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29 如何理解决策的重要性

决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们还是要给大家看一组数据:世界上10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有850家即85%是因为领导者决策失误造成的。、

一、决策不当=损失

我们以可口可乐公司为例:1980年,罗伯特·戈伊朱埃塔接任可口可乐的董事长一职,并于1982年实施“堪萨斯工程”,改变其99年没有变化的配方,配出新口味的可口可乐。在决定投产新口味的可乐之前,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市场调查,并组织品尝测试,以确定顾客对于新口味可口可乐的接受程度。结果令可口可乐公司兴奋不已,顾客对新可口可乐的满意度超过了百事可乐。因此,公司决定用“新可乐”取代传统可乐,停止传统可乐的生产和销售。并于1985年4月23日宣布新可乐上市。

可是实际情况却糟透了,在新可乐上市4个小时之间,可口可乐公司就接到650个抗议电话。到5月中旬,公司每天接到的批评电话多达5000个,而且收到雪片般飞来的抗议信件。有的顾客威胁说将改喝茶水,还有的顾客组织了“美国老可乐饮者”,准备在全国内发动抵制“新可乐”的运动。

可口可乐公司的市场调查部门再次进行调查,结果令他们大为吃惊。在5月30日之前还有53%的顾客声称喜欢“新可乐”,可到6月,一半以上的人说他们不喜欢“新可乐”。到了7月份,只是30%的人说“新可乐”的好话了。

面对这种情况,可口可乐公司的决策者不得不认真考虑问题的严重性了。于是,可口可乐决定恢复传统配方的生产,其商标定名可口可乐古典。同时继续保留和生产“新可乐”,其商标为新可乐。7月11日,戈伊朱埃塔率领可口可乐公司的高层管理者,站在可口可乐标志下向公众道歉,并宣布立即恢复传统配方可口可乐的生产。“老可乐”的归来使可门可乐公司的股价攀升到12年来的最高点。

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戈伊朱埃塔在战略取舍上的失误,招来了顾客的怨声载道,而且使公司的销售额大幅度下降,公司一度面临严重的危机。幸运的是,可口可乐及时地调整了自己的战略,修正了自己的产品线,重新赢得了顾客的喜爱。

与可口可乐公司相比,其他公司却没有那样幸运。在20世纪上半叶,铁道公司是美国全国运输的枢纽。但他们固执地认为,经营铁路有别于一般的运输公司。当时他们拥有大量的资金,但就是不愿将业务扩展至货车或飞机运输,从而丧失挣大钱的机会。

而施利茨公司则是为了提高利润,改变酿制过程,将生产啤酒的时间由12天缩到4天,并加人多种添加剂。之后,公司又在啤酒中加入一种新成分,以延长啤酒的保存期。不幸的是,新成分与公司较早加入的泡沫稳定剂产生反应,使啤酒呈白色混浊状。公司在1975年大规模回收啤酒,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品牌形象。从此以后,施利茨成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品牌。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则在1991年以74亿美元收购NCR,试图成为电脑业的一个霸主,但结果证明这是一个严重失误。此项收购决策是20世纪最差劲的一项并购。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卖掉NCR后,损失达50亿美元。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阿迪达斯的市场决策失误使自己失去了800-/0的市场份额等等。

由此可见:

决策不当=损失!

二、决策是企业的核心工作

企业决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工作,决策工作做好了,企业的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证。有人曾向一些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1)“你认为每天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2)“你每天在哪些方面花的时间最多?”

(3)“你在履行职责时感到最困难的事是什么?”

结果90%以上的回答都是决策。由此可见企业决策的重要性。

三、决策的成败决定着企业的兴衰

只有例子最能说明这个问题。

1.宝丽莱因决策失误而破产

宝丽莱公司是美国50年来都很受人们欢迎的公司。宝丽莱从辉煌走向破产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决策的多次失误。这里举两个例子:

·988年,利润稳定增长的宝丽莱公司股票被一个叫“沙洛克”的投资公司恶意收购,面对来势汹汹的对手,宝丽莱的决策者制定了针锋相对地大量回购策略。在手中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宝丽莱公司向银行贷款数十亿美元,另外又发行了数以亿计的企业债券。一场恶战下来,宝丽莱公司损失惨重,走上了下坡路。

·20世纪90年代初,数码技术开始蚕食胶片影像市场,宝丽莱没有及时进入家庭图像冲洗业务,相反把重点转向市场狭窄的医疗成像技术,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而此项技术尚未成熟之前,柯达公司从3M公司手中收购了类似技术,加以改进并迅速占领了市场,把宝丽莱挤了出去。

正是这种种决策的失误,最终导致了宝丽莱的破产。

2.安然公司的破产举世震惊

安然公司毁灭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莫过于决策机制的“一言堂”。

安然公司的董事会既有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前负责人和联邦参议员的妻子,又有英国议会前领导人和美国著名大学资深教授等,可谓群英荟萃。但出于对其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肯尼思·莱的敬畏,董事会在对公司管理决策上出现争议时,最后总是董事长说了算,形成实实在在的“一言堂”机制。在此机制下,许多项目仓促上马,从而造成巨额亏损。

由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决策的失误是企业最致命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