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附言(1941)

人们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误解可能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多数情况下,文学作品的作者本人并不是决定读者的理解何时结束,误解何时开始的最佳评判人。事实上,许多作家发现读者对他们作品的理解比他们自己更透彻。此外,即使是误解,有时候也可能产生丰硕的成果。

可以说,在我看来,《荒原狼》是我所有的作品中最容易遭到误解,而且误解也最深的一部作品。在所有读者中,那些积极热情的读者——而不是那些讨厌这本书的读者——的评论往往让我大吃一惊。在某种程度上——但仅仅是某种程度上——这类情况的频繁发生可以解释为这样一个事实:这本书是由一个年近五旬的人写的,书中的内容涉及的是与那个特定年龄相关的问题的书,而这本书的读者往往又是年轻人。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即使在我这个年龄段的读者中,我也经常遇到一些人,他们虽然对这本书印象深刻,但对它的内容一知半解。在我看来,这些读者在荒原狼的形象中看到了他们自己的影子,与他产生了共鸣,对他的痛苦感同身受,怀揣着和他同样的梦想,但同时他们也完全忽略了一些事实:这本书讲述和剖析的不仅仅是哈里·哈勒尔和他身处的困境,还有另一个更高的、永恒的领域,这个领域是对荒原狼以及他那问题重重的生活的一种升华;“《荒原狼》小册子”以及书中其他所有关于精神、思想、艺术和“不朽者”的段落营造了一个积极的、宁静的、超个人的、永恒的信仰世界,这与荒原狼的痛苦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读者无法认识到,尽管这本书确实记述了痛苦和不幸,但它真正所要讲述的绝不是一个对生活已然绝望的人,而是一个对生活仍怀有信念的人。

当然,我不能规定读者应该如何理解这部小说,我也无意这么做。愿每位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共鸣,满足各自的需求。尽管如此,如果有很多读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我将不胜欣慰:尽管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疾病和危机的故事,但这些疾病和危机并没有终结于死亡或毁灭,而是痊愈。

——赫尔曼·黑塞

注释:

[1]原注。《索菲亚游记之梅梅尔—萨克森》,约翰·蒂莫台乌斯(1738—1821)的书信体小说,情绪伤感,是十八世纪阅读量最高的作品之一。

[2]原注。让·保罗·弗里德里希·里希特(1763—1825),浪漫主义时期幽默的小说家。黑塞对他非常崇拜,并为他许多作品的二十世纪版本写了序言。

[3]原注。本名:弗里德里希·冯·哈登伯格(1772—1801),浪漫主义诗人和思想家。

[4]原注。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1729—1781),大剧作家和文艺评论家;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雅各比(1743—1819),小说家、思想家以及理性主义批判家;格奥尔格·克里斯托夫·利希滕贝格(1742—1799),物理学家、哲学家和讽刺作家。文中出现这三位作家,表明了哈勒尔对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的兴趣。

[5]原注。这两句格言都出自诺瓦利斯的《浪漫百科全书笔记》,写于1798年和1799年,是一本涵盖了科学、哲学和艺术等多个领域的思想著作。

[6]原注。施蒂弗特出生于1805年,奥地利小说家。这里指的是1868 年他在林茨自杀的事。

[7]原注。让·保罗(见第9 页脚注2)1801年的小说《吉亚诺佐的气球飞行日志》里的主人公。

[8]原注。让·保罗笔下的另一个角色,出自1809年的小说《随军牧师施梅尔兹尔的弗拉茨之旅》。

[9]原注。婆罗浮屠塔,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大乘佛教遗址,大约建于公元800年。

[10]译者注。客西马尼园,耶路撒冷附近的花园,是耶稣基督被囚禁之处。

[11]原注。出自柏林著名作曲家阿尔伯特·洛尔青(1801—1851)1837年创作的喜剧歌剧《沙皇与木匠纳》(该歌剧中的叠句部分)。

[12]原注。尼采的这首诗写于1884年的秋天,又名《独处》或《离别》,在他一生中从未发表过。

[13]译者注。密特拉和克里希纳都是古印度神话或宗教中的神祇。

[14]原注。弗里德里希·冯·马蒂森(1761—1831),一位曾经很受欢迎,但现在几乎完全被遗忘的新古典主义诗人。

[15]原注。戈特弗里德·奥古斯特·伯格(1747—1794),“风暴与压力”期的诗人,以民谣著称。《致莫莉》这首诗是写给他的妻妹奥古斯特的,他的妻子多雷特死后,他与奥古斯特有了短暂的第二次婚姻。

[16]原注。克里斯蒂安娜·福尔皮乌斯(1765—1816),多年来一直是歌德的情人,最终成为歌德的妻子。

[17]原注。这是歌德晚期(1827年)创作的组诗《中德四季晨昏杂咏》中的第八首诗。

[18]原注。虽然歌德对剧作家和小说家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1777—1811)不无钦佩之情,但对他作品中较为悲观的部分持否定态度,认为那是自毁。克莱斯特于1811年自杀。“古典的”歌德似乎对贝多芬的个性和作品中狂野的一面也或多或少感到遗憾。

[19]译者注。枢密顾问是歌德曾经担任过的官职。

[20]译者注。加里波第(1807—1882),意大利国家独立和统一运动的杰出领袖,军事家,民族英雄。

[21]原注。瓦尔特·冯·德尔·福格尔魏德(约1170—1230)是中世纪德国最重要的抒情诗人。

[22]原注。“不共戴天的敌人”指法国人被德国人视为他们的传统死敌。

[23]原注。费城出生的作曲家约瑟夫·A. 伯克(1884—1950)创作的狐步舞《思恋》从1925年开始就很受欢迎。另一首狐步舞《瓦伦西亚》由西班牙作曲家何塞·帕迪拉(1889—1960)创作,1926年成为保罗·惠特曼管弦乐队的热门曲目。

[24]原注。克努特·汉姆生(1859—1952),挪威作家,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和哲学家尼采一样,汉姆生影响了整整一代德国作家,包括黑塞。

[25]译者注。沃坦,古日耳曼神话中的众神之首。

[26]译者注。坚信礼,一种基督教仪式。根据基督教教义,孩子在一个月时受洗礼,十三岁时受坚信礼。

[27]译者注。路德(1483—1546),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发起人、基督教新教的创立者、德国宗教改革家。

[28]原注。“Tat tvam asi”为梵语,字面意思是“你是那个”,其中“Tat”(“那个”)指的是所有宇宙实相的基本原则,“tvam”(“你”)表示个人内在的自我。印度教吠檀多派认为,如果两者达到“合一”,那么“你”就获得了救赎或解脱。

[29]原注。这是黑塞杜撰的书籍,暗指著名的德国民谣集《少年的魔号》,这是浪漫主义作家阿希姆·冯·阿尔尼姆和克莱门斯·布伦塔诺在1806 年至1808年间收集的。然而,通过稍微改变书名,黑塞也暗指了德国精神病学家和艺术史学家汉斯·普林茨霍恩(1886—1933),特别是汉斯于1922年的研究《精神病人的艺术性》,其中包括海德堡大学精神病院的许多病人创作的画作。

[30]原注。“啊!朋友,何必老调重弹!”这是《欢乐颂》之前的介绍性片段的开头部分。(贝多芬在第九交响曲中引用了席勒的诗歌《欢乐颂》的一部分作为主题合唱曲。)1914年11月黑塞在报纸上写了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使用了这句话作为标题,谴责当时(一战初年)普遍存在的尖锐的民族主义论调。

[31]译者注。莫扎特的歌剧《唐璜》里的角色,他在最后时刻要求唐璜悔改,但被拒绝,唐璜随之堕入地狱。

[32]译者注。莫扎特的歌剧《唐璜》里的角色,他是唐璜的仆人。

[33]译者注。绞刑架下的幽默,指的是在逆境或险境中用于自我安慰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