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责任心赢得别人的信任

小强是家中的独生子,在家是百般受宠,因此,什么都不会做,什么也都不肯做。

现在上小学了,小强还是什么都不会做,连削铅笔、整理书包这样的事儿,都还由妈妈来替做。学校、班级里的事情,小强更是从来都不操心、不插手,老师、同学一问他的看法、想法、做法,小强总说“随便”,“你们看着办好了”,“关我什么事”,总是一副满不在乎、不负责任的态度,小强也因此被大家称为“随便公子”。

由于小强太没有责任心,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因为大家从他那里感觉不到安全感。渐渐地,小强和大家越来越疏远了,他自己也感到孤单、无助。面对儿子的处境,妈妈也很为难,该怎样帮儿子呢?

人不能没有责任心。没有责任心的人,不但在事业上不可能有建树,就是在一般的人际交往中也会令人所不齿。所谓责任心,就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责任心并不复杂,就是你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同时也知道自己不该干什么。当你在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时,至少要做到知道自己不该干什么,这是责任的底线。

责任是一个神圣的承诺,在它身上承载着一个不渝的使命,它能让人战胜胆怯,无数在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前进的战士都说明了这一点。他们只是因为信守了“军人以服从为天职”的承诺,就变得如此勇敢。没有责任心的军人不是合格的军人,没有责任心的男人不是优秀的男人。

有一个给布朗太太割草打工的男孩有意给她打电话说:“您需不需要割草?”布朗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草丛中的杂草。”布朗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已经做了。”男孩进一步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得很齐。”布朗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男孩便挂了电话。男孩的室友问他说:“你不是就在布朗太太那儿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个电话?”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究竟做得好不好!”

当一个人具有了某些能力时,就要对相应的事情负责。但是,儿童做事往往更多地重视行为过程本身,而不太重视行为的结果。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必须让他们养成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的习惯。

首先,要约定责任内容,让孩子明白该做什么、怎样做,否则将会受到哪些惩罚。孩子做事往往是凭兴趣的,要让孩子对某件事负责到底,必须清楚告诉他做事的要求,并且与处罚联系在一起。如把洗青菜的家务活承包给孩子,要是没做好,便不能吃所有的菜。这样,孩子才知道一个人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

其次,让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心引以为荣。有个10岁的小女孩,她负责倒家中的垃圾已经5年了。在她5岁那年,她突然对倒垃圾产生了兴趣,一听到收垃圾的铃声就提着垃圾桶去倒。父母为了支持她参加家务劳动的兴趣,对她倒垃圾的事予以表扬,夸她能干,还经常在外人面前称赞她。这样就激发了孩子主动倒垃圾的自豪感,慢慢地形成了习惯,把这项劳动看成一种责任。

再者,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有的家庭要求家人洗澡后把换下的衣服放进洗衣机,8岁的王刚经常忘记,妈妈让他用本子记下洗澡后该做什么事,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从此以后,王刚再也没有忘记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他为自己的进步感到自豪。可见,当要孩子记住做某事时,与其大人经常提醒,还不如让孩子自己记下要做的事情,这样孩子也慢慢地学会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只有学会了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才能逐步地发展为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

最后,让孩子对自己某些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设法补救。如小孩损坏了别人的玩具,一定要让孩子买了还给人家,也许对方会认为损坏的玩具没多少钱,或认为小孩子损坏玩具是常有的事,或者不好意思收下孩子的赔偿,但家长应坚持让孩子给予对方补偿,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谁造成不良后果,就该由谁负责。当然,父母在家中要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有威信要求孩子负责任,才能让孩子有模仿对象。

总之,责任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逐渐培养。无论在何时、何地,家长都要学会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充当一些有意义的角色,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行为对集体所产生的重要性,增强孩子的主人翁感。

勇于承担责任,别人就会为你的态度所打动,对你产生信任。由于信任就会产生依靠,你在生活中就会一呼百应,无往不胜。信用越好,人缘就越好,机会就越多,成功的概率就越大。