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国子监正缺一司业

萧若云放下手中的女红,挥了挥手,除了贴身侍女沈初晴外,其它人都自觉退了出去。

“说吧,让我这人从未出宫这人也听听什么事这么有意思,能让二皇子亲自来讲给我听。”

“长姐,这么说没有意思了,我那次进宫没有给你讲好玩好笑的事。不过,这次却是关于长姐的。

前些日子只知道长姐招驸马,可昨天才发现公主府变成了田府,这是要下嫁的意思呀,不知道长姐知道否。”

萧若云听罢,又重新拿起女红,一边整理,一边回道:“母后讲给我听了,田君如此有才,也有志于效力大梁,朝廷也需要人才,下嫁有何不可?”

萧若云的回答并没有出萧德业的意外,心想:接下来我说的,你可未知道。

“长姐,可那未来的姐夫今天惹上大麻烦了,唉,我只是一个皇子也不能帮上什么忙,所以特来告知长姐一番。”

萧若云手停了一下,麻烦?会是什么?他一鞋匠能惹多大的麻烦。哼,一定是二弟故意试探我的。

见长姐不答话,萧德业只好接着说出了田学文好友赵三的事,说完补充道:“当时宗正少卿与宿国公长子程真还一同去了书香巷,我只听说萧少卿说自己不能管朝堂之事。

而洛龙县令孤独武可是兵部尚书的堂弟,所以这事处理起来还是很麻烦。长姐知道的,我只是皇子,虽然在外开府,却还没有授号,自然不能为未来姐夫做什么。

可长姐,未来姐夫据我所知朋友就不好,这赵三还为他出头过一次,皇弟现在愚钝,所以来请问长姐,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让未来姐夫知道长姐为她出个力?”

萧若云虽然没有出过皇宫,但却不代表她一无所知,太子皇兄自从脚受伤以后,自己也听到过许多的言语,二弟有意争夺太子之位。

两人都是自己的至亲,一兄长一弟弟,更关键两人对自己所求,从来都是照办。

不管兵部尚书还是洛龙县令,虽不受皇子管辖,但却也不会因为这点民间小案而得罪皇子。

这么一想,那二皇子萧德业的目的恐怕不是要自己承他一个人情这么简单,现在父皇虽然还未正式宣布自己要下嫁,但明眼人都知道,公主府的变田府,预示着自己就是要下嫁。

下嫁就意味着驸马不受限制,理论上可以到正一品的官,那可是重权在握,想要讨好的人自然很多。

但像二皇子这么早就下注的人,萧若云不由多看了几眼自己这个平时看起来只好文学的二皇子。

但赵三案情又让萧若云担心,未来驸马本来朋友就少,如果在失去赵三,意味着什么呢?

萧若云正想开口,一旁的沈初晴却抢先说道:“公主不必担心,驸马这么有才,想必有办法解决,再说了,皇上都愿意下嫁公主了,肯定也会关注驸马,驸马有难,皇上没有道理不相助才对呀。”

国子监祭酒孙乐贤,自从得到少年大梁说之后,不知道拜读了多少遍,一边对写这文章的田学文欣赏不已,一边又怀疑一个鞋匠怎能做出如此的好文章。

孙乐贤也知道,此文一旦被朝廷知道,必定重用,如此人才本应在国子监当司业,培训更多人才对,而不应该被朝廷这个大染缸染上别的色彩。

前后衡量后,孙乐贤带着自己亲手抄写的少年大梁来到皇宫,一是恭贺皇上朝廷的此人才,说明大皇上治理下,大梁人才辈出,让大梁成为历朝历代最强大的王朝。

二是想抢人才呀,无论如何也要让他来国子监,哪怕自己退出这个祭酒职位都是值得的。

前提是自己还必须考察一番,虽然这文写得实在是好,但却不信是一鞋匠所作。

百骑司的禀报让梁高宗气愤不已,连说几个混账,“大梁律法就让这个孤独武首开先河,不听证人证言,好,好呀。”

生气归生气,梁高宗也明白,孤独一家跟着自己多年,一直忠心耿耿,这次为何为难一平民。

原告一方根本没有能力进行行贿,也没有什么当官的人作为靠山,他孤独武用意为何?

如因此拿出孤独武,必定让那些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家伙心寒,可也不能见他如此做贱大梁律法呀。

想来想去,梁高宗终于开口对着大太监高五说道:“此案明日审理,你去一趟,如他能按大梁律法审理,那是最好,如有违大梁律法,你就去传寡人口谕,此案由大理寺亲审。”

孙乐贤站在下方,双腿都有些微微打颤,生怕梁高宗一个不高兴,拿了眼前的自己祭刀。

孙乐贤六十有三,历经两个朝代,虽然对于大梁来说,他自己是有功之臣,不管梁太宗还是现在的梁高宗,都对自己尊敬有佳,可免不了一生气就会变样呀。

前朝的祭酒,是孙乐贤的堂叔,就是在皇上不开心的时候站在了他们面前,结果人头第二天就送到了家门口。

孙乐贤更不知神都城地方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孤独武,平时勤廉公正,号称当代包青天,什么样的案子而让皇上如此生气。

难道是皇族某人犯了什么案子?

他只顾想着心事,却没有看到梁高宗已安排完毕,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梁高宗却像是换了一张脸,笑着说道:“孙爱卿,你是无事不进三宝殿呀,今天前来所谓为何?”

“啊...”

孙乐贤一惊,当即反应过来,弯腰行礼道:“恭贺皇上,大梁又得一人才,这是我偶得一文,乃一鞋匠所写,名为少年大梁说,如大梁青少年都以此文为志,何愁大梁不兴。”

梁高宗先是一喜,再一听就知道他说的是谁了,于是还背起了少年大梁说的最后两句。

“美哉我少年大梁,与天不老!

壮哉我大梁少年,与国无疆!”

孙乐贤听闻,抢先说道:“皇上,此人文采过人,国子监正缺一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