朗被拜为郎中,任菑丘(今安徽宿县东北)长。王朗拜太尉杨赐为老师,当杨赐死后,王朗竟然辞官,像自己死了父亲一样为杨赐服丧。这样重情重义、不看重官位的人,我们能说他是小人吗?

后来,王朗被举为孝廉,可是这一次他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出来做官。直到徐州刺史陶谦察举王朗为茂才,王朗这才再次出山。当时汉献帝在长安,关东兵起,王朗为陶谦的治中,王朗与别驾赵昱等一起劝说陶谦:“《春秋》所示的道理,求诸侯莫如勤王。现今天子流落在西京长安,应该派人去奉承王命才是啊!”

陶谦认为王朗说得十分有理,便派赵昱奉带着奏章去长安会见汉献帝。对于流亡政府而言,诸侯的忠诚就像是久旱后的甘霖一样可贵。汉献帝嘉许了陶谦的忠诚,这也为日后《三国演义》中陶谦这个正面形象打下了伏笔,可是殊不知,陶谦尊重汉帝,却是被称为一直冠以奸臣之名的王朗出的主意。

陶谦因此被拜为安东将军,赵昱为广陵(今江苏扬州)太守,王朗为会稽太守。陶谦在王朗的主意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而此时孙策正在南方折腾,渡江掠地,逼近了王朗镇守的地盘。王朗的功曹虞翻认为不能据守孙策,应该早早避开,不宜抵抗。如果大家不熟悉这个虞翻,请参看《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他日后成了东吴阵营中的谋士,到了那里也是死性不改,仍旧是个不折不扣的投降派。

而据《献帝春秋》记载,王朗没有被虞翻的理论所吓倒,他认为自己身为汉臣,就应该为汉家保护城邑,所以毅然发兵与孙策大战,结果寡不敌众,兵败撤退,后来渡海来到了东冶(今福建福州)。孙策不依不饶,又来追击王朗,王朗再次大败,被俘。

宁可被人打死,不能被人吓死。王朗被带到孙策面前时,行为举止如常,并无惊惧之意,颇有名士风采。孙策虽然暴虐,但也不是个见人就杀的狂人,他见王朗如此儒雅,心生好感,只是指责他为什么要抵抗,而并不加害于他。

孙策放过王朗后,王朗收拾旧部,带着老母踏上了颠沛流离的旅程,因为自己镇守的地方已经被孙策所占,现时自己已经是无家可归之人了。可是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王朗还可以体恤照顾自己的亲朋旧友,把自己的东西分给他们,所以当时的人一提到王朗,没有人不竖大拇指的,纷纷赞扬他的义行。

这些事被曹操知道了,曹操爱才是世间少有,上表皇帝要王朗来做官。

三国时代什么最重要?人才!

王朗虽然落魄辗转,却不愿意再为其他诸侯服务,他费劲心血,穿过层层封锁,自曲阿辗转江海,一年多的时间才来到了许都。因为许都不只有皇帝,还有曹操。在王朗的眼里,曹操是个有着巨大魅力的雄主。

到了许都后,王朗立即被授予谏议大夫的职务,并参司空军事。不过很奇怪的是,在曹操的时代,王朗没有任何作为,关于他这一段时间的谋略,史料中并无记载。

经过了一段真空期之后,王朗再次出现时,魏国已经在曹丕的手中建立起来了。而王朗摇身一变已经成为曹丕手下的御史大夫,三公之一。

从一个号召陶谦尊皇室的忠臣,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拥立曹魏的叛臣,在这段期间王朗做过什么,想过什么,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

我们可以猜到的是王朗的内心必然经过了巨大的震**,他没有为曹操谋划一策,却最终归附到了曹室的手下,开始为曹丕服务,这其中的缘故恐怕也是十分曲折的。

曹丕即位后,王朗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他为曹氏未来二十年的发展蓝图做出了自己的规划。

他对曹丕说道:“仗打了三十多年了,四海动**,中原大地生灵涂炭。赖先王(曹操)除寇贼,扶育孤弱,才使得这华夏大地有了新的秩序,让四海知道了我们魏国的强大。但是现在远方的敌人还没有平息,仗还得接着打。我们这时可不能对老百姓太狠了,动不动就给他们严刑。管理刑狱的人,一定要明察秋毫,才能没有冤死的囚犯,只有这样彪壮之人才能尽力耕作,百姓才能没有饥饿。我们的粮仓满了,穷人才不会被饿死;有了人,有了殷实的基础,才会有嫁娶,男女才会很好的结合,不会互相怨恨;怀上了孩子的母亲也不会为了生了孩子无法养活而担忧。新生儿有了依靠,家庭也不用为了养育孩子而负担过重,这样孩子长大后服兵役,我们国家军力强大了,几十年都不会有战乱,则老者才不会有伤子之痛。对于百姓,医药以疗其疾,宽徭役以乐其业,威罚以抑制黑恶势力,恩仁以救济弱者,赈贷以救援困乏之地。十年之后,人口必然充满大街小巷。二十年之后,兵源必然站满田野。”

这段话,对于现代都是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什么叫和谐社会,王朗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告诉了我们如何营造和谐社会。

人们都有饭吃,年轻人有房子娶得起媳妇,生得起孩子,上得起学,有病了能治,黑恶势力有人镇压,老人老了有所养,哪受灾了可以赈济……什么是和谐社会?这就是和谐社会!只有这样的社会,真遇到了战争,才会有大量的年轻人站出来,为国家而战,因为他们的身后就是他们美好的家园,是他们的父母、老婆和孩子。

你能说说出这番话的王朗是一个奸臣?你能说具有这样胸襟的王朗会因为诸葛亮说两句话就被气死?

曹丕称帝后不久,王朗改任司空,被封为乐平乡侯。

曹丕非常喜欢出游打猎,有时到了深夜才会回来。王朗怕曹丕玩物丧志,便上疏道:“帝王住的地方,外面应该有严密的守卫,里边有多重的禁门。要出行必须提前设置兵马保护,有相当的警戒数量,登车前四周都应该是张开弓箭保护着您,行时应该清道,歇息的时候应该先检查屋子里的情况,这都是因为您是至尊啊,请一定要小心。现在您去外边捕猎、打虎,白天出去,深夜才回来,警戒不严,这可不是有失至尊的体面,也不合古法。”

面对王朗的质问,曹丕理亏,但是还是狡辩道:“现在吴、蜀二寇未平,我们的军队在远征,我这是丝毫也不敢怠慢武备,所以才常常去打猎,这其实就是军事演习啊!不过爱卿说的戒备的事情,我已经安排下去了,诏令有司施行,爱卿放心吧!”

曹丕几句话把王朗搪塞了过去,不过日后碍于王朗的监督,打猎少多了。

孙权向曹丕称臣的时候,曾经答应要与刘备交兵,曹丕向大臣们征求意见,问要不要兴兵与吴国共同讨伐蜀国。王朗说道:“天子之军,应不动如山。您可以下旨让孙权亲自与蜀贼相持,看他们两国势均力敌,肯定不可能很快打败对方。到那时我们便可趁势选持重之将,打击寇贼的要冲之地,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这才能少了后顾之忧。现在孙权都没动,我们干什么要动呢?帮助吴军必须要让吴军先去征讨,再说现在雨季,并不是兴师动众讨伐蜀国的时候。”

曹丕认为有道理,而孙权果然是没有出兵讨伐蜀国。曹丕这才知道孙权并无诚意。

孙权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向曹魏上表说,要把自己的儿子孙登派到魏国当人质,曹丕一开始还挺高兴,可是这个人质是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

曹丕见孙登左右是不来,火了!此时他正好到许昌监督屯田工作(此时曹魏已迁都洛阳),就准备举兵东征,讨伐那个不讲信用的吴国。

这事被王朗迅速阻止了,他上疏曹丕说道:“人质这玩意,谁会拿他当回事呢?当年七王之乱,吴王刘濞在汉景帝那里也有人质,可是管用吗,打起仗来他们才不管撕不撕票呢。所以人质这事千万别当真,就算孙登来了又怎么样?我们此时讨伐吴国有什么意义吗?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挑选可以讨伐吴国的将领,到吴国边境安守待命,这样一来,既不影响我们的内部生产,也可以让吴国心虚不敢轻易打我们的主意。”

曹丕听从王朗的建议,带着军队到边境上溜了一圈,让孙权心跳着实加速了一把,然后到了长江边上就打道回府了。

魏明帝曹睿即位后,王朗进封兰陵侯。一次,王朗奉命到文昭皇后的陵墓,见那里的百姓日子过得很苦,心里很不是滋味,这离他的民生战略构想相差实在是太远了。

而此时,曹睿又要大修宫殿,王朗是个有理想的人,他投靠曹氏是想让百姓有更好的日子过,实在是不能忍耐统治者这么耗费民力去满足私欲。

王朗跳着脚出来上疏道:“陛下即位以来,恩诏屡布,百姓万民莫不欣然。但是,臣奉旨北行以来,往反道路,闻徭役繁重。当年大禹为了拯救天下之大患,把自己的宫殿弄得十分简陋,节俭其衣食用度。勾践卧薪尝胆,节俭治家,所以才能囊括五湖,席卷三江,取威中国,定霸华夏。汉文帝、汉景帝想要复兴祖业,都穿简朴的衣服,减宫廷的用度,对外更是免徭赋而务农桑,所以才能形成太平盛世,外边的治安案件也会减少。汉武帝之所以能奋其军势,拓其外境,都是因为文景两位皇帝给他们留下的财富啊。霍去病又怎么样?大将之才,犹以匈奴未灭,不治第宅。所以但凡有远志的人,必然会事外简内。所以我们更该体恤民力,让百姓从事生产,繁衍人口,今敌寇未平,修建宫殿应该放在次要位置。”

司马懿也曾劝谏曹睿不要花费大力气修建宫殿,可是司马懿只是给曹睿提醒,却没有像王朗这样上纲上线。

说这样的话是要有勇气的,更要讲究艺术,要先捧再劝,还要引用好多典故,这些话难道是一般人能说出来的?王朗要是真和诸葛亮碰上,我还真怕气死的是诸葛亮。

王朗不光敢管修宫殿的事,还敢管皇帝生孩子的事,纵观整个中国历史,能跟皇帝要说如何生孩子这话的仅此一例。

是时,魏明帝曹睿的皇子屡屡夭折,而曹睿却又很少临幸后宫。王朗此时上疏道:“昔周文王十五岁就有了周武王,周武王很老了才有了周成王,成王只有晋王一个兄弟,所以周朝开国时才会这么艰辛。生孩子这事不宜太晚,而能生出很多孩子来其实也是个技术活。比如说不宜捂着,如果被窝太暖和了,就影响性能力。要专心关注一两个后妃,不要临幸的女子过多,那样倒不好,伤身体不说,成功率也低。还有就是您是皇帝的九五至尊,一定要注意身体,切不可为了这种事折了您的寿命。”

他想说的话,他就说!他认为应该说的话,他就说!他认为有利于社稷的话,他就说!

可管天管地,你还管我生孩子放屁!

可曹睿就是认为王朗管的对,并展现出了对王朗的宽容:“朕继嗣未立,这事爱卿还给朕想着,我会采纳您的建议的。”

王朗死于太和二年(229年),谥号成侯,儿子王肃承袭了他的爵位。王朗在曹睿登基后第二年死去了,而他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曹睿身体很早就垮了,早亡,而他的儿子曹芳即位时也非常幼小,这就为日后曹爽专权和司马氏篡权提供了机会。

王朗一生对《易经》、《春秋》、《孝经》的研究性文章全部流传后世,他的奏议也被后人整理成文献。而他的儿子王肃也是一位研究《太玄经》的高手,后官至广平太守。

王朗是一位学识远远在诸葛亮之上的学者,且忠厚敢直言,是一个应该令后世敬仰的知识分子。可以说,王朗是继周瑜后,又一个因为要烘托诸葛亮的高大形象而牺牲了的优秀人物。

华歆,我可不是奸臣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今山东禹城西南)。

《三国演义》中的华歆简直是太可恶了,是个一看就让人恨得牙根痒痒的人物。曹操废伏皇后时,华歆像个走狗一样亲自带领士兵进入皇后寝宫抓捕伏皇后。曹操死后,华歆又同王朗等人威逼汉献帝让位。这些所作所为,让人发指。

华歆的形象如此坏,是因为刘义庆的一本酷似小说的作品叫《世说新语》,这本书记载了很多汉朝官员有趣的言行,比如里面说了这么一个故事。

管宁和华歆从小就在一起读书、劳作,有一次,他们在共园中锄菜,挖出了一块金子,管宁先看到了金子,可他像没看见一样继续挥锄劳动,华歆却捡起来塞进了自己的口袋。还有一次,两个人同席读书,门外有乘车的高官经过,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把书本扔在一边,出去看热闹。当华歆回来的时候,管宁已经把席子割成了两半,并对华歆冷漠地说道:“你不是我的朋友!”就是这么两件小事,让日后所有人对华歆的印象很不好。

其实,我们每个人小的时候一定都没少干这样的事情,捡到了一些东西非常高兴,而看到一辆加长林肯开过,也肯定是要追去看看的。这好像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无可厚非,你不能指望谁生下来就是圣人。

所以即便刘义庆记录的事是真的,也不能说明什么。在正史中,华歆不但不是个奸臣、小人,而且还是个君子的典范。

先来说说华歆原物归主的故事,大家来看一看他的品德到底怎么样。

华歆在高唐老家做官的时候,办完公事就回家闭门不出,从不在外说人是非,也从不收受贿赂。高唐是齐地比较大的城市,有很多达官贵人,而华歆从来不攀附他们。

同郡的陶丘洪也是个很有名气的人,名人见名人就有种莫名的兴奋感,想要分出谁比谁更优秀。陶丘洪就自认为他对于很多事情的见解要高于华歆。

中平五年(188年),冀州刺史王芬与一些当地的豪强势力密谋废除汉灵帝。既然是废立这样的大事,当然要找一些牢靠的人去做。

而高唐名士不过陶丘洪和华歆两人而已,所以王芬就想招呼二人共商大计。但凡这种废立皇帝的事,风险极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回报也极高,只要你看得准,就可能在一夜之间成为权倾朝野的人物。

面对这样的机会,任何有见识的知识分子其实都是难以掩饰他们的激动的,就像拿破仑说的那句话一样,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陶丘洪就想前去,华歆却一把将他拉住:“你不要命了!废立皇帝是大事,连伊尹、霍光都感到为难,他王芬凭什么就敢策划这件事情。王芬这事干的十分嚣张,且手下也没有什么士兵,他本人更没有什么威望,我觉得他这么做一定会殃及族人,你可千万不能去啊!”

陶丘洪不愧为名士,在短暂的头脑发热后,他认为华歆的话很有道理,便拒绝了王芬。没过两天,王芬事败被杀,陶丘洪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见识真的不如华歆。之后,华歆被举为孝廉,任郎中,不过不久就因病辞官了。

《世说新语》中还记录了华歆的一个故事,说明他是一个敢作敢当的人。

王朗逃难的那段时间,华歆也在他的身边。二人在江河上逃难时,遇上了一个落难的人,华歆不想带上他,而王朗却坚持救了这个人。后来贼兵追至,王朗又想抛弃这个落难之人,华歆这时说道:“我刚才不想救他,就是怕他招来贼兵,不过咱们船这么大,救了也就救了,干吗还要抛弃呢?”

这就是华歆,他不想做的事情,绝不掺和,做了的事情也绝不后悔。

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辅政,广请天下英才,华歆作为特别优秀的人才代表和荀攸等人一起来到了首都,后任尚书郎一职。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迁都,华歆不想得罪董卓,但是也不想为他效命,于是放弃了前途远大却无比危险的中央公务员工作,请求去做一个小小的下邽令(下邽,今陕西渭南北),后又因生病没有到任,从蓝田(今陕西蓝田)到南阳。

当时袁术正在南阳,就收留华歆。华歆劝袁术讨伐董卓,袁术不从。见袁术目光短浅,华歆就有了去意。辞别袁术后,华歆又来到了徐州,而此时皇帝下诏任他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华歆在任期间清廉公正、做事有效率,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地的百姓和吏卒都非常爱戴他。

不光豫章的百姓是这样,就连大军阀刘繇病故后,手下的人都认为华歆的德行可以投靠,便想奉华歆为主。华歆不肯答应,说自己身为人臣,不能做那样的事。他很明白,就自己的这点实力,固守豫章都成问题,再加上这些累赘,让大家把自己当成刘繇二号,那不成了众矢之的才怪。

建安四年(199年),孙策欲取豫章,遣虞翻劝降华歆。华歆见了虞翻,嘿嘿一笑说:不用你来当说客,我本来就想投降的。

孙策认为华歆是长者,就以上宾之礼对待华歆。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曹操此时正在官渡,他假天子之命征华歆回朝。孙权意图将华歆留在江南,华歆道:“将军当奉天子之命,同时可与曹操结好。现在江东还不稳固,让我为您去向曹公表示忠心,我留在您这也是您养的一个废物,您为什么不放我走,去为您做点事情呢?”

孙权当时还是个小屁孩,远没有之后那么奸诈,所以放走了华歆。

华歆要走了,经过多次的跳槽,他终于想好了也看准了自己要投靠的老板是谁。这就是华歆,要么不做,做了就会义无反顾。

华歆走前,有数千人来与他辞行,而这些人都不是空手来的,光送来的金子就有几百两之多。华歆来者不拒,但是一一记录了送礼人的名字及礼金数额。临行前,华歆把这些财物聚集在一起对大家说:“大家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这一辆单车是不可能带这么多东西的,大家还是把送的东西都拿回去吧。”随后按名单将所收之礼一一奉还。

听闻此事的人们纷纷对华歆竖起了大拇指,这时的华歆和小时候已经不一样了,那个爱占小便宜的华歆,早就不复存在了,现在的华歆根本不把这些金银放在眼里,只要跟对了人,这些东西都是手到擒来的。

华歆到了曹营之后,马上被任命为议郎、参司空军事。后曹操征讨孙权,华歆为军师。华歆在曹操的阵营中,十足的体现了他“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个性。曹操是个值得他去做任何事的人。前边说的捕杀伏皇后确实是真的,建安十九年(公214年),华歆奉曹操命收伏皇后玺绶,亲手捆绑伏皇后并鸠杀二皇子。政治永远是残酷的,总要有人出来当这个恶人,而华歆为了曹氏不怕承担这样的恶名,比起那些躲在后边眼睁睁看着曹氏代汉的汉臣来说,华歆是不是要更可爱一些呢?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六月,华歆任御史大夫。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二十三日,曹操驾崩,太子曹丕即魏王位,代任丞相、冀州牧之位。二月,华歆任相国,被封安乐乡侯。同年十月,曹丕篡汉,封华歆为司徒。

华歆在魏国顺风顺水后,想到的是那个少时的同窗管宁,管宁少时看不起华歆的德行,现在华歆名利双收,而管宁还是一文不名。黄初四年(223年),华歆向曹丕举荐少时的好友管宁。曹丕想征用管宁,可是管宁却不从。管宁恐怕怎么也想不到那个曾经自己这么看不起的人,会做到如此的高官,而且名声极好。这样的邀请就像是侮辱,管宁死也不会去为曹丕效命。面对割席断义的老友,管宁的胸襟显然没有华歆那么宽厚。

华歆并不是一个只会在德行上作秀的人,他是有自己的治国主张的,他主张重农非战,重视文教德化。太和初年,魏明帝曹睿派曹真的侄子攻打蜀汉。华歆上书反对,认为“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出兵浪费人力物力,于民有害,于国无利。况且蜀国地势凶险、易守难攻,太祖、先帝先后讨伐,皆出师不利”。

先留心于本国的治理,以征伐为后事,本国治理得好,敌人就会不攻自破,还主张尽量避免发动战争。曹睿被华歆的真诚所感动,再加上当时正好赶上秋雨连绵,确实不利于打仗,曹睿就取消了攻打蜀汉的念头。

华歆一直非常清贫,皇帝给他的大量赏赐他都送给了自己的亲戚朋友,致使自己家中连一石粮食都没有。他还把皇帝赏赐给他的奴隶全部释放,让他们去生产,恢复他们的自由。

华歆的所作所为令曹睿非常感动,下诏书道:“华歆司徒是国家杰出的长者,是上天赐给我来管理国家大事的。现在的高官吃的都是山珍海味,而华公却以素食为生,实在没有这个必要啊!”曹睿特意赏赐给了华歆衣服,还给他的妻儿老小全做了衣服。可是华歆丝毫没有因为皇帝的话而改变自己的行为,终生也不曾为自己置办产业。华峤的《谱叙》中记载,陈群常常叹服其为人,说:“像华公这样的人,可谓通达但不泰然,清高却不孤介啊!”

可是就是有的人说华歆在演戏,是个小人!

我想反问这些人,就算让你们演你们演得了嘛?能自律一生的官员,历史上有几个人?难道包拯、海瑞、于成龙等人也都在演戏?

不!他们都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即便是演,也是用自己的坚持去演好每一场戏。这种坚持即便是在演戏,可就这样坚持了一生,试问你们能不佩服?

所以说,抱有着千里当官只为财的人,如果你们遇到清廉的人千万不要去唏嘘,不要去看不起,说人家做作,假惺惺。因为我相信,世界上永远有那些为了理想,为了真理去做官,为人民谋幸福的人。如果遇到这样的人,你们没有资格去指手画脚。

当时,曹睿和华歆讨论选拔官员的制度,其他官员的意见是,没必要考五经,只需要举孝廉就行了。

华歆当时已经处在晚年,可他知道这样的举荐孝廉只会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腐败,所有人都知道,举荐没准。

举荐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最后弄得当事人,不服不行。

所以华歆提出:“国家丧乱以来,六经典籍废毁。应该保存六经,推崇王道。如果现在只举孝廉而不考经学,那人们就不在会去学习这些圣人的典章了。”华歆的意思是如果人没有了思想,那就是一具空壳,一具行尸走肉。

太和五年(231年)十二月,华歆病逝,终年七十五岁,谥号敬侯。

也许你先入为主认为华歆是一个坏人,一个恶棍,一个虚伪的人,可是他坚持了理想,不抛弃,不放弃,用自己的坚持完成了曹魏政权的顺利过渡,这样的人能是一个恶人吗?

我想以本篇文章,足以为华歆这个人物平反了。

钟繇,留下的不只是书法

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官至太傅,魏文帝时与当时的名士华歆、王朗并为三公。

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历来都认为他是中国书史之祖。他在书法史上首定楷书,对汉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后张昶、怀素、颜真卿、黄庭坚等在书体创作上都从各方面吸收了钟体之长。

据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笔法传授人名》记载,钟繇的书法是跟著名的蔡文姬学的,而钟繇的徒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的书圣王羲之。

但是由于钟繇与王朗、华歆为曹丕政权的三巨头,所以也别指望他有什么好的名声,就连他的书法也受到了别人的质疑。据西晋虞喜《志林》一书记载,钟繇和韦诞同朝为官,韦诞的手里有一本蔡邕(蔡文姬的父亲)的练笔秘诀,钟繇一直想看,可是由于这本书太珍贵,韦诞就是没有借给他。后来无论钟繇如何苦苦哀求,甚至以死相威胁,可韦诞就是不借。韦诞死时把这本书当陪葬带到了棺材里,钟繇非常生气,派人掘了韦诞的墓硬是把这本书给挖了出来,从此书法进步迅猛。这件事很显然是虚构的,因为据可靠史料记载韦诞比钟繇晚死了二十多年,钟繇不可能去盗韦诞墓。

这个事很显然在表达一种民意,那就是人们认为人品可以体现在书法上,人品好的人才配写出好的书法来。

就像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其实这个蔡襄是被人后来才替换上去的,被换掉那位是北宋著名的大奸臣蔡京。替换的原因只是因为蔡襄是个好官,比蔡京的名声要好得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单论书法造诣来说,蔡襄的火候和蔡京比还是差着档次的。

钟繇和蔡京的遭遇显然是一样的,不过钟繇比蔡京更冤,因为钟繇不是一个奸臣,相反他在政治和司法刑狱上都非常有作为。

钟繇也是个比较幸运的人,他能够上学,完全是因为小时候一个相师的一句话。

钟繇小时候和他的叔叔钟瑜到洛阳去,在路上碰见了一个看相的人,这个人一看到钟繇便说道:“此童有贵相,然而会遭水厄,小心啊。”

这对叔侄对相士的话不以为意,可事实证明这个相士是有点本事的,因为两人没走几里,遇到了一座桥,过桥时钟繇的马惊了,钟繇落水,差点丢了性命,好在钟瑜水性好,才把小钟繇救了出来。亲戚们听说这件事后,都觉得太神了,所以都出资让钟繇读书,寄望于能够借钟繇飞黄腾达。

钟繇的仕途果然走得顺风顺水,先是举孝廉,做了尚书郎,并在阳陵(今陕西高陵)任县令,后来又升任廷尉、黄门侍郎,成为皇帝身边侍从官。

董卓死后,李傕、郭汜继续挟持汉帝,皇帝被二人隔在了函谷关以西,曹操当时正在做兖州牧,派人上疏皇帝。李傕、郭汜等人认为曹操想在函谷关以东自立为君,而他上疏皇帝其实就是个假象。

所以李傕、郭汜就想扣了曹操的使者,阻止曹操与皇帝沟通。钟繇经历了董卓之乱,也经历了李傕、郭汜的长安之乱,他恨这支西凉的野蛮部队,他知道这帮人绝对长不了,他同时也看到了讨伐董卓的战争中曹操的表现,他终于看到了一个真正英雄的影子。面对李傕、郭汜对曹操正当要求的无理拒绝,他想为曹操做一些事情,于是出来劝道:“现在天下豪杰并起,每个人都以天子之命为旗号欲达一己之私,只有曹操一心匡扶汉室,如果拒绝他的一片忠心,就寒了天下想要奉养皇帝的人的心啊!”

李傕脑子里没啥东西,见钟繇这么说,就答应了曹操的要求。曹操听荀彧多次夸奖钟繇,又听说了他这次为自己说话的事,两个距离遥远的人,他们的心却惺惺相惜起来。

后来李傕胁迫天子,钟繇忍无可忍,便和尚书郎韩斌一起秘密把汉献帝救出了长安,曹操奉迎天子后,两个人终于见了面。因钟繇救出汉献帝有功,所以被拜为御史中丞,之后就又升迁侍中、尚书仆射,并被封为东武亭侯。

曹操正要与袁绍决战北方,马腾、韩遂等人却在关中地区蠢蠢欲动,曹操听从荀彧的建议命钟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之职持节监督,钟繇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竟然说服马腾、韩遂按兵不动。不但如此,马腾、韩遂对钟繇还非常尊敬。

由于钟繇的努力,曹操从面临两线作战,变成了可以专心致志地对付袁绍,这就为曹操最终统一北方赢得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巨大优势。

曹操曾夸奖荀彧是他的张良,这里就是在夸钟繇就是他的萧何,不过钟繇后来用事实证明,他在曹操阵营中可比萧何在刘邦的阵营中还要重要。

官渡之战结束后不久,匈奴单于在平阳发动战争,钟繇率军抵抗,匈奴被压制得寸步不前。不久,袁尚旧部河东太守郭援见有机可乘,便向河东增兵。

这个郭援和钟繇的关系挺特殊,他是钟繇的亲外甥,也就是钟繇姐姐的孩子,可是谁都不知道这层关系。

部下见钟繇现在两面受敌,都劝他退出战场躲避一下。钟繇哼了一声说道:“袁绍最为强盛之时,郭援这小兔崽子都没敢和袁绍联合,这会却跑来搅和,如果不理他们而躲避起来,那么就会让他们感到我们怕他了。这里的百姓都仇恨郭援,如果我们躲开了,这里必然会生灵涂炭。仗还没打就想着跑,那太丢人了。大家不用怕,郭援刚愎自用、头脑简单,一定认为我军很好对付。如果他渡过汾水安营扎寨,在他们未渡河之前我们就可以发起攻击,必然会大获全胜。”

郭援也是倒霉催的,马腾当年被钟繇一阵忽悠后,不仅没有嫉恨他,还拿他当最好的朋友看。钟繇在关键时刻请求马腾出兵夹击郭援,马腾连想都没想就派儿子马超从后边追击郭援的军队。郭援一边害怕马超追到,一边想尽快打败钟繇,所以不经认真考虑便要渡过汾水,根本听不进众将的劝阻。

钟繇生动地给外甥上了《孙子兵法》中的经典一课,叫半渡而击。当郭援军渡河未到一半时,钟繇率军猛然攻击,郭援大败。

此时马超的军队也杀到了,马超手下大将庞德,举刀便将郭援劈为两段。钟繇见郭援被杀,哭了起来,众将不解,问他原因,钟繇这才把与郭援的甥舅关系告诉了大家,这么一说,吓得庞德立即向钟繇请罪。

钟繇却忍住悲痛道:“我外甥丧尽天良,从贼扰国,将军杀之无过。”

与此同时,单于军队认为钟繇对付郭援去了,无暇顾及自己,便向钟繇后方扑来,钟繇化悲痛为力量,大败郭援军后,停都未停,回军杀得匈奴军大败,扎了一个漂亮的“回马枪”。

收拾了匈奴单于后,钟繇捎带脚把河东卫固的叛乱及边境地区张晟、张琰、高干等敌寇的骚扰全部摆平,效率极高。

钟繇的军事才能让人看的目瞪口呆,这哪是萧何啊?很明显是萧何和韩信二合一的加强版!

钟繇是一个明察秋毫的人,而且以侦破刑事案件,并以刑狱著称。

有一次曹操询问众臣,是不是可以用割去肢体及宫刑取代死刑制度。

其中很多人不同意,而钟繇却同意这种刑法。

钟繇认为首先应该废除死刑,但是为了让刑法更有震撼感,让其他人不敢轻易犯罪,所以替代死刑的刑法要比死刑更有震慑作用,这就是一种朴素的刑罚法理思想。

魏明帝曹睿的时代,钟繇旧事重提,重新上疏皇帝并引发了是否可以用重刑取代死刑的大讨论,但是由于当时蜀国正在闹腾,曹睿实在没有心思搞这种法理辩论,所以钟繇的理论被无限期搁置了,而这一搁置就是一千七百多年,也就是整个的封建社会。

钟繇虽得曹丕重用,任为三公之一,在曹丕一朝却并无多大作为,曹丕死后,魏明帝曹睿封钟繇为定陵侯,并升为太傅。

可是此时的钟繇已到晚年,虽然他还在为曹魏兢兢业业工作,但是他知道自己的精力已经大不如前了。曹睿也对这位功勋老臣非常体贴,知道钟繇有关节病,所以特免了钟繇入朝朝拜皇帝的礼仪,后来各朝都沿用了这个体例,三公生病的皆可以不拜。

钟繇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连上朝都很难了,到后来竟然出现了幻觉,他总看见一个美丽异常的女人来到他门前。他向人说这件事情的时候,别人都说那个女人是个女鬼。后来,这个女人又来找钟繇,不敢向前,站在门外。钟繇问她为什么不进来,女人说怕您杀我。钟繇说没有的事,并殷勤邀请,于是女人便进到他的屋中。钟繇想把她杀了,却又生了一丝怜惜之情,下不了手。所以只是举刀砍伤了她的大腿,女人还是逃了,血流满路。第二天钟繇让人去沿着血迹寻找,结果找到一座大墓,棺中有一个漂亮的妇人,容貌如活人一样,穿着白绸衣衫,坎肩上绣有花纹,左大腿受了伤。

这个故事当然是假的,不过也正说明了钟繇的性格,他明决却对所有人充满了同情心,他睿智却可以宽容,他有着冷酷的外表,却有着一颗慈善的心。

太和四年(230年),钟繇辞世,死时魏明帝曹睿穿孝衣凭吊,并谥其为成侯,下诏赞其“功高德茂”。

由于历史太过久远,钟繇的字不可能有真迹完整保留下来,但是我仍然相信,那是一种苍劲中带着柔弱的书法形态,因为人品不能决定书法的好坏,但性格却可以!

三杰的悼词:

把王朗、华歆、钟繇这三个人的悼词放在一起写,并不是因为对他们三个人不重视,相反是因为对他们功绩的承认。

曹丕曾说:“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难道还有比这更为真诚的评价吗?

曹丕一生也未曾有过作为,但他看人还是蛮准的,三公死后,曹魏再没有有能力的智谋之臣可以承担起复兴曹氏的重任来。

他们的离开是曹魏的悲哀,也是历史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